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文冠果叶不同萃取物的抗氧化及抗肝癌活性。方法:分别用水、30%乙醇水溶液、50%乙醇水溶液、70%乙醇水溶液及95%乙醇水溶液萃取文冠果叶,得到5个不同的提取部位A、B、C、D、E,采用MTT法筛选对人肝癌细胞HhepG2增殖抑制作用的活性部位;抗氧化活性部位通过DPPH·清除试验筛选。结果:A、B、C、D、E 5个部位皆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其中抗肝癌活性最强的是部位D,样品质量浓度为2.5 mg·mL~(-1)时,部位D又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率为74.27%;抗氧化活性最强的是部位E,当质量浓度为0.2 mg·mL~(-1)时,其对自由基DPPH清除率高达85.78%。结论:文冠果叶具有对人体有益的功效,适合开发为保健茶、化妆品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文冠果壳的抗氧化及抑制肝癌HepG2细胞增殖活性部位。方法:用水,10%、30%、50%、70%、95%乙醇水溶液从文冠果中提取得到A、B、C、D、E和F提取物,用清除自由基DPPH·能力筛选抗氧化活性部位,用MTT法筛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活性部位。结果:6个提取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和抑制Hep G2细胞增殖作用,其中E(70%乙醇水提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当质量浓度为0.2 mg·m L-1时,其对DPPH·清除率能达到70.82%;提取部位F(95%乙醇水提取)抑制Hep G2细胞增殖作用最强,当其质量浓度为75μg·m L-1时,抑制率高达70.1%。结论:文冠果壳提取物具有抗氧化及抑制人Hep G2增殖活性,具有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文冠果叶为原料,研究超声辅助法对文冠果叶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文冠果叶多糖抗癌、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温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对文冠果叶多糖得率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超声提取的工艺;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研究文冠果叶多糖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抗氧化活性通过DPPH·清除实验检测。结果:文冠果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0℃,料液比为1∶20,超声功率90 W,超声时间30 min,在该条件下文冠果叶多糖的提取率可达17.90%;活性研究显示,在浓度2.5 mg·m L~(-1)时,文冠果叶多糖对人肝癌细胞Hep G2增殖抑制率为20.21%;浓度为0.2 mg·m L~(-1)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高达90.78%。结论:超声辅助提取文冠果叶多糖与传统的水热提取法相比,提取时间短、收率高;文冠果叶多糖具有一定的抗肝癌活性及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开发为药品及化妆品等相关产品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木槿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木槿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木槿叶不同极性部位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能力。结果:木槿叶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是:70%乙醇,料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3 h,提取温度为55℃。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不同部位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木槿叶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极性部位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山东产忍冬花、茎、叶不同药用部位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分别提取忍冬花、茎、叶的挥发油,利用GC-MS进行成分分析和比较;用70%乙醇分别提取忍冬花、茎、叶,提取液回收溶剂后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利用DPPH比色法对各萃取物、萃取后的水相部位及挥发油分别进行体外抗氧化能力比较。结果:从忍冬花、茎、叶中共分离鉴定了49种成分,三者共有成分11种,分别占各自挥发油含量的60.66%,77.98%和80.38%,含量最高的均为棕榈酸。忍冬花、茎、叶的不同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作用,且清除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各样品间存在一定差异。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能力最强,依次是正丁醇萃取物、水相、挥发油、石油醚萃取物;花的清除能力最强,茎和叶次之。结论:忍冬花、茎、叶中挥发油成分具有较高相似性;三者挥发油及不同极性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桑叶发酵前后总黄酮、总酚酸含量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桑叶70%乙醇提取物液体发酵前后的抗氧化活性,并考察发酵前后总黄酮、总酚酸含量的变化。方法:利用冠突散囊菌在桑叶70%乙醇提取物的液体培养基中发酵培养,将得到的发酵液和未发酵的桑叶70%乙醇提取物以抗坏血酸和EDTA为阳性对照,针对指定指标(DPPH、ABTS、FRAP、OH·、螯合能力)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并对发酵前后总黄酮、总酚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未发酵桑叶7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整体优于液体发酵后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未发酵桑叶70%乙醇提取物对DPPH、ABTS、螯合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4.69mg·ml-1、2.03mg·ml-1、20.89mg·ml-1,而液体发酵后的桑叶70%乙醇提取物三者的IC50值分别为:12.42mg·ml-1、2.65mg·ml-1、14.81mg·ml-1;同时含量测定结果显示,发酵后桑叶中总多酚含量较发酵前明显下降,而发酵后桑叶中总黄酮含量却明显高于发酵前总黄酮含量。其中发酵前桑叶中总黄酮、总酚酸含量分别为4.39mg·ml-1、3.95mg·ml-1,而发酵后桑叶中总黄酮含量高达8.53mg·g-1,总酚酸却下降为1.24mg·g-1。结论:桑叶70%乙醇提取物液体发酵前后体外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但发酵前抗氧化作用较明显。此外通过微生物转化,显著性提高桑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同时,却降低了桑叶中总酚酸含量,因此可以推测,桑叶中起到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并非是黄酮类化合物,而是非黄酮类的多酚类成分。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文冠果壳体外抑制肝癌Hep G2细胞增殖活性部位。