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阐述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后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腹部超声改变,探讨其在aGVH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3例HSCT患者进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比较分析aGVHD患者(43例)及无aGVHD患者(30例)的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及肠道声像图变化特征。结果aGVHD患者出现弥漫性肝实质损害、胆囊壁增厚、胆汁淤积、脾脏体积增大及肠蠕动异常等一系列超声变化,与无aGVHD患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HSCT治疗后并发aGVHD患者的腹部超声改变有特异性,能够为aGVHD的临床诊断提供较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腹部超声的声像图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艾滋病(AIDS)腹部超声的声像图改变特征。方法 50例艾滋病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观察肝脏、脾脏、胆囊的超声表现及腹主动脉周围,然后进行分析。结果 AIDS腹部超声的声像图表现为在肝脏、胆囊、脾脏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及腹腔淋巴结肿大。32例脾脏有不同程度的肿大;37例出现肝脏肿大、肝回声异常;23例出现胆囊壁改变;15例有淋巴结肿大。结论 AIDS患者的肝脏、胆囊、脾脏超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及腹腔淋巴结肿大.其中以肝脏、脾脏改变最为明显,虽然以上声像图改变无明确特异性,但是结合临床病史.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及分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脂肪肝和酒精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胜县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脂肪肝(A组)与100例酒精肝(B组)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均结合症状表现、病史和相关检查(实验室、影像学和/或肝穿刺活检)予临床确诊。分别计算两组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并比较脂肪肝与酒精肝的超声声像图特点。结果:超声准确诊断脂肪肝99例,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脂肪肝分别40、39、20例;超声准确诊断酒精肝96例,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酒精肝分别39、38、19例。A组、B组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9.00%、96.00%,差异不显著(P> 0.05)。两组在肝内点状强回声、远场回声衰减度(无/轻度/中重度)、管状结构(清晰/不够清晰/不清晰)等超声图像特点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脂肪肝和酒精肝均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可作为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同时二者的超声图像特征亦存在一定区别,临床工作中可据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4.
超声检查胆囊壁改变在急性黄胆型肝炎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超声检查胆囊壁改变在急性黄胆型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99例经临床证实急性黄胆型肝炎常规进行超声检查,并测量胆囊壁厚度,胆囊腔的大小。结果 本组99例,89例出现胆囊改变占89.9%,表现为胆囊壁增厚,胆囊腔缩小,随着病情的好转,胆囊壁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胆囊壁改变是急性黄胆型肝炎的一种肝外表现,超声检查对急性黄胆型肝炎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的判断,预后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在妊娠中晚期急性重症胆囊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妊娠中晚期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37例,年龄25~38岁,平均(29.13±2.38)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反复疼痛、伴恶心及发热等症状,检查患者体征: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墨菲征阳性,实验室项目检查:白细胞数目10×109/L,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胆囊增大,囊壁增厚。37例患者经正规禁食水抗炎、减痉支持等保守治疗8~12h无明显缓解,临床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经临床评估后患者不适宜开刀手术,行超声引导穿刺置管术。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14例术后12h体温开始下降,23例术后24h体温开始下降,27例腹部疼痛在2h内明显缓解,10例腹部疼痛在术后6~8h明显缓解。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术前与术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术前与术后72h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变。37例患者21例4~6周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后拔管出院,分娩前无1例复发。16例患者症状改善后带管出院,均于分娩后4个月内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对于不易手术且保守治疗效果差的妊娠中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的腹部超声表现,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10年8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腹部超声表现。结果所有患者腹部超声检查均提示肝实质回声致密增粗,占100.00%;其中伴有肝肿大8例,占17.78%;均有脾实质回声致密增粗,占100.00%;其中伴有脾肿大18例,占40.00%;伴有胆囊壁增粗26例,占57.78%;呈双圈表现5例,占11.11%。结论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脾脏、胆囊等脏器的超声检查均提示不同程度的改变,腹部超声检查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ichem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Allo-HSCT)治疗后并发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graftanti-hostdisease,AGAHD)的腹部超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Allo-HSCT患者进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以未发生AGAHD患者(10例)为对照组,分析发生AGAHD患者(33例)的声像学变化特征。结果AGAHD患者出现弥漫性肝实质损害、胆囊壁增厚、胆汁淤积、脾脏体积增大及肠蠕动异常等一系列变化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Allo-HSCT患者移植后的超声检查能够为AGAHD提供较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比较经腹部或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妇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临床检查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经腹部超声检查的为参照组,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为研究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及黄体破裂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观察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的黄体破裂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经腹部多普勒超声检查相比,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在宫腔及子宫内膜等方面的病变具有更高的检出率和符合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9.
