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Lp(a))的浓度水平与患者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的相关性,探讨Lp(a)浓度水平的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疗的意义。方法:选择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UAER水平随机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并选取50例健康人士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对比分析Lp(a)与UAER水平。结果:糖尿病组的Lp(a)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的Lp(a)浓度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的进展,Lp(a)浓度水平会相应升高,患者的Lp(a)水平与UAER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Lp(a)浓度水平与其病情的进展呈明显正相关性,Lp(a)水平检测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及时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参蛤散联合西药治疗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蛤散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参蛤散,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用B超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E/A值,测定血清BNP水平,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心功能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46.67%,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证候积分、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LVEF、SV、CO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LVEF、SV、CO、E/A值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参蛤散结合西医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BN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医证候特点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初步探讨中医证型在IMN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将65例IMN患者分为脾肾阳(气)虚及气阴两虚型两组,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病理等方面的异同。结果脾肾气虚型与湿浊证、水气证呈正相关(P〈0.01),脾肾阳虚型与水气证呈正相关(P〈0.01),而气阴两虚型与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气阴两虚型发病年龄明显高于脾肾阳(气)虚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脾肾阳(气)虚型(P〈0.05),两组间CKD分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eGFR、Scr、BUN及L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肾脏病理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型肾小管间质积分及慢性化积分明显高于脾肾阳(气)虚型(P〈0.05、P〈0.01)。结论脾肾阳(气)虚及气阴两虚是IMN的主要中医证型,中医本虚证与标实证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脾肾阳(气)型比较,气阴两虚型IMN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损害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医证候特点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初步探讨中医证型在IMN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将65例IMN患者分为脾肾阳(气)虚及气阴两虚型两组,采用临床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及病理等方面的异同。结果脾肾气虚型与湿浊证、水气证呈正相关(P〈0.01),脾肾阳虚型与水气证呈正相关(P〈0.01),而气阴两虚型与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气阴两虚型发病年龄明显高于脾肾阳(气)虚型,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脾肾阳(气)虚型(P〈0.05),两组间CKD分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eGFR、Scr、BUN及L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肾脏病理分期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型肾小管间质积分及慢性化积分明显高于脾肾阳(气)虚型(P〈0.05、P〈0.01)。结论脾肾阳(气)虚及气阴两虚是IMN的主要中医证型,中医本虚证与标实证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脾肾阳(气)型比较,气阴两虚型IMN患者临床及肾脏病理损害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肾安方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蝠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肾安方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肾安方治疗,对照组以蒙诺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为56.67%(P〉0.05);治疗后,两组24h尿蛋白和血肌酐均降低(P〈0.05),治疗组肾小球滤过率和尿渗透压均提高(P〈0.05),且治疗组在提高尿渗透压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安方治疗脾肾阳虚型IgA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糖尿病肾病中医证型与Th1/Th2关系,为糖尿病肾病中医治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以证候问卷量化表86例已确诊糖尿病肾病患者划分中医证型,同时取外周血,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值。结果:气阴两虚组、肝肾阴虚组的Th1比值、Th1/Th2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上升P﹤0.01;脾肾阳虚、阴阳两虚组的Th1比值、Th1/Th2较正常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脾肾气虚组、无兼证组、瘀血兼证组、痰浊兼证组和痰瘀兼证组较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本虚证型可能与外周血Th1/Th2值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脾肾阳虚型非糖尿病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RRF)、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相关关系.方法:将60例非糖尿病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肾阳虚型30例与非脾肾阳虚型30例两组,分别测定血肌酐(Scr)和NT-proBNP水平,比较两组RRF和NT-proBNP水平.结果:脾肾阳虚组肾小球滤过率(eGFR)值明显低于非脾肾阳虚组(P<0.05),而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脾肾阳虚组(P<0.01);经直线相关性分析,eGFR与NT-proBNP之间存在负相关.