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2017,(2):108-111
目的评价基因芯片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结核科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涂片阳性的肺结核住院患者238例,取其痰标本,分别用基因芯片、传统的罗氏培养和药敏试验3种方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异烟肼耐药性检测和利福平耐药性检测;把罗氏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基因芯片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基因芯片技术检测涂片阳性患者痰标本异烟肼耐药的情况与金标准无显著差异(P>0.05);利福平耐药的情况与金标准相比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基因芯片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情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实验室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基因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性的效能。方法纳入痰液涂片阳性肺结核病患者278例,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MTB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对检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基因芯片法检测涂阳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68.18%、95.73%,与液体培养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灵敏度随着涂阳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趋势=3.39,P=0.066)。检测异烟肼耐药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45.45%、99.00%,与液体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3+涂阳等级的患者。检测耐多药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7.50%、97.48%,与液体培养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35)。结论基因芯片法检测涂阳肺结核患者利福平耐药性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较好,但对异烟肼耐药性和耐多药的效果不佳,特别是涂片阳性等级较低者容易发生漏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rpoB基因突变和耐异烟肼katG、inhA基因突变,建立一种新的分子药敏试验方法。方法根据结核分枝杆菌rpoB、katG、inhA基因序列设计探针并制作DNA芯片,PCR掺入法荧光标记,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位点的目的片断与DNA芯片杂交,同时以传统药敏试验和DNA测序法为对照。结果 7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20株药物敏感株芯片杂交结果与标准株完全相同;30株耐RIF临床分离株均检测到rpoB基因突变;50株异烟肼耐药株中有41株检测到katG基因突变,9株检测到inhA基因突变,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用DNA芯片可快速、特异地检测出大多数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的rpoB、katG、inhA基因突变,可用于临床耐药性的检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在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涂片阳性的202例疑似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基因芯片检查,去除液体培养实验结果为污染与阴性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等原因的37例,以液体药敏实验为金标准,共165例患者中分析对利福平、异烟肼和MDR(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基因芯片对利福平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8%和93.1%;对异烟肼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7%和96.2%,对MD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9%和95.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度较好,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玲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4,20(6):450-453
结核病是全球关注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尤其是亚洲和非洲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WHO估计2006年全球有920万例新发结核病患者(139/10万)。亚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占全球病例的55%,非洲31%。随着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近年来由于药物应用的不合理和不规范,导致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形势日益严重,给结核病的防治带来巨大挑战。耐药菌株的播散是结核病再次全球性流行的根本原因。耐药株引起的耐药性结核病甚至耐多药,已成为临床治疗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引起的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结核病在我国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疾病负担日益增加。MTB耐药,尤其是多重耐药、广泛耐药,是结核病临床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MTB耐药性检测已成为结核病临床治疗、监测的关键性问题。目前MTB耐药检测方法主要有表型检测、分子检测以及新型检测技术。本研究对现有MTB耐药性检测的技术方法进行综述,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新型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线性探针杂交技术(简称HAIN技术)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效果,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传统罗氏培养及药敏试验和HAIN技术同时对开封市2010年4~10月份登记的453例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耐多药检测,以传统罗氏培养及药敏试验为金标准对HAIN技术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具有完整耐药检测结果的430例患者纳入分析。HAIN技术对新涂阳患者(P=0.589)和复治涂阳患者(P=1.000)耐药的检测效果与金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初治涂阳患者耐多药灵敏度为66.67%,Kappa值为0.56,阳性预测值为50.00%;检测复治涂阳患者耐多药的灵敏度为69.23%,Kappa值为0.61,阳性预测值为69.23%;所有检测结果的特异度均>91.00%,阴性预测值均>91.00%。