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帆状胎盘的诊断价值,讨论其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进行产前超声筛查的孕妇,常规扫查胎盘脐带入口及宫颈内口,了解其血流情况,结合临床手术,进行进一步确诊.结果:检查疑诊帆状胎盘15例,合并血管前置2例,结合临床手术确诊14例,均为帆状胎盘,超声误诊2例,漏诊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帆状胎盘及合并血管前置中,准确率相对较高.并且,在产前早期诊断帆状胎盘,可使围生儿死亡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
马志红  彭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519-7519
目的探讨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的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以降低围产儿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2009-12 17例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的病例。结果 17例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病例中,前置血管破裂9例,其中死胎2例,新生儿死亡5例。产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帆状胎盘前置血管8例,择期剖宫产,新生儿全部存活。结论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是一种对胎儿危害极大的产科急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产前诊断帆状胎盘前置血管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中孕期筛查胎盘脐带入口位置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孕20~28周中孕期孕妇作常规产前超声检查1876例,予以常规胎儿检查后,观察脐带根部与胎盘连接的位置关系、脐血管走行及分支方向、数目,受检孕妇常规观察宫颈内口及其附近有无血管走行并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观察频谱特点。结果 1876例中检查出脐带入口异常99例(5.2%);边缘性胎盘脐带入口95例(5.1%);帆状胎盘4例(0.2%),其中1例帆状胎盘合并中央型前置胎盘,2例帆状胎盘合并血管前置,另1例双胎之一帆状胎盘。4例帆状胎盘中3例妊娠至晚期行剖宫产,婴儿存活,1例经阴道分娩一死婴。除5例流失外,所有病例均经产后确诊。结论中孕期是超声检查胎儿脐带根部与胎盘位置关系最佳时期,可提高胎儿脐带入口异常的检出率,特别是帆状胎盘合并血管前置,可指导临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良妊娠结局,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查诊断血管前置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65 230例孕妇的超声声像图资料。统计产前超声诊断血管前置的准确率,随访血管前置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围产儿结局。结果 产前超声初次检查拟诊血管前置53例,晚孕期复查排除10例,最终超声明确诊断43例。经临床证实41例(发生率41/65 230,0.06%),其中中孕期(15~28周)筛查加晚孕期(28~40周)复诊诊断血管前置的准确率为100%(28/28),仅行晚孕期检查诊断准确率为86.67%(13/15)。41例血管前置孕妇全部接受剖宫产手术,胎儿均存活。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血管前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文例1因停经32+4周,发现血糖高7周,阴道流液2 h急诊入院。孕期未系统产检,入院后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疑诊胎盘早剥(产前出血),急诊行剖宫产术,娩出一活男婴,Apgar评分2分,转新生儿科;术中发现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破裂。例2因停经37+4周,发现脐带帆状附着4月余,要求剖宫产入院。入院后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娩一活女婴,Apgar评分10分;术中见脐带帆状附着,脐血管分三支跨过宫颈内口,胎膜与胎盘相连。2例均母子平安,痊愈出院。结论孕期系统产检、孕中期三维超声检查仔细寻找脐带插入口与胎盘的位置关系,是提高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诊断率的关键。临产前出现不能解释的产前出血,应警惕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破裂,尽早诊断并正确处理,降低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帆状脐带附着(VC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 733例孕妇系统性产前超声检查资料,将47例VCI孕妇的超声诊断结果与其随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行系统性产前超声检查的26 733例孕妇中,产前超声诊断VCI 47例,其中VCI合并血管前置13例;产后随访确诊VCI 39例,其中VCI合并血管前置14例,产前超声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2.9%、92.9%。47例产前超声诊断VCI的产妇中行急诊剖宫产术者44例(其中出现胎膜早破13例,低体质量儿5例,合并中央性前置胎盘、中央型前置胎盘伴植入、副胎盘及新生儿窒息各1例),引产2例(均因合并有胎儿发育异常),顺产1例。