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国产伊马替尼对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C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7例初诊且未接受其他任何抗CML治疗的CML-CP患者,给予口服国产伊马替尼治疗,400 mg/d,每日1次,观察评估治疗3、6、12个月的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反应及安全性.结果:治疗≥3个月和6个月均有56例患者...  相似文献   

2.
甲磺酸伊马替尼( imatinib mesylate)是目前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常用药物.临床数据显示,很多白血病患者在服用伊马替尼后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PDGF/PDGFR在血小板造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示伊马替尼可能正是通过阻滞PDGF/PDGFR通路,阻断受体的PI3-K/Akt信号通路,减弱其抑制caspase-3活化的作用,促进巨核细胞的凋亡,从而导致血小板减少.本文从PDGF/PDGFR信号通路方面探究伊马替尼治疗CML引致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机制,讨论的问题包括伊马替尼与血小板减少,PDGF/PDGFR与血小板生成,伊马替尼治疗引致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伊马替尼在目前被认为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初治的首选治疗药物,但只有少部分患者能获得完全分子学缓解(CMR)。近年来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有可能提高CML疗效。本研究分析多项临床研究结果,以伊马替尼单药治疗的结果为对照,系统评价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方案治疗CML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在ClinicalTrial网站和Cochrane协作网检索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并通过PubMed、EM等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对比联合治疗与单药治疗的疗效及不良事件数据。结果表明,共有7项临床研究,相关1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病例总数697例。联合治疗组与单药组比较: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gR)6个月时为58%:42%(P=0.0001),12个月时74%:68%(P=0.004);主要分子学缓解(MMR)6个月时为58%:34%(P=0.0001),12个月时66%:47%(P〈0.0001);CMR6个月时为13%:2%(P=0.0002),12个月时14%:5%(P=0.0009)。联合治疗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乏力、水肿、肌肉疼痛,较单药治疗更易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轻度贫血。结论: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治疗CML疗效优于伊马替尼单药治疗,并且能更早获得细胞遗传学和分子学缓解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伊马替尼耐药CML患者ABL基因激酶区突变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伊马替尼(imatinib,IM)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耐药患者ABL酪氨酸激酶区突变情况.方法 用巢式PCR扩增对IM治疗耐药的56例CML患者骨髓样本ABL基因激酶区序列,通过测序和序列同源性检索分析ABL激酶区突变情况.结果 56例患者检出突变1...  相似文献   

5.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思林  孙慧  马杰  陈黎 《临床荟萃》2009,24(6):490-493
目的分析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进一步探讨影响伊马替尼疗效的因素。方法6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给予口服伊马替尼治疗;其中慢性期(CP)51例,加速期(AP)5例,急变期(BP)7例。结果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CP94.1%(48/51),AP40.0%(2/5),BP28.6%(2/7),累计82.5%(52/63);完全遗传学缓解率(CCR):CP60.8%(31/5]),AP20.0%(1/5),BP14.3%(1/7),累计52.4%(33/63);部分遗传学缓解率(MCR):CP82.4%(42/51),AP40.0%(2/5),BP28.6%(2/7),累计73.0%(46/63)。可评估分子效应的21例患者中,8例达完全分子效应(38.1%),4例发生主要分子效应(19.0%),累计57.1%(12/21)。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和骨髓抑制,可通过调整剂量或药物治疗控制。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如恶心、水肿等)发生率较高,但大多程度轻微且可耐受或自行消失。结论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较高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和遗传学缓解率及分子效应,不良反应轻微。常见血液学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及轻度水肿,大多程度轻微,患者能够耐受。个体化正规治疗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血浆伊马替尼、达沙替尼与尼洛替尼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并应用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方法血浆经甲醇沉淀蛋白处理,采用内标法定量。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柱温60℃,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和水(0.1%甲酸和2mmol/L乙酸铵),梯度洗脱。质谱检测方式为电喷雾离子阱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扫描,监测离子对:伊马替尼m/z 494.3→394.1,达沙替尼m/z 488→401,尼洛替尼m/z 530.2→289.2。结果伊马替尼浓度在50~2500ng/mL与峰面积比值线性关系良好,Y=0.001 17 X+0.006 17(r=0.999 5);达沙替尼浓度在1~250ng/mL与峰面积比值线性关系良好,Y=0.013 7 X+0.000 435(r=0.999 2);尼洛替尼浓度在50~2 500ng/mL与峰面积比值线性关系良好,Y=1.1e+0.03 X+1.05e+0.04(r=0.998 5)。日内及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相对回收率在90.0%~110.0%。