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9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盲分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麻醉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靶控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插管应激反应发生率少(P〈0.05),且术后1 h观察组的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更加平稳,术后拔管以及恢复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39例,对照组39例,试验组行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行静吸复合麻醉。然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睁眼时间、术后平均拔管时间、诱导前、气腹后收缩压及舒张压、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平均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及血氧饱和度诱导前、气腹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具有极佳的麻醉效果,较静吸复合麻醉更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各项临床指标。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静吸复合组(C组)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组(F组),每组各45例。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苏醒过程及术毕停药后患者各项指标,并加以比较。结果:①C组麻醉诱导时低血压者多于F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F组。②两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F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术后恢复室(PACU)的时间早于C组。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诱导更加平稳,在苏醒质量上更优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A、B、C三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静吸复合麻醉,B组患者给予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C组患者给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结果在术后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呼吸恢复时间方面,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的疼痛感显著低于C组患者(P<0.05)。结论和静吸复合麻醉相比,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者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平稳性更好,能让患者保持平稳状态,而且苏醒质量更加理想,具有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40例。A 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B 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C 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记录3组患者麻醉效果以及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A 组与 B 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平均动脉压(MAP)指标均高于 C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与 B 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低于 C 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静吸复合麻醉,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具有很好的临床麻醉效果,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对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8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拔管后OAAS评分基本一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患者清醒及拔管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麻醉,B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麻醉,C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比较3组患者在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拔管后1h、3h及24h时认知功能、意识状态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在拔管1h后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的警觉一镇静(OAAS)评分高于c组,B组患者拔管后1h、3h的OAAS评分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临床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进行靶控静脉麻醉比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更平稳,患者苏醒质量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7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所采用的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分为A、B、C组,其中A组24例,B组24例,C组24例;A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B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C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观察记录三组患者术前、术后身体体征的变化、认知功能、伤口疼痛程度以及意识状态等。结果 A、B、C三组患者拔管后术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3.01±0.39)、(3.47±0.58)、(3.68±0.42),A、B、C三组患者拔管1h术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4.28±0.31)、(4.56±0.50)、(4.83±0.53),A、B两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低于C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A、B、C三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静吸复合麻醉,在临床中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更加平稳,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获得更好的苏醒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者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治疗施行胆囊切除的患者上的效果,对比观察他们的术后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这2年内收治的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1组、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2组和静吸复合3组各30例。记录并观察术前实施麻醉时患者的各项身体体征变化、术后患者能够不借助呼吸器时自行呼吸的时间、在进行拔管之后的患者疼痛度[1]。结果在进行麻醉时2组患者出现低血压的概率小于3组;在手术结束后能够自行呼吸的时间方面,三组患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拔管后的1h内2组的疼痛感明显高于其余两组。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可以保证患者处于稳定状态,但是患者在手术过后会存在痛感,医护人员应该采取镇痛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2例。根据所采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A、B、C3组,各24例。A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B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C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的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的时间,以及疼痛感评分。结果A、B、C3组患者术后的清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的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患者拔管时术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3.01±0.39)分、(3.47±0.58)分、(3.68±0.42)分,A、B、C3组患者拔管lh术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4.284-0.31)分、(4.56±0.50)分、(4.83±0.53)分,A、B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均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较静吸复合麻醉,在临床中应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更加平稳,确保患者处于稳定状态,获得更好的苏醒质量,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静脉麻醉与静脉+吸人复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老年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6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28例(观察组)和静脉+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28例(对照组)。分别于各时点记录患者的HR、SBP、DBP、PzrCO2、初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10min OAAS评分及术后24h的恶心、呕吐及嗜睡情况。结果观察组SBP、DBP及HR变化小于对照组;初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10min OAAS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且观察组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明显较对照组均减少(均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比静吸复合全麻能够更好的抑制应激反应,较容易维持循环稳定,且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更少,是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进行评价。方法将8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则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及术中情况、苏醒时间、OA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1两组诱导时DBP最低值、诱导时SBP<90 mm Hg例数及HR<50次/分例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OAA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0%,显著高于观察组(12.50%)(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静吸复合麻醉,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起效速度更快,患者苏醒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李鹍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599-600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入选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干预组1、干预组2,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干预组1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干预组2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观察麻醉诱导效果、恢复情况、副反应等。结果干预组2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干预组1;干预组2的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术后恢复室的时间早于对照组。干预组2患者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2患者拔管后l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1患者VRS评分普遍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2;三组患者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与常规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诱导更加平稳,异丙酚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在苏醒质量上更优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0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根据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简易精神状态评分)与OAAS评分(警觉-镇静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效果显著,能够更好平稳患者的生命体征,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住院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1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研究2组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对比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经调查,三组患者在进行麻醉诱导时,血及心率的最低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插管反应率明显高于研究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后OASS评分显示,对照组OAS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效果较静吸复合麻醉相比,麻醉效果更稳定,术后患者意识恢复时间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分析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进行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临床效果,以期为提高患者手术麻醉疗效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6月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13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静吸复合麻醉法,观察组患者采取靶控静脉麻醉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完善有关资料记录工作。结果:采取对照麻醉后,两组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拔管、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以及麻醉后不良反应等,P>0.05,无显著差异;但是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其低血压发生率和插管反应率要高于观察组,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术后定向能力与离开恢复室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复苏质量也显著占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治疗中,采取靶控静脉麻醉可以提高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提高患者术后恢复效率,显著优于静吸复合麻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将52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各时点, 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率明显慢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拔管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且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分析静吸复合快通道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价值,为提高临床手术效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静脉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静吸复合快通道麻醉,全程记录所有患者动脉压、心率以及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数值,并进行血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药使用量、拔管时间与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等信息,完善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和平均动脉压等监测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药使用量、拔管时间(75min±8min与98min±11min)与术中术后不良反应(2例与5例)的比较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使用静吸复合快通道麻醉法能够显著提高手术疗效,较之于静脉麻醉,具有安全性、快捷性与时间短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45例,年龄均在20~55岁,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组22例(A组)、静吸复合麻醉23组例(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及行气管插管时,血压,心率情况,以及术后停药苏醒时间,术后的自主呼吸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苏醒后意识状态,伤口疼痛评级以及有无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等。结果 A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时间仅稍优于B组,但在拔管时间上,A组略晚于B组,从术后不良反应上来看,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相比较,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术后患者恢复迅速,状态较好,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与N2O吸入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择期LC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静吸组和全静脉组各20例。静吸组采用吸复合麻醉,全静脉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10min、气腹毕、术毕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停止麻醉至拔管时间、拔管时的清醒程度和随访结果。结果全静脉组气腹后10minHR、SBP、DBP及术毕HR水平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或P<0.01)。静吸组气腹后10min、气腹结束、术毕后HR均明显低于静吸组(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吸组拔管时清醒程度及术后随访情况均优于全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芬太尼靶控输注与N2O吸入复合麻醉用于LC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特点,增加了手术安全性,同时有效减少了静脉给药量,降低成本,可供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