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指数(BI)、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BI指数、GCS评分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组则联合实施亚低温治疗,各3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66.7%(P0.05)。另外比较两组FMA评分、N 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示观察组更佳(P0.05)。结论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可得到更为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09-3710
将我院在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试验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8.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使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并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603-3605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疗效好,患者恢复快,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予以探究。方法纳入某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其中48例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作为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6%,低于对照组的20.83%(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死亡率2.08%,对照组患者术后死亡率8.33%,两组患者术后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93-4594
分析颅内血脉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将从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颅内血脉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联合进行亚低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分析及Barthel评分和NIHSS评分。(1)观察组死亡率为2.3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18.60%)(P0.05);观察组恶化率为2.3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11.63%)(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69%,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0.47%)(P0.05)。(2)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显著的高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显著的低于治疗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Barthel评分为(78.67±15.08)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2.56±14.69)分(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为(8.86±2.83)分,显著的小于对照组(10.95±3.01)分(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减少死亡风险;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改善神经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中药消瘀康治疗对患者愈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加服中药消瘀康治疗,对照组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步平均(14.6±8.80)分,高于对照组的(10.2±7.55)分(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可靠,加用中药消瘀康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786-1787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引流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后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30、90d的明显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有利于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脑出血52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金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2):5535-553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方法选取52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并追踪效果。结果出院后对52例进行6~10个月随访,生活完全自理37例,生活部分自理14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349-3350
目的对比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微创组(n=33)与对照组(n=31),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其中对照组行常规开颅手术,微创组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结局情况。结果微创组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19%,微创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完全清除颅内血肿,并且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小,医源性创伤较低,患者术后康复速度较快,手术安全性相对较高,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4267-4268
分析颅内血脉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将从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颅内血脉微创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联合进行亚低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分析及Barthel评分和NIHSS评分。(1)观察组死亡率为2.3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18.60%)(P<0.05);观察组恶化率为2.33%,显著的低于对照组(11.63%)(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69%,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0.47%)(P<0.05)。(2)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显著的高于治疗前(P<0.05),NIHSS评分显著的低于治疗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Barthel评分为(78.67±15.08)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2.56±14.69)分(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为(8.86±2.83)分,显著的小于对照组(10.95±3.01)分(P<0.05)。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效果,减少死亡风险;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改善神经效果,在临床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10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现察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54例高血压患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5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脑室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8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脑室镜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脑室镜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理想,对机体带来创伤较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以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为治疗组,同时以内科药物保守治疗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三月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治疗组80例,对照组54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ADL评分、NIHS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效率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改良软通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远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研究组患者行立体定向-改良软通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骨窗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总好转率、死亡率及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优良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好转率、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优良率分别为88.0%、60.0%,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32.0%(P〈0.05)。结论立体定向-改良软通道微创介入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在患者近期好转情况、死亡情况及远期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传统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脑出血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四种不同方法 治疗基底节中等量(25ml-40ml)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79例患者随机分为内科保守治疗组(内科组)、亚低温治疗组(亚低温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微创组)及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方法 组(联合组)进行治疗.评价其治疗后第14天时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第30天时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FAM)评分和第90天时Barthel指数.结果 联合组与内科组、亚低温组、微创组比较治疗有效率均较高(均P<0.05),微创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内科组(P=0.032).联合组SSS评分、FAM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较其他组好(均P<0.05),其他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脑出血有一定优势,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应用软通道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0例,按随机化设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软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对照组采用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手术前后血肿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生存率。结果术后两组血肿量及NIHS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术后1 d及术后7 d血肿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ADL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生存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清除血肿疗效佳,并发症少,且预后较硬通道手术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ICU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神经缺损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理弹性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压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强化降压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颅内血肿量、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改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较常规组患者(77.14%)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强化降压联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缓解患者的血肿状况,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