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NEC患儿84例,分别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以及腹部X线检查,分析二者诊断及病情评估结果。结果疑似组腹部超声发现肠壁积气以及门静脉积气的比例显著高于X线平片(P0.05);确诊组腹部超声发现肠壁积气以及门静脉积气的比例显著高于X线平片(P0.05),腹腔积液、肠道蠕动消失以及肠壁增厚检出率无明显区别(P0.05);手术或病死组肠管扩张、腹腔游离气体、腹腔积液以及肠壁增厚的情况明显高于内科治愈组患儿(P0.05)。结论超声诊断有着无辐射以及动态显示的特点,在NEC诊断以及病情评估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部超声与X线平片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协助诊断及预测临床转归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NEC患儿,根据修正Bell-NEC分级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疑似组(39例)、确诊组(41例),根据临床转归分为转归良好组(内科保守治疗,50例)和转归不良组(手术治疗或死亡,30例)。均行床旁腹部超声和X线平片,收集疑似组和确诊组两种影像检查结果,比较不同临床转归患者两种检查结果的差异,分析其预测NEC患儿临床转归的价值。结果:确诊组腹部超声对肠管扩张、门静脉积气检出率分别为58.54%(24/41)、36.59% (15/41),高于腹部X线平片的36.59%(15/41)、17.07%(7/41)(P<0.05)。转归不良组腹部X线平片腹腔游离气体、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肠管扩张检出率分别为13.33%(4/30)、16.67%(5/30)、20.00%(6/30)、50.00%(15/30),高于转归良好组的2.00%(1/50)、2.00%(1/50)、2.00%(1/50)、24.00%(12/50)(P<0.05),腹部超声腹腔游离气体、腹腔积液、肠壁增厚、肠管扩张检出率分别为16.67%(5/30)、50.00%(15/30)、40.00%(12/30)、50.00%(15/30),高于转归良好组的2.00%(1/50)、24.00%(12/50)、14.00%(7/50)、32.00%(16/5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部超声检出腹腔游离气体、腹腔积液、肠壁增厚,腹部X线平片检出肠管扩张、腹腔游离气体是NEC患儿临床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研究结果还显示腹部超声、腹部X线平片检查预测NEC转归不良的灵敏度分别为83.33%、63.33%,特异度分别为78.00%、72.00%。结论:与腹部X线平片比较,腹部超声对NEC患儿肠管扩张、门静脉积气有更高的检出率,可探察到NEC患儿肠道的细微变化,腹部超声在协助NEC诊断和临床转归预测中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腹超声与X线平片在协助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和预测临床转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NEC患儿,根据修正Bell-NEC分级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修正Bell-NEC分级ⅠA、ⅠB级39例(A组)和修正Bell-NEC分级ⅡA级以上41例(B组);另根据临床转归分为转归良好组50例(内科保守治疗)和转归不良组30例(手术治疗或死亡)。各组均行经腹超声和X线平片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NEC患儿临床转归不良的X线平片和经腹超声表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X线平片和经腹超声对NEC患儿转归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B组经腹超声对肠管扩张和门静脉积气的检出率分别为58.54%(24/41)和36.59%(15/41),高于X线平片的36.59%(15/41)、17.07%(7/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归不良组X线平片对腹腔游离气体、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肠管扩张的检出率分别为13.33%(4/30)、16.67%(5/30)、20.00%(6/30)、50.00%(15/30),高于转归良好组的2.00%(1/50)、2.00%(1/50)、2.00%(1/50)、24.00%(1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转归不良组经腹超声对腹腔游离气体、腹腔积液、肠壁增厚、肠管扩张检出率分别为16.67%(5/30)、50.00%(15/30)、53.33%(16/30)、50.00%(15/30),高于转归良好组的2.00%(1/50)、24.00%(12/50)、24.00%(12/50)、32.00%(1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经腹超声检出腹腔游离气体、腹腔积液、肠壁增厚,X线平片检出肠管扩张、腹腔游离气体均是NEC患儿临床转归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经腹超声和X线平片预测NEC患儿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9(95%可信区间:0.730~0.927)和0.702(95%可信区间:0.581~0.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6,P0.05)。结论与X线平片比较,经腹超声对NEC患儿肠管扩张、门静脉积气的检出率更高,可观察NEC患儿肠道的细微变化,在早期NEC诊断和临床转归预测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腹部X线诊断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8年2月135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患儿腹部X线与US诊断资料,分析NEC早期患儿的X线表现。比较X线与超声在NEC早期诊断中的效果。结果 NEC早期X线检出117例,肠曲轻度扩张56例,明显扩张24例,部分扩张13例;肠曲狭窄、形态僵直62例,排列紊乱56例;肠壁间隔不规则增厚3 mm、内部模糊57例。