结论 HAIN技术同传统方法检测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AIN技术对初治涂阳患者耐多药的阳性预测值偏低,检测效果有一定局限性,可能会在实际应用中造成过度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基因芯片技术在雅安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检测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06/2018-11雅安市结核病可疑患者痰培养分离株190株进行基因芯片菌种鉴定、耐药检测和比例法药敏试验。以比例法药物敏感试验为金标准,分析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和耐多药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指数。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两方法有无差异;采用Kappa检验比较两方法的一致性。两方法有差异的部分样本用基因测序的方法进行比对。结果基因芯片技术进行菌种鉴定,190株分离株中,有186株为结核分枝杆菌,4株为非结核分枝杆菌。以传统比例法药敏试验为金标准,186株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90.0%和96.6%,正确指数为0.866;对异烟肼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5%和99.4%,正确指数为0.889;对耐多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75.0%和99.4%,正确指数0.744。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cNemar检验,P值分别为0.125、1.000和1.000)。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01、0.910、0.792)。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利福平耐药相关rpoB基因突变率最高的位点为531;异烟肼耐药相关katG基因主要突变位点为315。结论基因芯片技术与比例法药敏试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耐药结核病诊断方法,在地市级结核病检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耐药结核病患者的不断增加,氧氟沙星(Ofloxacin,OFLK)等氟喹诺酮类抗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药物被广泛应用,对OFLX的耐药呈上升趋势.早期检测OFLX的耐药性对临床用药具有指导作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作用靶位是菌体的DNA解旋酶,该酶由gyrA和gyrB基因分别编码的A和B亚基组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基因芯片法直接检测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法检测76例结核病临床确诊病例和96例非结核病患者痰液、骨脓、胸腹水、脑脊液等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DNA,并对基因芯片的影响因素如标本的液化和样本浓度等进行探讨。结果标本液化对基因芯片法的检测结果影响较大,而样本浓度对检测结果影响不大。结论基因芯片法直接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特点,可以作为临床结核病诊断的重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10)
目的探讨噬菌体扩增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MTB)利福平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噬菌体法和基因芯片法直接检测380份痰样本,分析MTB对利福平的耐药性,同时对痰样本进行BACTEC MGIT 960培养,并用培养法对培养菌株做药敏试验,对3种方法检测的药敏结果进行比较。涂片阴性培养阳性样本,用临床分离株进行以上3种方法利福平耐药性检测并比较结果。对与培养法结果不一致的样本进行DNA测序。结果以培养法为参考方法,噬菌体法的综合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7.8%(36/41)、94.1%(95/101)、92.3%(131/142);基因芯片法的综合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2.9%(34/41)、96.0%(97/101)、92.3%(131/142),2种检测方法的综合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91、χ2=0.421、χ2=0,P0.05)。结论本次研究显示噬菌体法和基因芯片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均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在结核病快速诊疗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联合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试验方法,以提高耐药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对126株已知耐药浓度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株和敏感株分别采用硝酸盐还原试验(Nitrate Reductase Assay,NRA)和反向斑点杂交试验(reverse-dot blot hybridization,RBH),检测其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性,并将结果与绝对浓度法结果相比较。结果硝酸盐还原试验和反向斑点杂交试验联合检测与绝对浓度法比较具有高度的一致性(P﹥0.05),异烟肼灵敏度95.5%,特异度100%;利福平灵敏度100%,特异度98.1%;链霉素灵敏度93.2%,特异度92.7%;乙胺丁醇灵敏度94.1%,特异度94.6%。结论硝酸盐还原试验和反向斑点杂交试验联合检测可作为快速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建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根据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序列,自行设计针对rpoB、katG、inhA、rpsL和embB基因中常见耐药突变区的系列寡核苷酸探针,制成膜芯片,并对64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株的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在36株RFP耐药菌中,有32株被检出在rpoB基因上发生突变,突变检出率为88.89%(32/36);在39株INH耐药菌中,有30株被检出在katG或inhA基因上发生基因突变或缺失,检出率为76.92%(30/39);在34株SM耐药菌中,有25株被检出在rpsL基因分析部位发生突变,检出率为73.5%(25/34);在32株EMB耐’药菌中,有19株在embB基因分析部位发生突变,检出率为59.4%(19/32)。膜芯片检出的突变与基因测序结果一致。结论用膜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四种主要一线抗结核药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常规药敏方法的补充,用于指导开展早期、有效的临床化疗。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8)
