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流感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至今仍然是人类常见的致死性传染病。部分流感对象会出现明显的腹泻等胃肠反应相关症状,分析流感病毒感染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为腹泻等并发症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01-01-2018-04-30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诊断为流行性感冒的患者为病例组。按照年龄、性别频率匹配的原则选取等量健康人为对照组。采集粪便进行优势菌鉴定、含量分析。对比病例组与对照组14、14~60和60岁亚组的菌属数量水平。结果病例组14、14~60、60岁亚组大肠埃希菌含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14~60岁大肠埃希菌含量高于14和60岁,对照组14岁大肠埃希菌菌含量低于14~60和6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4岁大肠埃希菌含量上升水平最高,其次为14~60岁,再次为60岁。病例组14岁乳杆菌属含量高于14~60和60岁,对照组14岁乳杆菌属含量高于6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4、14~60、60岁乳杆菌含量基本相同。病例组14、14~60、60岁乳杆菌属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14、14~60、60岁双歧杆菌属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14岁双歧杆菌属含量高于14~60和60岁,对照组14岁双歧杆菌属含量高于14~60岁,14~60岁高于6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流感病毒感染会导致大肠埃希菌、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含量变化,其中14岁的变化相对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噪声对小鼠血糖、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32只雄性 C57BL/6J小鼠,每组8只,随机分为15 d对照组、15 d噪声组、30 d对照组和30 d噪声组。干预结束后进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 - α、TNF - γ、IL - 6、IL - 1β、IFN - γ水平,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粪便菌群。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噪声组的体重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葡萄糖耐量试验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升高(P<0.05),糖耐量减退;血清TNF - α、TNF - γ、IL - 6、IL - 1β、IFN - γ水平也明显升高(P<0.05)。肠道菌群结果显示,与各对照组相比,各噪声组小鼠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均降低(P<0.05),β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PCoA)图明显的区分。所有组别均以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主,噪声组的Bacteroidetes、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增加,Firmicu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减少。α多样性指数chao1、faith_pd、shannon与AUC均呈负相关,Bacteroidetes与TNF - α呈正相关,Firmicutes与AUC、TNF - α、IL - 6呈负相关,Prevotella与AUC、TNF - α呈正相关。结论 噪声暴露能引起小鼠炎症反应增强和肠道菌群改变,导致糖耐量减退。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究小檗碱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6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流感病毒组和小檗碱组,20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使用流感病毒滴鼻制成流感病毒小鼠模型;使用1 mg/ml小檗碱给小鼠灌胃0.4 ml/d。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各类白细胞数;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情况;采用流式法检测辅助性T细胞(Th)1/Th2及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4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使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视黄酸诱导基因蛋白-1(RIG-1)、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及核因子(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流感病毒组肺组织炎性细胞增多、肺泡结构被破坏,小檗碱组小鼠炎性细胞数目减少。相比正常对照组,流感病毒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各类白细胞数、Th1/Th2、Th17/Treg、IL-6、TNF-α、RIG-1蛋白、MAVS蛋白及NF-κB蛋白水平均升高,IL-4水平降低(P<0.05);相比流感病毒组,小檗碱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各类白细胞数、Th1/Th2、Th17/Treg、IL-6、TNF-α、RIG-1蛋白、MAVS蛋白及NF-κB蛋白水平均降低,IL-4水平升高(P<0.05)。结论小檗碱可以通过影响RLH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同时抑制炎症反应来实现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壳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取昆明种小鼠20只,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灌胃壳聚糖的冰醋酸溶液400mg/kg.d和0.5%冰醋酸,连续七天,而后检测两组肠道菌群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在两组间无明显改变。「结论」2%的壳聚糖溶液能促进双歧杆菌、乳杆菌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n-3 PUFAs)对饮食诱导肥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30只3~4 周龄C57BL/ 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10只/组),分别给予高脂饲料、鱼油n-3 PUFAs高脂饲料(脂肪含量均为34.9%,供能比均为60%)以及正常脂饲料(脂肪来源于猪油和葵花籽油,脂肪含量为4.3%,供能比为10%)喂养16周。然后采集粪便,采用16s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肠道菌群变化;取结肠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脂饲料喂养对照组小鼠相比,高脂饲料诱导肥胖小鼠粪便中厚壁菌门及乳杆菌属的数量显著增多,而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以及双歧杆菌属的数量则显著减少(P<0.05)。两组肥胖小鼠相比,鱼油n-3 PUFAs高脂组肥胖小鼠的粪便双歧杆菌属数量明显增加,而乳杆菌属数量显著减少(P<0.05)。对结肠炎性因子mRNA表达水平检测显示,高脂饲料组肥胖小鼠的IL-1β、IL-6、TNF-α及MCP-1表达量较正常脂饲料组小鼠均明显升高(P<0.05),而IL-10的表达量无变化;鱼油n-3 PUFAs高脂饲料组肥胖小鼠的IL-1β、TNF-α较高脂饲料组肥胖小鼠有显著性的降低(P<0.05)。