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158-3159
目的观察针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药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痉挛程度疗效,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痉挛程度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药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肢痉挛状态,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肢体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6).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综合治疗,对照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以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3个疗程后临床疗效、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肢体偏瘫患者康复效果优于补阳还五汤加减单一治疗,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中风二代回春胶囊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状态改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中药与康复训练结合,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前后上下肢经挛程度、Fulg-meyer,Barthel指数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上肢为72%,下肢为60%,与对照组50%,3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运动功能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法在改善痉挛状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中风二代回春胶囊对脑卒中肢体痉挛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连章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320-5321
目的:评估中风二代回春胶囊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状态改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中药与康复训练结合,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前后上下肢经挛程度、Fulg-meyer,Barthel指数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上肢为72%,下肢为60%,与对照组50%,3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两组运动功能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法在改善痉挛状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中风二代回春胶囊对脑卒中肢体痉挛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康复训练与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康复护理;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肢体痉挛程度评价采用改良的Ashworth法(MAS),肢体运动功能评价采用Fugl-Meyer(FMA)评定法,生活自理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BI)。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FMA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特色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具有良好的预防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风后痉挛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用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的干预效果。方法遵循随机数字表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42例中风后痉挛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均分为康复训练组与中医结合组。其中康复训练组给予康复训练干预,中医结合组在康复训练组基础上加用针刺华佗夹脊穴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的肌张力、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中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8.59%,明显高于康复训练组的87.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相比康复训练组,中医结合组肌张力评分明显更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相比康复训练组,中医结合组上肢、下肢、Fugl-Meyer量表(FMA)总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痉挛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明显改善患者肌张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个体音乐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程度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0)和对照组(n=2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个体音乐治疗。两组患者主动运动训练时长保持一致。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偏瘫肢体肘、膝关节肌张力(MAS)评分和上、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肘、膝关节MAS评分和上、下肢FM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肘、膝关节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上、下肢FMA评分均明显提高(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肘、膝关节MAS评分和上、下肢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个体音乐治疗能更有效降低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肘、膝关节痉挛程度,提高偏瘫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甘草附子汤联合中医针刺在中风偏瘫后肩关节疼痛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78例中风偏瘫后肩关节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中医针刺治疗,观察组应用甘草附子汤联合中医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以及FMA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评价良好率、临床总有效率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草附子汤联合中医针刺用于中风偏瘫后肩关节疼痛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以及运动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至12月来某院神经科求诊的35例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1月至8月来某院神经科求诊的45例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一般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6%、82.9%,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肢体功能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综合痉挛量表(CSS)、下肢Fugl-Meyer评分(FMA)以及BB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基于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PRO)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有助于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观察护理干预结合微波湿热敷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影响。方法:将65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时间为3周,对观察组患者制定个体化康复护理方案早期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康复科常规护理。均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ADL-Barthel指数积分分级评分对2组患者入院后及出院前的情绪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出院前末次评价2组患者的Ashworth量表、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0.01),Ashworth量表、ADL评分较入院时初次评价时观察组改变幅度优于对照组,2组间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对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功能性电刺激合并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9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7例采用功能性电刺激合并康复训练,对照组42例采用康复训练,2周为1个疗程,治疗1~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及MB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合并康复训练可促进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提高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肌肉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针刺加康复训练对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肌肉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康复训练组(治疗组)50例和单纯康复训练组(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nh量表、Fugl-Mever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定其患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痉挛程度均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康复训练能明显减轻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的痉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其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通络扶正汤加减对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醒脑开窍针刺疗法+通络扶正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I、NIH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67.92%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0.57%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I、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偏瘫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联合通络扶正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有无接受针刺治疗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头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行头针及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康复训练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运用改良Ashworth评分法评定痉挛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评定运动功能及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2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康复训练及头针联合康复训练均可减轻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肌肉痉挛,改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二者联合治疗优于单一康复训练治疗,因此临床上应重视中医头针在脑卒中偏瘫痉挛期患者中的运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气虚血瘀型中风偏瘫患者治疗中循经温通刮痧法联合复元方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 年 3 月至 2023 年 4 月我 院气虚血瘀型中风偏瘫患者 80 例,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分别接受二级预防用药+复元方。 研究组联合循经温通刮痧法。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与肢体功能。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 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肌力等级、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痉挛状态等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 经温通刮痧法联合复元方能够改善气虚血瘀型中风偏瘫患者的肌力、运动功能,肢体痉挛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何玲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11):1154-1156
目的:观察刮痧联合穴位按摩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刮痧和穴位按摩进行干预。连续6次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4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应用改良后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四肢简化Fugl-Meyer评分表(FMA)、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定中的Barthel指数分别对2组患者肢体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比较。结果:治疗组Ashworth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刮痧联合穴位按摩可降低偏瘫肢体肌张力,有效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促进运动功能的康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孔莉  林智 《中国康复》2019,34(9):455-457
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的家庭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及观察组5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痉挛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在医师的定期指导下,由家属和患者自己进行综合的抗痉挛康复训练。2组患者均于入组前、入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简化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入组1个月后,2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FMA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入组后3个月和6个月,2组患者的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FMA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康复医师或治疗师的指导下,患者在服用抗痉挛药物的同时坚持抗痉挛康复训练是切实有效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91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予以单一康复训练,观察组46例予以康复训练+通关利窍针刺法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吞咽功能(SSA)评分及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43/46),高于对照组73.33%(33/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个疗程后SSA评分低于对照组,SWAL-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2/46),对照组为2.22%(1/4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关利窍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应用于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分析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联合石蜡疗法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及肢体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62例脑卒中后偏瘫合并手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石蜡疗法进行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TEAS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评分、腕屈肌群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等手功能指标进行评价和比较。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OLF运动功能测试评分表(WMFT)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观察评价和比较。对2组的疗效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MA-UE评分、手运动功能状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腕屈肌群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WMFT评分、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1%和6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中联合应用TEAS和蜡疗,能够改善患者的手功能,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