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种PICC置管方法结合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380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传统置管术、MST和B超引导下置管,结合整体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三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术后两周内并发症的发生率,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三种置管方法均适用于化疗患者,其中以B超引导下置管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在血液病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PICC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行 PICC置管的血液病患者8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塞丁格技术穿刺操作的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经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技术,观察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导管脱出、出血和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导管脱出、出血和静脉炎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B超引导下塞丁格技术 PICC 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采用B超引导下行有创动脉穿刺置管的效果。方法将55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7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触摸法行动脉穿刺置管,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首次穿刺成功率、成功穿刺者平均穿刺次数及平均穿刺时间。结果观察组动脉穿刺置管穿刺成功率、首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次数和穿刺时间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有创动脉置管可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颈内静脉PICC置管术在外周血管穿刺困难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留置外周静脉困难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肉眼观察操作,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行PICC置管技术,比较两组穿刺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及一次置管位置准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操作出血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外周静脉开放困难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置入PICC管道术,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耗时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在B超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管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6年6月静脉置管中心12 379例需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组8 156例病人采用B超引导下行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4 223例病人由主治医生采用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法进行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比较两组病人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平均穿刺次数以及机械并发症发生率。调查观察组医护患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100.0%vs87.52%,P0.05);观察组置管平均穿刺次数(1.0次±0.2次)少于对照组(3.0次±3.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5.0min±2.5min)短于对照组(17.3min±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需更换穿刺位置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20%vs 15.01%,P0.05);观察组置管的血肿形成和误穿动脉等机械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护患非常满意占95%,满意占5%。[结论]专科护士独立完成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可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提高医护患满意度,专科护士在超声引导下行中心静脉置管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床旁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危重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接受救治的14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股静脉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床旁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对照组患者则行常规体表标定中心静脉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效果及其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穿刺次数、置管时间、更换穿刺位置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床旁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危重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对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彩超引导下赛丁格尔穿刺针行PICC置管术利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芊  熊敏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7845-7845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在B超引导下以赛丁格尔穿刺针行PICC置管与常规PICC置管比较的利与弊。方法将118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6例及对照组62例。结果两组的平均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静脉炎、局部感染、血栓形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B超引导下以赛丁格尔穿刺针行PICC置管术优于常规置管术,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比较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对化疗患者静脉置管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3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非超声引导下传统PICC置管术,观察组采用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比较两种置管方案的一次穿刺及置管成功率、穿刺过程中的疼痛发生情况、两组置管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方案的适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穿刺位点出血、导管移位、静脉炎等并发症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方案肘上/下的适用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对化疗患者静脉置管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一次穿刺及置管的成功率更高,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B超引导下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76例选择B超引导下置管的患者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针,试验组采用改进法进针,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改变穿刺手法,可以明显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抽取40例行PICC置管术的乳癌术后患者,20例为A组使用"肉眼观察"、20例为B组使用"B超下引导下PICC置管术",进行观察、跟踪、随访,对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日常维护、舒适度做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者首次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B组患者感染率和折管率明显低于A组,因此B超下引导下PICC置管术更优势。"B超下引导下PICC置管术"穿刺成功率高、感染率低、更舒适美观,易被患者认可,适合今后乳腺癌术后化疗病人的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肾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抽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开展临床治疗的肾衰患者64例,借助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予以划分,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方式,研究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穿刺置管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术应于肿瘤患者化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60例肿瘤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红黄球方式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置管术,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操作时间、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置管后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分;观察组操作时间、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术可提高肿瘤化疗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生活质量,缩短置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B超引导下经颈内静脉置入PICC导管在血管通路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6例无法在上肢或下肢行PICC置管的患者,采取B超引导下经颈内静脉PICC置管术。结果 4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PICC导管,置管成功率达100%,平均穿刺时间为42 min,平均穿刺次数为1.09次,导管使用时间均超过2个月,最长达到1年。X线摄片显示导管均到达上腔静脉,所有置管病人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B超引导下从颈内静脉行PICC置管,可有效解决不适宜从四肢血管行PICC置管患者的静脉输液难题,避免了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为疑难危重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输液路径。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分析超声定位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并发症和置管后感染率。方法对360例患者分别采用超声定位引导术和解剖标志点盲探穿刺置管术两种方法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观察对比其效果。结果超声组与对照组对比,穿刺成功率、长期留置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三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高、感染率低、安全性好,对于静脉穿刺困难患者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的定位方法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肾内科268例采用颈内静脉置管建立透析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采用超声定位、B超引导与盲穿三种方法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异同。【结果】盲目穿刺组1次穿刺成功率79.1%,2次穿刺成功率9.9%,并发症发生率为10.2%;超声定位穿刺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9.9%,2次穿刺成功率为4.5%,并发症发生率为1.1%;B超引导穿刺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6%,无并发症发生。B超定位组及B超引导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传统盲穿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采用超声辅助穿刺,其穿刺成功率高,并能有效降低血透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的风险,提高穿刺安全、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超声组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颈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传统组,每组各5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左/右置管、困难置管、所患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组、传统组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分别为100%、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超声组平均穿刺时间(13.4±5.6)s、穿刺次数(1.0±0.2)次较传统组穿刺时间(44.3±19.9)s、穿刺次数(1.4±0.5)次明显减少(P=0.000)。传统组与超声组动脉穿刺、局部血肿、气胸、血胸、导管错位发生率分别为10%和2%、8%和2%、6%和0、4%和0、4%和0,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较体表解剖标志定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更具优势,是为急诊危重症患者建立深静脉通路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多点引导在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进行PICC置管患者153例。将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A、B两组,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入院患者为A组行传统的PICC穿刺置管术;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入院的患者为B组行床旁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置管术。对两组置管成功率、所用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PICC导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3.6%(46/5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7.3%(48/55);B组PICC导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9%(96/98)、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98/98)。B组穿刺时间30s的比例较A组高(χ~2值分别为8.791、10.318、18.580,P0.05)。结论床旁超声多点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改良塞丁格技术超声引导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置管)术与传统PICC置管方法的效果。方法 60例行PICC置管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肉眼直视下穿刺操作的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经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置管技术,观察两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导管脱出、出血和皮下淤血、静脉炎、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导管脱出、出血和皮下淤血、静脉炎、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王珉 《上海护理》2012,12(6):24-26
目的通过对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MST)经颈内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与盲穿置管的效果比较,评价超声引导结合MST经颈内静脉置入PICC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2年1月,在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实施颈内静脉置入PICC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结合MST,对照组采用盲穿置管,比较两组一针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一次送入成功率、穿刺时间和置管成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在一针穿刺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一次送入成功率和穿刺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超声引导结合MST实施颈内静脉置入PICC能有效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PICC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M弹力绷带加B超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法在穿刺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将104例拟行PICC置管操作的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5例,均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置管,其中观察组于B超引导下PICC穿刺置管,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盲穿技术。观察2组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达100%,对照组45例一次性成功穿刺,4例反复穿刺3次失败后改行B超引导下穿刺成功。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血栓发生率和导管移位发生率等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B超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法PICC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