结论 鱼油n-3 PUFAs可以改善肥胖状态下的肠道菌群紊乱及肠道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在RSV感染小鼠模型上对肺部Th1/Th2的影响。[方法]RSV组小鼠鼻腔接种RSV,抗生素加RSV组小鼠鼻腔接种RSV后连续口服抗生素头孢哌酮7d,接种后d9和d16进行变应原气道激发,d19检测BALF中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ELISA检测细胞因子水平、肺组织病理评分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肺部DC亚型和成熟度。[结果](1)小鼠感染RSV后,BALF接种到Hep-2细胞可以引起典型CPE,直接免疫荧光证实肺部有RSV抗原,BALF中细胞总数升高,以淋巴细胞增加为主,肺部可见明显炎症,说明RSV感染小鼠模型建立成功;(2)与对照组比较,RSV感染组和抗生素加RSV组小鼠肺部以Th1优势应答为主;(3)与RSV组比较,抗生素加RSV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IL-4、IL-10和IFN-γ水平、肺部病理评分以及肺部DC亚型和成熟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SV感染可以掩盖或者逆转抗生素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易被诱导的肺部Th2样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文昌市1~3岁幼儿肠道菌群组成及抗生素对肠道菌群失调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该院确诊的非肠道感染性疾病患儿60例(观察组),抽取正常体检1~3岁幼儿6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数据有无统计学差异;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分析观察组是否出现菌群失调现象及其失调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肠道10种主要细菌平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第4天、第7天及第10天肠道菌群失调率分别为28.33%、58.33%和61.67%,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岁健康幼儿和非肠道感染性疾病患儿肠道菌群组成基本保持一致,在幼儿临床治疗时使用抗生素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衡,治疗时进行菌群检测有助于科学使用抗生素,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相似文献   

10.
[背景]肠道微生物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重金属的代谢吸收,但其在甲基汞代谢吸收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究肠道菌群对甲基汞吸收、分布和排泄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2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菌群失调组、甲基汞组、菌群失调+甲基汞组(n=5).对小鼠灌胃抗生素混合液(万古霉素100mg·kg-...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群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肥胖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肥胖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一些代谢相关性疾病的发生息息相关.所以,人们一旦身体肥胖,其他疾病的发生风险就会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与肥胖的发生密切相...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帕拉米韦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感染组、低、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2只,病毒感染组、低、高剂量治疗组小鼠用H1N1病毒株(PR8)滴鼻途径攻毒,4 h后治疗组小鼠通过肌肉注射帕拉米韦4、20 mg/kg·d,连续注射5 d,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攻毒后3 d时,每组随机取2只小鼠处死,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及其病毒载量;攻毒后5 d时,每组随机取6只小鼠处死,取脾制成单细胞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取肺组织制成组织匀浆,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水平,每日观察小鼠状态,持续观察14 d,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小鼠的存活率及平均生存时间。结果攻毒14 d后,感染组小鼠全部死亡,死亡率明显高于低、高剂量治疗组(P<0.05),低剂量治疗组的死亡率高于高剂量治疗组(P<0.05);攻毒后3 d时,低、高剂量治疗组小鼠的肺指数及肺组织病毒载量低于感染组(P<0.05),高剂量治疗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显著(P<0.05);感染组小鼠肺组织的病理损伤及炎症浸润严重,低、高剂量治疗组小鼠的病理损伤及炎症浸润有不同程度减轻,且高剂量治疗组改善更明显;攻毒后5 d时,低、高剂量治疗组小鼠的CD4+、CD4+/CD_8+、IL-6、TNF-α水平低于感染组,IL-2、IFN-γ水平高于感染组(P<0.05),且高剂量治疗组的IL-6、TNF-α水平低于低剂量治疗组,IL-2、IFN-γ水平高于低剂量治疗组(P<0.05)。结论帕拉米韦通过抑制肺组织中流感病毒的释放和增殖,缓解过度免疫反应引起的炎症损伤,进而提高小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肺组织急性损伤情况,初步探讨感染剂量与机体抗病毒的固有、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方法 用流感病毒A/PR/8/34(PR8;H1N1)构建小鼠感染102 PFU和103 PFU剂量模型,HE法检测肺组织损伤情况,HA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肺组织病毒滴度和感染程度,RT - PCR法检测肺组织炎性因子干扰素α(interferon - α, IFN - α)、干扰素β(interferon - α, IFN - β)、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 1β, IL - 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 6, IL - 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 α, TNF - α)及Toll样受体7(Toll - like receptor - 7, TLR7)、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gene 88, MyD88)、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6(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 6, TRAF6)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 NF - κB)mRNA水平,免疫组化法对肺组织TLR7、MyD88、TRAF6和NF - κB蛋白定位。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和淋巴结中CD4+、CD8+T细胞比例。