结论妊娠合并VCI发生率虽低,但其妊娠结局不理想,产前超声对妊娠合并VC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高分辨率血流成像(HD-FLOW)技术在孕11~13~(+6)周胎儿脐带帆状附着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早孕筛查并分娩的2141例孕妇共2296例胎儿,应用HD-FLOW及CDFI技术分别对孕妇胎儿脐带帆状附着的情况进行筛查,并与胎儿出生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296例胎儿确诊脐带帆状附着28例,HD-FLOW对孕11~13~(+6)周胎儿脐带位置附着情况的单胎显示率、双胎显示率及一次显示率分别为99.45%(1975/1986)、96.77%(150/155)、99.22%(2278/2296),均显著高于CDFI检查的94.46%(1876/1986)、81.29%(126/155)、87.06%(1999/22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D-FLOW检查诊断帆状胎盘敏感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2.86%、99.91%,高于CDFI的57.14%、99.48%,其中二者敏感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HD-FLOW技术对孕11~13~(+6)周帆状胎盘显示率较CDFI更高,对于早孕期胎儿脐带帆状附着筛查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胎盘血管前置为胎膜血管位于胎儿先露前方跨越宫颈内口或接近宫颈内口,是导致同产儿死亡的一个危险因素,经阴道分娩围产儿死亡率高,为了提高血管前置的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本组对近4年内经临床确诊的8例血管前置孕妇产前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血管前置的产前超声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血管前置病例,总结产前高危因素及声像图特征,并对误、漏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26例血管前置病例产前超声正确诊断22例,产前均存在1至多个高危因素,其中合并帆状胎盘13例(双胎3例)、前置或低置胎盘5例、副胎盘2例、球拍状胎盘2例。误诊2例,1例误诊为脐带先露,1例误诊为胎盘边缘血窦破裂。2例漏诊。结论孕期对存在血管前置高危因素的孕妇行针对性的超声筛查有重要临床意义。宫颈内口切面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可以明确诊断和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胎盘血管前置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0月-2015年12月于我院产科行产检的孕产妇46379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其超声检查资料,记录胎儿血管前置的发生情况。并以临床病理检查结果为参照,分析胎儿血管前置的发生率及图像特点。结果:临床病理检查证实46379例孕妇中共发生血管前置22例,发生率为0.047%。产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确诊20例,检出率为90.9%(20/22);漏诊2例,漏诊率为9.1%(2/22)。2例漏诊的患者均在晚孕期再次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并选择自然分娩,胎儿均死亡。超声图像特点:宫颈矢状切面条状血管跨越宫颈内口上方,纵切面呈条管状无回声,可见沿宫颈内口或接近宫颈内口的胎膜下穿行的脐带血管,其接近或者跨越宫颈内口。PW检可见查血管搏动与胎心率一致。结论:对于胎儿脐带血管前置,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产前检查可获得较高的诊断率,可作为早期门诊筛查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李胜慧 《护理学报》2007,14(7):33-33
帆状胎盘为临床罕见病例,发生率为1.0%~13.6%,因无特征性临床表现,难以在产前诊断,围产儿病死率颇高,合并前置血管自发破裂则更加罕见,其破裂出血可致胎儿严重的失血性休克。一旦发生,会严重威胁母儿生命。现将1例帆状胎盘脐带根部血管自发破裂,经抢救母儿安全出院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胎儿脐带血管前置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产科进行产检并住院分娩后临床确诊为脐带血管前置的24例孕妇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以及孕妇和胎儿结局。 结果 同期入院孕妇共8000例,前置血管发生率为0.3%。24例前置血管孕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正确诊断出20例,正确率为83.33%,其中超声检查漏诊1例,漏诊率为4.17%,误诊3例,2例误诊为脐带先露,1例误诊为脐带脱垂。24例前置血管孕妇中14例为脐带血管帆状附着型,5例为副胎盘型,4例为双叶胎盘型,1例为脐带胎盘边缘附着型。24例诊断为前置血管的孕妇均接受剖宫产手术,其中活婴28个,死胎6个,孕妇均健康出院。 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能够直观显示孕妇子宫内脐带血管走形情况,并判断脐带血管与子宫颈内口的关系,在诊断前置血管上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前置血管筛查和诊断的首选检查手段,最终降低胎儿围产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帆状胎盘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帆状胎盘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随访胎儿预后。结果产后临床诊断帆状胎盘例32例,超声正确诊断帆状胎盘22例,漏诊6例,4例误诊为球拍状胎盘;16例合并血管前置。