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肾炎是变态反应性疾病,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肺脾肾三脏虚损,气血阴阳失调,三焦气化失调所致的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主,因虚致实,由实更虚。临床主要表现有病程长达1年以上,呈缓慢进行性,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以及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近年来,对慢性肾炎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调整免疫功能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加强辨证施护措施,收到较好效果。下面介绍辨证施护的要点。1 扶正祛邪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机体健壮时抗病能力强,不易受邪致病。慢性肾炎患者脾肾本虚,水…  相似文献   

2.
基于“癌毒”的肿瘤发生发展规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癌毒"相关文献的客观整理,从癌毒的性质、致病特点及其与正虚的辨证关系等方面,探讨肿瘤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认为癌毒的性质主要包括易伤正气、其性沉伏、发病猛烈、其性善行、易与痰瘀凝结等几个方面;邪毒内结导致肿瘤的发生,癌毒流散引发肿瘤的侵袭与转移;与此同时,肿瘤的发生与机体的正气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患者的气血阴阳虚弱、脏腑功能失调是癌毒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根据癌毒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归纳出癌症各个阶段的治疗原则,采用扶正与祛邪相结合的方法,调整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徐巧笑  胡振斌  莫莎莎  张臻 《陕西中医》2023,(10):1431-1434
原发性肝癌(PL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预后极差,中医学认为虚毒瘀致病是阐释PLC发生、发展的重要理论,机体正气亏耗、外邪入侵所致气血阴阳失调,脏腑代谢等功能失常,痰浊、瘀血、癌毒内生结聚肝内形成肿块而发本病。现代医学则认为免疫微环境是正气亏虚的延伸,且炎症微环境、肿瘤外泌体、肠道菌群紊乱均为癌毒重要来源,现从“病机观”及“治疗观”出发,在阐述肝癌病机的同时对其治疗进行深度剖析,探讨瘀、毒、虚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致病机制及以攻补兼施、扶正祛邪为纲的治法治则,提高临床思辨能力,为中医治疗肝癌,改善肝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许毅  田胜利 《江苏中医药》2005,26(10):13-14
血液肿瘤化疗后引起的发热多归属于中医学“内伤发热”之范畴,化疗后正气受损,气血阴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为其基本病机。周永明教授运用中医辨证分析,把发热分为正虚发热、湿毒发热、阳毒发热三种证型,并结合患者的体质情况,分别施以不同的治法方药而使热退,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介绍吴玉华教授运用散结消瘤方治疗乳腺癌的经验。总结晚期乳腺癌主要病机在于气虚血瘀,癌毒内蕴,加之放化疗后,正气大伤,气血亏虚,易致机体阴阳失调,癌毒内结。临证以散结消瘤方为主辨证论治,随症加减。散结消瘤方具有扶正固本、化瘀解毒、软坚散结之功,能明显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防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207-211
艾滋病相关性腹泻是艾滋病发展过程中一种很常见的并发症,其病机复杂,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多端,反复迁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慢性腹泻伴有吸收障碍、营养不良、体质量下降和恶液质慢性消耗症状等,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目前仍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阅读近些年关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文献报道并归纳分析,从中医角度探讨艾滋病相关性腹泻,该文认为患者自身正气亏虚是本病的内因,疫毒入侵是外因,加上毒邪日久,脏腑功能受损导致机体正气亏虚,和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等共同构成其病因;病机是脾虚湿盛,肾精亏虚,脾肾两虚;病位在肠并与脾、肾两脏密切相关;临床辨证分型分为脾肾两虚型、脾胃虚弱型、湿热蕴结型、肝郁脾虚型4种。该文通过对其相关研究进行探讨分析,以期为艾滋病相关性腹泻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治疗方案和对其预防提供依据,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肿瘤放疗、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坏机体的正常组织和细胞,即损伤人体的正气,表现为脾肾两虚、气血化源不足、机体抵抗力下降。健脾益肾法用十全大补汤加枣皮、淮山药为基础方,辨证加减,也是肿瘤扶正固本的主要方法。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延长肿痛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
风药具有升阳调气、引经报使、祛风胜湿、开通玄府等功效。认为“内风暗旋”是肿瘤的主要病理特点,肿瘤患者机体因正虚邪实、气血阴阳失调,导致气机逆乱,引动内风的产生。内风又易与积聚之邪相和,挟痰、毒、瘀流窜全身脏腑经络,终致“稽留不去”而为患。提出风药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调节气机、扶助正气,引导药物直达病所,针对邪实辨证治疗等作用与优势,可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卵巢癌患者由于手术、放射治疗、化疗等的应用,机体正气虚弱,脏腑气血虚损。运用辨证治疗,不仅可以补虚扶正达到抗癌目的,而且还有利于术后的康复,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卵巢癌患者术后会耗气伤血,常形成以脾肾肝亏虚为核心的五脏气血精津等正气虚弱的症候群。在虚损的基础上,因虚致实还可以出现一系列瘀血、瘀浊、气滞等标实之证。放疗、化疗后的病机当以虚衰为本,补虚是治疗的主要方面。因此,扶助正气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尤应重视调补脾、肾、肝三脏。  相似文献   