乐雄  卫强  曾增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11):2057-2060
目的:探讨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在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超声检查、腹部CT检查,比较超声检查、腹部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检出率,比较超声检查、腹部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的检出情况,分析在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诊断中超声检查、腹部CT检查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间的一致性。结果:在诊断急性胰腺炎时,腹部CT检查的检出率高于超声(P<0.05)。腹部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周围液体积聚、肝损伤的检出例数均多于超声(P<0.05),而超声检查、腹部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动脉瘤出血及4周以后形成假性囊肿的检出例数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对于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在诊断结果一致性方面,腹部CT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之间达到高度一致,而超声与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之间仅中度一致。结论:腹部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不仅可灵敏检出急性胰腺炎,还可准确检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并发症,便于对急性胰腺炎的预后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在脂肪肝背景下超声造影表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在脂肪肝背景下的超声造影表现。方法FNH患者23例,其中合并脂肪肝13例(A组),正常肝10例(B组)。首先行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然后行实时双幅模式超声造影检查。结果A组低回声与偏低回声占84.6%(11/13),B组高回声与偏高回声占60%(6/10)。A组与B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出离心性血流信号分别为41.2%(6/13)与40.0%(4/10)(P>0.05)。超声造影检查:A组结节内于动脉相早期呈中心轮辐状增强8例、偏心增强5例,延迟期呈低回声3例,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76.9%(10/13);B组结节呈动脉早期中心轮辐状快速增强7例、偏心快速增强3例,延迟期100%呈持续性增强,超声造影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FNH合并脂肪肝时二维超声可呈低回声改变,超声造影于延迟期可呈低回声的消退改变,则常需行穿刺活检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1.
肝豆状核变性的超声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脏等腹部脏器声像图变化,探讨超声检查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对59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腹部超声检查的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点,并与临床表现和有关检查结果 相对照.结果 59例患者中,尿铜增高53例,血清铜蓝蛋白降低56例,血铜明显降低57例,角膜K-F环阳性48例,肝脏声像图异常59例,表现包括:(1)弥漫点状增强型;(2)回声不均匀增粗型;(3)结节型.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肝脏声像图改变明显,超声检查可为该病的诊断尤其早期诊断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胆B超观察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肝胆改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50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肝胆B超检查。观察两组超声异常情况、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肝脏病变超声图像情况及观察组中不同年龄、病程患病率比较。结果:观察组超声检查出现慢性胆囊炎、肝内胆管结石、单纯脂肪肝、肝硬化、脂肪肝合并胆囊息肉、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脂肪肝合并胆囊炎总异常率(38.00%)高于对照组(10.00%)(P<0.05);观察组患者中年龄≥50岁的患者肝胆超声检查阳性率(61.90%)大于年龄<50岁患者(20.69%),用药时间≥5年的患者肝胆超声检查阳性率(58.82%)大于1年≤用药时间<5年的患者(27.27%)。结论:采用肝胆B超观察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肝胆改变情况,可明显观察到慢性胆囊炎、肝内胆管结石、单纯脂肪肝、肝硬化、脂肪肝合并胆囊息肉、脂肪肝合并胆囊结石、脂肪肝合并胆囊炎等病变情况,为临床提供一定诊断价值,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用药时间的延长,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炎性胆囊改变与慢性肝病胆囊改变的CT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选择经检查确诊的慢性肝病40例(慢性肝病组)、胆囊炎25例(胆囊炎组),行标准化上腹部双期CT增强扫描检查。先行平扫,然后静脉内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80~100 ml,注药开始后25~35 s扫描为动脉期,60~70 s扫描为门静脉期。结果胆囊炎组影像学改变主要为胆囊轮廓模糊、胆囊壁强化、胆汁密度增高、胆囊邻近的肝组织在动脉期出现一过性强化、囊腔或囊壁积气。慢性肝病组影像学特征为胆囊轮廓清楚、胆囊壁增厚、胆囊周围积液且无流动性,以及和基础肝病有关的特异性征象。结论慢性肝病胆囊改变与炎性胆囊改变的CT表现不同,CT双期增强扫描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改变的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28例的胆囊CT表现。结果 20例(71.4%)表现为胆囊轮廓清楚,囊壁水肿,向心性均匀增厚,呈双边征,胆囊腔呈缩小甚至消失改变。6例(21.4%)表现为胆囊边缘毛糙、轮廓欠清,密度增高,黏稠的胆汁与肿胀的囊壁呈实质样改变。2例(7.2%)胆囊无明显改变。