目的评估线性探针方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江西省耐药监测点分离培养的阳性菌株,收集菌体,提取DNA,采用MTBDRplus试剂盒进行检测,以国际标准的比例法检测结果作为对照,评价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并分析突变分布情况。结果检测利福平耐药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8.35%;检测异烟肼的灵敏度为76.31%,特异度为98.83%。耐利福平基因突变频率最高的位点为rpo B H531L(57.89%),耐异烟肼基因突变频率最高的位点是kat G S315T1(60.61%)。结论可利用MTBDRplus快速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是快速发现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于肺鲒核的患者,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检测手段就是痰标本涂片的抗酸染色和结核菌培养,对结核病进行诊断,同时经培养分离的分枝杆菌菌株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一定数量的临床标本进行抗酸染色并进行LJ培养基培养(慢培组),同时进行MGIT液体培养基的快速培养(快培组)并对阳性标本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将二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传统的固体培养基(LJ培养基)的阳性检出时间为平均4—7周,MGIT液体培养基的捡出时间可以达到8—14天,结论:快培组阳性检出时间远远短于慢培组,阳性检出率也高于慢培组。 相似文献
16.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6,(3)
目的通过线性探针方法与传统药敏试验(比例法)在四川省自贡市涂阳肺结核患者中耐药检测相比,评价线性探针方法用于检测临床耐药肺结核患者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自贡市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以及涂阳患者阳性培养物,以传统比例法药敏试验为标准获得探针检测异烟肼(INH)、利福平(RFP)耐药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线性探针检测92份涂阳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异烟肼耐药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8.6%、98.8%;利福平耐药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2%、94.5%,耐多药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3.3%、97.4%;202株菌株中异烟肼耐药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0.6%、98.8%,利福平耐药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2.9%、98.1%,耐多药检测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7.3%、98.9%。结论线性探针方法适用于临床涂阳肺结核患者异烟肼、利福平耐药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PCR-SSCP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相关基因rpoB突变。方法:用比例法筛选出70株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用PCR-SSCP方法检测菌株ropB基因突变,并与比例法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70株耐利福平菌株中,单耐利福平菌株为12株,同时耐福平和异烟肼菌株为58株。扩增菌株rpoB基因,7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ropB基因突变率为91.43%(64/70),其中,耐多药菌株ropB基因突变率为91.38%(53/58),单耐利福平菌株ropB基因突变率为91.67%(11/12)。结论:用PCR-SSCP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FP耐药性所用时间大幅缩短,检测出的结果与传统方法一致率高,但结核分枝杆菌表型耐药菌株,存在rpoB基因位点无突变的现象,是否存在其他耐药位点或耐药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锦州市传染病医院临床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的分析,了解锦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状况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取锦州市传染病医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抗酸杆菌培养阳性的菌株500株,采用绝对浓度法进行4种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在500株结核分枝杆菌中,278株对4种抗结核药物皆敏感,222株至少对一种药物敏感,结核菌的总耐药率为44.4%(222/500)。仅对一种抗结核药物耐药的菌株56株,总的耐单药率为11.2%。结论锦州市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严重,应当引起相关医疗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MTB)对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利福平(RFP)和异烟肼(INH)等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法联合检测300株MTB临床分离株的SM、EMB、RFP和INH耐药性,并与BACTEC960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将结果不相符的菌株进行测序,并比较结果.结果 基因芯片法测定300株MTB临床分离株,SM敏感188株、耐药112株,以rpsL43、88位aag突变为agg为主;EMB敏感251株,耐药49株,以embB 306位atg突变为gtg为主;RFP敏感211株,耐药89株,以ropB 516位aag突变为gag为主;INH敏感210株,90株,以KatG 315位gtg突变为gag为主;基因芯片法检测SM、EMB、RFP和INH耐药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1%,99%;60.0%,100%;72.0%,98%;75.0%,99%;2种测定方法结果不相符菌株中,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基因芯片法检测点突变具有高度特异性.结论 基因芯片法联合检测MTB对SM、EMB、RFP和INH的耐药性,快速且特异性高,可作为MTB临床检测耐药性的快速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在分枝杆菌属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不同类型标本检出率的差异。方法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患者的痰液、脓液、胸腹水、脑脊液等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属DNA检测,进一步对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标本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900份临床样本的鉴定结果总阳性率为10.6%,洗肉水、穿刺物、脓液等阳性率较高;进一步对40份结核阳性标本进行耐利福平基因rpoB及耐异烟肼kat Gi、nhA基因检测,共有9例检测到了突变的耐药基因。结论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可以直接进行分枝杆菌属鉴定及耐药性分析,适用于不同类型标本,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