结论:RRF、NT-proBNP可以作为评价脾肾阳虚型非糖尿病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客观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康乐三号方结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络脉瘀阻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服康乐三号方。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67%,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分别为50.00%和46.67%;组间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UAER、Scr、BUN、2hPG、FBG、TC、T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Scr、FB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UAER、Scr、BUN、TC、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康乐三号方结合西药治疗气阴两虚、络脉瘀阻型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介素18和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肾病(DN)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9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另选健康体检者3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脂联素和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3组患者血清IL-1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正常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低于对照组,微量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血清脂联素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8与病程、SBP、HbA1c、FPG、TG、TC、LDL-C、BUN、Scr、UAER呈不同程度正相关(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1),与其他指标无相关性。脂联素与病程、SBP、BUN、Scr、UAER呈正相关(P〈0.01)。结论:IL18和脂联素与2型DN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DN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WD)患者骨代谢指标变化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wD患者行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P)、I型胶原末端肽(NTx)检测。并和25名健康对照者比较,进行中医证型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脾肾阳虚组、肝肾阴虚组、痰瘀互结组BG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d0.05或P〈0.01),痰湿中阻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组、痰湿中阻组与脾肾阳虚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d0.05或P〈0.01)。中医证型各组BA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dO.05或Pd0.01)。痰湿中阻组与脾肾阳虚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NTX水平中医证型各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dO.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骨代谢指标存在明显差异。w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间骨代谢指标的差异可以作为指导wD中医治疗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水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凯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2,(10):1369-1370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实脾饮[方药组成:干姜、制附子各9 g,白术15 g,厚朴、草果各12 g,木香、木瓜、大腹皮各10 g,益母草、怀牛膝、车前子(包煎)、茯苓各3 0 g,炙甘草6 g]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67%;两组有效率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用具有温养脾肾,行气导水之功的实脾饮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腹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使用2次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大鼠糖尿病肾病(DN)模型,接着服用苦寒中药煎剂制造脾肾阳虚证。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加两次小剂量腹腔注射STZ的方法诱导糖尿病肾病模型。再将所有造模成功大鼠予腺嘌呤及苦寒中药(龙胆草、栀子、番泻叶)混合灌服,完成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型大鼠模型。观察造模后动物体重、饮食、体温、精神等,以评价动物模型脾肾阳虚存在的指标。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组。进行血清FBG、SCr、24h尿蛋白定量、肾重指数测定及肾小球病理学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肾脏病理切片有明显的肾小球硬化;FBG、SCr、24h尿蛋白定量、ET、肾脏指数均升高(P≤0.05)。症状大鼠明显消瘦,多饮、多尿,精神萎靡,倦怠,蜷缩,反应迟钝,动作迟缓,毛发无光泽。结论:该动物模型是一个更符合临床糖尿病肾病脾肾阳虚证发病过程的动物模型,为脾肾阳虚的讧型实质探讨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壮元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新  杨大为  王庆海 《河北中医》2010,32(12):1779-1782
目的观察壮元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HF脾肾阳虚、血瘀水停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壮元饮治疗。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心功能分级评定、中医证候积分、6 min步行试验(6 MWT)及治疗前后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3.33%6、3.33%,对照组分别为83.33%、3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6 MWT结果均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血浆BNP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壮元饮治疗CHF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同时明显改善血浆BNP浓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2年1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门诊及住院69例病人。将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肾阳虚组(23例)、肾阴虚组(19例)、肾阴阳两虚组(27例),然后进行奇偶数字随机抽取,分为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其中中医治疗组36例中肾阳虚组(12例)、肾阴虚组(10例)、肾阴阳两虚组(14例);西医组33例中肾阳虚组(11例)、肾阴虚组(9例)、肾阴阳两虚组(13例)。