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脐带胎盘入口远离胎盘,脐血管在胎膜下延伸进入胎盘实质,合并血管前置时,见胎膜下延伸的脐血管跨过宫颈内口,为脐动脉频谱;剖宫产24例,经阴道分娩8例,活婴30例,死婴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直接显示脐带根部胎盘入口部位与胎盘实质、宫颈内口的位置关系,是诊断帆状胎盘及筛查血管前置的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血管前置的诊断价值及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随访孕妇妊娠结局及术中所见。结果 33例血管前置患者产前超声明确诊断29例,均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均合并一至数个高危因素,其中低置胎盘10例,前置胎盘16例,帆状胎盘22例,球拍状胎盘6例,分叶胎盘2例,副胎盘1例,辅助生殖2例,多胎妊娠1例,单脐动脉2例。合并两个以上高危因素共22例(67%,22/33),其中胎盘位置异常伴帆状胎盘占15例(68%,15/22)。结论 产前超声诊断血管前置简便、可靠、易推广。当常规产前检查过程中发现有上述高危因素时,需仔细检查宫颈内口前置血管,从而有效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帆状胎盘合并前置血管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据报道,帆状胎盘发生率为1:2 500,帆状胎盘合并前置血管发生率为1:6 000[1]。孕妇发生前置血管破裂时围产儿死亡率高达75%~100%。但由于帆状胎盘前置血管主要临床表现为妊娠晚期无痛性阴道流血,易被误诊为前置胎盘、胎盘早剥或"见红"等。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处理是提高围产儿存活率的关键。另一方面,助产士往往作为接诊者及病情观察者,如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高分辨率血流 (high definition-flow, HD-FLOW)成像在11-13+6周帆状脐带胎盘入口筛查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141例于我院进行早孕、中孕筛查并在我院分娩的孕妇 (共2296个胎儿) 作为研究对象。依据11-13+6周脐带胎盘入口位置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经超声HD-FLOW检查显示胎儿脐带胎盘入口位置位于胎膜上,被认定为帆状胎盘;B组:超声HD-FLOW检查显示胎儿脐带胎盘入口位置在胎盘边缘处,难以确定插入点在胎膜或胎盘实质;C组:超声HD-FLOW检查显示胎儿脐带胎盘入口位置为胎盘实质,认定该组为正常胎盘。将检查结果与中孕期和胎儿出生后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早孕期超声HD-FLOW检查相对于中孕期检查来说对胎儿附着位置的一次检查显示率以及单胎、双胎的一次检查显示率来说要高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于11-13+6周时对胎儿进行检查发现,A组共21例,B组32例,C组2243例。中孕期检查显示29例帆状胎盘,23例球拍状胎盘,正常胎盘2244例。胎儿出生后检查显示28例帆状胎盘,23例球拍状胎盘,正常胎盘2245例。11-13+6周诊断准确率为98.26% (2256/2296) 。结论:HD-FLOW技术在11-13+6周帆状脐带胎盘入口筛查中具有一定价值,能够对部分帆状胎盘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置血管的产前超声检查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前置血管患者53例,均行产前超声检查,分析53例患者的产前超声影像特征。【结果】产前超声诊断前置血管诊断准确率为83%(44/53),漏诊率15%(8/53),误诊率2%(1/53)。产前超声下前置血管分两型:Ⅰ型(单叶胎盘型)49例,仅见一个胎盘,该型又分成三个亚型,包括①Ⅰa型(完全性帆状胎盘型)27例(脐带插入点位于胎膜上,脐血管的分支均沿胎膜走行);②Ⅰb检查(部分性帆状胎盘型)21例(脐带插入胎盘表面前发出多个分支,部分分支进入胎盘实质,部分分支走行于胎膜之上);③Ⅰc检查(球拍胎盘型)1例(脐带插入点位于距胎盘边缘≤2 cm的胎盘实质内);Ⅱ型多叶胎盘型4例(此型前置血管可伴发两叶胎盘或多叶胎盘或副胎盘)。【结论】产前超声检查简便、无创,是诊断前置血管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胎儿脐带血管前置(血管前置)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血管前置的超声声像图特点,随访胎儿预后.结果 21例血管前置患者(其中脐带帆状附着型16例,副胎盘型4例,双叶胎盘型1例)超声正确诊断17例,准确率80.95%(17/21),漏、误诊4例.典型的图像特征是:彩色多普勒检测见1条血管跨过宫颈内口,频谱多普勒检测血管血流频谱为脐动脉血流频谱.行剖宫产16例,经阴道分娩5例,活婴17例,死婴4例.结论 超声检查能直观显示血管前置的走行情况并能判断血管与宫颈内口的方位关系,是诊断血管前置准确的方法,能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前置血管破裂致死产1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置血管是脐带帆状附着中的一种,其发生率很低,然其对孕产妇特别是对胎儿的危害十分严重,故应给予高度重视。为了解保母婴安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我们必须掌握前置血管的临床特征,对产前或产时阴道流血者不可忽视有前置血管破裂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脐带附着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经彩超诊断或产后证实胎儿脐带异常附着105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105例胎儿脐带异常附着,其中包括92例球拍胎盘,13例帆状胎盘,合并血管前置4例。临床上合并宫内发育迟缓2例,产前出血15例,胎儿宫内死亡3例。结论:彩超是诊断脐带异常附着重要检查方法,产前诊断能降低胎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