方法:分别用水、10%、30%、50%、70%、95%的乙醇水溶液,从文冠果壳中提取得到A、B、C、D、E和F 6个提取部位(XSHE),采用MTT法来筛选抑制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活性部位。结果:显示6个提取部位均有抑制HepG2细胞增殖作用,其中提取部位F(95%乙醇水溶液提取物)抑制HepG2细胞增殖作用最强,当95%XSHE给药质量浓度为75. 00μg·mL~(-1)时,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高达(80. 44±2. 33)%,高于等浓度的阳性对照丝裂霉素C(MMc),且Hep G2细胞在95%XSHE干预下形态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细胞皱缩,细胞间隙变大,从培养板脱落等作用。结论:文冠果壳提取物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抑制Hep G2增殖的生物活性,为我们进一步探索文冠果壳提取物抗肿瘤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羽叶千里光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艳娟  李翠芹  王喆之 《中药材》2008,31(9):1355-1357
目的:研究羽叶千里光叶的抗氧化活性部位.方法:采用DPPH*法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分别测定羽叶千里光叶的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在DPPH*清除体系中,羽叶千里光叶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部位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0198、0.0219、0.092 mg/ml.在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中,羽叶千里光叶的抗氧化作用强弱依次为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提取部位.结论:羽叶千里光叶三个提取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9.
虫草及其发酵制品抗氧化能力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天然冬虫夏草、蛹虫草及其发酵制品水和乙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样品的6个抗氧化指标:抑制亚油酸氧化的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的活性以及螯合金属离子(Fe2+)的效果。结果:各样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能力,没有一种提取物在所有测试中均显示出很强的活性,但可以认为天然蛹虫草水提物的抗氧化能力为8个样品中最高,它在抑制亚油酸氧化,螯合金属离子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实验中都显示了很高的活性。研究同时表明天然及发酵虫草水和醇提物中多酚类的含量差异很大。结论:虫草及其发酵制品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发酵培养能够影响虫草制品的抗氧化活性,而天然与发酵虫草的抗氧化能力与其含有的多酚类的量没有显著相联。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提取猪毛菜中总黄酮,并考察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回流法提取猪毛菜中黄酮类化合物,用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测定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猪毛菜中黄酮类化合物在25%、50%、75%的乙醇中黄酮提取率分别为24.7、50.6、48.7mg/g。各种提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且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用50%乙醇提取的提取物清除各种自由基活性以及还原力均相对较高。结论:采用50%乙醇回流法提取的猪毛菜总黄酮含量最高,且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为猪毛菜野生资源利用和活性成分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生、炒王不留行抗氧化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两种王不留行(Sapolzaria vaccaria L)种子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DPPH法分别测定王不留行与炒王不留行的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炒王不留行水提取部位、正丁醇提取部位、乙醚提取部位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50、0.15、0.0881和0.023mg/ml;王不留行水提取部位、正丁醇提取部位、乙醚提取部他和乙酸乙酯提取部位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82、0.26、0.185和0.048mg/ml。炒王不留行的抗氧化活性大于王不留行;两种王小留仃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最强,结论:王不留行与炒三不留行所含抗氧化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抗炎镇痛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马毅敏  李娜  刘承伟  曹亮  丁岗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4,45(17):2517-2521
目的比较不同板蓝根提取部位的抗炎、镇痛活性。方法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检测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考察其抗炎活性;采用醋酸扭体法及热水缩尾法2种动物模型考察板蓝根提取物的镇痛活性。结果板蓝根水洗及30%、50%、70%乙醇提取4个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活性,其中抗炎的有效部位集中在50%、70%乙醇提取部位;镇痛的有效部位集中在水洗部位以及70%乙醇提取部位。结论板蓝根的不同提取部位均具有抗炎、镇痛活性,板蓝根70%乙醇提取部位在抗炎、镇痛活性上均显示出较强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PGE2及TNF-α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狐狸尾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狐狸尾Uraria lagopodioides不同极性提取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乙酸乙酯、丙酮和95%乙醇为溶剂分别对狐狸尾进行冷浸提取,得到各种溶剂提取物EAE,AE,EE,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总黄酮含量,并将各提取物配制成0.2~1.2 g.L-1,采用ABTS.+法、DPPH.法和铁离子还原能力法测定不同浓度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结果:测得狐狸尾EAE,AE,EE总黄酮含量分别为74.0,65.7,84.2 g.kg-1;狐狸尾各提取部位具有较强ABTS.+,DPPH.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其中乙醇提取部位(EE)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能力,在3个体系中,其半清除浓度(IC50)分别为0.52,1.36,4.88 g.L-1。