结果 与102 PFU组比较,103 PFU组小鼠肺组织病毒滴度显著升高(t = 3.071,P = 0.008),炎症因子IFN - α、IFN - β、IL - 1β、IL - 6、TNF - α mRNA水平上升(t = 4.816,P = 0.003;t = 4.104,P = 0.006;t = 3.992,P = 0.007;t = 4.049,P = 0.007;t = 3.737,P = 0.009),TLR7、MyD88、TRAF6和NF - κB mRNA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t = 2.905,P = 0.027;t = 3.854,P = 0.008;t = 3.760,P = 0.009;t = 4.312,P = 0.005)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t = 4.712,P = 0.003;t = 4.008,P = 0.007;t = 4.398,P = 0.005;t = 4.564,P = 0.004),BALF、肺组织和淋巴结中CD4+T细胞比例呈上升趋势(t = 3.771,P = 0.009;t = 2.463,P = 0.049;t = 3.386,P = 0.015),BALF和肺组织CD8+T细胞比例上调(t = 5.297,P = 0.002;t = 3.502,P = 0.013)。结论 病毒载量影响机体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状态,通过上调 TLR7 - MyD88 - TRAF6 - NF - κB信号通路促进下游炎症反应,并启动CD4+T和CD8+T细胞发挥抗病毒效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研究美沙酮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美沙酮与机体疾病发生的关系。 方法 将75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美沙酮、燕麦β-葡聚糖和生理盐水进行灌胃,28 d后收集小鼠粪便,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6种细菌进行定量。 结果 美沙酮组总肠道菌群(9.93±0.16 vs. 9.78±0.17)、拟杆菌属(8.84±0.41 vs. 8.46±0.54)、大肠杆菌(7.08±0.21 vs. 6.86±0.05)数量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 结论 美沙酮对小鼠肠道菌群有一定影响,能使小鼠粪便中总肠道菌群、拟杆菌属、大肠杆菌数量增加,肠道微生物定植抗力减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肠道菌群分布及发病相关危险因素,为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文昌市某医院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按年龄相差0.5岁,性别相同招揽志愿者参与本研究)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肠道菌群检测及炎症因子检测,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并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溃疡性结肠炎病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200例,男性各99例,女性各101例,病例组平均年龄(43.17±8.7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3.54±9.11)岁,2组的年龄、性别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主要检出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低于对照组,拟杆菌、肠杆菌、肠球菌、梭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1)。病例组除白细胞介素(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L-6、IL-17、IL-23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饮酒(OR=3.526)、吸烟(OR=1.272)、饮食不洁(OR=4.592)、存在合并感染(OR=2.146)、情绪紧张(OR=3.919)均为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种类、数量分布不平衡,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上升。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以及积极地健康教育可降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Fmr1基因敲除型小鼠粪便肠道细菌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 方法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10份小鼠粪便样本进行测序分析并进行生物学分析。 结果两组样本测序共获得高质量序列325 280条,核心菌门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Anosim分析表明基因敲除(KO)组与正常野生型(WT)组小鼠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组内样品重复性满足数据分析要求,Adonis分析表明本次检验可信度高(P<0.05)。LDA值展现KO组与WT组小鼠肠道微生态菌群有明显差异,基于Unifrac距离,Amova分析表明KO和WT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KO组与WT组小鼠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孤独症与肠道微生态系统密切相关,肠道微生态系统可能通过微生物代谢的间接作用影响孤独症的发生发展,但具体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肠道菌群与血清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就诊的30例AIS患者纳入AIS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30例纳入HC组.检测两组肠道菌群、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IS组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H...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血清对实验感染小鼠的紧急预防保护效果.方法 给30只小鼠腹腔注射0.2 ml/只禽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注射后1~19 d内每天采3只小鼠血清测定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测定免疫血清在小鼠体内的消长规律;给10只小鼠腹腔注射1.5 ml/只禽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检测免疫血清对小鼠的安全性;将70只小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以及免疫血清高剂量早期组、高剂量中期组、高剂量晚期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在攻毒前8 d,4 d和1 d时腹腔注射血清0.2 ml/只、0.1 ml/只、0.05 ml/只禽流感病毒免疫血清,然后给小鼠滴鼻感染10个半数致死量(LD50)病毒,攻毒后连续观察14 d,计算小鼠存活率和平均存活天数,比较各实验组小鼠肺指数及肺脏病毒感染滴度.结果注射0.2 ml免疫血清小鼠HI抗体效价在1~15 d时为26,在17 d以后开始下降;1.5 ml免疫血清注射小鼠全部存活,没有发病;在攻毒前8 d、4 d和1 d时给小鼠腹腔注射0.2 ml免疫血清,小鼠存活率分别为80%、100%和100%,平均存活天数分别为13.1 d、14.0 d和14.0 d,在攻毒前1 d给小鼠腹腔注射0.1 ml和0.05 ml免疫血清,小鼠存活率分别为100%和50%,平均存活天数分别为14.0 d和11.7 d,各实验组小鼠肺指数(O.0096±0.0033~0.0145±0.0060)均小于病毒对照组(0.0199±0.0025),除低剂量组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022~0.0470,<0.05),各实验组小鼠肺脏病毒滴度(TCID50)较病毒对照组平均低2个滴度.结论禽流感病毒免疫血清对实验感染小鼠具有较好的紧急预防保护效果,可作为人禽流感紧急预防制剂加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