10.
对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施治进行探讨,提出放射毒、药毒以及情志失调是导致GVHD发生的内外两个因素,其病变部位在皮肤、肝、肠,涉及肾、脾(胃),治疗上分为未发作期、临床发作期和临床缓解期3期进行辨证施治,未发作期以补虚为主,发作期以攻毒为主,临床缓解期则扶正祛邪并重。同时强调在治疗过程中要始终顾护正气,攻伐之药,用之不宜过度。这些观点为中医药治疗GVHD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刘嘉湘调补脾肾疗肿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嘉湘教授为全国中医肿瘤治疗中心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刘师从事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临床工作近40年,倡导以扶正法为主防治肿瘤。笔者有幸侍诊刘师期间,体会到他特别重视调补“先天”与“后天”在肿瘤防治中的作用,现总结如下。1正气亏虚重在脾肾刘师认为肿瘤发病往往正气亏虚在先,随之邪毒乘虚侵袭。正虚邪侵而致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失常,水聚为饮,湿聚为痰,血滞为淤,内外合邪,邪毒痰淤互结,日久肿块乃成。刘师认为肿瘤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同时指出…  相似文献   

12.
张卜瑗  王路  黄如敬  李世杰 《光明中医》2009,24(6):1038-1039
肿瘤作为疾病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备受各界关注。肿瘤发病归于机体原有平衡被打破,机体的正常修复功能受到损伤而发病。肿瘤病因中医当属癌毒壅盛、正气不敌,最终引起阴阳失调、正气衰微、包块结聚。本文分别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对肿瘤的发病机理进行阐述,希望以指导临床、提高疗效、改善病人生存。  相似文献   

13.
高宇  王晞星 《吉林中医药》2013,(10):978-979
中医认为,肾癌病位在肾,与脾胃、肝相关,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因虚致实,虚实相兼,整体虚与局部实互见。肾元亏虚是发生肾癌的主要病因,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是重要病机,痰瘀毒互结是发生发展的核心病机,外受湿邪,湿热下注是肾癌发病的决定外因,劳累过度是肾癌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治疗上根据病患具体情况及所处阶段常常运用温补脾肾法、滋肾柔肝法、软坚散结法、抗癌解毒法等。早期正气充足,血瘀痰凝,瘤毒轻浅,以祛邪为要;中期痰湿结聚,邪毒日盛,脾肾不足,正气益虚,则祛邪兼顾扶正;晚期常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衰弱,邪气壅盛,瘤毒走窜,故宜扶正祛邪并重。  相似文献   

14.
何富乐  周维顺 《中医药学刊》2013,(10):2191-2193
中医食疗是中医药治疗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机理和具体操作上探讨"虚毒致癌"理论指导肿瘤患者饮食治疗。从肿瘤的发病机理上看,阴阳失调是总因,具体可分为"因虚致毒成,毒聚使癌生"。针对肿瘤的病机,在其食疗应用上主张从补虚扶正气和解毒攻癌毒两方面着手操作,同时主张遵循辨证施膳等原则以提高肿瘤的食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脓毒症属于中医温热病范畴。其病因多为温热毒邪内蕴于体内,毒瘀互结是其基本病机,正气亏虚是脓毒症的病理基础,关键病理机转可概括为毒、瘀、虚。其发病以正虚为本,以毒、瘀为标。其传变规律及辨证治疗多遵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在病变过程中,机体正气亏虚是内因,感受温毒邪气是外因,温毒内蕴、毒瘀互结则是其主要病理变化,也是造成脓毒症高死亡率的关键。治当以解毒化瘀扶正为法,积极救治,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积科 《陕西中医》1992,13(8):362-363
本文认为慢性无黄疸型肝炎以正气虚弱,免疫功能失调为内因,外因是感受湿热疫毒之邪,病变部位以肝为主,累及脾肾,病理因素为湿痰、瘀血,以虚为主,虚中挟实。  相似文献   

17.
脓毒症发病机制涉及感染、炎症、免疫、凝血及组织损害等问题,并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主要责之正气不足,毒邪内犯。病变初期以实证为主,正盛邪亦盛;病情深入,虚实夹杂;极期正衰邪盛、正衰邪衰,脏器功能失调最终发生脏器衰竭;恢复期正虚邪恋。辨证分型,毒热炽盛,正气亏虚.瘀毒内阻.腑气不通。多种因素决定预后,如生理状态、伴随疾病、基础疾病、器官功能不全、免疫状况及营养状况等,中医药治疗时间、指征及与西医配合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研究是取得突破重点。  相似文献   

18.
脓毒症发病机制涉及感染、炎症、免疫、凝血及组织损害等问题,并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主要责之正气不足,毒邪内犯。病变初期以实证为主,正盛邪亦盛;病情深入,虚实夹杂;极期正衰邪盛、正衰邪衰,脏器功能失调最终发生脏器衰竭;恢复期正虚邪恋。辨证分型,毒热炽盛,正气亏虚-瘀毒内阻-腑气不通。多种因素决定预后,如生理状态、伴随疾病、基础疾病、器官功能不全、免疫状况及营养状况等,中医药治疗时间、指征及与西医配合的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研究是取得突破重点。  相似文献   

19.
正接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大多是经过多种治疗后病情仍进展、不能耐受放化疗或无靶向药物应用指征的晚期肿瘤患者。此类患者本已正气亏虚,PD-1抑制剂在于通过调动机体残存之正气与癌毒相争斗,势必导致正气亏虚更甚,卫表不固,风湿热毒之外邪趁虚而入,侵袭肌肤,发生皮疹。  相似文献   

20.
王澎澎  萧美茹 《陕西中医》2007,28(3):293-29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妇科术后发热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论治,临床分为气阴两虚、血虚、营卫失调、食积及感染邪毒5型辨证治疗。结果:患者全部治愈。结论:中医辨证治妇科术后发热应以病因治疗,以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