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检测的特异性及灵敏度高,可适用于CML患者血浆伊马替尼、达沙替尼与尼洛替尼血药浓度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对老年肺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5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晚期肺癌老年患者73例,均使用安罗替尼治疗,观察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安罗替尼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8.22%、56.16%,PFS为5.2个月,OS为11.2个月。Cox比例风险模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理类型、治疗线数、安罗替尼的使用剂量是影响老年肺癌患者PFS的因素(P<0.05),性别、病理类型、治疗线数、用药剂量是影响OS的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是影响老年患者中位PFS、OS的因素。安罗替尼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27/73,36.90%)、胃肠道反应(24/73,28.70%)、出血(8/73,11%)、高血压(6/73,8.2%)、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从2003年12月起对151例CML患者给予伊马替尼治疗,评估其疗效、不良反应、总生存(OS)和疾病进展情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可评估的患者142例,中位伊马替尼治疗时间21.5(6~78)个月.①慢性期患者累积获得的完全血液学缓解(CHR)、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R)、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和完全分子学缓解(CMoR)率分别为98.9%、82.6%、76.1%和29.3%,与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②慢性期患者1年、2年和3年OS率分别为100%、(97.3±1.9)%和(95.8±2.4)%;加速期患者分别为(84.7±8.2)%、(77.0±10.4)%和(69.3±11.9)%;急变期患者分别为(62.9±8.9)%、(41.9±9.2)%和(28.5±9.1)%,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慢性期患者1年、2年和3年疾病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98.9±1.1)%、(93.9±2.7)%和(93.9±2.7)%;加速期患者分别为(68.9±10.6)%、(61.3±11.9)%和(61.3±11.9)%;急变期患者分别为(36.4±8.8)%、(25.4±8.1)%和(10.1±8.2)%,三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1).③对92例慢性期患者进行分析,初发组获得MCyR和CCyR的比例显著高于干扰素治疗失败组(P值分别为0.015和0.010);伊马替尼治疗12个月获得的疗效与疾病进展显著相关,获得CCyR患者疾病进展比例低于获得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PCyR)和未获得MCyR患者(P=0.0099);根据Sokal评分,低危组患者获得MCyR和CCyR的比例显著高于中危和高危组患者(P值分别为0.0013和0.0024),且与疾病进展显著相关(P=0.0467).④伊马替尼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患者多可耐受.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可以使CML慢性期患者获得较高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对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疗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马利兰、羟基脲是目前在临床上被公认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CML)最为有效的药物 ,单一化疗药物治疗 CML是最为传统的治疗方法 ,短期联合化学治疗 CML 的方法未见报道。我们采用短期应用马利兰联合羟基脲治疗 12例CML 患者 ,疗效优于单用羟基脲患者 ,缩脾效果好 ,随访无病生存良好 ,迄今无 1例急变。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我院 1997年 2月至 2 0 0 0年 2月住院患者 ,2 2例均经临床、外周血象、骨髓象确诊为 CML慢性期 ,符合文献诊断标准 [1 ]。其中男 15例 ,女 7例 ,年龄 12~ 45岁 ,平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51例CML病人给予伊马替尼治疗,观察其血液学、细胞遗传学、分子学反应以及不良反应、总生存和疾病进展情况。结果CML慢性期病人治疗3个月时97.8%(45/46)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用药1年后,79.4%(27/34)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5.9%(2/34)获得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2.9%(1/34)获得次要细胞遗传学缓解,5.9%(2/34)获得微小细胞遗传学缓解,5.9%(2/34)未获得遗传学反应,29.4%(10/34)获得完全分子遗传学缓解;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97.0%、91.6%,疾病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0%、85.3%、73.1%。3例CML加速期病人1例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1例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1例获得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2例CML急变期病人均死亡,总病程分别为9、15个月。结论伊马替尼治疗CML慢性期病人,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高,且不良反应少,但对加速期和急变期病人疗效欠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氟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接受氟马替尼治疗的56例CML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3组,氟马替尼治疗初诊CML患者35例(A组),伊马替尼/达沙替尼不耐受(B组)和耐药(C组)转氟马替尼治疗患者分别为10和11例,评价3组患者使用氟马替尼治疗的分子学反应和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者3个月早期分子学反应(EMR)为40.0%,6和12个月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分别为43.7%和46.2%。B组患者3个月EMR为50.0%,6和12个月MMR分别为70.0%和66.7%;在可评估患者中,6例转氟马替尼治疗后均达到12个月分子学反应4.5。C组3例伊马替尼耐药转氟马替尼达到12个月分子学反应4.5,但2例达沙替尼耐药转氟马替尼治疗失败。使用EUTOS长期生存(ELTS)评分系统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ELTS评分中高危组3个月EMR、6个月MMR和12个月分子学反应4.5分别为18.8%、15.4%和15.4%,较低危组的57.9%、63.2%和69.2%均显著更差(P=0.036,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与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9年7月新诊断的58例Ph染色体阳性CML慢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伊马替尼组和干扰素联合化疗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马替尼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完全分子学效应率、5年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干扰素联合化疗组(P〈0.05)。