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龙胆泻肝汤的临床运用体会龙胆泻肝汤为临床常用方剂之一,以此方为主加减可用于治疗妇科、内科、皮肤科等各科疾病,治疗范围甚广,且有较好疗效。本方适用于肝胆实火上炎之胁痛、头痛、口苦目赤、耳聋耳肿、目眩头晕及肝经湿热下注之小便淋浊、阴痒、阴肿、阴痛、妇女带...  相似文献   

2.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组成。功效: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治疗肝胆火盛之胁痛,口苦目赤,耳肿耳聋;肝胆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小便淋浊,尿血,带下等。龙胆泻肝汤由于临床治疗疾病疗效突出,成为一首屈指可数的经典良方。近年来,许多医家对此方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更大的进展。现就龙胆泻肝汤加减在临床内科、外科、妇科、男科、皮肤科、五官科等方面的治疗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龙胆泻肝汤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等病证,是临床治疗肝胆实火上炎或肝经湿热下注的经典方。肾病专家金劲松教授,临床三十载,用龙胆泻肝汤治疗肾系相关疾病常获良效,现总结金教授运用龙胆泻肝汤辨证治疗肾系病证的经验与同道交流。1龙胆泻肝汤的方证特点最早有文字记载龙胆泻肝汤的医籍出自李东垣《兰室秘藏》一则治疗前阴病的医案,与现今传用较多的《医方集解》中的龙胆泻肝汤相比,前者利湿作用较强而  相似文献   

4.
龙胆泻肝汤出于《兰室秘藏》,是治疗肝胆实火或湿热循经上炎或下注的常用方,用于治肝经实火之胁痛、口苦、目赤、耳聋、耳肿及肝经湿热下注之小便淋浊、阴肿、阴痒等循经所发诸症,皆可相应而愈。我们运用龙胆泻肝汤化载治疗多种疾病,每获良效,现举隅如下。  相似文献   

5.
《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曰:“治肝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自浊溲血。”龙胆泻肝汤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为治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之常用方。龙胆泻肝汤在内科肝胆疾病应用较为广泛,通过适当的加减变化,也可用于外科、妇科、儿科、眼科等临床各科。外科皮肤病症中湿热邪毒之缠腰火丹、肝胆湿热之脚气等皆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6.
龙胆泻肝汤是皮肤科常用方,笔者应用此方治疗多种皮肤病,取得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龙胆泻肝汤方药特点苦寒清利,泻中寓补,降中寓升,以适肝性,为治疗肝胆实火上炎,肝经湿热下注之常用方,临床上肝火上炎常引起头痛胁痛、目赤耳聋,湿热下注阴肿阴痒、小便淋漓及带下病,此文介绍的是龙胆泻肝汤治疗蛇串疮、痛风、癃闭等疾病证属肝经湿热的临床体会,充分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异病同治理论。  相似文献   

8.
张春梅 《江西中医药》2005,36(12):58-58
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组成,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之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扰所致之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及肝经湿热下注所致之阴肿、阴痒、妇女湿热带下等病证。笔者临证灵活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疑难杂病,疗效颇好,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桅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甘草、车前子等组成,具有清肝泻火、除肝经湿热的作用,主治肝胆实火或肝经湿热之证,可用于内、外、妇、五官等多科疾病。现将2010年以来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皮肤科疾病的文献综述于下。1传统中医学中龙胆泻肝汤的使用据《医方集解·泻火之剂》载"治肝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凡由肝胆实火上炎或肝经湿热下注均可用本方  相似文献   

