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沙利度胺联合TP化疗方案对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54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TP化疗方案(顺铂+紫杉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沙利度胺,两组均持续治疗4个周期。统计两组治疗效果、血清MMP-9、VEGF变化情况、生存质量(GQOL-74)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70.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MP-9、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QOL-74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TP化疗方案可提高中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效果,降低MMP-9、VEGF水平,提升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沙利度胺维持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应用沙利度胺进行小细胞肺癌(SCLC)维持治疗,观察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完成规定周期化疗28例SCLC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例。治疗组应用沙利度胺100 mg/d,连续睡前顿服至少2个疗程(21 d为1个疗程);对照组定期复查随访。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功能状态Karnofsky评分改善率分别为71.43%和2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体重增加率为64.29%和2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两组治疗前后、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沙利度胺用于SCLC的维持治疗是安全的,对患者的生存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沙利度胺在治疗化疗所致迟发性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从大连市机车医院肿瘤化疗患者中随机选取39例作观察组,化疗的同时予以沙利度胺联合托烷司琼及地塞米松治疗,另选39例作对照组,化疗的同时予以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情况。结果用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4.87%和76.9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厌食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晨昏、便秘等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在治疗因化疗而产生的迟发性呕吐中疗效显著,可促使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沙利度胺联合最佳支持治疗和最佳支持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重变化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沙利度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每日睡前口服沙利度胺1次,剂量l50 mg,同时接受最佳支持治疗.对照组23例接受最佳支持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及2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体重增加情况及KPS评分.治疗后2个月评价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个月体重增加、KPS评分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口干,嗜睡,便秘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可增加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体重及改善其KPS评分,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将已有病理确诊的63例晚期癌症患者随机分配至治疗组(n=31)与对照组(n=32)。治疗组患者予以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对照组患者单纯予以化疗。观察两组的有效率及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是54.8%与31.2%,2组间的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间的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晚期癌症的治疗中采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不但能提高疗效,而且并不增加化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辅助化疗方案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沙利度胺辅助标准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各项生存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骨髓浆细胞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辅助化疗方案在老年多发性骨髓瘤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取沙利度胺与VAD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和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2008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沙利度胺与VAD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VAD方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6.67%),P0.05;两组治疗前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β2-微球蛋白、M蛋白、骨髓瘤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环境因素、躯体状况、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沙利度胺与VAD方案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 目的 研究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取沙利度胺与VAD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和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2008年12月-2017年4月纳入的60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取沙利度胺与VAD,对照组采取VAD,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6.67%(P<0.05);两组治疗前相关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β2-微球蛋白、M蛋白、骨髓瘤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环境因素、躯体状况、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关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取沙利度胺与VAD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相关指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在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抗血管生成作用。方法以该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单纯同步放、化疗)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利度胺),每组各20例。同步放疗剂量60Gy,6周30次;化疗方案为PC(紫杉醇45~50mg/m~2,1次/周+卡铂AUC=2,1次/周)/EP(顺铂50mg/m~2第1、8、29、36天+VP16 50mg/m~2第1~5天、第29~33天);沙利度胺每日200mg口服,第1天起持续10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全部患者0、6、10周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治疗后第10周,治疗组VEGF水平[(220.35±82.61)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92.76±152.0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近期疗效有效率(55%)高于对照组(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睡眠改善、体质量增加、食欲增加和疼痛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受益4例,治疗组受益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2,P=0.000)。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在非血液学毒性和血液学毒性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EP/PC方案同步放、化疗可显著降低血清VEGF水平,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受益率,且未增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比沙利度胺与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探讨沙利度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风湿免疫科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6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8例,予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常规治疗;试验组28例,单予沙利度胺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红斑狼疮患者皮疹情况、血常规、肾功能及免疫指标。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皮疹均得到消退,对比临床疗效,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的皮疹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试验组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肾脏功能均改善,且试验组尿蛋白较对照组下降,血浆清蛋白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试验组较对照组ANA滴度及抗ds-DNA抗体下降明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能够明显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皮疹病情,修复肾脏损伤,纠正贫血等血液疾病,通过有效清除免疫反应细胞来修复自身免疫耐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沙利度胺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有效率及其对血清中VEGF、bFGF、TNF-α的影响。