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爽  张林娜  刘海军  刘永梅 《新医学》2008,39(2):101-103
目的:比较阿托品扩瞳法与遮盖法治疗儿童单眼弱视的疗效.方法:72例3~7岁弱视患儿分为遮盖组(42例)和阿托品组(30例).遮盖组采用眼贴或眼罩遮盖健眼,每日至少4小时.阿托品组每晚睡前将1%阿托品眼膏涂于健眼下睑结膜囊内.比较2组疗效.结果:视力达到基本痊愈所需时间:遮盖组为(16.9±1.3)个月,阿托品组为(17.2±1.6)个月(P>0.05).遮盖组立体视重建有效率为69%,阿托品组为66%(P>0.05).遮盖组的依从率为69%,阿托品组的依从率为90%(P<0.01).遮盖组和阿托品组视力提高差异最大的时间出现于第2次复诊,遮盖组视力平均提高2.23行,阿托品组视力平均提高1.30行,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遮盖法提高视力所需时间比阿托品扩瞳法短,但其依从率不如阿托品扩瞳法,2种方法治疗弱视的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矫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屈光不正性弱视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给予屈光矫正、精细训练、遮盖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行弱视矫治。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矫正视力、调节幅度及调节灵敏度均低于参照组,屈光度及调节滞后量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矫正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儿眼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1):4086-4087
分析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阶段性治疗的疗效。选取收治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80例(150眼)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阶段性弱视治疗,治疗3个月为1个阶段,观察治疗4阶段(12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比较4个阶段的疗效。经阶段性治疗,80例患儿(150眼)每次复诊时的最佳矫正视力与前次相比,均存在较大差异(P0.05),经4个阶段(12个月)的治疗后,80例患儿(150眼)各个阶段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68.0%、80.67%、98.67%,且各个阶段的总有效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的节段性治疗疗效差异较大,且随着治疗阶段的增加,矫正视力提升也不一致,但总有效率随阶段性治疗的延长而相应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12岁以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发病特点及弱视训练对其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5年3月于本院眼科就诊的384例弱视儿童(年龄≤12岁),采用屈光仪及验光检测测定其屈光度,采用遮盖法、角膜映光法、交替遮盖法测定眼位,确定屈光状态,分析12岁以下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发病特点;并对所有患儿给予弱视训练,与同期来本院体检的100例正常儿童作比较,分析弱视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调节功能的影响.[结果] ①384例(768眼)儿童,弱视占70.83%,3~6岁组弱视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7~9岁组,随年龄的增大,弱视比例降低;②3~6岁组以高度弱视常见,7~9岁、10~12岁以中度弱视多见;③不同年龄弱视屈光不正均以远视型多见,近视则较少,远视散光与复性远视散光多见,其次为单纯远视;④训练后,弱视组矫正视力、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提升,屈光度、调节滞后量降低,与同组训练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矫正视力、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仍低于对照组,屈光度、调节滞后量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6岁屈光不正性弱视发病率较高,且相对严重,随年龄的增加,弱视发病率降低,程度减轻,采用弱视训练,可明显改善患儿视觉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东营市儿童弱视调查与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东营市儿童弱视发病情况,比较传统干预法和深度干预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筛查东营市5 742名3~12岁儿童视力,对低视力患儿进行屈光检查、眼底检查、裂隙灯检查,分析该地区3~12岁儿童的弱视发病率,确定弱视类型及弱视程度。对36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进行深度干预治疗,对随机门诊就诊的34例屈光不正性患儿进行传统干预治疗,将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筛查出现低视力患儿1 091例,弱视患儿131例,弱视检出率为2.3%。其中3~6岁儿童共1 422例,低视力患儿269例,弱视患儿45例,弱视检出率为3.2%;7~12岁儿童共4 320例,低视力患儿822例,弱视患儿86例,弱视检出率为2.0%。视力提高行数传统干预组为(3.36±1.36)行,深度干预组为(5.14±1.72)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P<0.01)。立体视觉回复传统干预组为45.3%,深度干预组为58.1%。结论:东营市3~12岁儿童弱视检出率为2.3%,深度干预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优于传统干预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由于位置锐度代表了人眼所能识别的最小空间纹理,作者选择了位置辨别训练来观察对儿童弱视者某种视觉任务进行反复训练的治疗作用.目的:评价位置辨别训练改善弱视患者位置辨别功能进而提高视力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自身对照试验,于2006-07/2009-0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视光中心完成.对象:选择在广西视光中心就诊的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7±1)岁.方法;采用位置噪声分类图像进行弱视治疗.位置辨别能力的训练每天进行2次,终止时间为受试者的位置辨别水平达5级且维持恒定状态.每位受试者在接受训练前通过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测最佳戴镜矫正视力,训练4~6个月后再次检测最佳戴镜矫正视力,视力检测结果对照logMAR视力进行转换.主要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弱视患者最佳矫正视力以及位置辨别能力的差异.结果:在戴镜矫正屈光不正的前提下接受视知觉学习的时间为(9.5±2.1)个月.弱视患者在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294±0.176logMAR,0.028±0.097logMAR,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18.943,P=0.000).治疗前、后位置噪声分别为(2.7±1.6),(3.9±1-2)级,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5.543,P=0.000).结论:位置辨别训练可以改善弱视者的位置辨别功能,此改善可转化为最佳矫正视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736-738