以3个月为1个疗程,通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患者中医证候、外周血象及骨髓象变化。结果:①中医组治疗慢性再障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与西医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中医组治疗前后相比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肾阳虚型中医组与西医组治疗后相比,外周血细胞增长优于西医组,两者有差异(P<0.05)。③中医组治疗慢性再障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西医组轻。结论:补肾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障提供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4例,中药组30例、西药组26例。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温巢汤合达英-35治疗,中药组采用温巢汤治疗,西药组单用达英-35治疗。各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原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85.29%,中药组总有效率83.30%,西药组总有效率65.38%;其中中西医结合组及中药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疗效均优于西药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FSH、LH含量、LH/FSH比值及T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T含量低于西药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与单用中药相似,且两组疗效均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廖怀章  孙江波  刘绪银 《中医正骨》2010,22(12):16-20,22
目的:探讨湖南邵阳地区汉族人群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按事先确定的病例选择标准选择患者,对其进行辨证分析,所得结果采用统计软件进行频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①464例患者共有83种症状和异常舌脉,其中腰背酸软、腰背酸痛、肢酸软痛、腰背冷、疲乏少力、动作迟缓、反应迟钝、齿松、健忘、目干涩、面色萎黄、舌质淡红、舌质暗红、舌有瘀斑、舌苔薄白、舌苔少、脉细弱、脉弦、脉细涩聚为1类,其余为2类。②对各复合证候进行聚类分析:阳虚血瘀、阳虚寒凝、阴虚髓亏、阴虚血瘀、阳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聚为1类,其余为2类。③男性患者较早出现湿阻、寒湿、阳虚证,女性患者较早出现气滞与阴虚证。④对脏腑定位进行聚类分析,肾、肝肾、脾肾为1类,其余为2类。⑤主要证候出现频次依次是:肝肾(包括心)阴虚血瘀105例、阴虚髓亏81例,肾(包括脾、肺、肝、心)阳虚髓亏73例、气虚血瘀73例、阳虚血瘀51例,痰湿瘀阻27例,气滞血瘀54例。结论:湖南邵阳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证候以虚、瘀为主,病位主要是肾、肝、脾。  相似文献   

17.
张萍  徐凤芹 《中医药研究》2010,(10):1153-1155
目的通过对阳虚与非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与神经内分泌相关性研究,探讨阳气亏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的影响,为慢性心力衰竭辨证施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55例,按照中医辨证标准分为阳虚组(29例)与非阳虚组(26例),入院后检测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脑钠素(BNP)、甲状腺功能指标,分析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与这些神经内分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阳虚组心功能明显比非阳虚组差(P〈0.05);阳虚组患者EF值明显低于非阳虚组(P〈0.01),BNP、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高于非阳虚组(P〈0.05);AngⅠ、AngⅡ、醛固酮、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素(T4)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在AngⅠ、AngⅡ、ALD、BNP、FT3、FT4、TSH、T3、T4中筛选出单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的BNP、FT4进行回归分析,BNP与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程进展中存在BNP、FT4等神经内分泌的激活及损伤性作用,并且阳虚型心力衰竭较非阳虚型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激活更加明显,损伤性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小球肾炎3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型的治疗效果。方法: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百令胶囊联合氯沙坦治疗,对照组只用氯沙坦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中医临床症状、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及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组疗效比对照组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肝硬化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2例住院患者予情志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辨证施护(脾虚肝瘀、湿热互结、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连续护理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护理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中医护理效果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肝硬化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医证型与凝血指标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9例患者辨证分为大肠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和血瘀肠络证等6个证型,检测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g)及血栓烷B2(TXB2)水平,比较各证型之间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肠湿热证、血瘀肠络证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和TXB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血小板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瘀肠络证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和TXB2水平均高于各虚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的纤维蛋白原和TXB2,脾胃气虚证、脾肾阳虚证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和TXB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升高趋势。结论溃疡性结肠炎血液普遍存在高凝状态,在传统的辨证论治基础上,酌情加入活血祛瘀之品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