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探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试验组开展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比较两组的躁动情况、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8例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I-II级,入室后即行外周动脉心排量监测,以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诱导并维持麻醉至手术结束。分别记录手术期间10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外周动脉心功能指数(APCI)。结果:气腹建立后即刻HR增快,DBP升高,APCI明显下降(P<0.05),5min后,DBP进一步升高(P<0.05),SBP、MAP及APCI逐步恢复至气腹前水平且保持相对稳定。气腹解除后即刻HR减慢、DBP降低和APCI升高(P<0.05);5min后MAP、DBP下降(P<0.05),但仍较气腹前高,而HR及APCI恢复气腹前水平。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除气腹建立及解除短时间内血流动力学变化较明显外,术中整体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建立气腹后和拔管时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唤醒时间以及拔管的时间。结果研究组气腹后和拔管时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和心率(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可以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指标,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全身麻醉主要以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为主,但是传统的静脉和吸入麻醉药物半衰期多较长,影响术后苏醒和恢复,麻醉药经肺排出污染手术室的环境。因此,全凭静脉麻醉得到了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112例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吸入麻醉,研究组采取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围术期(术前、术后1 d、术后3 ...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手术中应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文 《华西医学》2010,(5):963-964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以指导临床治疗工作。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7月,选取190例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5例)应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对照组(95例)常规泵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观察手术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术后患者的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较对照组变化平稳。观察组术后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能维持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平稳,副反应小,适合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卵巢囊肿患者腹腔镜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102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51)与对照组(n=51)。对照组施行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实验组施行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统计两组术后麻醉恢复情况与麻醉前5 min(T0)、气管插管后5 min(T1)、切皮后5 min(T2)、切皮后30 min(T3)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结果:实验组T1、T2、T3时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与T0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T1、T2、T3时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T1、T2、T3时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较T0时降低(P0.05);实验组术后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卵巢囊肿患者腹腔镜术中采取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稳定血流动力学情况,促进术后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在本院接受LC的患者110例,根据其麻醉方式分为丙泊酚麻醉组和复合麻醉组,其中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麻醉组给予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血流动力学以及麻醉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入手术室时(T0)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丙泊酚组麻醉诱导即刻(T1)、气管插管即刻(T2)、切皮即刻(T3)、手术中(T4)、缝皮即刻(T5)和拔管即刻(T6)患者的DBP和MAP水平较复合麻醉组低(P<00.5),且波动明显,而两组患者的SpO2水平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12 h和24 h的VAS得分和Ramsay得分均较术后4 h降低,且手术后4 h、12 h和24 h ,复合麻醉组VAS 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Ramsay得分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合麻醉组患者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较丙泊酚组短,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LC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麻醉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黎笔熙  陈利民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9):2302-2304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Remi)及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TCI)用于控制性降压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R组)和对照组(S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丙泊酚维持麻醉,R组微泵输注瑞芬太尼用于麻醉和降压,S组微泵输注芬太尼维持麻醉,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观察并记录降压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监测动脉血气和乳酸值.结果:两组均达到了预期的降压目标.S组患者降至目标血压时间较R组短,降压开始后心率逐渐增快,与术前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术毕仍快于术前心率,血乳酸浓度和剩余碱绝对值均较降压前增高;S组患者降压30 min和术毕心率均较R组显著增快,术毕血压明显高于R组,并有部分病例出现反跳性血压增高;R组术中和术毕血乳酸含量和BE绝对值均较S组低.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控制性降压麻醉可控性强,复压后无高血压反跳,能有效控制鼻内镜手术的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10.
黎笔熙  陈利民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21):2302-2304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Remi)及丙泊酚静脉靶控输注(TCI)用于控制性降压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R组)和对照组(S组),每组20例。两组均以丙泊酚维持麻醉,R组微泵输注瑞芬太尼用于麻醉和降压,S组微泵输注芬太尼维持麻醉,硝普钠控制性降压。观察并记录降压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监测动脉血气和乳酸值。结果:两组均达到了预期的降压目标。s组患者降至目标血压时间较R组短,降压开始后心率逐渐增快,与术前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术毕仍快于术前心率,血乳酸浓度和剩余碱绝对值均较降压前增高;S组患者降压30min和术毕心率均较R组显著增快,术毕血压明显高于R组,并有部分病例出现反跳性血压增高;R组术中和术毕血乳酸含量和BE绝对值均较S组低。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控制性降压麻醉可控性强,复压后无高血压反跳,能有效控制鼻内镜手术的出血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胆囊结石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麻醉,研究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围术期不同时间点[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5min(T1)、切皮即刻(T2)、术后即刻(T3)]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恢复(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拔管时间)情况。结果 T1、T2、T3时间点,观察组MAP、HR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MAP、HR水平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h、5h、10h、15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中,能有效降低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降低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及恢复用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靶控输注(TCI)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对非心脏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的110例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62例)。对照组采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指导TCI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案;研究组采用BIS指导TCI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方案,比较两组临床麻醉情况。结果对照组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33.33%)高于研究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导管拔出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瑞芬太尼用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T2~T4时间段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较T0、T1时间发生明显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2.50%)低于研究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指导TCI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在非心脏手术中麻醉效果良好,且血流动力学较TCI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稳定,但是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汪兵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2):4262-4263