肠壁积气35例,门静脉积气18例,膈下游离气体12例。X线、超声诊断出NEC早期例数为107、115例,出现漏诊18、16例,误诊10、4例。US正确检出率为85.2%,高于X线79.3%(P0.05)。结论腹部X线作为诊断NEC的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作为早期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部X线检查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诊断的敏感性,旨在为NEC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拟于我院治疗NEC患者83例,根据Bell临床分期NECⅠ期与Ⅱa为早期组(n=41),NECⅡb期与Ⅲ期为进展期组(n=42),观察两组患者的X线表现,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其对NEC的诊断价值。结果:早期组中小肠胀气扩张11例,部分肠管狭窄变细、形态僵直17例,局部胃肠道见"泡沫征"者13例,进展期组中肠壁囊样积气者15例,肠壁囊样积气及线样积气者19例,门静脉积气者5例,气腹者3例。进展组的患者X射线预测NEC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均比早期组的高,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NEC的X线表现为肠管狭窄和僵直,进展期X线表现为门静脉积气和肠壁积气,进展期X射线预测NE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早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高频超声与X线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不同临床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住我院新生儿科并确诊NEC的患儿100例,男57例,女43例,比较不同分期NEC高频超声与X线影像学特征及检出率,比较高频超声与X线诊断不同分期NEC阳性率。结果:100例患儿根据临床Bell’s分期标准,Bell分期Ⅰ期50例,Ⅱ期37例,Ⅲ期13例。高频超声与X线比较,高频超声对肠壁水肿增厚、腹水、局部穿孔征象有更高的检出率,X线对肠管充气扩张及充气分布不均有更高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如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持续固定肠袢/超声表现为肠壁薄、肠蠕动消失,气腹,二者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高频超声诊断NEC阳性率85.00%,X线诊断阳性率80.00%,二者诊断NEC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5,P<0.05)。NECⅠ期、Ⅱ期、Ⅲ期高频超声与X线诊断阳性率分别为:84.00%、83.78%、92.31%及90.00%、78.38%、46.1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早期诊断以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40例,均分别采用常规腹部X线检查以及超声诊断检查。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常规腹部X线检查(P0.05);经超声检查,肠壁增厚、门静脉积气、肠壁积气检出率且总检出率均高于常规腹部X线检查(P0.05)。结论: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采用超声诊断技术,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中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10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腹部X线检查、腹部超声,对腹部X线、腹部超声两种诊断技术在新生儿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的诊断阳性率。结果:腹部超声诊断肠壁积气的有效率显著高于腹部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腹部超声诊断门静脉积气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腹部X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部超声和腹部X线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像学表现不一,相比之下,腹部超声的影像学图像质量更为清晰。结论: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对新生儿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较大,需要及时接受诊断和治疗。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诊断上,采用腹部超声进行诊断可以获得较高的准确率,能够准确评估患儿的病情,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床旁高频超声、可移动数字化X线(digital radiography,DR)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65例,均行高频超声与可移动DR检查,比较影像学表现差异,及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不同征象的检出率。结果 65例患儿可移动DR表现为肠管扩张27例,肠梗阻14例,肠壁积气7例,门静脉积气1例,肠穿孔2例,肠道气体减少14例;床旁高频超声表现为肠壁回声增强21例,肠壁水肿增厚57例,肠壁积气28例,门静脉积气7例,肠梗阻征象36例,肠管发育不成熟29例,腹腔积液呈无回声28例、有回声21例,肠穿孔征象7例,胎粪性腹膜炎征象4例;高频超声对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肠穿孔、腹腔积液的检出率(43.08%、10.77%、10.77%、75.39%)均高于可移动DR(10.77%、1.54%、3.08%、0)(P0.05)。结论与可移动DR比较,床旁高频超声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多种征象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频肠道超声评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价值。