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日本《伤寒论》派腹诊与中医辨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腹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内容之一,源于《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在《伤寒杂病论》中,腹诊的内容较为丰富,已初具规模。日本汉方医腹诊的流派之一——《伤寒论》派腹诊即由此而发展形成,延用至今,在日本汉方医的临床诊断治疗中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鉴于中医腹诊在我国中医临床辨证中所占比重较小,为总结整理出较为完整实用的中医腹诊法,笔者按日本《伤寒论》派腹诊的理论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医腹诊理论源于《内经》《难经》,发展于仲景《伤寒杂病论》。日本汉方医以《伤寒杂病论》为基础形成了“伤寒派”腹诊。“伤寒派”腹诊法相对客观,尤其对于诊查气、血、水异常及兼夹时更有优势,且可一定程度上提示处方用药。而男科疾病恰有多郁、多瘀、多痰及相兼同病等特点,“伤寒派”腹诊法用于常见男科疾病诸如不射精、阳痿、早泄等的辨治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日本汉方医学"难经派"腹诊理论的发展轨迹、学术特点。方法:采用文献整理的方法,对汉方医学"难经派"腹诊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对腹诊条文进行归纳,并查阅古今中外腹诊证治文献资料,展示腹诊证治研究概况。结果:以《内经》《难经》为理论基础所形成的"难经派"腹诊,以脐部为中心,采用轻手寻抚、中手寻扪、重手推按等手法,对五脏病证开展诊察,以腹诊辨体质、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因病机,在此基础上有效指导疾病的治疗、判断疾病的预后。结论:借鉴日本汉方医学腹诊理论,对于充实中医诊断学的内容,提高中医诊断学的整体水平,挽救濒临失传的中医特色腹诊诊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日本汉方腹诊发展的规律。方法:通过文献梳理法,对日本汉方腹诊的发展过程进行归纳。结果:日本汉方腹诊和中医腹诊一脉相承、不可分割,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日式腹诊理论与方法,并且出现了多种流派和腹诊专著,其中代表性的有"难经派"的《诊病奇亻亥》、"伤寒派"的《腹证奇览》和《腹证奇览翼》。结论:可以借鉴汉方腹诊发展规律,发展中医腹诊。  相似文献   

5.
王凌 《北京中医药》2012,31(9):668-672
腹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经》《难经》都有关于腹诊的论述,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发挥和发展了腹诊这一诊断方法,并将其应用临证.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将胸腹的各种征象、症状与病因病机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内脏疾病反映于外在腹部客观的实质征象,冠以特有的证名,与治疗、方药相结合,从而直接指导临证施治,为后世开辟了腹诊辨证施治之先河.其不仅为历代医家所遵循,而且影响了日本汉方腹诊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腹诊之术,是中医临床诊察疾病的特色方法之一,源于《黄帝内经》《难经》,发挥发展于《伤寒杂病论》。然自宋代以后,中医腹诊在临床的应用明显减少。清代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推崇腹诊,并提出“腹诊”之名[1]。  相似文献   

7.
腹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并以切(按)诊为主的腹部诊察方法。《内经》中有丰富的中医腹诊理论,它确立了中医腹诊辨病及辨证的原则,腹诊后的治则治法及禁忌,《内经》[1-2]腹诊理论对五脏六腑疾病,特别是胃肠道疾病及肿瘤疾病的中医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日本汉方医界临证诊断方法,除望闻问切四诊之外,都必行腹诊。据笔者实地考察,凡汉方医门诊,病房的病志,均特设有腹诊专页,并预先绘制空白腹象图,医者诊察病人之后写病志时,在空白腹象上注明腹证之各种诊象,以此做为重要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腹诊法是通过切按胸腹,判断病邪之部位、性质,正气之虚实及体质之强弱的方法。腹诊之道,源远流长,上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皆有论述及相关诊察方法的记载。黄煌教授,江苏省名中医,从医40载,擅长运用经方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病,对经方研究建树颇多,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侍诊,获益匪浅,黄煌  相似文献   

