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4):2740-2741
将60例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实施加强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能够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靶向预控护理对全麻手术患者复苏期躁动预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我院行全麻手术的120例外科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行全麻手术的120例外科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靶向预控护理。比较两组麻醉复芳时间、麻醉复苏评分、麻醉复苏期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完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复苏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恢复(PAR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iker镇静躁动评分、麻醉躁动及苏醒延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靶向预控护理能有效提升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管理质量,降低麻醉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气道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全麻术后复苏期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45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观察组,在全麻术后复苏期实施综合气道护理。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为对照组,在全麻术后复苏期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呼吸道并发症、躁动发生率、复苏室滞留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气道护理能够减少大面积烧伤患者术后呼吸道并发症和躁动的发生,加速患者复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集束化保温护理在老年腹部全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腹部全麻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本院手术室接受腹部全麻手术的100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保温护理。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毕,干预组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麻醉拔管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早(P0.05),复苏室停留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腹部全麻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保温护理,能够降低应激反应,促进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评分(PARS)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行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麻醉恢复期间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PARS评分对其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评分、术后疼痛评分、躁动发生率、镇静剂使用率、入室及出室时PARS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躁动评分、术后疼痛评分、镇静剂使用率及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室时PAR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ARS评分能有效反映甲状腺全麻手术患者生理功能变化,可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留室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论全麻手术患者复苏期发生气道并发症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全麻手术后麻醉复苏期108例患者,其中有33例患者发生气道并发症,分析不同性别、年龄、肺功能正常、麻醉分级、手术时间、吸烟史、术中出血量、躁动患者发生气道并发症(喉头水肿、舌后坠、呼吸遗忘、气道分泌物聚积、误吸)的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关的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全麻手术后麻醉复苏期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肺功能正常、吸烟史、麻醉分级、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躁动为发生气道并发症的影响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全麻手术后麻醉复苏期患者发生气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肺功能正常、手术时间、吸烟史(P 0. 05)。结论针对全麻术后患者在复苏期间以年龄、吸烟史、手术时间、肺功能等风险因素引起的气道并发症,采取有效护理对策,预防全麻手术患者在复苏期间喉头水肿、舌后坠、误吸、呼吸遗忘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综合保温护理措施对全麻术后低体温患者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转入麻醉恢复室且体温低于36℃的全麻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以综合保温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分别记录患者术前体温、入麻醉恢复室时体温、复温30 min体温、出麻醉恢复室时体温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和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记录术后寒颤、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体温、入麻醉恢复室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复温30 min体温、出麻醉恢复室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13.11(10.34-43.46)min、麻醉苏醒时间20.13(18.98-50.32)min、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23.11(19.54-31.61)min,均低于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32.12(25.46-54.32)min、麻醉苏醒时间54.21(51.86-68.97)min、麻醉恢复室滞留时间56.87(53.41-74.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在苏醒过程中寒颤发生率为14.0%,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保温护理措施能缩短全麻术后低体温患者苏醒时间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模式保温方案在全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全麻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温护理, 观察组实施多模式保温方案。比较两组术前、手术开始30 min、手术开始60 min、术毕时患者的体温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肾上腺素水平、自主呼吸时间、导管拔除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麻醉后恢复室滞留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手术开始30、60 min及术毕时, 观察组体温高于对照组, 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时间、导管拔除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麻醉后恢复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保温方案可维持全麻患者术中体温恒定, 减轻应激反应, 提升苏醒质量,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麻醉复苏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2月—4月50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2017年5月—7月5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基于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护理,并加强患者麻醉复苏期管理。比较2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定向力复苏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低体温、躁动、呕吐、苏醒延迟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ERAS理念应用于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护理管中,能有效降低麻醉复苏期并发症、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12月我院行全麻手术治疗的128例患者,分析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的影响因素。结果 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发生率为17.97%(23/1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放置导尿管、药物催眠是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术后镇痛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发生与年龄、放置导尿管、药物催眠、术后镇痛有关。护理人员应重视上述相关因素,及时制定相应的防治干预措施,预防或减少麻醉复苏期躁动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拟行THA的患者随机分为N组和F组,每组60例。N组术前行常规全麻。F组在全麻前行腰骶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进入麻醉恢复室(PACU)后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舒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出PACU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 F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在拔管后均低于同一时间点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舒芬太尼用量少于N组,拔管时间短于N组,出室时间早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恶心呕吐、低血压、低氧血症、低体温发生率低于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腰骶丛神经阻滞能够使THA术后的患者更加平稳地度过麻醉复苏期。PACU护理人员应认真做好患者复苏的各种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12.
