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AMI患者中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50例,其中16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30例,其中2例并发室性心律失常。ST段抬高患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比例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AMI患者死亡5例,占6.25%,其中心源性休克2例,室性心率失常1例,心力衰竭2例。结论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部分患者心电图无典型表现,临床诊断应重视综合判断,防止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的临床分析,判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以及心功能的状况,从而对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作出初步的评估。方法:选取2004年3月至2007年6月在我院心脏科住院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情况将患者分为aVR导联ST段抬高>0.1mV、aVR导联ST段抬高0.05~0.1mV、aVR导联无ST段抬高3组。结果:aVR导联ST段抬高>0.1mV的患者急性期(1个月)以及随访1年后的病死率明显高于aVR导联无ST段抬高或aVR导联ST段抬高0.05~0.1mV者,且aVR导联ST段抬高程度与患者的临床预后有关。结论:aVR导联ST段抬高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以及随访1年内病死率高于aVR导联ST段不抬高或aVR导联ST段抬高幅度较低者,且往往血管病变较重,预后亦较差。尽早冠脉介入治疗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B型尿钠肽(BNP)对伴急性胸痛但心电图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6例门诊及急诊急性胸痛或胸部不适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测定BNP和肌钙蛋白I(cTnI),评价BNP对无ST段抬高的AMI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156例患者中,不伴有心电图ST段抬高AMI患者,其入院时BNP水平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BNP诊断无ST段抬高的AMI的敏感度为0.63,特异度为0.42。联合应用BNP及cTnI可显著提高对无ST段抬高AMI的诊断敏感度(0.99),阴性预测值可提高至0.98。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对于诊断无ST段抬高AMI,BNP是一个显著的独立指标。结论:对于伴有急性胸痛但无ST段抬高的AMI患者,尤其是cTnI还未达到AMI诊断阈值时,BNP联合cTnI可能成为其有效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黄皋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4):402-403
为探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及心酶谱变化,作者对本院2006年2月至2009年1月26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首发症状、心电图及心酶谱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心电图中均有不同程度的ST段压低和心酶谱升高现象,表明心电图加心酶谱检查对诊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对于非S 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采取心电图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收治的非S 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即接受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结果:ST段下移幅度超过1 m...  相似文献   

6.
吴磊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85-1686
【目的】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特点,讨论其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方法】将126例ERS患者的心电图进行检测并分析,对其诊断指标进行归纳。【结果】ERS的心电图特点有:J点的抬高和ST段的弓背向下型抬高,尤其在V2~V5导联最明显,并可持续数天、数月甚至数年都无变化,抬高的ST段在运动后可降至等电位线上,在ST段抬高的导联中,T波可呈对称性增高,另有部分患者在运动或过度换气后出现T波倒置。【结论】ERS是一种正常的心电图变异,一般无需治疗,但是应注意与病理性改变的心电图鉴别。  相似文献   

7.
非心肌梗死胸痛患者ST段抬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非心肌梗死时胸痛患者心电图ST段抬高的原因,及其与急性心肌梗死相鉴别的心电图特征.方法:对2001-2007年的14例胸痛、胸闷患者临床资料、心电图ST段抬高的原因及心电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电图呈心肌梗死样改变的14例非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中,急性心包炎3例,早期复极综合征3例,主动脉夹层2例,变异性心绞痛2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肺栓塞1例,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结论:心电图ST段抬高且合并胸痛、胸闷,不仅仅出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还可出现在其他患者或正常人群中.  相似文献   

