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了解珠海市非糖尿病、高血压的慢性病患者的基层首诊意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珠海三个行政区共抽取3 212例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通过入户调查的方式对纳入的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1)居民的基本情况,比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就业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医保类型、慢性病情况等。(2)居民首诊意愿,不接受首诊的原因;对其中非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314名进行统计分析,分析非糖尿病、高血压慢性病患者基层首诊意愿率和基层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珠海市非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的基层首诊意愿达76.43%;慢性病病种顺序前五名主要是骨质增生、慢性消化道疾病、痛风病、高血脂及鼻炎;愿意进行基层首诊的患者共240人,愿意基层首诊的原因主要有:医疗机构就近及方便、价格不贵、病情轻、医保报销比例较大,人较少。而不愿到基层首诊患者的原因有医疗条件差、诊疗水平低、没有所需要的药物、习惯到大医院就诊等;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地区、年龄、文化程度,以及基层医疗机构是否为离家最近医疗机构、是否知晓家附近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是否满足患者基层诊疗需求、对整体服务水平是否满意、诊疗费用与上级医院差别的群体之间的基层首诊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得出,是否知晓家附近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能否满足基本诊疗需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诊疗费用差别是影响非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基层首诊意愿的主要因素。其中,不知道家附近有基层卫生机构(OR=0.043,95%CI:0.008~0.220,P=0.000)、基层卫生机构不能满足基本诊疗需求(OR=0.157,95%CI:0.086~0.286,P=0.006)、基层卫生机构费用与上级医院无差别(OR=0.418,95%CI:0.225~0.774,P=0.000)导致患者基层首诊意愿下降。结论珠海市非高血压、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的首诊意愿较高。是否知晓家附近有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能否满足基本诊疗需求、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院诊疗费用差别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针对该地区存在的问题,应多管齐下,从政府、医保、基层机构三方面出发,通过合理政策的引导,推进基层首诊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分级诊疗制度下孕妇首诊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杭州市临安区2017—2021年就诊的14253例孕妇,采用问卷调查孕妇首诊选择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孕妇首诊选择时最看重医疗技术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妇首诊选择二级医疗机构中年龄≤35岁、大学本科及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未合并基础疾病、了解分级诊疗情况的占比大于三级医疗机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医保类别、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分级诊疗知晓情况为影响孕妇首诊选择的因素(OR=5.068、4.491、4.446、5.028、3.543,p<0.05)。结论 孕妇首诊选择时最看重医疗技术水平,年龄、受教育程度、医保类别、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分级诊疗知晓情况对孕妇首诊选择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出现流感样症状首次就诊情况,探讨影响流感样病例选择基层医疗机构作为首诊医院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做好基层医院首诊工作、推进双向转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岗区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部分流感样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就诊特点等相关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00例流感样病例患者中,首先选择前往县区及以下医疗机构者就诊者仅有232例,占比38.6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就诊意愿(OR=3.900,95%CI=2.319~6.535)、交通方式(OR=4.666 4,95%CI=2.049~10.282)、候诊时间(OR=2.132,95%CI=1.352~3.356)是影响患者选择基层医院作为首诊医疗机构的主要因素。结论该区流感样病例首诊选择基层医院的就诊率不高,应进一步增强患者的就诊意愿、加强基层医疗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等,提高患者基层医院首诊就诊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基层首诊制的认可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2475例医务人员作为调查样本,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实地调查。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务人员对基层首诊制认可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78. 10%的医务人员认可基层首诊制。工作年限、文化程度、是否在编、平均月收入、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医保报销比例、业务培训对基层首诊制的认可度有影响(P 0. 05)。结论医务人员对基层首诊制的认可度较高,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缺乏医疗设备、药品问题;医保制度不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水平较低阻碍基层首诊推行。建议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实力,增强基层首诊吸引力;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引导居民基层首诊;畅通医务人员流动渠道,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从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天津市中医药基层相关政策对居民中医药卫生服务机构首诊意愿的影响,为中医药发展政策制定和卫生服务发展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天津市随机抽取7个区的652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政策因素对居民中医药服务首诊意愿的影响。结果具有中医药卫生服务机构首诊意愿者289人(44.3%);从中医药"调价格、入医保"政策中受益居民首诊选择中医药机构的概率高于未受益居民(OR=2.007),从"国医堂"和"治未病"建设工程中受益的居民首诊选择中医药服务机构的概率高于未受益者(OR=2.623,OR=2.263)。结论三项中医药政策在引导居民中医药机构首诊方面具有一定效果,可继续从扩大医保支付范围、完善中医药适宜技术、加强基层服务能力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实现中医药发展、降低医保费用和促进分级诊疗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研究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首诊医疗机构的影响因素,为推动分级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于2016年3-5月,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入户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多水平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居民选择首诊医疗机构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1122名居民,24.6%,56.2%%和12.5%的居民一般情况下分别选择区内社区医疗机构、区内综合医院和区外综合医院首诊。