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经皮神经电刺激仪、超短波治疗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物理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通过阿昔洛韦、甲钴胺静脉滴注治疗,物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电针配合经皮神经电、超短波治疗;7次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物理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物理治疗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明显缩短(P 0.0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降低。结论:静脉滴注常规西药基础上采用电针配合经皮神经电、超短波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缓解疼痛,缩短疼痛时间,促进疱疹愈合,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脐针配合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脐针配合刺血拔罐及盐酸伐西洛韦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疱疹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综合疗效评分,疼痛时间、疼痛程度评分,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在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止疱、结痂、脱痂以及综合疗效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在缓解疼痛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以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脐针配合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阿昔洛韦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燕 《河南中医》2009,29(12):1209-1210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探寻缩短带状疱疹病程、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纽各60例,治疗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并联合围刺、隔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止痛、结痂、后遗神经痛发生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止疱时间、疼痛明显减轻时间、疼痛完全消失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治疗组(2.0%)明显低于对照组(14.0%)。结论:阿昔洛韦联合围刺、隔蒜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明显提高,并能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火针为主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火针疱疹及周边围刺配合拔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昔洛韦片及维生素B1治疗。评定两组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止痛、止疱、结痂、痊愈时间及随访治疗1个月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0%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34.9%和79.1%,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患者止痛、止疱、结痂及痊愈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随访1个月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23.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火针为主的综合疗法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可及时有效缓解疼痛,防止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黄连解毒汤加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加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带状疱疹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5例,观察用药后止疱、结痂、止痛和痊愈的时间、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止疱、结痂、止痛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后遗神经病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黄连解毒汤加味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治愈率高、有效缓解疼痛、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围刺为主配合悬灸与单纯使用阿昔洛韦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围刺为主配合悬灸治疗)、对照组(单纯阿昔洛韦治疗),每天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治愈率、止疱时间、完全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痊愈时间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刺为主配合悬灸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中治疗频次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盐酸伐昔洛韦和甲钴胺,联合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试验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2次,对照组双重围刺法配合刺络拔罐的治疗频次为每日1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止疱、结痂、脱痂时间,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每疗程末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止疱、结痂、脱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缓解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前3个疗程末日疼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8.0%。结论西药口服联合每日2次的双重围刺配合刺络拔罐对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缩短病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中药汤剂加西药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西药抗病毒、营养神经治疗。观察两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和后遗神经痛。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无后遗神经痛出现,对照组有2例出现后遗神经痛。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明显缩短了止痛、止疱和结痂时间,疗程短,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口服降糖药及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组采用腹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配合局部围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止疱时间、止痛时间及结痂时间,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8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腹针配合刺络放血是一种治疗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意珍宝丸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治疗组50例,给予如意珍宝丸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伐昔洛韦治疗.治疗10天并随防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及有无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结果:治疗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治疗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提高,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对照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意珍宝丸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比单用伐昔洛韦治疗能有效促进水疱干燥脱痂和疼痛的消失或减轻,并能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结合口服伐昔洛韦、呋喃硫胺以及外用阿昔洛韦软膏、炉甘石洗剂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均予伐昔洛韦口服,治疗组同时加服龙胆泻肝汤。两组疗程均为9天,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止疱、止痛、结痂、皮损痊愈时间以及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82.7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止疱、止痛、结痂、皮损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尸〈0.05)。结论龙胆泻肝汤结合口服伐昔洛韦、呋喃硫胺以及外用阿昔洛韦软膏、炉甘石洗剂治疗中老年带状疱疹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2.