薛志秋 《妇幼护理》2022,2(6):1224-1226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老年妇科全麻手术患者复苏期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老年妇科全 麻手术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予以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策略。 比较两组的复苏期间并发症、护理满意率和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总并发症率为 20.00%高于观察组的 5.00%(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 85.00%低于观察组的 100.00%(P<0.05)。对照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高 于观察组(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策略可以缩短老年妇科全麻术后恢复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全麻术后患者呼吸异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沈莉 《护理与康复》2007,6(4):224-225
目的 总结全麻术后发生呼吸异常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608例全麻患者术后送麻醉恢复室进行呼吸道管理与呼吸功能监护,发现呼吸异常立即分析原因,并给予相应处理.结果 发生呼吸异常52例,其中通气不足26例、上呼吸道梗阻26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38例,占73%,发生率明显高于<65岁者,P<0.01;乳房手术患者呼吸异常发生率高,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率较高,妇科开腹手术发生率较低.结论 麻醉恢复期患者情况多变,护士应加强观察,确保患者平稳度过麻醉恢复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复合保温对老年患者术中体温的变化及复苏期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行择期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3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应用传统常规保温措施,观察组患者术中应用复合保温措施;监测并记录2组患者麻醉时、切皮时、手术开始后30、60、120、180min及手术结束时体温数据,并记录2组患者复苏期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寒颤发生情况。结果在切皮时及切皮后的各时点中,对照组患者术中体温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颤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保温措施可显著降低全麻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缩短老年患者麻醉恢复时间,促进麻醉复苏,减少寒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对老年患者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2年11月老年行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综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情况,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以及术后寒战和躁动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低体温25例,低体温发生率为29.4%;对照组发生低体温66例,低体温发生率为77.6%,实验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在气管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实验组术后寒战、躁动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全麻手术患者进行综合保温护理,不仅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同时缩短了术后麻醉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大大降低寒战、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一体化管理在老年全身麻醉复苏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循证理论的一体化管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复苏质量、护理满意度、复苏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期躁动、低体温、呼吸抑制等并发症总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理论的一体化管理能够提高老年全身麻醉复苏期患者复苏质量,减少复苏期并发症的发生,且能够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麻醉恢复室全麻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全麻下实施手术后转入麻醉恢复室的患者52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3例。对照组患者麻醉后送入恢复室出现症状时对症处理,满足Aldrete麻醉后恢复评分标准后转出PACU;研究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全麻后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后麻醉恢复室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够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医护一体化护理对术后麻醉复苏室妇科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拔管呛咳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术后麻醉复苏室妇科 全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 2020 年 9 月至 2020 年 11 月入院的 298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2021 年 4 月至 2021 年 6 月入院的 30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麻醉复苏室恢复室复苏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呛咳发生率,呛咳目标达标率,呛咳改善进步率和医护团队综合能力。结果 医护观察组拔管呛咳发生率显 著低于对照组(P<0.05);呛咳目标达标率为 107.6%;呛咳改善进步率为 51.66%;观察组医护团队综合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术后麻醉复苏室妇科全麻手术患者气管拔管呛咳发生率,提升医护团队综合能 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排班模式对麻醉恢复室(PACU)护理管理安全性的影响。方法:PACU共有护士30名,选取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实施前)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120例,PACU实施常规排班模式;选取2018年9月1日~2019年9月1日(实施后)收治的全麻手术患者122例,PACU实施连续性护理排班模式。比较实施前后PACU患者麻醉苏醒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PACU患者意识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短于实施前(P0.01),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麻醉躁动评分均低于实施前(P0.01);实施后,PACU患者寒战、躁动、恶心呕吐、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1,P0.05),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排班模式能有效提高PACU患者麻醉苏醒质量,降低患者麻醉苏醒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邱静芝 《天津护理》2009,17(1):34-34
老年患者全麻后由于麻醉药物残留和患者术前常合并多脏器疾病,术后苏醒期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恢复,易发生躁动、呼吸道阻塞、呕吐误吸及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使麻醉风险大大增加。因此为了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在恢复室进行观察与护理,可以极大减少麻醉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