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重建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分期手术重建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镜同期治疗;治疗前后采用KT-1000和Telos应力装置测评膝关节后向稳定性,采用Lysholm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测定主动关节活动范围,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KT-1000测量值[(2.42±0.87)mm vs.(5.27±1.14)mm]和Telos测量值[(4.66±1.12)mm vs.(7.34±2.21)mm]明显降低,Lysholm评分[(91.34±2.86)分vs.(80.36±3.73)分]和主动关节活动范围[(125.16±8.43)°vs.(107.93±10.29)°]明显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10.81%vs.29.73%)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分期重建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虽然增加了治疗时间跨度,但可以获得更良好的膝关节稳定效果、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修复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脱位合并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入院的80例膝关节后外侧脱位合并多发韧带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开放手术,观察组予关节镜辅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稳定性、韧带损伤程度、活动度、Lysholm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KDC2000评分、侧-侧位移差、Marshall韧带损伤评分、关节活动度水平、各维度Lysholm功能评分、Lysholm总分与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修复重建膝关节后外侧脱位合并多发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期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7年12月行关节镜下同期治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患者22例。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21~60岁,平均(40.1±12.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患侧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明确多发韧带损伤。手术均采用自体或异体肌腱,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同时修补内侧副韧带16例,外侧副韧带2例。2例合并下肢骨折,先行骨折复位固定,术后1和3个月行关节镜手术韧带重建修补。手术前后根据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及Tegner膝关节评分评价关节功能,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行关节镜下同期重建修补。随访5~48个月,平均25个月,末次随访膝关节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术前[(85.10±6.40)和(21.60±7.90)分,t=34.80,P=0.000];IKDC评分及Tegner评分明显高于术前[(79.99±5.12)和(20.64±8.35)分,t=28.41,P=0.000;(3.77±1.15)和(0.45±0.51)分,t=12.36,P=0.000];VAS评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5±0.60)和(6.73±1.32)分,t=-20.37,P=0.000]。结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同期关节镜下行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及侧副韧带修补,能有效恢复关节稳定性,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123-4125
目的比较前交叉韧带重建中应用关节镜下单束、双束同种异体肌腱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03例,依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3)、观察组(n=50),术后随访24个月,分别于术前、术后24个月评价临床疗效(应用IKDC评分)、膝关节韧带损伤条件特异性(利用Lysholm评分系统),观察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结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Lachman试验结果、轴移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Lachman试验结果正常率、轴移试验结果正常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前交叉韧带时,关节镜下双束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方法的疗效优于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可更为有效的促进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断裂自体肌腱重建时保留胫骨端残端纤维对膝关节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2月前交叉韧带断裂关节镜下重建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资料完整的74例患者按照是否保留胫骨端残端纤维分为保残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比较两组术后治疗效果,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本体感觉。结果: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增高,且保残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保残组双膝关节被动活动感觉阈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有利于恢复膝关节运动功能恢复,保留胫骨端残端纤维对膝关节早期本体感觉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早期专科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04—2014-09于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8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术后指导,试验组患者则于术后行早期专科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一般情况,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活动角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疼痛缓解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在术后1个月均显著升高(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膝关节活动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个月的膝关节活动角度均显著增大(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角度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可以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膝关节粘连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松解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膝关节粘连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松解术后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15例,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12周,观察组增加NJF法训练,对照组1加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训练,对照组2加用关节松动术训练。结果:治疗12周时3组患者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范围、膝关节百分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治疗4周时比较均有提高,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观察组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NJF对膝关节粘连所致膝关节功能障碍关节镜松解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收治的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关节镜手术,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射频消融术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效果显著,对机体损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NMES康复治疗,均治疗3个月。术前及术后1、2、3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测量尺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活动舒适度。结果术前,2组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3个月,2组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分别高于、大于术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改善),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3个月,2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术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MES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减轻其膝关节活动不适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腓骨长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64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行清除股骨及胫骨止点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观察组行保留股骨踝间窝和胫骨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本体感觉功能:踝关节主动位置觉(JPSA)、踝关节被动关节位置觉(JPSP)和踝关节"运动觉"(KT)。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JPSA、JPSP、KT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JPSA、JPSP、KT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腓骨长肌腱重建ACL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本体感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的效果。材料与方法:将58例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术后进行一般康复训练,观察组术后在一般康复复训练基础上加用术后强化本体感觉综合训练。