结论:狐狸尾各提取物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和功能性食品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文冠果果壳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文冠果果壳95%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以及正丁醇萃取物体外抗氧化及抑菌活性。方法:抗氧化活性测定包括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羟基自由基以及总还原力试验。牛津杯法测定文冠果果壳提取物抑菌活性。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抑菌活性,浓度0.75 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97.245%。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地衣芽胞杆菌最低抑菌浓度为2.5 mg/mL。结论:文冠果果壳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及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女贞子不同生长部位抗氧化有效成分个含量。方法:选取女贞植物的果实、树叶、花、枝条作为研究对象,用乙醇浸提超声辅助提取研究对象中的抗氧化活性物质,用有机自由基DPPH·法比较其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对女贞植物不同部位所含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结果:女贞植物的不同部位提取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女贞嫩枝条提取物对DPPH·清除率最强,达到了90.11%;其次女贞花提取物对DPPH·清除率达到了89.64%;老枝条提取物对DPPH·清除率最低,只有3.92%;树叶的清除率是30.69%;女贞子的清除率为46.68%。结论:本研究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天然抗氧化植物女贞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虎舌红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为虎舌红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材经95%乙醇超声提取,醇提取物(BH-T)用不同极性溶剂进行萃取分离,得到石油醚(BH-P)、乙酸乙酯(BH-E)、正丁醇(BH-B)及水(BH-W)4个不同极性萃取部位。各部分分别配制成适当质量浓度的溶液,采用DPPH法、ABTS法、水杨酸法和普鲁士蓝法分别测定各部位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力。结果虎舌红不同溶剂提取物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且在相同浓度下BH-E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是BH-P和BH-T。结论虎舌红提取物清除能力与提取物样品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极性较小的BH-P和中等极性的BH-E抗氧化活性及还原能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窝儿七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NaNO_2-Al(NO_3)_3-NaOH显色法和Folin-Ciocalteu比色法分别测定窝儿七药材5种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并用DD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以及T-AOC总抗氧化能力方法,评价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正丁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45.62 mg/g,乙酸乙酯的总黄酮含量也较高,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总酚含量最高,为106.05 mg/g。窝儿七的五种提取物的总黄酮、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其DD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乙酸乙酯>正丁醇>70%乙醇>水>氯仿。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为乙酸乙酯>70%乙醇>正丁醇>氯仿>水。羟自由基清除能为乙酸乙酯>正丁醇>70%乙醇>氯仿>水。还原能力为乙酸乙酯>70%乙醇>氯仿>正丁醇>水。总抗氧化能力(T-AOC)为乙酸乙酯>正丁醇>70%乙醇>水>氯仿。结论:窝儿七的乙酸乙酯提取物最多,抗氧化活性最强,乙酸乙酯可作为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的最佳溶剂,为窝儿七综合开发提供实验依据,也为其抗氧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花列当70%乙醇粗提物和不同萃取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方法:黄花列当药材干燥粉碎后,以70%乙醇回流提取得到粗提物(hh4),依次用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乙酸乙酯部位(hh1)、正丁醇部位(hh2)和水部位(hh3)。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测试4个提取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IC50值(mg.μmL-1)从小到大依次为:Vc(0.0718)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中药壁虎经蝉拟青霉发酵后菌质粗提物中蛋白质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变化。方法:分别用冻融、超声、Tris-HCl提取壁虎和壁虎/蝉拟青霉菌质抗肿瘤活性成分,通过蛋白质浓度检测、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壁虎发酵前后蛋白含量与分子量的变化;MTT检测壁虎发酵前后抗HepG2肿瘤细胞活性的变化及不同提取方式抗肿瘤活性的差异。结果:壁虎发酵后菌质3种提取方式所得蛋白质含量均减少约30%,分子量10 kDa的蛋白电泳条带均消失;体外抗HepG2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增加,且超声提取物诱导HepG2肿瘤细胞凋亡的IC_(50)值为10.769 mg·mL~(-1),比发酵前降低了约50%。结论:蝉拟青霉的生长代谢分解了壁虎中的部分蛋白,且壁虎经蝉拟青霉发酵后抗HepG2细胞增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柿叶中对黑素细胞增殖及酪氨酸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的部位。方法:柿叶70%乙醇提取后萃取得到不同的提取物;MTT法观察各提取物对小鼠B-16黑素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多巴氧化法研究柿叶提取物对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MTT法结果表明柿叶水提物和醇提物对黑素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70%醇提物的半数抑制浓度最低,与阳性对照相当;三氯甲烷和醋酸乙酯部分合并后对酪氨酸酶活性抑制作用明显。结论:本研究为柿叶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