探讨传统遮盖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疗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81例屈光参差性弱视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传统遮盖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传统遮盖联合综合训练治疗,根据全国儿童弱视防治组制定的弱视评价标准评价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及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P0.05);两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患儿视力,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治疗组。(P0.05)。传统遮盖联合综合训练治疗大龄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易学,患儿依从性高,视力提升明显,临床疗效显著,大大缩短戴镜时间,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遮盖时间治疗儿童单眼轻中度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单眼轻中度屈光参差性弱视行遮盖疗法及弱视训练的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30例每日遮盖2 h;B组30例每日遮盖4 h。比较2组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个月,B组BCVA相比A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2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与B组9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眼轻中度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而言,早期遮盖时间越长效果越理想,利于提升矫正视力,治疗6个月后短时间遮盖也能达到长时间遮盖的效果,对治疗6个月后儿童应用短时间遮盖利于提升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阿托品压抑治疗儿童弱视两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眼科自2003年统计,在儿童屈光不正的群体中,弱视发病率约为2%~4%。药物压抑疗法对年幼的患儿具有不易引起遮盖性弱视、治疗依从性强等特点。为了解阿托品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对弱视儿童进行压抑治疗的疗效,我们进行了对比观察,并统计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3-03/2006-03自愿接受阿托品单眼压抑治疗的弱视儿童120例,在接受此次治疗前均未接受过任何弱视治疗。其中108例坚持完成治疗,被列入疗效统计中。患儿年龄2~6岁,平均4.7岁。其中男60例,女48例。所有患儿初诊时均行眼部常规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变,且为中心注视的单眼弱视患儿。均应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检影,戴镜矫正屈光不正。弱视眼矫正视力0.1~0.5,健眼矫正视力≥0.8,或较对侧眼视力高3行以上。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时分为两组:A组(每周用药一次)60例患儿,其中男35例,女25例。屈光参差性弱视45例,斜视性弱视12例,二者兼有的患儿3例;B组(每日用药一次)60例患儿,其中男41例,女19例。斜视性弱视8例,屈光参差性弱视48例,二者兼有的患儿4例。1.2治疗方式(1)A组:每隔6 d用1%阿托品眼膏约0.2 m g涂健眼1次。...  相似文献   

10.
遮盖疗法为治疗弱视的基本方法之一,但对旁中心注视性弱视,治疗方法不一。为进一步探讨遮盖健眼治疗旁中心注视性弱视的疗效,我们对资料完整的100眼旁中心注视性弱视进行了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患者均为眼肌门诊中的斜视性弱视,经视镜检查确定为旁中心注视,其中旁中心凹注视(2°以内)59眼,黄斑注视(2~4°)25眼,周边注视(4°以外)16眼。全部患者用1%阿托品眼膏扩瞳7天,验光配镜矫正屈光不正后,遮盖健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在传统综合疗法的基础上应用基于虚拟现实视感知觉检查评估系统平台进行视功能综合训练对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无锡市儿童医院门诊收治的7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14眼),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6例(56眼)、对照组36例(58眼)。对照组仅接受传统综合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用基于虚拟现实视感知觉系统的视功能综合训练方案,比较两组综合疗效、最佳矫正视力与屈光度、立体视与双眼融象功能、视觉敏感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21%,对照组为8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7,P<0.05)。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屈光度低于对照组,各空间频率下患眼对比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立体视异常占比低于对照组;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立体视异常、双眼融象功能异常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接受传统综合疗法的同时,给予基于虚拟现实视感知觉检查评估系统的视功能综合训练,对改善屈光度及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3-6岁儿童弱视的患病状况,从而对弱视儿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对珠海市10所幼儿园的2800名3-6岁儿童,在自然光线下以5m距离进行视力检查,并用角膜映光法,遮盖去遮盖法查眼位,将远视力低于1.0列为视力低常,对视力低常和斜视者给予0.5%阿托品眼药水/膏,3次/d,连用3d,于第4天行验光检查,并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查矫正视力,同时做眼科常规检查.结果 受检儿童患弱视69例(2.46%),以屈光不正性弱视(52.17%)居首位.其次是斜视性弱视(24.64%)和屈光参差性弱视(15.94%).结论 儿童弱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屈光不正.儿童弱视的漏诊、漏治率较高,需加强儿童眼保健工作,早查早治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促进视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我院采用弱视视觉刺激加遮盖法及作业疗法等综合训练,治疗儿童弱视,观察 2年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998~ 2000年我院治疗的 3~ 12岁的弱视儿童, 45例 60眼,其中男 26例 35眼,女 19例 25眼治疗时间为 6个月~ 2年。儿童弱视的临床分类,按 1996年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工作会议通过标准进行。其中按程度分类:轻度弱视:矫正视力 0.8~ 0.6,共 27眼;中度弱视:矫正视力 0.5~ 0.2,共 12眼;重度弱视:矫正视力 0.1以下, 7眼。按类型分类:屈光不正性弱视 35眼;屈光参差性弱视 5眼;斜视性弱视 4…  相似文献   

14.