测量两组患者患膝关节的活动度、关节功能及关节稳定度。结果:观察组膝关节主动屈曲达90°,主动关节活动度达全范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9、12个月Lyr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患膝Lanehman试验和Pivot shift试验检查均为阴性。结论:早期强化本体感觉综合训练可以促进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家庭康复中的应用。方法接受单侧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术的患者126例,分为观察组(n=69)和对照组(n=57)。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同时加入微信平台。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时比较关节活动度、关节稳定性、髌上10 cm处双侧大腿周径差值、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结果术后,两组膝关节活动度伸直无显著性差异(P0.05),屈曲有显著性差异(P0.05);髌上10 cm处双侧大腿周径差值术后3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6个月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关节稳定性检查无显著性差异(P0.05);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信平台的建立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加速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晚期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0例(60膝)择期手术治疗的晚期膝关节PVN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TKA(置换组,n=30)、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关节镜组,n=3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HSS评分、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置换组术后6周、12周的HSS评分显著高于关节镜组(P0.05)。术后,两组患膝关节功能相比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置换组术后关节活动度与股四头肌MMT分级均优于关节镜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1年,置换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关节镜组(P0.05)。结论 TKA可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减少术后复发,是晚期膝关节PVNS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全内缝合修复术治疗稳定型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对患者关节活动度和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成武医院收治的稳定型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患者85例,按照手术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42例做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全内缝合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韧带愈合情况,于术前、术后6个月时分别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量表(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估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Lysholmknee scale,LKS)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估。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半月板撕裂完全愈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8.52%(χ2=5.308,P=0.021),末次随访时组间愈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患者IKDC、Lysholm膝关节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时、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术前,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末次随访时Lachman实验差值逐渐减小,术后各时段组间差异有显著性(t=4.919,P=0.000)。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全内缝合修复术治疗稳定型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可缩短愈合时间,更好地改善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与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55)采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对照组(n=55)采用锁骨钩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指标及喙锁间距。结果治疗组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评分(ASES)和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固定对照组钢板取出后肩关节功能明显优于钢板取出前(P 0.05)。治疗组休息、活动时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疼痛主要集中在活动时,在钢板取出后疼痛明显减轻。治疗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末次随访时喙锁间距明显较对照组短,手术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均P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锁骨钩钢板固定相比,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和功能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联合采取关节镜下清理术与钻孔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6月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休息、活动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为75.56%(3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休息、活动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关节镜下清理术与钻孔减压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取得更显著的疗效,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水中运动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9例及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水中运动干预。观察康复训练前及训练后3个月膝关节主动屈曲范围、膝关节主动伸展范围、Lysholm评分。结果训练后3个月膝关节主动屈曲范围、膝关节主动伸展范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Lysholm评分观察组(91.2±5.6)分高于对照组(78.3±4.8)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中运动能提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改善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术后行系统性康复锻炼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应用系统性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功能变化[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及膝关节主动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评分(ROM)],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周的近期疗效及术后6个月的远期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VAS、HSS及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HSS及RO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6周,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9.2%,对照组为62.5%(P=0.072);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 8%远高于对照组的72.9%(P 0.05)。结论系统性康复锻炼可有效提高膝关节股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术后的膝关节功能及主动活动度,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对患者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半月板移植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度练习对预防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实施关节镜下膝关节半月板移植术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术后膝关节支具固定12周,6周起进行主动屈膝锻炼,观察组术后第3天开始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包括主动屈膝锻炼和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机被动锻炼。比较两组的主动屈膝角度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4周、8周、12周膝关节主动屈膝角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关节活动度练习能够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效预防关节僵硬的发生,远期不会增加移植半月板脱出和变性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分别应用关节镜下自体肌腱及同种异体肌腱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95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7例采用自体肌腱进行重建,观察组48例给予深冻同种异体肌腱进行重建,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发热时间、住院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发热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InternationalKneeDocumentationCommittee,IKDC)及住院时间相当(P0.05)。结论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与自体肌腱韧带重建术,均能够有效促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运动能力及综合功能的恢复,自体肌腱韧带重建术术后无排斥反应,同种异体肌腱韧带重建术对患者的损伤小,临床应用时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