方法 纳入304例新生儿NEC,根据临床转归将其分为转归不良组(n=64,接受急性期手术治疗)及转归良好组(n=240,接受急性期保守治疗)。比较组间高频肠道超声表现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新生儿NEC转归不良的独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肠道超声征象预测新生儿NEC转归不良的价值。结果 转归不良组64例术中均见肠管坏死或穿孔;转归良好组经内科保守治疗后好转。转归不良组患儿腹腔游离气体、腹腔积液、门静脉积气、肠壁积气、肠壁增厚、肠管扩张及肠梗阻超声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转归良好组(P均<0.05)。相比转归良好组,转归不良组腹腔积液透声情况更差、深度更深(P均<0.05)。高频肠道超声检出肠梗阻、腹腔积液透声差及腹腔积液深度>18.1 mm是新生儿NEC临床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其联合预测新生儿NEC转归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5,敏感度为93.66%,特异度为82.32%。结论 高频肠道超声可用于评估新生儿NEC。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的一种肠道炎症性疾病,多发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往往表现为腹胀、血便、肠壁积气等。Caplak MS等根据患儿腹部X线平片诊断轻中重度NEC,病死率分别为18%、21%、62%;伴有门静脉积气者则病死率增加到65%;若肠壁积气与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腹部X线评分量表(DAAS)联合腹部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97例疑似NEC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9例,年龄6.4±3.5 d;女性38例,年龄6.9±2.8 d。对所有患儿行腹部X线检查、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评估DAAS、超声检查及DAAS联合超声检查对NEC检出的一致率、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ROC曲线分析3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对不同分期患儿的DAAS对比,对不同肠道病变患儿的DAAS比较。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89例确诊为NEC。对比手术病理结果,DAAS、腹部超声检查以及DAAS联合超声检查对于NEC的诊断一致率、敏感度、特异性均高于85%。3种检查方式对于NEC诊断效能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0.94和0.98,DAAS联合超声检查的诊断效能最高。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DAAS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比不同肠道病变患儿的DAAS,肠穿孔组患儿显著高于肠坏死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DAAS联合腹部超声检查能较好的识别NEC,具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部X线检查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分型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58例确诊新生儿NEC的患儿,根据临床转归将患儿分为轻症组(n=31)和重症组(n=27)。比较2组患儿腹部X线影像表现。结果 2组间胎龄、患病日龄、性别、胎数、生产方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症组出生体质量低于轻症组(P<0.05),极低体质量儿例数多于轻症组(P<0.05);患儿门静脉积气和固定肠袢发生率均高于轻症组(P均<0.05);2组间肠壁积气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X线检查可有效辅助诊断NEC、分型;尤其对肠坏死和肠穿孔的判定及治疗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疾病患儿98例,回顾性分析其腹部X线检查和彩超检查影像资料,结合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探讨彩超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超诊断影像特征为门静脉内散在的颗粒状高回声区;肝静脉内斑片状的高回声区;肠壁增厚、腹腔积气及积液等。彩超单独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阳性率(75.51%)显著高于腹部X线单独诊断(6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部X线和彩超联合诊断阳性率(93.88%)又显著高于彩超单独诊断(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中早期应用彩超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外科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影响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58例NEC患儿的临床资料,58例NEC患儿分为非手术组和手术组,术后治愈组和死亡组,进行临床疗效和危险因素(包括孕周、出生体重、腹壁发红、气腹、肠壁积气、固定的肠袢、门静脉积气、血小板计数、动脉血气pH值、呼吸衰竭和手术方式)比较.[结果]58例NEC中行手术治疗27例,治愈17人,死亡10人,治愈率63%.手术组较非手术组并腹壁发红、气腹、固定的肠袢、血小板<100×109/L、动脉血气pH值<7.3的比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死亡组较治愈组合并白细胞<5.0×109/L、血小板<100×109/L、动脉血气pH值<7.3和呼吸衰竭的比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腹是NEC的绝对手术指征,而腹壁发红、固定的肠袢、血小板<100×109/L、动脉血气pH值<7.3可作为相对手术指征.