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地震伤患者伴随消化道症状的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观察地震伤618例,其中103例有消化道症状,经心理治疗及给予药物对症治疗。结果 103例有消化道症状主要是上腹疼痛、饱胀不适、恶心、大便排出障碍、消化道出血。经心理治疗后,76例症状消失;27例经药物治疗,消化道症状在短期内消失。结论 地震伤者伴有消化道症状以脊柱伤、伤势严重者、年龄偏大者占的比例大,大部分人经心理治疗可消除症状,少部分人需药物对症治疗,症状在短时间内缓解。  相似文献   

2.
地震伤员开放性伤口感染相关因素及目标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先云  陈蜀岚  刘华 《四川医学》2009,30(5):737-739
目的了解5.12汶川大地震伤员四肢开放性伤口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感控办专业人员每天进入收治地震伤员科室,通过对伤员伤口查看、症状体征观察、参加医生护士查房、查阅微生物检验报告及病历资料,对地震伤员开放性四肢伤口感染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及目标监测。结果共监测165例伤员,发现伤口感染66例40.0%(66/165)。从年龄、损伤情况、伤口个数分析:〉60岁伤员感染率高于〈60岁伤员;有骨折伤员感染率高于无骨折伤员;有〉2个创口感染率高于一个创口感染率,P〈0.05。感染病原菌:芽胞杆菌感染2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28例;其它病原菌感染18例。其中多重(〉2种)病原菌感染占47.O%;引起伤口感染的细菌以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主等阴性杆菌为主。结论及时对地震伤员四肢开放性伤口进行感染目标监测,能早期识别特殊病原菌、及时发现耐药菌感染,对降低继发性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骨科伤员的紧急救治和伤口感染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我院收治的汶川地震骨科伤员的抢救和专科治疗、伤口感染治疗作初步分析,为以后的地震伤治疗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详细记录收治的地震所致的骨科伤员的紧急救治措施、伤口感染情况及其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临床特点,并对早期紧急治疗及后期感染伤口的治疗经验和不足做出探讨和总结.结果 我院骨科伤员的早期紧急救治是及时而有效的,后期感染伤口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 及时而有效的早期紧急救治对地震所致的骨科伤员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清创、使用敏感抗生素及综合治疗仍然是治疗后期感染伤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王锋  杨萍 《中原医刊》2007,34(2):62-62
目的 分析儿童眼球穿孔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5例儿童眼球穿孔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5例眼球穿孔伤患儿,其中男98例,占78.40%。女27例,占21.60%。治疗前视力低于0.05为盲者111例,占88.80%,治疗后76例,占60.80%;视力低于0.3者为低视力,治疗前118例,占94.40%,治疗后95例,占76.00%。结论 儿童眼球穿孔伤是多部位的复合伤,往往损伤很重,治疗是否及时、正确与预后有重要关系,应强调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住院患者颅脑伤伤情特点,为地震所致颅脑伤救治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创伤数据库系统>V3.0软件系统对颅脑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颅脑伤患者899例.致伤原因以钝器伤为主.损伤部位以头皮为主(72.56%).颅脑AIS评分1分者624例.合并其他部位损伤711例次,以胫骨骨折为主.手术治疗198例,以头皮清创缝合术最多.结论 颅脑伤多以轻度损伤为主,可能是由于大批重症颅脑伤员现场死亡或因救治不及时死亡,应提高地震所致颅脑伤的早期救治水平和加强灾害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6.
邓少林  潘显明  屈波  马泽辉  黄之杰  权毅  蒋凯  梁锋 《四川医学》2008,29(12):1636-1637
目的分析四川地区地震伤骨盆骨折特点。方法收集我院5.12~5.19因地震所致骨盆骨折患者56例,了解年龄、性别、合并伤情况、骨折分型、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所有骨盆骨折患者中。男女患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检验,P<0.05),在30—49岁年龄段为骨盆骨折高发年龄段,多数患者骨折分型为A型(Tile分型)。结论地震伤骨盆骨折发病率,合并伤情况和骨折分型方面均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地震发生频繁国家,建国以来地震死亡人数高达27万余人。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重创了四川山区十几个县,波及16个省,受灾面积覆盖了4571万人口。造成了历史罕见的重大人员伤亡,死亡及失踪人员近10万人。2008年5—7月我院收治226例地震伤员,现将救治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岳军 《华中医学杂志》2000,24(6):333-333
眼球穿通伤是儿童常见的眼外伤 ,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正确、及时地处理眼球穿通伤常常可以挽救儿童的部分视力。现将我院收治的 2 36例眼球穿通伤进行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 本组 2 36例均为单眼伤 ,其中男1 96例 ,女 40例 ,男∶女 =4.9∶ 1。 4岁以下 43例(1 8.2 % ) ,5~ 1 0岁 1 67例 (70 .8% ) ,1 1~ 1 4岁 2 6例 (1 1 .0 % )。二、致伤物种类 锐器伤最多见 (刀、针、铁片、玻璃、铁屑、树枝等 ) ,共 1 62例 (68.6% ) ,钝器伤 (石块、弹弓、拳足、玩具塑料枪弹、木棍等 ) 40例(1 7.0 % ) ,爆炸伤 (鞭炮、雷管等 ) 1 1例 …  相似文献   

9.