结论胆囊改变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一种肝外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探讨采用阴道超声在妇产科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超声科接诊的16000余例(含产科病例234例)超声诊断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经腹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区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随机抽取100例,其中对照组(经腹部超声)检查的妇科泌尿系统患者77例产科23例,观察组(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妇科泌尿系统患者70例产科患者30例。观察对比两组资料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的妇科泌尿系统患者符合率94%(64/70)和产科患者符合率95%(28/3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妇科泌尿系统患者符合率82%(67/77)、产科患者符合率84%(18/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在妇产科泌尿系统疾病中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常规经腹部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时检查肠气干扰少且无需充盈膀胱,对妇产科疾病的早期诊断有极大帮助,临床价值突出,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急性重症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主要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绞痛、触痛,腹肌强直,多数病人合并有胆囊结石,其中有80%的患者是由于胆囊结石引起胆囊管梗阻所导致~([1]),死亡率较高。本研究分析急性重症胆囊炎高龄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2016年9月来本院就诊的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纳入标准:(1)经过临床症状、超声或CT检查明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脂肪肝患者腹部声像图特征诊断模型,并分析基于该模型计算的超声评分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150例脂肪肝患者,根据血脂水平分为血脂正常组(34例)和血脂异常组(116例),应用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合并血脂异常的典型超声表现,并根据回归系数建立诊断模型。随机选取同期确诊的6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模型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该诊断模型效能;应用建立的脂肪肝患者腹部声像图特征诊断模型计算超声评分,分析超声评分与患者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血脂正常组与血脂异常组肝脏形态、肝脏后方回声是否衰减、肝内血管粗细、肝内血流信号、门静脉主干直径、肝门静脉直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肝实质总回声及脾脏大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肝界增大角度圆钝、肝脏后方回声衰减、肝内血管变细或受挤压及肝内血流色彩暗淡或走行间断是脂肪肝合并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OR=5.029、6.907、4.600、3.802,均P0.05),建立脂肪肝患者腹部声像图特征诊断模型为:Logit(P)=1.615X_1+1.933X_2+1.526X_3+1.335X_4-2.939(X_1:肝界增大、角度圆钝,X_2:肝脏后方回声衰减,X_3:肝内血管变细、挤压,X_4:肝内血流色彩暗淡);经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预测脂肪肝合并血脂异常的曲线下面积为0.831(95%可信区间:0.729~0.934),敏感性87.0%、特异性68.4%;超声评分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正相关(r=0.50、0.46、0.48,均P0.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42,P0.001)。结论建立了脂肪肝患者腹部声像图特征诊断模型,其不仅能够量化脂肪肝患者超声结果与血脂水平间的关系,还有利于提升脂肪肝人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腹部超声检查在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10月在本院接受腹部超声健康体检的参合农民4876名选定为研究对象,检测后统计检测结果,分析各类型疾病检出率。结果:4876名参合农民经腹部超声检测,脂肪肝检出1382例,检出率28.38%,肝囊肿检出809例,检出率16.59%,胆囊结石检出243例,检出率4.98%,胆囊息肉61例,检出率1.25%,肝内占位性病变检出12例,检出率0.24%,共检出2507例腹部超声异常病例,2353名参合农民腹部超声未见明显异常,餐后胆囊检出16例,检出率0.32%。经统计,参合农民常见病以脂肪肝和肝囊肿、胆囊结石患病概率较高。结论:在参合农民健康体检中开展腹部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检查参合农民有无肝脏及胆囊疾病,对患病者能够做到有效诊断,检测实施效果良好,配合度较高,具有较高实施意义及检查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138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0例行全面腹部超声检查(研究组),68例行选择新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时间、超声检查时间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的超声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29%vs 85.29%,P0.05)。研究组患者的超声检查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是诊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中,进行全面腹部超声检查虽然会延长检查时间,但是能够更为迅速和准确地做出诊断,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脂肪肝超声诊断与临床生化检查即血脂和血糖的关系.方法 检查对象为血脂异常962例,合并有血糖异常317例,进行超声检查138例,其中68例为血脂异常和血糖异常,70例为血脂异常而血糖无异常,检查出脂防肝102例.根据肝脏的超声检查与临床生化检查作对比分析.结果 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关系非常密切.结论 脂肪肝的超声诊断有很多的优越性并且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脂肪肝超声诊断的同时应检查血脂、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