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中国蒙医整骨术整复手法往往以喷酒捋抚术与手法复位术为一体,实施骨折闭合复位,因而具备痛苦小、愈合快、恢复好、费用低等特色优势,在我国北方广为流传并沿用至今。它基于人体"天人合一"(含"身心合一")整体观认知和"结构连续-功能完整"局部观认知,在漫长的实践中沉积下骨折复位自我与自然特质、结构与功能特质。这是中国蒙医整骨术整复手法传承与沿用至今的根本支撑点,更是当今骨折复位概念的整体、动态、功能化发展方向,传承与弘扬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郑超华  宓士军  王小林  曹立昆  赵军 《河北中医》2011,33(12):1853-1853,1908
2010-02—2011-02,我们在常规手法复位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伤痛胶囊治疗骨折86例,并与常规手法复位治疗基础上应用常规药物治疗6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手法整复尺桡骨双骨折均在牵引下完成分骨、推挤、折顶等动作,在牵引下复位常形成"软性"夹板,使术者不易准确触摸断端,持续的牵引力多与术者的施力不一致,会对抗抵消一部份复位力,对软组织损伤大;技术上及复位较难把握,常常矫正不完全,难以达到手法"所施得宜"及"尽其法"的目的。我院根据前臂双骨折的损伤机制和解剖特点及"原始创腔"原理,在不牵引状态下进行弹浮正骨、沉浮分骨等手法,创立"漂浮正骨法"复位手法整复前臂双骨,在牵引时机、推顶方向、分骨时机及要点等方面提出创新观点,并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总结优化,形成系统理论,本文主要论述其复位原理及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中药三期辨证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8月至2015年6月应用手法复位结合中药三期辨证治疗肩关节脱位患者89例。随访内容包括X线表现、肩关节的疼痛程度、活动范围、再次脱位情况、肩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全部患者随访12~25个月,平均18.5个月,按照评定标准对肩关节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其中优63例、良23例、可3例,优良率达96.63%.结论:手法复位结合中药三期辨证治疗肩关节脱位有其独特的"点-线-面-体"的手法复位理论,灵活的中药三期辨证治法;手法操作轻柔,患者痛苦少,易于接受;主张整体观念,动静结合,强调功能锻炼,辨证施治;肩关节再次脱位率低,功能恢复满意,优良率高等,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逆移位手法与传统复位手法对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的复位效果,验证逆移位手法的科学性。方法:将8对踝关节尸体标本行闭合间断骨钻孔后,根据受伤机制施加暴力,制备旋前-外旋型Ⅳ度踝关节骨折尸体模型。试验采用二阶段配对交叉设计进行。同一尸体左右足进行配对后,随机决定A组先用A方案(逆移位复位手法),再用B方案(传统逆损伤复位手法),则B组先采用B方案,再用A方案,两种方案在研究过程中交叉进行。通过X线观察腓骨的侧方移位及前后移位、内踝分离及侧方移位、后踝向上移位、距骨倾斜、距骨移位、下胫腓间隙,结合Leed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两种复位手法均能使骨折移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eds分级评定结果示,传统复位手法优良率为87.6%,逆移位手法解剖复位优良率为93%,高于传统复位手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逆移位复位手法对各骨折端位移的复位与传统复位手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复位手法治疗治疗旋前-外旋Ⅳ度踝关节骨折复位效果相当。说明不施加旋后内旋也可以达到复位,避免传统复位手法复位过程中出现二次骨折,为在临床中实现踝关节内手法精准复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点-线-面"三位一体无痛正骨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安康市中医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入选标准的70例Colles患者,按骨折类型分为A型组(37例)和C型组(33例),两组均给予"点-线-面"三位一体无痛正骨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外敷夹板固定治疗,采用积分法比较两组有效率、不同时间点肿胀程度和不同时间点两组影像学相关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型组和C型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和74.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8,P=0.0390.05);复位前两组患者肿胀程度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第1,3,5及7天A型组在肿胀消退方面均优于C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位后第14天,两组比较,t=0.201,P=0.061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桡骨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相对高度、关节面塌陷方面与复位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2周、4周组间比较,A型组优于C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线-面"三位一体无痛正骨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外敷对A型、C型Colles骨折均能够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但对于A型骨折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阿嘎日-35味散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通过眼震电图确诊为良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予以阿嘎日-35味散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40%。结论:阿嘎日-35味散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耳石症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燕青门正骨复位手法加骨牵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均用燕青门独特的正骨手法"拨云见日"、"猿猴缩身"、"虬龙得势"复位加骨牵引治疗。结果:90例全部治愈。结论:燕青门正骨手法复位加骨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李晓成 《光明中医》2010,25(5):780-78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为主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同时注重"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结果112例患者优94例,占83.9%;良9例,占8.0%;可5例,占4.5%;差4例,占3.6%;总有效率占92.0%。结论Colles骨折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同时注重上述十六字原则,疗效确切,并有利于减少骨折晚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位架牵引下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复位架组和手法复位组,每组30例。复位架组采用复位架牵引下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手法复位组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肘内翻发生率及临床疗效。临床疗效评价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标准。结果:复位架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手法复位组短[(33.73±10.33)min,(40.55±9.44)min,t=9.223,P=0.000;(13.95±2.96)d,(17.75±4.10)d,t=1.425,P=0.037]。术后6周时共有3例患者失访(复位架组1例、手法复位组2例),复位架组9例发生肘内翻、手法复位组15例发生肘内翻,2组患者肘内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68,P=0.085);复位架组治愈20例、好转9例,手法复位组治愈13例、好转15例,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08,P=0.088)。