1996年1月-2006年1月,我们采用手术和保守治疗的方法治疗1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汶川地震灾区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1例地震灾区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结果:21例患者均有口腔疱疹、溃疡,4例发热,16例合并有肛周及手足皮疹,5例合并有手足疱疹;诊断后除1例患儿转诊后方医院外,其余患儿均就地隔离治疗,1周后痊愈,局部无手足口病的暴发流行。结论:地震灾区手足口病仍以发热、口腔及肛周和手足疱疹为特征,早期诊断、早期隔离,对症治疗后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多部门协同加强防疫管理,可避免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特大地震致血管损伤患者的筛选及治疗救助意义。方法运用体检及彩超检查,筛选出血管损伤患者225例,并根据病情适当选用抗凝、溶栓、祛聚等方法治疗。结果筛选的225例血管伤患者中,因动脉损伤导致截肢36例,截肢率占动脉损伤的17.39%。对于挤压综合征合并血管损伤的患者,截肢率占2.5%。2例假性动脉瘤患者手术后康复出院。18例静脉血栓患者在治疗5 d~30 d后,肢体肿胀消退出院。结论血管损伤是地震伤中常见疾病,血管损伤的早发现、早诊断可为患者赢得宝贵的诊疗时间和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受灾群众焦虑抑郁症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受灾群众的焦虑抑郁症状。方法以经历了“5.12”汶川地震的84名受灾群众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分析其焦虑和抑郁症状情况,并分析高度应急状态下的焦虑和抑郁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受灾群众焦虑得分(标准分)为45.36±14.15,症状分级6人中度焦虑,12人重度焦虑,阳性率为21.43%;抑郁得分(标准分)为54.43±15.22,症状分级有12人轻度抑郁,24人中度抑郁,18人重度抑郁,阳性率为64.29%。而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间焦虑与抑郁得分差别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次调查的受灾群众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都比较严重,因此有必要对受灾群众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与干预。  相似文献   

13.
汶川创伤患者震后救治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汶川地震创伤患者震后救治情况.方法 随机抽样84例湖北省收治的汶川地震创伤患者并进行临床分析,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和Glasgow昏迷评分(GCS)、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手术、并发症、疾病结局等临床救治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地震创伤患者受伤部位以体表、四肢和骨盆、头颈部为主.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平均值为10.32分;ISS评分以轻度组和极重组为主;择期手术以肢体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为主;早期并发症以失血性休克为主,中晚期并发症以创伤后应激障碍为主.结论 地震创伤患者需要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注重一般资料和救治情况的统计,能为群伤后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分析地震救援部队官兵皮肤病的发病特点,观察自制外用药物的疗效.方法 对驻水磨镇的1538名地震救援部队官兵进行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发病特点,分别给予经针对性配制的专科外用药"水磨I号"和"水磨Ⅱ号"治疗,每日6次;每3天回访统计1次,观察评定疗效.结果 1538名救援官兵中确诊各种皮肤病患者612名(39.79%),其中虫咬皮炎为第一高发病例(231例,37.75%).经自制外用药物"水磨I号"或"水磨Ⅱ号"治疗后,虫咬皮炎治疗3 d的有效率为84.85%.6 d的有效率为93.94%.结论 地震救援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病率明显增高.自制外用药物在特殊条件下对常见皮肤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分析地震救援部队官兵皮肤病的发病特点,观察自制外用药物的疗效.方法 对驻水磨镇的1538名地震救援部队官兵进行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发病特点,分别给予经针对性配制的专科外用药"水磨I号"和"水磨Ⅱ号"治疗,每日6次;每3天回访统计1次,观察评定疗效.结果 1538名救援官兵中确诊各种皮肤病患者612名(39.79%),其中虫咬皮炎为第一高发病例(231例,37.75%).经自制外用药物"水磨I号"或"水磨Ⅱ号"治疗后,虫咬皮炎治疗3 d的有效率为84.85%.6 d的有效率为93.94%.结论 地震救援部队官兵皮肤病发病率明显增高.自制外用药物在特殊条件下对常见皮肤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汶川地震后送伤员并发相关感染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地震伤员伤口感染及并发气性坏疽的规律以及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汶川地震后送伤员的受伤部位、程度、合并症、并发症、诊断、治疗方法及结果等.结果 本组震后送伤员147例,其中骨折117例,占79.6%,包括多发性骨折49例,开放性骨折12例;合并多发性软组织挫裂伤31例,挤压伤9例.进行伤口分泌物涂片镜检、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41例,发现有细菌生长的感染共27例,其中软组织挫裂伤清创术后感染13例,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7例,截肢术后感染3例,筋膜切开减压术后感染3例(气性坏疽1例),原发性气性坏疽1例.2例气性坏疽伤员均行截肢术以救治生命.术后所有伤口均痊愈.入院后截肢2例,无死亡者.结论 地震伤具有战伤的多数特点,应按战伤分类处理.骨折伤员占地震伤的大多数,其中开放性骨折感染率高,现场急救应以清创为主,保持伤口开放引流,以利后期救治.  相似文献   

17.