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颅脑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选择2014年9月~2016年2月于我院行颅脑手术患者64例进行对照实验,根据采用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2例)和观察组(n=32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观察组T2、T3、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d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颅脑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能够提高血流动力学稳定度,有效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单纯丙泊酚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两种方法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门诊要求无痛胃镜的患者100例。年龄40-75岁,体质量50~80kg,ASAI~Ⅱ级。随机分为两组(n=50)。常规禁食水,人室后监测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使用深圳市科瑞康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UP-8000C型麻醉深度监护仪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麻醉前面罩吸氧3min,开放上肢静脉,A组TCI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靶浓度(2μg/ml),同时静脉推注丙泊酚1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操作,B组于静脉推注丙泊酚2mg/kg,分别记录诱导前,胃镜镜体通过咽腔时,取活检时及检查完毕时BIS、SpO_2、平均动脉压(MAP)、HR及意识消失和恢复的时间以及呼吸暂停情况、丙泊酚的用量。检查结束后观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A组麻醉效果满意率100%,B组有14例患者在检查中有肢动需要追加丙泊酚,麻醉效果满意率72%,与诱导前相比,两组患者检查中BIS降低(P〈0.05),B组检查中MAP、HR及检查完毕HR降低(P〈O.05),与B组比较,A组检查中BIS升高(P〈0.05),MAP和HR、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B组比较,A组的意识恢复时间缩短,丙泊酚用量减小,呼吸暂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查结束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结论TCI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2μg/m)复合丙泊酚1mg/kg用于无痛胃镜,麻醉起效快,平稳,苏醒快。但需加强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分为芬太尼组和瑞芬太尼组.芬太尼组采用异丙酚和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瑞芬太尼组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榆注静脉麻醉.术中和术后均无创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等指标,并于麻醉前(T1)、气腹前(T2)、气腹后15 min(T3)和解除气腹后15 min(T4)抽取静脉血测定TXA2和PGI2稳定代谢产物TXB2和6-keto-PGF-1α浓度.结果:气腹后15 min芬太尼组MAP较麻醉前明显升高,而瑞芬太尼组较麻醉前无明显差异,较芬太尼组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气腹后15 min和解除气腹后15 min血浆TXB2及6-Keto-PGF1α的含量均较麻醉前明显升高,瑞芬太尼组血浆TXB2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芬太尼组,而6-Keto-PGF1α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芬太尼组.气腹后15 min和解除气腹后15 min瑞芬太尼组血浆TXB2/6-Keto-PGF1α比值较麻醉前差异无显著性,而芬太尼组血浆TXB2/6-Keto-PCF1α比值较麻醉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同时点瑞芬太尼组.结论:腹腔镜CO2气腹可导致机体血流动力学平衡失调及血浆TXA2和PGI2平衡失调.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可更好地维持血浆TXA2/PGI2的平衡,从而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老年患者自发性脑内血肿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对该类患者处理常采用脑内血肿立体定向排空术.局麻是最常见的麻醉方式.由于病人神志不清、局麻镇痛不全和术中躁动常影响手术进行,而CT定位需要患者保持完全不动,故有必要对该类患者进行监测和镇静麻醉.在喉罩保证呼吸道通畅情况下,本次研究采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并观察呼吸和循环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晓东 《临床医学》2021,41(7):42-44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对腹股沟疝患儿血流动力学和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河南圣德医院腹股沟疝患儿87例,均行腹股沟疝修补术,将采用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的41例患儿作为氯胺酮组,将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的46例患儿作为瑞芬太尼组。对比两组麻醉前(T1)、手术10min(T2)、术后30min(T3)、术毕即刻(T4)血流动力学[收缩压(SBP)、心率(HR)]变化和术后苏醒情况(呼吸恢复、拔管、麻醉清醒、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T2、T3、T4瑞芬太尼组SBP、HR水平较氯胺酮组低,且波动幅度较氯胺酮组小(P <0.05)。瑞芬太尼组呼吸恢复、拔管、麻醉清醒、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较氯胺酮组短(P <0.05)。瑞芬太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2/46)]较氯胺酮组[19.51%(8/41)]低(P <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身麻醉应用于腹股沟疝患儿术中,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术后苏醒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麻醉效果的优劣差异,为临床麻醉学提供更科学的选择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3月我院使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对照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血流动力学数据的差异,手术后的恢复情况,以及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手术后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后三3min及拔掉输氧管后5min的血流动力学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睁眼时间、拔掉输氧管及首次需镇痛药时间都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的麻醉维持比瑞芬太尼平稳,镇痛效果比瑞芬太尼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在小儿扁桃体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78例拟行扁桃体摘除术的扁桃体肥大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术中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对照组术中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麻醉诱导,异氟烷吸入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儿围术期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变化;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离开恢复室时间;两组患儿拔管即刻、拔管后10 min、离开恢复室时躁动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前、插管后1 min、清醒时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入开口器时、扁桃体切除时、拔管时MAP、H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离开恢复室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患儿拔管即刻、拔管后10 min、离开恢复室时躁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可维持扁桃体摘除术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015-2016
探讨分析在脑外科手术治疗中采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麻醉方式,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随机选择92例脑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两组,且各46例,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的患者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T2、T3、T4时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参数水平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优势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外科手术治疗中采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麻醉不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