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930-1931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4例患者的疗效。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47眼)和对照组34例(45眼)。对照组行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前房深度、眼压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视力显著提高,前房深度增大,眼压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降低患者眼压,增大前房深度,降低并发生症发生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中央前房深度、房角、眼压、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眼压、房角宽度及视力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房角宽度、中央前房深度均明显升高,眼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央前房深度、眼压、房角宽度及视力等指标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角膜水肿、虹膜纤维素样渗出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给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可有效开放房角,提高患者前房深度,降低眼压,促进视力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37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我院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视力、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00%(7/50)低于对照组33.33%(17/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予以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可提高患者视力与前房深度,降低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该院眼科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28例(128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64眼),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照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开放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视力提高,眼压降低,中央前房深度加深(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前房角开放程度相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前房角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确切,术后眼压控制良好,视力改善,中央前房深度增加,前房角形态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833-2834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选取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4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视力、眼压及前房深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76.2%,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9%,对照组为33.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8例(94眼),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47眼)。对照组予以小梁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小梁切除术与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两组视力和眼压明显改善,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眼压性浅前房、前房炎症、黄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能改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术后视力、眼压,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854-1855
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50例的回顾性分析。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50例(50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25例(25眼)。A组给予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B组在A组的基础上给予虹膜周边切除手术,比较两组视力改善情况、眼压、前房深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前、术后眼压及前房深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眼压分别为(14.19±1.20)mmHg、(14.76±1.34)mmHg,均低于术前,前房深度分别为(3.10±0.46)mm、(2.95±0.57)mm,均高于术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低于B组38.89%,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与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均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显著降低患者眼压及前房深度,改善视力,但单纯超声乳化并发症少,操作简便,临床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前房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76例(82眼),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38例(41眼)。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结构及视力。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眼压小于对照组,前房深度、视力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房角完全开放率78.05%(32/41)高于对照组51.22%(2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应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可有效改善眼压、前房深度、房角结构,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吸除与房角分离术在白内障伴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5例白内障伴APACG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行虹膜周边切除术治疗,治疗组行超声乳化吸除与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视力、中央前房深度、眼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伴APACG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与房角分离术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安全性高,具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80例合并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新型手术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治疗,新型手术组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患者视力、中央前房、房角深度、眼压水平。结果:新型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新型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视力、中央前房、房角深度、眼压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视力均明显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新型手术组中央前房、房角深度高于对照组,眼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辅助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白内障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和眼压等情况,且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原发性APACG患者92例,根据非随机临床同期对照研究及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n=45例)和对照组(n=47例),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治疗,对照组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及房角开合情况,记录术前、术后1周、术后3月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变化。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月两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前房深度、房角开合情况均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治疗APACG临床疗效显著,术后眼压控制、视力恢复效果好,前房深度增加,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在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中的治疗意义。方法选取64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2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术,研究组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照组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变化,并对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随访。结果治疗后2组平均矫正视力、前房深度均较治疗前升高,研究组改善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0、2.07,P0.05);2组眼压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第1、7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3、6.92,P0.05)。第1、3、6个月,2组眼压水平逐渐趋于稳定,组间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4、1.18、1.19,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4.37%,研究组仅有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95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65眼)观察组47例(66眼),对照组实施小切口植入IOL术,观察组实施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比两组术后眼压及视力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眼压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视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显著,利于降低患者眼压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视力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3)采用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观察组(n=33)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视力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眼压、前房深度及房角开放度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眼压、房角开放度低于对照组,前房深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6%(2/33)比27.27%(9/3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收集确诊的7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3例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37例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评价不同手术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眼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间术后视力水平无显著差异(P 0. 05);观察组术后前房深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但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改善患者视力、眼压水平,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8例(24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采用经上方巩膜瓣下非穿透小梁切除结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一期植入术治疗,观察眼压、视力、滤过泡状态及并发症。随机选用同时期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一期植入术患者29例(29眼)做对照。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平均眼压、手术并发症、术后视力、滤过泡形成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平均眼压、手术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视力、滤过泡形成情况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满意,手术后反应轻,是较为理想的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给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对照组)及予以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观察组)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各54例(54眼)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视力、眼压、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面积的差异,并记录两组术后1个月前房角关闭范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眼压较术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视力和前房深度则较术前增加(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较术前降低(P<0.05),面积则较术前增加(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前房角关闭范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前房角关闭范围,增加前房深度,降低术后眼压,于改善患者视力有利。  相似文献   

18.
林城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8):1407-1409+1413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5日至2022年1月15日连城县总医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予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睡眠质量。结果:手术前,2组患者眼压及视力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手术后,2组患者眼压均降低,视力水平均升高,观察组患者眼压低于对照组,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最终疗效评估“差”病例少于对照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术前2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PSQ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具有高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2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25例(29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个月视力明显优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6个月眼压明显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眼压,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创新点。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4月我院眼科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3例106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并且在术后观察两组最佳矫正视力,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前房深度、眼压、房角宽度、并发症等情况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状况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患者的视力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前房深度、眼压、房角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无论是在前房深度和眼压的状况,还是房角宽度的状况均有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的各项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瞳孔散大、虹膜萎缩的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值得注意的是,治疗组术后视网膜脱落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存在视网膜脱落的情况。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比传统的小梁切除手术疗效更好,对于最佳矫正视力的恢复很有帮助,并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