方法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2组,联合组:GP+沙利度胺治疗,共35例。化疗组:单纯使用GP方案化疗。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CR+PR)为51.4%,化疗组有效率为34.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血清VEGF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血清VEGF较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化疗无效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TNF—α较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含量较前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FGF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GP能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有效率;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可抑制肿瘤细胞VEGF的产生;沙利度胺能够抑制肿瘤细胞TNF-α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43例随机分为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组(研究组)22例和替吉奥组(对照组)21例,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有效率40.9%虽高于对照组的28.6%,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疾病控制率和生活质量总改善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的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恶心呕吐、厌食发生率低,便秘的发生率高,(P均〈0.05)。结论:与单药替吉奥化疗相比,替吉奥联合沙利度胺能增加晚期胃癌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化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除骨转移伴有明显疼痛者同时予以阿仑膦酸钠片口服外,均只应用化疗。对两组间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在24个月随访周期后,研究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生存期两组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情况较对照组有较大的改善,其中,在躯体功能、总健康、疲倦、恶心呕吐、疼痛、气促和食欲丧失方面的表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化疗相比,唑来膦酸联合化疗能够显著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无疾病进展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且耐受性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沙利度胺治疗70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分为沙利度胺组60例、对照组10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患者ECOG评分、体重、睡眠质量、免疫功能。结果(1)两组患者ECOG评分,治疗前分布在1~4分之间,中位值2.5分;治疗后也分布在1~4分之间,中位值为2.0分,减少了0.5分;其中改善与显著改善患者沙利度胺组为12例(20%),对照组有1例(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治疗前体重平均为50.8 kg,治疗后平均为52.4 kg;其中稳定、增加、明显增加患者,沙利度胺组为15例(25%),与对照组1例(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本研究中70%(42例)肺癌患者存在睡眠问题。睡眠质量改善,沙利度胺组为20例(33%),与对照组1例(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其中疼痛改善与显著改善患者,沙利度胺组为12例(20%),对照组缺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全组病例未见过敏反应以及明显不良反应。沙利度胺不良反应中便秘为最常见,约占20%,未见外周神经炎、栓塞等;(6)沙利度胺组经治疗后IL-1、TNF-α、CD4/CD8明显升高,IL-6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患者免疫功能增强。结论沙利度胺对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的消耗症状有一定作用,可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新辅助化疗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进行手术治疗,于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术前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研究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近期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实施新辅助化疗后均出现程度不同的肝功能异常、脱发、皮疹、恶心呕吐、关节痛、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及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结论:沙利度胺与吉非替尼联合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MM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予小剂量沙利度胺+VAD化疗)和对照组(仅予VAD化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血M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血红蛋白及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M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及血浆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M蛋白、骨髓浆细胞比例及血浆VE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57.5%高于对照组的15.0%(χ~2=15.63,P0.001)。两组嗜睡、下肢水肿、消化道症状、皮疹、周围神经炎、血液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AD化疗能有效改善MM患者血液相关指标,提高治疗效果,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沙利度胺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沙利度胺及化疗治疗,对照组仅予沙利度胺及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及发生强度.结果 治疗组的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为55.0%(11/20),对照组为70.0%(14/2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的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和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及腓总神经的MCV、腓浅神经的SCV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可减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因沙利度胺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该院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沙利度胺,治疗至少4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4个月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下降率、肿瘤缓解率、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PSA下降率、肿瘤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为状态(KP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体力活动状态(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多西他赛可改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睡眠状况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两种抗血管生成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和沙利度胺)联合卡培他滨和奥沙利铂(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8年5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伴有脏器转移灶、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20例.试验组静脉泵入恩度(第1~7天)同时口服沙利度胺(第1~14天)联合XELOX化疗(第6~19天).对照组采用XELOX化疗方案(第6~19天).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rate,ORR)分别为50%(10/20)和20%(4/20)(χ^2=3.956,P=0.047),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85%(17/20)和70%(14/20)(χ^2=1.290,P=0.256),两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mPFS)分别为6.8个月和5.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加沙利度胺联合XELOX化疗一线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昆仙胶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进行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62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每组31例,常规组行单纯沙利度胺治疗,研究组行昆仙胶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扩胸度为(3.86±0.71)cm,显著高于常规组的(2.95±0.68)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关节肿胀数、CRP、血沉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昆仙胶囊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