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稳定期实施家庭型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1998年1月-2005年7月因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收入我科接受经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NIV),通气功能改善后携带家庭型双水平正压呼吸机返家的患者为治疗组,共18例;同期因同样病情收住院,住院期间接受经鼻(面)罩NIV,通气功能改善,出院后仅用家庭氧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共15例。结果: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随访,治疗组PaCO2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步行距离、年平均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急性加重COPD次数、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pH、Pa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治疗组中8例行肺功能检查较前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尽早实施无创机械通气,出院后在稳定期继续间歇使用无创机械通气.能显著延长COPD稳定期,减少急性发作.减少住院次数.减缓肺功能的进行性恶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米力农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86例CHF患者分为米力农干预组及常规治疗组,分别观察2组临床疗效、心衰症状明显改善(静息时无胸闷、气促)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期间总费用、住院期间药品费用、住院死亡率及出院1年内再住院次数。结果米力农干预组总有效率(87.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力农干预组较常规治疗组心衰症状明显改善时间、住院天数、住院期间总费用、住院死亡率、1年内再住院次数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住院期间药品费用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米力农可显著提高CHF的临床疗效,改善重度心衰患者的临床及预后指标,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泵衰竭(CS)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围手术期内血液动力学变化,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泵衰竭的患者52例。根据其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4例)。观察组应用介入手术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对照组单纯应用介入手术治疗。应用多参数血流动力学检测仪观察术前、术后1 h及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1 h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显著好转(P0.05),且术后24 h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S抢救成功率、尿量、肺水肿发生率、总住院时间、住院期间病死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PCI成功率方面两组并无显著差异。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泵衰竭的患者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可有效改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降低住院期间病死率,且手术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家中应用无创通气的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郑州市社医20102011年出院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第12011年出院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第12个月的健康宣教部分,试验组采用患者及家属参与的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面授方式,第32个月的健康宣教部分,试验组采用患者及家属参与的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面授方式,第36个月的护理干预相同.比较两组6个月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天数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急性发作次数、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无创通气的应用水平和患者依从性,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评价法舒地尔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急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加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3 d后血流动力学监测参数,并选取其中8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排出量(SV)、射血分数(LVEF)、胸腔液体量(TFC)进行血流动力学定量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SBP、DBP、HR、CO、CI、SV、LVEF、TF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O、CI、SV、LVEF、TF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能提高急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临床使用方便,能及时反映患者用药过程中的病情变化,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2例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经单双号法分为两组个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观察组FVC、FEV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能有效改善通气情况,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37例,将长期进行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2例),未使用无创通气的患者为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采用的基础治疗无差异性,均进行1年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血气指标及COPD急性发作频率、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家庭无创通气后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血气指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联合无创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地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联合无创呼吸机进行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氧分压(Pa O_2)、二氧化碳分压(Pa CO_2)和p H。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无创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 O_2、Pa CO_2、p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 O_2、Pa CO_2、p H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慢阻肺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示,降低病死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急性心衰(AHF)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期间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监护室(EICU)收治的患者215例为研究对象,按诊断标准分为急性心衰组116例和非急性心衰组99例。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实验室检验结果、预后和超声心输出量监测参数;运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心衰诊断和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急性心衰组与非急性心衰组年龄比较为[(78.31±11.28)岁vs(72.04±16.13)岁],高血压病史(73.3%vs 50.5%),糖尿病史(30.2%vs 12.1%),冠心病史(35.3%vs 6.1%),以及NYHA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衰组患者气促、肺部啰音发生率和呼吸频率和心率均较非急性心衰组高分别为(78.4%vs 45.5%)、(69.8%vs 40.4%)、(24.22±6.63)vs(22.39±4.56)和(105.33±26.08)vs(97.53±24.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衰组pH值较非急性心衰组低(7.34±0.13)vs(7.39±0.11),而急性心衰组血肌酐较非急性心衰组高(227.57±197.49)vs(133.92±30.9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每博输出量变异度(SVV)是AHF患者30天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SVV每升高1%,30天死亡率增加0.2%-2.9%(P0.05),其余参数在AHF诊断和预后判断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未能较好地诊断AHF,但能在预后判断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无创血流动力监测在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因急性呼吸困难住院的病例按照临床诊断分组,运用胸阻抗法行无创血流动力监测,同时作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左心衰组EF值及CI、VI、LCWI、LCW值均明显低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P〈O.05)PEP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P〈O.05)。右心衰组TFC值明显高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及左心衰组(P〈0.05)。心超测EF值及无创心功能测CI值相关系数r=0.286,两者无相关性。结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为急性呼吸困难早期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我管理项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规范化自我管理项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慢性心衰患者6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只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和一般随访治疗;干预组除此之外,还实施规范化的自我管理项目,包括住院期间系统健康教育、出院健康指导以及电话和家庭随访.干预时间为10个月,排除基线干扰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再入院率和再入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10个月后随访,干预组的再住院率以及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干预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的自我管理项目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真空泵雾化吸入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随机将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42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无创呼吸机使用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采用无创呼吸机联合真空泵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摘机口含式雾化吸入。比较两种治疗措施在改善低氧、二氧化碳潴留、肺功能下降,呼吸及排痰方面的疗效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的多少。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中PO2、FEV1上升,PCO2、Borg评分、排痰困难例数、住院天数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持续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联合真空泵雾化吸入治疗,提高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系统的健康指导;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两组出院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急性冠脉事件的再发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及急性冠脉事件的再发率和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以及出院后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利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情稳定,阻断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对降低老年急性冠脉事件的再发率和死亡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在危重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用于危重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护理经验。方法观察组危重患者进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根据监测值指导和实施液体复苏;对照组50例行中心静脉压监测。结果观察组治愈44例,死亡9例,其中肺水肿、ARDS、DIC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4%;对照组治愈36例,死亡14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达24.0%,2组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面差异显著。结论在危重患者的液体复苏过程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能提供直观、连续、可靠的指导依据,并为及早建立监测系统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吗啡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实验从医院内部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16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将入组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临床监测指标。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临床监测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各项临床监测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吗啡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能够是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促进患者临床指标和身体机能的优化,适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按制定的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整体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按临床路径实施护理,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下,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护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本科室收治的138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不同时期适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6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出院时比较两组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所发生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死亡人数、再梗死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在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再梗死、死亡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提高了心肌梗死患者救护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12月确诊急性脑梗死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54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2年6~12月确诊急性脑梗死实施常规护理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采用本院自行编制的住院满意度问卷在出院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采用修订Barthel指数评估入院及出院时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天数减少,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出院时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时间控制、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中的治疗效果.方法:97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在传统纠正心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呼吸机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则加用简易呼吸气囊进行通气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治疗组RR和SaO2 比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 < 0.05).结论:无创机械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院前急救的抢救效果优于简易呼吸气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再住院情况、病死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的7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分别于出院前和出院后接受面对面干预和电话随访,内容包括劝导戒烟、心理支持、吸氧干预、呼吸功能训练、营养干预和症状识别等。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再住院次数、再住院天数、再住院率、病死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再住院天数和再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的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性的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使患者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和减少急性发作,有助于减少医疗经费开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