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超声监视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4月我院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92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实验组予以超声监视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手术及康复情况,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用时及留院观察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 70%(4/46)低于对照组26. 09%(1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予以超声监视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观察超声监视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1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给予超声监视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60例同症患者,给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未应用超声监视引导,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月经恢复正常率高,组间对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配合超声监视引导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明显,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子宫黏膜下肌瘤行超声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电切术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未使用超声引导,研究组患者则在超声引导下行手术操作,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46.65±5.2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6.90±7.28)ml,平均住院时间为(6.56±1.55)d,研究组分别为(30.57±4.18)min、(26.39±5.10)ml和(4.46±1.01)d,两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手术成功率为、月经恢复正常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7.50%、80.00%和0.00%,研究组分别为100.00%、97.50%和0.0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黏膜下肌瘤行超声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具有显著疗效,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整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子宫粘膜下肌瘤患者98人,将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9人进行对照实验。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回访调查。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后恢复率(91.83%)高于对照组(61.2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的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5.
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费玉琴 《护理与康复》2009,8(9):761-763
总结82例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护理。术前做好肠道、宫颈及阴道准备;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观察阴道流液情况,做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加强出院指导。82例手术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官腔镜手术是近年来运用在妇科临床上的一种高科技的微创手术。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是利用官腔镜在电视监视下切除肌瘤的手术,是替代剖腹后行子宫肌瘤挖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其创伤轻、出血量少、痛苦小、并发症少、皮肤无瘢痕等特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只要肌瘤小于6cm,均可采用在官腔镜下电切。我院自2004年6月至2005年7月共开展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29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电切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4-01~2005—09共行黏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38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8.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回顾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价值、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25例,其中0型17例,Ⅰ型8例。结果 2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均一次成功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月经异常症状改善,不孕5例中3例妊娠。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在保留子宫及避免子宫疤痕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强  杨希娟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211-1212,1215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行宫腔镜电切治疗的43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31例行开腹手术治疗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出现肌瘤复发、宫腔粘连、宫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痛苦小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的效果.结果 67例患者得到成功治疗,无子宫穿孔、大出血、低钠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时间3.6d.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首选的治疗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操作规范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治疗不同类型黏膜下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5月92例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肌瘤类型分为A组(0型,28例)、B组(Ⅰ型,40例)和C组(Ⅱ型,24例),均行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肌瘤再发及术后妊娠情况。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肌瘤再发及妊娠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且术后未出现出血、子宫穿孔、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适用于不同类型黏膜下肌瘤,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接受宫腔镜电切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14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子宫穿孔。术前超声测量肌瘤最大直径55mm。术后随访3个月~5年,满意率96.6%,其中0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25例有生育要求者,18例妊娠,6例分娩。结论:宫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首选方法。正确选择适应证,提高操作技巧,严格超声监测,是保障手术安全性和疗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我院2004-01~2005-10因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痛经经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确诊子宫黏膜下肌瘤4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多发性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宫腔镜电切术的“开窗剥切”法,治疗多发性子宫黏膜下肌瘤8例.结果 7例一次成功完成手术,另有1例因肌瘤数目过多,患者年龄较轻且未婚,行宫腔镜电切术切除部分肌瘤.术后随访2~26个月,2例术后有轻微宫腔粘连,1例发现肌瘤复发,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所有患者月经异常症状均有明显改善,2例患者术后正常妊娠.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多发性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恢复快,保留子宫,尤其“开窗剥切”法,在减少子宫内膜损伤方面的独特优势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5.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情况,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达到92.5%(37/40),与对照组的95.0%(38/40)无统计学差异(P>0.05)。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具有较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影响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月在该院住院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4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临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BMI、肌瘤家族史、初潮年龄、肌瘤分型与肌瘤术后复发率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发现BMI、初潮年龄及肌瘤分型是影响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 BMI、初潮年龄、肌瘤分型是影响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早期诊断、全面评估术前肌瘤的情况及根据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辅助预防方案等对减少肌瘤复发、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接受治疗的238例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其中148例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观察组),90例接受常规开腹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CRM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损伤比较小,易被患者接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开窗后切除对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生殖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照组25例予以直接切除法,研究组25例予以开窗后切除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减低程度、膨宫液用量、血清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雌激素(FSH)水平、子宫肌层愈合情况、子宫内膜创面愈合情况、术后宫腔粘连发生情况以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减低程度、膨宫液用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LH、FSH、E2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子宫肌层愈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子宫内膜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时子宫内膜创面愈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时术后宫腔粘连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妊娠率(64.00%)显著高于对照组(36.00%)(P0.05)。研究组首次妊娠距宫腔镜电切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采用开窗后切除法治疗Ⅱ型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宫腔镜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宫腔镜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照组患者实施单极电切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灌流液吸收量)、并发症(发热、子宫穿孔、水中毒)发生率、治疗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灌流液吸收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宫腔镜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能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用B超监视,根据肌瘤的类型,选用不同的电切方式进行切割.对合并内膜病变无生育要求者同时行子宫内膜切除。【结果】切除肌瘤直径1.5~5cm,手术时间18~100min。平均40min,42例中38例一次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42例术后随访3~2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满意率95.23%。【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效果好,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