围针加围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敏  邱玲  张吉 《中国针灸》2007,27(2):123-125
目的:寻找治疗带状疱疹的较佳疗法。方法:将7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围针加围灸组(治疗组)38例和单纯围针组(对照组)34例,对照组从带状疱疹的“蛇头”到“蛇尾”方向分别在疱疹边缘进行围针治疗,治疗组再在围针区域使用艾条对疱疹进行直接灸。结果:治疗组38例患者多在3天内治愈,总有效率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5·3%,经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而且明显缩短了消疱结痂时间,减少了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论:围针加围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氦-氖激光联合阿昔洛韦、甲钴胺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将76例老年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阿昔洛韦及甲钴胺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氦-氖激光治疗,比较两组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疗效.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试验组在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P&lt;0.01),试验组痊愈率为5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9%(χ2=4.41,P&lt;0.05).试验组后遗神经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lt;0.01),后遗神经痛疗效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2.1%,对照组为68.4%,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lt;0.01).结论 氦-氖激光联合阿昔洛韦、甲钴胺早期干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内服、外用、针灸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病情痊愈则不进入下一疗程,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显愈率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平均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红斑消退时间和总病程分别为(2.5±0.5)d、(3.4±0.6)d、(4.6±1.1)d、(5.3±1.5)d、(10.1±2.6)d,对照组分别为(5.4±1.3)d、(4.8±1.2)d、(6.6±2.6)d、(8.8±3.7)d、(13.3±3.8)d,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显愈率96.7%,后遗神经痛发生1例,占1.7%;对照组显愈率86.7%,后遗神经痛发生9例,占15%。治疗组患者的显愈明显高于对照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疗程短,治愈率高,后遗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afety of local encircled acupuncture plus valaciclovir in treating senile herpes zoster.MethodsSixty senile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In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group,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encircled acupuncture plus valaciclovir.The needle was inserted about 0.8 cun away from herpes and to form an angle of 15°with the skin around the skin lesion.During treatment,valaciclovir was taken orally 300 mg every time,twice every day for successive 10 days.In westem medicine group,valaciclovir was taken orally 300 mg every time,twice every day for successive 10 days.ResultsThe time of stopping herpes,relieving pain andscabbing in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western group.ConclusionLocal encircled acupuncture plus valaciclovir in treating senile herpes zoster got effects quickly and could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course of diseas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ofresidual neuralgia.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超声波导入阿昔洛韦软膏联合针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2组均采用针灸及拔罐治疗,1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超声波导入阿昔洛韦软膏治疗,1次/d。2组均连续治疗10天。结果: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减轻时间、疼痛消失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2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1.2%,观察组为97.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对照组为18.8%,观察组为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导入阿昔洛韦软膏联合针刺拔罐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且止痛效果明显,可快速解临床症状,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盐酸伐昔洛韦片和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上海市皮肤病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2片/次,2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加入250 m L 0.9%生理盐水中,5 mg/kg,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 d。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9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皮损停止进展时间、开始结痂时间、一半皮疹结痂时间、所有皮疹脱痂时间和开始出现无疼痛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疼痛完全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缩短疼痛时间,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急性期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4组,治疗Ⅰ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外用药治疗;治疗Ⅱ组采用西药联合外用药治疗;治疗Ⅲ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及外用药治疗;治疗Ⅳ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联合针灸及外用药治疗。4组均连续治疗10天,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水疱、结痂、疼痛等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前后的安全性指标。结果:治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治疗Ⅲ组、治疗Ⅳ组、治疗Ⅱ组、治疗Ⅰ组,4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治疗Ⅲ组与治疗Ⅰ、Ⅱ、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Ⅱ、Ⅳ组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治疗前后4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Ⅲ组与治疗Ⅰ、Ⅱ、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Ⅱ、Ⅳ组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止疱时间、开始结痂时间、疼痛开始减轻时间治疗Ⅲ组与治疗Ⅰ、Ⅱ、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Ⅰ、Ⅱ、Ⅳ组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及外用药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的优选方案,可提高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缩短止疱时间、开始结痂时间、疼痛开始减轻时间,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与无环鸟苷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将 9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 (n =66 ,Ⅰ组 )和无环鸟苷组 (n =30 ,Ⅱ组 ) ,比较两组在治疗 1周前后的疼痛VAS评分 ,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及有无后遗神经痛和不良反应。结果 在治疗 1周后患者疼痛VAS评分 ,Ⅰ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5) ,Ⅰ组明显低于Ⅱ组 (P <0 .0 5) ;Ⅰ组的止痛、止疱、结痂时间明显优于Ⅱ组 (P <0 .0 1 ,P <0 .0 5 ,P <0 .0 5)。随访 1周时的痊愈率、总有效率Ⅰ组显著高于Ⅱ组 (P <0 .0 1 )。Ⅰ组无后遗神经痛 ,Ⅱ组后遗神经痛者达 1 3 .3 %(P <0 .0 1 )。结论 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明显优于无环鸟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