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属肝病晚期,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治疗上主要以对症支持为主,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毒复制指标阳性的患者,有效抑制病毒复制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本研究在给予保肝支持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宇琼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071-5071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9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Child-PughB级35例,C级1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恩替卡韦0.5 mg,1次/d口服,48周评估疗效;对照组21例,予一般保肝、利尿治疗。结果治疗组HBV-DNA阴转率、ALT、白蛋白的复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能快速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延缓及阻止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规的保肝、利尿及对症支持治疗疗效差,如果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肝细胞炎症及肝组织纤维化,肝硬化呈进行性发展,疾病会进一步发展[1-2],最后发展为肝哀竭、肝肾综合征及上消化道出血,极少数患者甚至发展为肝癌.临床上应选用快速抑制病毒复制,耐药风险低的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治疗[3].为此作者观察了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已证实,核苷类药物对HBV DNA有显著抑制作用,可延缓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进展,纠正失代偿,提高生存率[1]。我们于2006-06/2007-06应用第三代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博路定)治疗乙型肝炎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8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45~65(54.3±8.7)岁。乙型肝炎病史10~20 a,肝硬化病史4~6 a。所有患者HB-sA g、HB cA b均阳性,血清HB eA b阳性10例,HB eA g阳性8例,血清HBV DNA均阳性(>1 000 Cop ies/m l)。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200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标准[2]并排除伴有重度黄疸、Ⅱ度以上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大量腹水、肝肾综合征及合并HCV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者。所有患者既往均未行任何抗病毒治疗。1.2方法1.2.1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病情予甘利欣、还原型谷胱甘肽、肝安、思美泰、门冬氨酸钾镁、维生素K1等护肝、利胆药物及利尿剂、人血白蛋白、新鲜冰冻血浆等药物进行对症、支持和防治各种并发症等治疗,口服恩替卡韦(博路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  相似文献   

5.
高波  王彦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5):6199-6200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26例患者,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定期观察肝功能、HBV-DNA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患者12、24、48、96、144、156周HBVDNA转阴率分别为34.9%、50.7%、60.8%、93.4%、96.7%、97.5%,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减轻或阻止病情进展,改善症状和肝功能,长期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单胺S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蛋白、碱性磷酸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Ⅳ型胶原、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胶囊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肝功能,缓解肝硬化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以夏邑县人民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72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HBV-DNA阴转率、HBe Ag阴转率、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ChildPugh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HBV-DNA阴转率为91.7%,HBe Ag阴转率为80.6%,与对照组的69.4%、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丙冬氨酸氨基转移酶[(54.0±15.5)VS(63.7±12.6)]U/L、白蛋白[(34.3±1.0)g/L VS(31.8±0.8)g/L]、总胆红素[(30.2±7.3)μmol/L VS(34.7±7.0)μmol/L]、Child-Pugh评分[(6.2±1.3)分VS(7.3±1.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治疗组32例.2 组均给予保肝、对症、支持疗法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1片/次,1次/d,空腹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扶正化瘀胶囊,3 粒/次,3次/d,饭后口服,其恩替卡韦用法、用量同对照组,2 组疗程均为48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HBV-DNA水平、HBeAg阴转率,并进行Child-Pugh评分.结果:2组治疗后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白蛋白较治疗前增高(P<0.01),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 组治疗后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70.0%)优于对照组(43.3%)(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近期疗效满意,优于单用恩替卡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在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两组的肝功能指标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对肝硬化进行有效逆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3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观察比较两纽的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Child—Pugh积分值的变化。【结果】恩替卡韦治疗组肝功能改善、HBVDNA下降幅度及Child—Pugh积分值下降幅度,均较对照组为优,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以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肝爽颗粒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肝功能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肝纤维化及肝功能指标水平比治疗前低,且联合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应用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可有效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对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指标水平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对控制疾病进展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加拉米夫定组38例与恩替卡韦组42例,比较两组肝功能、肝硬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组ALB高于加拉米夫定组(P0.05),TBIL、ALT低于加拉米夫定组(P0.05)。治疗前,两组HA、LN、Ⅲ-C、Ⅳ-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恩替卡韦组HA、LN、Ⅳ-C低于加拉米夫定组(P0.05),Ⅲ-C高于加拉米夫定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延缓肝硬化,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临床护理宣教,加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自我护理管理,提高抗病毒药物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效果.方法 通过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对于药物的依从性、心理、日常生活、定期复查、饮食等指导和宣传,了解不同时期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 42例通过掌握自我护理管理内容及方法后,均能遵医嘱服药,遵循护理指导,提高了治疗、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我科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效果.结论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对于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以及掌握正确的日常生活和饮食,对于疾病的控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分别联合软肝颗粒、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秦皇岛市第三医院和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活动期患者,依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10例,研究组9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研究组采用恩...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1例,随机分为2组。在综合性治疗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1例加用ETV,对照组30例加用阿德福韦酯(ADV)。观察症状减轻及复常情况,检测肝功能指标、血清透明质酸(HA)、乙肝五项标志物定量、乙肝病毒基因(HBV-DNA)以及肝脏磁共振扫描(MR)等。结果治疗组症状复常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HBV-DNA阴转率、HBeAb阳转率、MR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ETV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疗效确切,可不同程度逆转肝硬化,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序贯替比夫定及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对肝功能及血清病毒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8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在常规保肝、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基础上观察组用序贯替比夫定治疗,对照组用序贯恩替卡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12、24、48和72周时肝功能、血清病毒学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Child-Pugh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一时期比较,观察组ALT、TBil和Child-Pug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ALB、PTA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同一时期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替比夫定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高于恩替卡韦,可有效促进肝功能快速恢复,血清病毒学指标转阴率,安全性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我们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肝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48周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测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乙肝病毒基因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毒变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将恩替卡韦应用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抑制肝炎病毒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并且患者在治疗期间耐药率较低,对延缓肝硬化病情进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D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3例Child-PughB级乙型肝炎DLC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30例(给予恩替卡韦0.5 mg口服,1次/d)和拉米夫定对照组33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口服,1次/d),疗程均在48周以上。在治疗开始前、开始后1、12、24、48周分别检测血清乙肝病毒定量(HBV 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清肌酐(SCr)、血常规和Child-Turcotte-Pugh分级(CPT评分)等指标。结果恩替卡韦组有24例、拉米夫定组30例已完成48周治疗。恩替卡韦组治疗失代偿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拉米夫定组疗效相似。拉米夫定组有7例出现耐药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恩替卡韦组无1例发生耐药。恩替卡韦组2例、拉米夫定组3例发生原发性肝癌。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DLC1年临床疗效较明显,无耐药发生,是乙型肝炎DLC抗病毒治疗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