10.
朱青  程明 《江西中医药》2005,36(9):55-56
龙胆泻肝丸是中医传统名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生地、当归、柴胡、甘草等组成.主要适应证是:由肝胆实火引起的头晕目眩、目赤口苦、胁痛、耳聋、耳肿,肝脾湿热下注所致小便淋浊、阴肿阴痒等.龙胆泻肝丸配方严谨,泻肝而不伤肝,利湿而不伤阴,其配伍相辅相成,疗效为医家和患者所称道.但近年来国内出现多例服用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的临床报道,引起医务界及患者的极大关注.本文试就龙胆泻肝丸的肾损害病例特点及肾毒性原因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诊余随笔     
龙胆泻肝汤之应用龙胆泻肝汤出自局方,为治肝经湿热之方,原方谓治肝胆经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东垣除黄芩、栀子、甘草治前阴热痒臊臭。明·吴昆《医方考》去当归、生地、木通、泽泻、车前,加人参、五味、天冬、麦冬、黄连、知母,亦名龙胆泻肝汤治肝气热色青  相似文献   

12.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三黄凝胶治疗痤疮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三黄凝胶治疗痤疮临床疗效。方法:对就诊于皮肤科的46例痤疮患者,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煎服结合外擦三黄凝胶治疗痤疮,并观察疗效。结果: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三黄凝胶治疗46例痤疮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3%。结论: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三黄凝胶治疗痤疮疗效确切,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龙胆泻肝汤见于《医方集解》,其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主治肝胆实火上扰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湿热下注见阴肿阴痒,小便混浊,妇女湿热带下等。而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并不仅限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化裁方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采用龙胆泻肝汤化裁方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60例。结果:总有效率94%。结论:龙胆泻肝汤化裁方具有清肝泻火,利湿解毒的功效,对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正> 龙胆泻肝汤主要功用是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临床主要用于肝胆实火上扰的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或湿热下注的各种症候。如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妇女湿热下注的带下症等。笔者从临床实践中验得此方可用于许多疑难杂症的治疗,但关键一点是湿热之邪内蕴,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龙胆泻肝汤最早出自李东垣《兰室秘藏》,后世应用的多是《医方集解》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生地黄等组成,是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和肝经湿热下注证的方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载:"治肝经实火湿热、胁痛耳聋,胆溢口苦,筋痿阴汗,阴肿阴痛,白浊溲血."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泻肝胆实火,利肝经湿热为君;臣以黄芩、栀子...  相似文献   

17.
祖国医学的前阴诸症与现代医学的女阴疾病相似,为妇科临床所常见。笔者仅就常见五种属肝经实热、湿热下注证型前阴疾病,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方配合洗剂治疗,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一、龙胆泻肝汤的组成及临床运用药物组成:龙胆草15克、柴胡6克、桅子10克、黄芩15克、车前子9克,泽夕12克、木通9克、生地黄15克、当归10克,甘草5克。临床运用:热重于湿者加丹皮、大黄;湿重于热者加茯苓、苡仁、苍术;阴痒配地肤子、白藓皮;阴肿配紫草、赤  相似文献   

18.
张玉环  韩书玲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934-934,943
龙胆泻肝汤为临床常用效方,主治肝经实热之胁肋疼痛、口苦目赤肿痛、眩晕、头痛、耳聋耳肿,或肝经湿热下注之小便淋涩作疼、阴肿阴痒等。笔者多年来每遇肝胆实火、湿热蕴结之病证,用此方加减,常获良效。兹举数例于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9.
龙胆泻肝汤由龙胆草、黄苓山桅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生甘草组成。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扰的头痛目赤,胁痛口苦,头晕,耳聋耳肿,以及湿热下注的小便淋涩,阴肿阴痒,带下臭秽等证。笔者运用本方苦寒直拆其火治疗咳嗽,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录如下。  相似文献   

20.
龙胆泻肝汤见于《医方集解》,功用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主治肝胆实火上扰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湿热下注见阴肿阴痒,小便混浊,妇女湿热带下等。而龙胆泻肝汤的临床应用不仅限于此,只要具有肝胆实火或下焦湿热之证者,皆可用此方。临床“带环后流血”较多见(妇科内诊子宫有炎症),有因流血不止取环更是屡见不鲜,虽非大疾,亦属棘手。笔者据其发生机理,十年来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带环后流血”近百例,皆获佳效平均疗程9天。这类患者多见素日带下质稠或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