弱视是儿童视觉功能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中屈光不正性弱视占很大比例。我们根据儿童爱玩游戏机的特点采用配镜矫正联合传统遮盖加玩游戏机进行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康复训练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选择我科门诊 1997~ 2000年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 86例 102眼,男 35例 40眼,女 51例 62眼;年龄 3~ 11岁,治疗时间 6个月~ 2.5年。 方法:常规检查远近视力、眼位、屈光间质、眼底、无器质性眼病,以 1%阿托品膏涂双眼, 3次 /d,连续 3天,验光配矫正镜,然后使瞳孔恢复正常,遮盖法加玩游戏机进行训练,每日坚持 30…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3~6岁儿童弱视的患病状况,从而对弱视儿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对珠海市10所幼儿园的2800名3~6岁儿童,在自然光线下以5m距离进行视力检查,并用角膜映光法,遮盖去遮盖法查眼位,将远视力低于1.0列为视力低常,对视力低常和斜视者给予0.5%阿托品眼药水/膏,3次/d,连用3d,于第4天行验光检查,并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查矫正视力,同时做眼科常规检查。结果受检儿童患弱视69例(2.46%),以屈光不正性弱视(52.17%)居首位。其次是斜视性弱视(24.64%)和屈光参差性弱视(15.94%)。结论儿童弱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屈光不正。儿童弱视的漏诊、漏治率较高,需加强儿童眼保健工作,早查早治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是促进视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矫治屈光参差性弱视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治疗青少年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1年12月门诊经规范眼视光学检查,诊断屈光参差性弱视的青少年128例(221眼),其中68例(116眼)纳入观察组,配戴RGP矫正视力;60例(105眼)纳入对照组,配戴框架眼镜,并行增视能弱视训练。观察两组矫正视力后1、3、6、12个月视力,并与治疗前比较。结果随访终点,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7.2%和44.5%(P0.05),1年基本治愈率分别为45.0%和12.3%(P0.05)。观察组未发现严重接触镜并发症。结论 RGP较框架眼镜具有良好的光学优越性,对于屈光参差性儿童弱视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阿托品联合短时遮盖治疗小儿弱视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弱视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短时遮盖治疗,观察组采用短时遮盖联合阿托品治疗,比较两组视力恢复情况、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平均视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视力提高行数、弱视眼球矫正球镜度数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儿平均视力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黏膜干燥1例,心动过速1例,对照组发热1例,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阿托品联合短时遮盖治疗小儿弱视疗效理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法治疗弱视患儿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对186例(278眼)弱视患儿进行戴镜、遮盖治疗、弱视训练及精细目力训练等弱视综合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在186例弱视儿童中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最好, 有效率为95.24%,与屈光参差性弱视和斜视性弱视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 0. 05) 。而斜视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率相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轻度弱视的治愈率为93.65%, 与中度弱视(72.45%)和重度弱视(40.74%)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 01)。弱视儿童的治疗年龄、注视性质和依从性对弱视疗效有明显影响。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效果满意,其疗效与弱视类型、程度、注视性质、年龄、规范治疗、疗程及患者的依从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8):4202-4203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眼科收治的60例双眼矫正视力相等或差一行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采用卡洞法检查将患儿分为主视眼组与非主视眼组。对所有患儿使用阿托品散瞳以检查其眼睛的矫正视力和屈光度,并对其进行双眼同量弱视治疗,在治疗后第1、2、4、8个月检查患儿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矫正视力的基本治愈率和进步行数。结果经同量治疗1个月后,患儿主视眼的基本治愈率及矫正视力的进步行数较非主视眼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量治疗2、4、8个月后,患儿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的基本治愈率及矫正视力的进步行数无明显差异(P>0.05)。对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进行同量治疗,短期内主视眼的疗效优于非主视眼。  相似文献   

20.
儿童弱视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儿童弱视治疗的疗效。方法:108例(178眼)弱视儿童进行验光配镜、遮盖治疗及精细目力训练等综合治疗。结果: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愈率为77.69%,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愈率为76.46%,斜视性弱视的治愈率为69.57%,结论:弱视治疗的疗效与弱视的类型、程度、年龄有密切关系。弱视程度越轻,开始治疗越早,疗效越好。各类型的弱视以屈光不正性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