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黄的妙用     
郭××,男,汉族,38岁,已婚,勐海县法院工作。76年4月18日欢度泼水节,烈日之下被冷水泼得周身湿透,当晚发烧39.5℃,自服感冒药片不效,于4月20日送县医院住院治疗。高烧仍不退,23、24日出现神昏谵语,经抢救后烧退脱险。但感全身乏力,精神呆滞。5月15日,双下肢不自主颤动,继而上肢也颤  相似文献   

2.
大黄的妙用     
一肝胆火升,头痛如劈叶××,女,34岁,工人。1982年6月7日初诊。患者怒后头痛如劈,恶心干呕,口苦面赤,胸胁胀痛,小便黄赤,大便硬结,心悸耳鸣。舌红苔黄,脉弦细数。证属肝胆火升,风火上扰。  相似文献   

3.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者为生大黄;加黄酒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稍黄者为酒大黄;加黄酒闷润4~6小时至酒吸尽,蒸5~6小时至透,内外黑色者为熟大黄;置锅内用武火炒至外面焦黑色,内部褐色为大黄炭。均有泻热通便、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  相似文献   

4.
大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通过文献回顾,对大黄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药理学研究证实大黄的有效成分具有泻下、抗菌、治疗慢性肾衰、利胆退黄、保肝、止血活血、退热、防治肠源性肺损伤及促智、抗衰老等作用,并从分子水平对大黄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大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秀才 《中国药学杂志》1998,33(10):581-584
 目的:介绍大黄清除氧自由基、降血脂、抗动脉硬化、抗癌、抗衰老等药理作用,为深入研究大黄抗衰老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近10年来国内期刊中有关大黄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和综述。结果:总结了大黄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结论:中药大黄是一种极有开发价值的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6.
大黄的临床药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黄(Rheum palmatum L.),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蓼科(Polygonaceae),大黄属(Rheum)。别名,将军、黄良、火参、肤如、蜀大黄、牛舌大黄、锦纹、生军、川军[1,2]。我国有大黄45个品种和2个亚种,但载入《药典》可以药用的只有3种。即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及药用大黄干燥的根和根茎。《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大黄,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凉血解毒,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可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中药大黄,尤其是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大黄,是中医药常用的药物之一,其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在中医方面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湿退黄、逐瘀通经等功效。大黄含多种化学成份,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因此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将近些年关于大黄药理作用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为大黄在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大黄的品种很多,我国就有40多种,但正品只有三种,即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ex Balf.)及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用薄层法鉴定大黄,正品和非正品主要有以下区别:①正品含有全部五种蒽醌甙元(即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及大黄酚)和它们所相应的甙。非正品往往只含有一  相似文献   

9.
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物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有葵叶大黄、北大黄、天水大黄、锦纹大黄、火参、黄良、将军、川军、酒军之称。多年生高大草本,根粗壮,茎直立,高2米左右,光滑无毛,中空,药用其根,9、10月采收。最早记述于《唐本草》“大黄、幽,并以北渐细,气力不如蜀中者。今出宕州、凉州、西羌、蜀地皆有。陶称蜀地者不及陇西,误矣。”古宕州今宕昌也,西羌族宕昌国王,梁弥博将大黄作为贡品进贡朝廷,故此,宕昌盛产大黄,驰名中外,历史悠久。大黄,味苦、性寒、入胃、大肠、肝经。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淤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苏打制大黄的药理作用和临床治疗烧烫伤的意义。方法:以凝血、出血、抗炎作用为指标,比较三种规格大黄炮制品的药理作用变化。结果:小苏打制大黄的凝血、出血、抗炎作用较其他方法制备的大黄强。结论:小苏打制大黄可以代替石灰制大黄用于治疗烧烫伤。  相似文献   

11.
大黄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具有泻下攻积、凉血解毒、清热泻火、逐瘀通经和利湿退黄等功效。综述近年来大黄研究的最新文献,发现大黄含有蒽衍生物类、有机酸类、挥发油类、苷类化合物和鞣质类等多种有效成分,能改善消化系统、调节血液系统、促进新陈代谢、影响神经系统,还可以改善肾脏功能、减轻延缓疼痛、抗炎、抗肿瘤、抑制细菌、抗氧化应激、抗病毒和防止肺部疾病等。  相似文献   

12.
王爱芹  李军林  李家实 《中草药》2010,41(3):343-347
目的研究藏边大黄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分离结合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用MS、1H-NMR、13C-NMR谱学方法结合化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藏边大黄干燥根与根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18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6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大黄酚(1)、大黄素甲醚(2)、β-谷甾醇(3)、大黄素(4)、芦荟大黄素(5)、波叶素(6)、胡萝卜苷(7)、d-儿茶素(8)、反式-3,5,3′,4′-四羟基茋(9)、反式-3,5,3′,4′-四羟基茋-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反式-3,5,3′,4′-四羟基茋-4′-O-β-D-(6″-O-p-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11)、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12)、大黄素甲醚-1和8-O-β-D-吡喃葡萄糖苷(13a和13b)、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14)、蔗糖(15)。同时得到一种大黄酸类似物,因量少未得到最终的结构确定。结论化合物11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波叶苷(rheoside),化合物13a和13b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3.
大黄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黄来源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L,药用大黄 Rheum officinale Baill或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Reg的根茎。性寒、味苦。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利胆退黄等功效。主要成分为蒽醌衍生物。一、泻下作用大黄有泻下作用,致泻的主要成分为蒽甙,其中以番泻甙A的泻下活性最强。大黄经口服后,结合状态的蒽甙大部分未经吸收直接到达大肠,在肠内细菌酶的作用下,还原成蒽酮(或蒽酚)刺激肠粘膜,并抑制钠离子从肠腔吸收,使大肠内水分增加,蠕动亢进而致泻。部分蒽甙由小肠吸收在体内,也可还原成蒽酮,再经大肠或胆囊分泌入肠腔而发挥致海作用。此外,其泻下的作用可能还有肠壁神经丛参与。大黄的泻下作用部位在大肠,对十二指肠也有轻度兴奋作用,所以对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无影响。大黄生用导泻,熟用则作用缓和,服药  相似文献   