一期吻合术与肠造瘘术的选择需进一步研究.白细胞<5.0×109/L、血小板<100×109/L、动脉血气PH值<7.3和呼吸衰竭为影响NEC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积极防治NEC合并症可提高NEC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门静脉积气征(portal venous gas,PVG)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新生儿科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生后出现腹部症状体征的VLBW患儿121例,均行腹部X射线平片和超声检查,并完整记录其临床诊治资料。综合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探讨超声下PVG征对极低出生体重NEC的诊断价值。结果纳入本研究的121例患儿于住院期间发生NEC 22例,其中生后3天内发生NEC 3例,发生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 57例。22例NEC患儿中有17例(77.3%)在超声下发现PVG征象,8例(36.4%)在腹部X射线平片下出现PVG征象; 57例FI患儿在超声下均未出现PVG征象,其中1例在腹部X射线平片下出现PVG征象。结论超声监测PVG对于NEC患儿发生NEC具有较强的预警能力,能帮助排除非NEC病例,并且在早期诊断NEC及动态观察方面优于腹部X射线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在缺血性肠病患者诊断过程中应用腹部CT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间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肠病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结局将其划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对其CT影像中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在CT影像中,患者多数存在肠管扩张、肠积聚、肠壁增厚、水肿、肠管梗死以及腹腔积液等表现。其中,死亡组患者在肠壁与门静脉积气、腹腔积液以及游离气体的检出率方面高于生存组,对于相关数据,以P<0.05,代表其所具有的差异在统计工作中有价值。结论:在缺血性肠病患者诊断过程中,通过腹部CT诊断工作的开展,可以提升患者的诊疗精度,从而有效降误诊与漏诊问题的几率,对于患者健康的保障具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与分析空气灌肠前后腹部X线平片用于小儿肠套叠诊断与鉴别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2月到2022年3月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诊断为肠套叠患儿73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空气灌肠X线平片检查,记录与判定诊断与鉴别价值。结果:患儿肠套叠空气灌肠确诊率及复位成功率为100%。空气灌肠前肠套叠患儿的腹部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软组织块影、肠管生理积气减少、小肠局限性扩张,腹部液平,管腔有明显狭窄;空气灌肠后可见马铃薯状、套头部呈杯口状的软组织肿块,有大量气体进入。空气灌肠前后腹部X线平片用于小儿肠套叠诊断与鉴别并不会增加检查过程时间与检查前准备时间、灌肠时间、空气压力,还可保持很高的复位成功率,降低穿孔率,依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小儿肠套叠(ITST)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ITST患儿131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行X线检查进行诊断,观察组行CDFI检查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患儿影像表现情况,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准确度差异。结果对照组X线平片以腹部呈无气、少气或肠管扩张、软组织包块影、出现气液面;观察组超声影像包块轮廓清晰,包块横切面为强弱回声交替的同心圆征、靶环征,包块内存在不同分级血流信号,有液性暗区,长轴切面为腊肠样;观察组确诊率为97.0%,高于对照组的8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肠套叠发病时间不同,其血流信号有明显差异,发病时间越长、血流信号分级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FI是ITST临床诊断首选方式,能有效与其他疾病区分,提高诊断准确度,并发症少、重复率高,能避免X线的电离辐射,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60例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腹部X线检查。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腹部X线检查诊断结果,以及2种检查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并对比不同检查所需时间及费用。结果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肠套叠中诊断符合率高于腹部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肠套叠临床检查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67%、96.67%,均高于腹部X的73.33%、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肠套叠临床检查诊断中所需时间高于腹部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肠套叠患儿中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效果显著,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利于患儿尽早接受对症治疗,避免疾病恶化,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