8.
孙凤利  罗爽 《新医学》2012,43(4):276-277
心电图ST段抬高为临床常见心电图形,因图形特征复杂和病情轻重不一、处理各异,非心电图医师、临床实习医师对ST段抬高之判别以及病种鉴别无从入手,条理欠清晰。该文阐述了心电图ST段抬高的诊断方法和心电图ST段抬高临床分析思路,旨在为临床医师辨析心电图ST段抬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心电图ST段压低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以我院心电图室2017年1月—2018年1月检测的1500例STEMI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心电图中出现ST段压低的604例患者设为研究组,将其余896例未出现ST段压低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预后价值。结果:研究组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比对照组更加常见,研究组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ST段太高、压低程度,肌钙蛋白I,并发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EMI患者血液流动动力学状态极不稳定,预后较差,通过心电图及血液检验等检查方式可有效诊断患者病程程度,以便及时提供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非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抬高10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抬高 (梗死样ST段抬高 )及异常Q波的出现 ,临床上以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 )及变异性心绞痛多见 ,但并非其特有 ,许多其他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出现。如何正确判断与识别 ,直接关系到对患者恰当的治疗与预后。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4年1月遇到 10例非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出现梗死样ST段抬高 ,伴或不伴病理性Q波 ,首诊均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为全面了解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提高诊断符合率 ,现将 10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毒性心肌炎 本组 4例 ,男、女各 2例 ;年龄2 6~ 6 5岁。 3例表现为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判断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中梗死相关血管(IRA)和预测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中的价值。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下壁AMI患者163例,观察其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163例下壁AMI患者中,有冠状动脉(RCA)病变112例,左回旋支(LCX)病变5I例。以RCA病变为主时,心电图表现为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aVL导联ST段压低和aVR导联ST段抬高:LCX病变心电图多表现为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aVL导联ST段抬高和aVR导联ST段压低。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则提示合并有心室AMI及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于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者。结论:临床医师可通过心电图上的ST段移位对AMl患者的IRA作出初步判断,并评估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VR导联ST段抬高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病变血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01-2015-01我院治疗的16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心电图、急诊冠状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心肌酶检测。分析aVR导联ST段抬高对STEMI患者左主干病变与左前降支完全、次全闭塞等病变血管的诊断价值。结果: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ST段抬高32例,ST段无抬高128例;心电图ST aVR对左主干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84.93%,阴性预测值为96.88%,阳性预测值为31.25%;心电图ST aVR对左前降支完全、次全闭塞诊断的敏感性为61.76%,特异性为91.27%,阴性预测值为89.84%,阳性预测值为65.63%;心电图ST aVR抬高联合STaVR-STV10对左主干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75.00%,特异性为85.62%,阴性预测值为97.66%,阳性预测值为28.13%。结论:STEMI患者心电图ST aVR抬高应该首先考虑为左前降支近端急性病变或者左主干病变,如果STaVR-STV10则判定为左主干病变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13.
aVR导联ST段抬高预测前壁心肌梗死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5例,对其心电图和冠状动脉结果及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分为抬高组(ST段抬高〉0.05mV)、无抬高组。结果aVR导联ST段抬高组左主干及左前降支的病变显著多于无ST段抬高组;发生多支病变和心脏不良事件多于无ST段抬高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VR导联ST段抬高对预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胸痛时间、肌钙蛋白水平及心电图ST段下移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自2008-06—2008-12,在急诊科因急性胸痛拟诊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收入院且记录资料完整的54例患者。仔细询问病史、体检,据胸痛持续时间分成3组(0.5h,0.5~2h,≥2h),并完成常规18导联心电图检查,将患者入院时心电图ST段下移幅度分成3组(1mV,1~2mV,≥2mV),同时抽静脉血做肌钙蛋白I(TnI)检测。据TnI水平将患者分成3组(TnI0.02μg/L,0.02μg/L~0.04μg/L,≥0.04μg/L),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结果:随着胸痛发生时间延长或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显著升高。随着ST段下移幅度加深,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没有升高。结论:胸痛时间及TnI水平对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的预测均有重要价值,但心电图的ST段变化对于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时体表心电图对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下壁AMI患者98例,观察其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关系.结果 98例下壁AMI患者中,右冠状动脉(RCA)病变68例,左回旋支(LCX)病变30例.以RCA病变为主时,心电图表现为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aVL 导联ST段压低和aVR导联ST段抬高;以LCX病变为主时,心电图表现为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aVL 导联ST段抬高和aVR导联ST段压低.结论 临床医师可通过心电图上的ST段移位对急性下壁AMI的患者的IRA作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ST段抬高胸痛患者的病因。方法 回顾并分析2015~2019年在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就诊21例冠脉造影正常的ST段抬高胸痛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结果,包括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结果 21例患者就诊时症状均为胸痛,急诊心电图均显示ST段抬高,最终诊断早复极综合征3例,急性心肌炎3例,应激性心肌病4例,变异性心绞痛5例,急性心肌梗死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 Tn I水平明显高于其它患者。结论 ST段抬高胸痛患者病因除急性心肌梗死外,也包括急性心肌炎、应激性心肌病、变异性心绞痛及早复极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王凤梅 《临床荟萃》2005,20(13):760-760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证据之一是心电图ST段抬高,其形态有ST段凹面向上和ST段凸面向上两种。我们选择1999年4月至2004年4月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住院患者66例,观察两种不同形态ST段改变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与常态心电图诊断于早期复极综合征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2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诊断方法分成两组,将100例行常态心电图诊断患者设为对照组,将100例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诊断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诊断价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观察组检出96例,检出率为96.00%;对照组检出80例,检出率为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种心电图连接下,总共有60例检查出ST-T差异,且差异主要为肢体导联上的差异,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反映ST-T改变更加显著;患者心率为每分钟61~70次时,显示ST段抬高0.20~0.29 mV,患者心率为每分钟51~60次时,显示ST段抬高0.30~0.39 mV。结论于早期复极综合征诊断中应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可提高其检出率,便于尽早确诊,且可反映ST-T段变化特征及患者心率关系,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通过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后,分析其临床诊断结果。方法:在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期间,在本院随机选取80例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塞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诊断和动态心电图检查,记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分析其临床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无症状ST段、有症状ST段以及平均心率监测结果都要明显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能够有效诊断患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病情况,提高患者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心电图avRST段抬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病变血管预测价值,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自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三组,组一患者30例(ST抬高0.05~0.1mV),组二患者15例(ST抬高0.1~0.15mv),组三患者15例(ST抬高大于0.15mV)。比较三组患者经冠脉造影对左主干、三支血管病变结果以及心脏时间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ST抬高值不同,其对应的左主干、左前降支病变、多支病变以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存在差异。结论:心电图avRST段抬高对急性心肌梗死病变血管预测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