田伟  马娟 《中国病案》2009,10(6):44-45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1,604例汶川地震住院伤员的救治情况,为建立自然灾害医疗救援应急体系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收集并分析5·12以来5个月(震后153天)已出院且诊断明确的地震伤员情况。统计分析采用、M进行描述,Х^2检验等方法。结果纳入研究的地震伤员中男性818例(51.00%),女性784例(48.88%)。男性平均年龄(42.00±21.03)岁,女性平均年龄(44.60±22.66)岁。入院时间集中在震后2周内(81.17%)。地震伤员主要来自都江堰市、阿坝州和德阳市。经Х^2检验,不同性别地震伤员手术(Х^2=0.484,P=0.487)和转归(Х^2=0.877,P=0.928)的构成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疗机构在面对类似自然灾害时应尽快启动医疗应急救援预案。各医院应该尽快组织医务人员做好救援工作,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汶川地震创伤患者流行病学特点和急救情况。方法随机抽样并临床分析我省所收治的84例汶川地震创伤患者,统计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地震患者性别男女等比;年龄段以成年为主;民族以汉族为主;职业以农民、学生、无业人员为主;受伤地点以其他地点、学校、宿舍为主;受伤原因以砸伤、压伤、摔伤为主;救出时间以即刻为主;救出方式以他救为主;受伤部位以体表、四肢和骨盆、头面为主;ISS评分以极重组和轻度组为主;急诊手术以清创缝合术为主,择期手术以肢体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为主;早期并发症以失血性休克为主。结论地震创伤不同于普通创伤,需要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加大医疗基础建设投入,注重资料收集能为群伤后有目的地进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分析成都军区总院收治的汶川地震致挤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治疗方法 及其顸后,总结救治经验.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对成都军区总院收治的汶川地震致挤压综合征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其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治疗时机、治疗方式、转归及并发症等.结果 成都军区总院在2008年5月12~30日共收治地震伤员1 070人,其中挤压综合征患者17例,发生率为1.6%.挤压综合征患者无明显性别差异,有明显的年龄分布特点,94.1%的患者集中于20~59岁.52.9%的患者接受了1次或1次以上的筋膜切开术,47.1%的患者直接进行了截肢术,最终的保肢率为17.6%.8例患者出现少尿型肾功能障碍,其中4例接受透析治疗,2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并死亡.结论 挤压综合征患者应尽早被送至非震区的综合性医院救治.早期恰当的内、外科干预可有效降低此征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20.
1268例汶川地震住院伤病员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该院收治1 268例地震伤病员疾病的临床分布特点.为今后地震灾害的医学救援提供参考.方法 整理该院救治1 268例地震伤病员的临床资料,对伤病员一般情况及具体伤情进行分析.结果 1 268例患者中,男667例(52.6%),女601例(47.4%);60岁以上和20岁以下伤病员462例(36.4%);震后前3天入院803例(63.3%);外伤/伤口类患者1 229例(96.92%),涉及骨科治疗929例(73.27%);按ISS评分,外伤/伤口类患者中,重度以上损伤568例(46.22%),并发休克25例(2.03%),发生筋膜间隙综合征25例(2.03%),挤压综合征并急性肾功能衰竭8例(0.63%),气性坏疽1例(0.08%),死亡10例(0.81%).结论 此次地震伤病员的数量大,送达时间集中,损伤程度重,重伤及复合伤患者多,绝大部分患者涉及骨科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