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多年来已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但PICC在拔管过程中遇到阻力或难以拔除现象目前在临床上也并不少见,若强行拔管容易引起导管断裂体内、血管组织损伤等不良后果。据文献资料统计,导管拔除时遇到阻力的发生率介于7%-12%~([1])。2016年11月2日,我科出现1例因血栓导致导管拔管困难者,经分析处理,将导管完整拔  相似文献   

2.
PICC导管股静脉置入1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临床上应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肿瘤是三大治疗手段之一,静脉给药是药物摄入的一个主要途径[1].当肿瘤患者外周静脉条件差或注射强刺激化疗药物时多采用深静脉置管,首选PICC置管,次选锁骨下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3.
<正>PICC导管是指经贵要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等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下1/3处或上腔静脉和右心房连接处的中心静脉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或化疗用药等[1],被认为是安全、经济、创伤小的一种可靠的静脉输液途径,减少了患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保护了外周静脉,减少了药物引起的渗漏,同时也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着一定的并发症及风险,拔管困难是其  相似文献   

4.
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是指将一根由硅胶材料制成的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导入,并将导管尖端置于上腔静脉的方法[1],用于为病人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或化疗用药等[2],减少了病人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保护了外周静脉,减少了药物引起的渗漏,同时也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但是随着PICC的广泛应用,与 PICC相关的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报道和研究也越来越多.现将我科出现的1例PICC拔管困难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总结1例高龄患者PICC相关性纤维蛋白鞘形成致拔管困难的成功拔管过程。通过确诊纤维蛋白鞘形成及分析拔管困难原因,在PICC专科护士指导下,给予置管部位热敷、改变上肢体位、导管转动、尿激酶药物治疗及心理疏导,成功拔除PICC导管。  相似文献   

6.
探讨1例植物人状态患者PICC相关性纤维蛋白鞘形成导致拔管困难的处理过程。静疗团队会诊分析其拔管困难的原因,并联合超声科、血管介入科医生等共同评估,行静脉切开术拔管。导管成功拔出,术后2天电话回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局部伤口无出血、感染。针对植物人状态患者留置PICC导管时,应正确评估其置管风险,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及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总结1例骨肿瘤患儿行手术切开头静脉解除PICC拔管困难的护理经验。拔管前对拔管困难的患儿做好心理护理,试行缓慢拔出导管10 cm后有阻力,导管回缩,防止导管发生断裂,勿强行拔管。轻轻按摩上臂10~15 min后再试拔管,拔管仍有阻力,在上臂局部用热毛巾湿敷30 min,解除血管痉挛。经试行拔管失败,行右上臂手术切开头静脉,分离头静脉血管壁,顺利拔出导管,导管完好无断裂。拔管后给予抬高肢体,抗菌药物静脉输注3 d,术后患儿无发热、切口无渗血,前臂无肿胀,末梢血液循环好,切口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正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是抗压力的聚氨酯材质,能耐受300 psi(磅/平方英寸,相当于2068 kPa)或流速达5 ml/s的高压注射~([1])。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其导管前端位于上腔静脉,血流量大,可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尤其适用于满足肿瘤化疗患者长期治疗的需  相似文献   

9.
<正>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选择合适时机及时撤离有创通气是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等机械通气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拔管困难[1]会增加患者病死率,尤其是慢性呼吸衰竭或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现将1例气管导管多次拔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拔管配合与护理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73岁,在外院行主动脉弓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住院期间连续两次行气管插管术,两次拔管后都出现喉头  相似文献   

10.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困难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5例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困难患者的护理。对拔管困难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拔管时取正确体位,配合物理疗法,在X线显影引导下拔管,拔管后注意防止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1.
危重病人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可减少对外周静脉的刺激,保护血管;减少渗漏、感染;减少频繁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但在临床应用中常常出现非计划性拔管,增加病人的痛苦和治疗费用.我院2003年12月-2009年10月行PICC置管135例,发生非计划拔管19例,占14.1%,现就拔管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拔管困难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对1例罕见的Ⅳ级PICC拔管困难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导管留置时间过长、血管痉挛、血管收缩、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感染和纤维蛋白鞘形成是导致拔管困难的主要原因。结论 PICC 导管留置期间,除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外,还应重视PICC拔管的操作,正确维护和使用PICC管,能有效防止PICC拔管困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正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在临床已广泛应用,导管断裂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导管断裂的发生率为0.1%~3.5%~([1])。纤维蛋白鞘相关性导管功能障碍是PICC长期留置过程中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如导管阻塞、渗液、导管失去功能而更换导管、导管相关性血栓形成~([2])。导管性纤维蛋白鞘形成导致拔管困难的病例未见报道。现将我院1例纤维蛋白鞘形成致拔管困难导管断  相似文献   

14.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ned central catheter,PICC)具有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人力和时间、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缝合、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患者痛苦小等优点,临床应用广泛[1-5]。但是随着PICC应用的增多,与其相关的并发  相似文献   

15.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还可通过下肢大隐静脉、头部颞静脉、耳后静脉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1]),在临床被广泛应用~([2])。PICC留置期间的相关并发症包括血栓、静脉炎  相似文献   

16.
正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需要长期输液及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大药物的患者~([1])。白血病患者的治疗需要长期化疗,而化疗药物刺激性强,容易损伤血管内膜,导致皮下组织坏死和静脉炎等发生,故临床上多采用经PICC输注化疗药物~([2])。但随着PICC的广泛应用和长期留置,关于  相似文献   

17.
邱婷  朱伟燕   《护理与康复》2017,16(9):968-969
总结1例PICC导管体内破裂的护理。导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三向瓣式PICC材质柔软不耐压力、肌腱收缩对导管的磨损、进针角度大。PICC导管体内破裂的护理措施是用硫酸镁湿敷肿胀部位,修剪导管后重新安装连接器,加强心理护理。患者导管重新修剪安装连接器后,输液通畅,肢体肿胀消退。  相似文献   

18.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很好的为患者提供长期治疗和营养的途径,但同时也引起了多种并发症。我科于2008—02收治1例经颈外静脉置管的患儿,在拔管后发生穿刺局部感染化脓,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杨敏  姚斌莲 《护理与康复》2013,12(9):909-910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置入导管,其头端定位于中心静脉的静脉通路建立技术[1],临床应用广泛[2-4]。PICC置管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不仅能避免化疗药物造成的组织坏死,还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及营养支持的重要通路。但PICC长期留置存在许多潜在并  相似文献   

20.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人力和时间、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它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1]),如拔管困难。据国内外文献报道PICC拔管困难发生率为0.340%~0.965%,尽管发生率低,若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导管断裂、血管组织损伤甚至医疗纠纷等不良后果~([2])。现将我科1例PICC置管过程中出现拔管困难导致导管断裂,最终采取手术取出导管残端患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