结论:复位架牵引下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并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涂氏正骨手法治疗肘关节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涂氏正骨手法复位治疗我院自2013年8月~2015年7月肘关节后脱位患者68例。观察治疗前后X线表现和肘关节的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再次脱位情况及肘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按照评定标准对肘关节进行评定,其中优39例、良25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达94.12%;结论涂氏正骨手法治疗肘关节后脱位具有其独特的"点-线-面-体"的手法复位理论,具有实用的分期辨证手法治疗;手法操作轻柔,患者痛苦少,易于接受;主张整体观念,动静结合,强调功能锻炼;以患者为中心,容易配合;基层医生经培训指导后容易掌握等,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治疗骰骨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手法复位敷药固定治疗骰骨错缝42例.结果:痊愈40例(95.24%),好转2例(4.76%),无效0例(0.00%).结论:骰骨错缝容易和踝关节软组织损伤混淆.骰骨错缝治疗的关键在于手法复位,动作要"快、准、狠",力求一次复位成功.手法复位也具有诊断性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疗效与影像学区域定位分布的相关性,为腰突症疗效提高评估寻求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腰椎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仰卧位骨盆牵引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临床指标与影像学区域定位相关性做出评价。结果: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影像学方面,对突出物区域定位分布与疗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研究表明:1.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2.在症状与体征改善方面,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优于牵引治疗;3.患者疗效与突出物区域定位分布相关,分布在"I层1-2/2区a-b域"的病人通过手法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天人合一"(含"身心合一")生命自然观,以循证医学和现代生理心理、生物力学原理及方法探究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复位宏观理念及其手法准则。中国蒙医整骨术蕴含的骨折复位"天人合一"(含"身心合一")宏观理念及其"以力对力"与"动静合一"手法准则,是它传继与沿用至今的根本立足点,更是当今骨折复位理念、方法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国内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1999年至2015年2月,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等数据库中关于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 5.1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从骨折治疗的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肘内翻发生率方面评价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的疗效差异。结果:共纳入15篇研究(1 96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与石膏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在治疗有效率(OR=0.57,95%CI为0.44~0.73,Z值=4.31,P0.000 1)、愈合时间(MD=-2.56,95%CI为-2.76~-2.35,Z=24.39,P0.000 01)、肘内翻发生率(OR=0.6,95%CI为0.44~0.82,Z=3.2,P=0.0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较石膏固定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肘内翻发生率较低,骨折愈合时间更短。结论: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相比,小夹板固定具有更优良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一种复位儿童内收型孟氏骨折的手法,即掌击手法,并总结其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儿童内收型孟氏骨折运用掌击手法进行复位,复位后屈肘不超过90°,前臂旋后位单纯长臂石膏后托或前臂夹板结合石膏后托固定。结果:60例患儿除5例失访,其余均获得随访。尺骨骨折均如期骨性愈合,按照Mackay等的功能评定标准分级,优54例,良1例。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症,未发现桡骨头再脱位现象。结论:运用掌击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儿童内收型孟氏骨折,达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地手法复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法闭合性骨折复位和复位后固定制动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2年10月至2016年06月,运用手法复位后固定制动和切口复位后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各60例进行对照。结果:手法复位固定制动后的骨折患者和切口复位内固定患者进行比较临床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手法闭合性复位和切口复位内固定后随访3天-6个月,平均3个月,治疗组总效率96.7%,对照组总效率83.3%,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治疗组3.3%,对照组33.3%,治疗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固定制动治疗骨折,操作简单,疗效肯定,节省费用,功能恢复良好,避免二次切开取出内固定,痛苦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手法的沿袭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手法的沿袭及其发展江苏省泰兴市第四人民医院封寄春,童继杰指导赵培兴肩关节脱位复位手法从古迄今难以尽述,从临床应用的效果来检验,因复位失败而改用它手法甚至迁变为陈旧手法脱位的不泛其例,所以并不是固定单一复位手法能包罗替代的。作者就近期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Epley手法复位结合深刺翳风穴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Epley手法复位加针刺组35例与Epley手法复位组33例,比较两组疗效、症状评分、复发率及安全性。结果共66例完成研究,手法复位加针刺组总效率97.06%,高于手法复位组的84.38%;手法复位加针刺组症状评分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手法复位组;手法复位加针刺组复发率为6.25%,低于手法复位组的13.33%(均P0.05)。两组均无安全性事件。结论 Epley手法复位结合深刺翳风穴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纯手法复位治疗,且复发率更低。  相似文献   

20.
关节内、关节附近骨折的中医手法复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2年10月在杭州召开的全国第二次关节内、关节附近骨折学术讨论会上,较多的和详细的讨论了关节内、关节附近骨折的中医手法复位和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的方法。各家方法不同,各有其特点。现综合介绍如下。一、肘关节关节内骨折、关节附近骨折的手法复位肘关节关节内骨折和关节附近骨折的手法复位难度较大。会议中介绍这部位骨折的手法复位方法较多,并对其有关机理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一)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法复位和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