14.
大黄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8  
温枫 《山西中医》2000,16(3):53-54
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Maxim.exBalf.或药用大黄Rheumofficinale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两种习称为“北大黄”,后一种习称为“南大黄”,多生于高山林缘或草坡半阴湿处。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同属植物藏边大黄R.emodiWall.、河套大黄(波叶大黄)R.hotaoenseC.Y.ChengetC.T.Kao、华北大黄R.fnanzenbachiiMünt.、天山大黄R.WittrochiiLundstr.等的根和根茎,在部分地区或民间称山大黄或土大黄。这些品种都不是正品大黄,虽…  相似文献   

15.
栗锦迁主任是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第三至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栗锦迁主任从医60余年,善于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中医治疗原则和中药方剂等相关知识治疗心悸、胸痹心痛、心力衰竭、失眠、便秘、咳嗽等多种常见疾病。栗锦迁主任经常将大黄、黄芪、半夏、茯苓等药物以及升陷汤、苓桂术甘汤、炙甘草汤、四逆汤、香砂六君子汤、小青龙汤等方剂运用于治疗心悸、胸痹心痛、心力衰竭、便秘、咳嗽等疾病,并善于运用大黄治疗胃热炽盛、中焦湿热、下焦瘀血等多种中医证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笔者跟诊学习中,栗锦迁主任强调大黄的适应病症、使用时机、用法用量、用后反应、疗效不佳时的思考等,例如大黄在伤寒、胃病中的临床使用时应多考虑患者体质强弱、病邪特点;大黄的绝对用量和相对用量,以及大黄的炮制、煎煮、配伍、剂型等因素都会造成下泄力度的变化。大黄可泻下燥屎,同时能够泻下瘀血、痰浊、湿热等有形实邪,应在使用中同时注意患者大便的颜色、气味等方面,达到祛邪不伤正的目的。栗锦迁主任对大黄的临床使用提出量化指导,有效提高了大黄的临床疗效,同时避免了大黄苦寒伤胃等弊端,有很强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脑中风急性期应用大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慧  傅蔓华 《中国药学杂志》2001,36(10):655-657
 目的 介绍大黄在治疗脑中风急性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 选择有关的期刊文献,概述大黄及其复方制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着重于对在脑中风急性期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和综述。结果与结论 治疗脑血管病急性期早期通腑是中医的重要治则之一。大黄作为通腑法的必用药物对降低患者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促进神志转清,恢复脑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合理运用大黄对病情的愈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瞿佐发 《陕西中医》2002,23(6):552-559
大黄又名将军 (李当之《药录》) ,黄良、火参、肤如《吴普本草》,蜀大黄《药性论》,锦纹大黄《千金要方》,牛舌大黄、锦文《纲目》,生军 (鲍相敖《验方新编》,川军《药物生产辨》,始载于《本经》,列为下品 [1]。古人用其“主下瘀血 ,血闭 ,寒热 ,破症瘕积聚 ,留饮宿食 ,荡涤肠胃 ,推陈致新 ,通利水谷 ,调中化食 ,安和五脏”。经大陷胸汤、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大黄甘遂汤、大承气汤、大黄硝石汤、大黄牡丹汤等验证 ,其对少腹硬满、急结、肿痞、小便不利、大便不通、黄疸、腹痛确有较好疗效 [1]。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对中医中药进行重新发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大黄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其药理作用。方法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乌海市蒙中医院治疗的各类疾病患者中选择116例,以随机原则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2组患者均根据其具体的疾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大黄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疾病情况选择适宜的大黄类中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28%),显著高于对照组(84.4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90%),显著低于对照组(22.4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具有致泻、止血、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将其应用到临床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尤其是在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肾病和皮肤病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河套大黄的蒽醌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从河套大黄干燥根与根工戏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10个蒽醌类成分。经化学方法和波谱学鉴定,确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大黄酚(chrysophanol,Ⅰ)、大黄素甲醚(physcion,Ⅱ)、大黄素(emodin,Ⅲ),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Ⅳ)、大黄酸(rhein,Ⅴ)、大黄酚-1和8-O-β-D-吡喃葡萄糖苷(chrysophanol-1 and 8-O-β-D-glucopyra-nos  相似文献   

20.
藏边大黄的蒽醌类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结果表明藏边大黄含有正品大黄所特有的5种蒽醌甙元,且含量(2.24%)明显地高于正品大黄(平均为0.6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