结论:伊马替尼和干扰素联合化疗都可作为CML慢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应依据不同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3.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疗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GL)加速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30例成人CGL加速期患者口服伊马替尼 4 0 0mg/d或 6 0 0mg/d ,持续 7~ 9个月。 结果 治疗 7~ 9个月内 ,血液学完全缓解 14例 (4 6 .7% ) ,骨髓缓解 10例 (33.3% ) ,回到慢性期 4例 (13.3% ) ,总有效率为 93.3%。白血病浸润症状或体征消失迅速。 8例在获血液学效应后 30~ 172d复发 ,6例伊马替尼剂量增加为 80 0mg/d继续治疗后 ,4例无效 ,2例再次回到慢性期 ,另 2例未予加量即退出方案。伊马替尼治疗前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细胞≥ 0 .15、有髓外白细胞浸润并且Hb <10 0 g/L、伊马替尼治疗后未曾获得过血液学完全缓解者复发率显著增高。治疗 3个月时 ,获得完全遗传学缓解 4例(14 .3% ) ,大部分遗传学缓解 2例 (7.1% ) ,遗传学有效应率为 2 1.4 %。轻度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普遍 ,多可耐受、可控制或可自行消退。严重的白细胞和 (或 )血小板减少占半数以上。结论 伊马替尼治疗CGL加速期安全、有效 ,除血细胞减少外 ,不良反应多可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治疗伊马替尼引起的药物性水肿的疗效.方法:23例因接受伊马替尼治疗出现药物性水肿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3例,对照组10例,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对照组给予利尿剂改善水肿,2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水肿改善情况及尿量,血常规、骨髓象、肝脏、肾脏功能、伊马替尼药物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总有效率2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2组尿量、血常规、骨髓象、肝脏、肾脏功能及伊马替尼药物浓度比较差异无统升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可改善伊马替尼治疗引起的药物性水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某院收治的80例CML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口服治疗,研究组在上述基础加用盐酸阿糖胞苷治疗,两组CML患者均连续用药1年。评估两组患者血液学疗效与骨髓细胞遗传学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液学总缓解率(87.5%)及骨髓细胞遗传学总缓解率(37.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65.0%、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预后原发耐药、复发、死亡发生率(7.5%、2.5%、0)均低于对照组(25.0%、15.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糖胞苷联合伊马替尼治疗CML可以提升血液学及骨髓细胞遗传学缓解率,避免出现原发耐药情况以及病情复发、死亡情况,在不增加药物副反应前提下,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1例尼洛替尼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后给予尼洛替尼治疗。治疗3个月时评估病情,患者虽然获得了主要分子学缓解(MMR)和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 R),但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生3-4级的肝毒性,经过药物的减量及对症治疗,患者在3次停药后换用伊马替尼治疗,7个月时评估病情达MMR及CCy R。目前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耐受良好。结论:伊马替尼可作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患者对第二代TKI治疗不耐受时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且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即伊马替尼的免疫调节作用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本文综述了伊马替尼的免疫活化和免疫抑制两种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其对疾病治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目的旨在评价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23例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耐受的CML患者纳入本研究。患者每日口服尼洛替尼600-800 mg,对他们的疗效、总体生存和耐受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3例接受尼洛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全部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CHR),19例(82.6%)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13例(56.5%)获得完全分子学缓解(CMR),中位尼洛替尼治疗时间13.5(1-4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0(12-102)个月。尼洛替尼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大半为轻微的,而且可以逆转。结论:尼洛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CML患者疗效佳,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9.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一种高致死率的异质性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疾病。近年来国外有不少研究小组尝试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本文就其临床研究情况及可能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多能造血干细胞疾病,其临床特征为贫血,血中粒细胞极度增多并出现未成熟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伴有血小板增多和脾肿大。近2年来作者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22例CML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