10.
《伤寒杂病论》腹诊在中医诊断学的地位十分重要。本文从腹壁张力触诊在《伤寒杂病论》腹诊中的意义进行探讨,认为腹壁张力较客观反映了六经病脏腑病变规律,从腹壁张力触诊可司外揣内,从腹壁张力归经辨病位、从张力高低辨病性,依据腹壁张力变化来源及原因采用相应治法,为中医腹诊的客观化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正> 诊腹法是指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诊查腹部,以了解内脏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简称“诊腹法”。诊腹源自《内经》。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把诊腹与辨证论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诊腹法雏型。晋唐以降,由于封建礼教的影  相似文献   

12.
王凌 《北京中医药》2011,30(8):590-592
腹诊是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中切诊的一个重要部分,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造性地对腹诊进行了发挥、发展,依据病家的自觉症状-腹症和他觉体征-腹证冠以各种各样的腹证名称和采取相应的腹诊手法,用以指导临证的诊断和治疗,为后世医者开拓了腹诊应用之先河.  相似文献   

13.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腹诊与方药相结合,开启了腹诊辨证施治的先河,直到清代,名医俞根初为代表的绍派伤寒注重腹诊法,俞氏学习前代名医关于腹诊的相关理论,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证感悟,所编纂的《通俗伤寒论》中有专章讨论腹诊,观点独到,颇有特色,被后人称为"集腹诊之大成"。  相似文献   

14.
王凌 《北京中医》2011,(8):590-592
腹诊是中医诊断学望闻问切中切诊的一个重要部分,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造性地对腹诊进行了发挥、发展,依据病家的自觉症状-腹症和他觉体征-腹证冠以各种各样的腹证名称和采取相应的腹诊手法,用以指导临证的诊断和治疗,为后世医者开拓了腹诊应用之先河。  相似文献   

15.
程孝雨 《光明中医》2009,24(11):2169-2169
《伤寒杂病论》和现代医学都有腹诊,但两者意义不同,各有所长。现代医学腹诊的范围上起横膈,下至骨盆,前面及侧面为腹壁,后面为脊柱及腰肌,包含着腹壁、腹膜腔和腹腔脏器等内容。《伤寒杂病论》的腹诊范围较广泛,包括了整个胸部和腹部。  相似文献   

16.
宋金岭 《中医研究》2014,(11):62-64
腹诊理论肇始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自仲景后鲜有研究运用者.俞根初为清朝名医,医名远播,学验俱丰.其著作《通俗伤寒论》中腹诊理论独占一篇,论述精详,是对仲景腹诊理论的发展发挥.  相似文献   

17.
日本汉方医的腹诊北京市宣武医院(100053)龚玲日本的汉方医在诊断疾病时也讲四珍。望诊、闻诊、问诊与中医大致相同,而切诊却与中医有所不同。日本汉方医的切诊包括脉诊和腹诊。脉诊只有浮、沉、迟、数、缓、弦、紧、滑、芤九种,而腹诊作为日本汉方医特微的诊察...  相似文献   

18.
腹诊法是中医诊察疾病的方法之一,发端于《内经》和《难经》,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予以临床验证和践行,自此这一诊病方法就成为历代医家临床认知病证的重要手段。这一诊法与《内经》创立中医学其它诊病方法一样,都依存于"司外揣内"的思维背景,凭借着相当丰富的临床实践资料的支撑,以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理论为其基础,成为独特的诊病手段,是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识病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平脉辨证,是汉·张仲景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等基本理论,用以诊察伤寒、杂病,“见病知源”的主要法则。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杰出的辨证学家和辨证学著作,同时,也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模式、方法和思想体系。现存《伤寒杂病论》分作《伤寒论》和《金匮》两书。考  相似文献   

20.
柯雪帆 《中医研究》1992,5(1):15-19
腹诊是中医诊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都有关于腹诊的记载。自中医腹诊传入日本之后有所发展,有不少古代的腹诊专著,现在日本汉方医大多应用腹诊,有的还作为主要的诊断方法,也有不少近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