多水平多分类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离家最近的医疗机构类型以及是否清楚区内社区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情况是居民选择区内社区医疗机构或区内综合医院首诊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离家最近的医疗机构类型、过去一年家庭人均总支出、是否清楚区内社区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情况是居民选择区内社区医疗机构或区外综合医院首诊的影响因素。 结论 应继续提高石景山区社区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及中医药服务能力,同时增进居民对社区中医药服务的认知度,从而推动分级诊疗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联体背景下居民社区首诊意愿,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应对策略,为促进社区首诊的真正落实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4~5月,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从阜阳市3区5县中各随机抽取1个区2个县,再从抽取的每个县(区)随机抽取4个社区,对抽取的每个社区按东、南、西、北、中五个位置各随机抽取5~8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8.20%(281/412)的居民愿意选择社区首诊,其原因有就诊方便、手续简单、医保定点单位等,分别占87.90%、43.77%和37.72%(χ~2=970.560,P0.01);31.80%(131/412)的居民不愿意选择社区首诊,其原因有诊疗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就诊环境差等,分别占63.36%、51.15%和29.01%(χ~2=316.06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步行至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wice,CHS)机构时间、提供的CHS整体改善情况等4个因素可能是居民社区首诊意愿的影响因素,"50~59岁"年龄组(OR=3.19,95%CI:0.88~11.54)、从事商业和服务业(OR=1.63,95%CI:0.77~3.47)、步行至CHS机构时间10 min(OR=0.70,95%CI:0.42~1.19)和认为提供的CHS整体基本没变化(OR=1.82,95%CI:0.22~15.44)的居民更愿意选择社区首诊。结论阜阳市居民社区首诊意愿较高,但仍有近1/3的居民不愿意接受社区首诊。为促进社区首诊制度的真正贯彻落实,需要在健康宣传与引导、硬件建设、人才培养与引进、医联体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医联体背景下,调查分析福建省居民就医选择医疗机构的现状,为进一步推进医联体和分级诊疗进程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福建省居民对医联体及分级诊疗认知程度、就医选择进行研究,应用SPSS 22.0对调查数据进行χ2检验和对应分析。结果 共调查福建省群众568名,首诊基层医疗机构仅占比17.61%。收入水平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城镇职工医保、家越靠近高等级医疗机构的群众越倾向首诊高级别医疗机构。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首诊比例低根本原因在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弱,高收入、高学历群众更倾向于在高级别医院就诊,就诊便利性是首诊医疗机构偏好的重要影响因素,优化医疗保险制度设计是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关键,不同城市医联体群众就医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东省广州市和中山市农村社区居民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就诊取向,为制定社区综合防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州市某区和中山市某镇分别随机抽取20 264名及3 278名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2市农村居民慢性病就诊取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广州市和中山市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12.43%和9.43%;广州、中山2市分别有49.2%和65.7%的居民选择在区医院或二级医院就诊,广州市居民(25.9%)选择在三级综合或专科医院就诊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山市居民(3.9%)(P0.05);2地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普遍偏低,分别为14.6%和29.1%,在企事业单位医院/保健站及其他医疗机构就诊比例为10.2%和1.3%;影响就诊取向因素主要有年龄(OR=1.138)、职业(OR=1.050)、体育锻炼(OR=0.508)、保健知识(OR=1.825)。结论农村居民慢性病在基层医疗就诊比例较低,应积极引导农村社区慢性病患者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并开展社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成都市居民首诊机构选择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入户面对面问卷访谈对成都市1680名居民进行调查.结果:有52.3%的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城乡、家庭年收入、医保类型等,基层首诊率城乡差异明显.结论:应加强对城市居民以及年收入较高者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其基层首诊率;进一步完善相关医保配套措施,充分发挥医保政策对就诊居民的分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邵芯苗  郭庆  吴忠 《现代预防医学》2021,(20):3754-3759
目的 考察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对流动人口促健效用。方法 利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问卷数据,选取2 016名流动人口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方法主要采用Probit模型、OLS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结果 Probit模型结果显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能使流动人口自评健康指标得分提升20.2%(t = - 5.090,OR = 0.993,95%CI: - 0.280~ - 0.124);OLS回归表明流动人口虚弱指数降低3.3%(t = - 4.500,OR = 0.222,95%CI: - 0.046~- 0.018);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纠正变量间的内生性后所得结论依旧稳健。上述结论表明参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具有健康促进作用。结论 重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对流动人口健康的促进作用,加快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统筹,提升流动人口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增强流动人口医疗服务可获得性,提高流动人口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目前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医护人员职业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搞好医患关系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2012年8—9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随机抽取深圳市5个城区24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6家医院1 005名医护人员(医生325名,护士525名,技师155名)作为研究对象,拟合个体和城区两个水平的多水平等级Logistic模型,分析医护人员职业压力影响因素。结果医院和社区医护人员所承受的压力有所不同,二者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P<0.05)。人口学特征中,性别、年龄、工龄、从事学科、在编状态、职称、职位高低都对职业压力产生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15、4.05、4.55、5.15、5.00、3.35、3.39,均P<0.05)。在生物医学因素中,医护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和性格类型特征对职业压力产生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4.40,均P<0.05),尤其是A型性格人员。多水平Logistic模型显示,社会支持度影响强度最大(OR=3.63),个人特征中,影响最大为所从事学科(OR=2.46),最小为性别(OR=2.07)。结论医护人员需要社会与领导的呵护,只有医患互相关心才能促进二者有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政  严云鹰 《现代预防医学》2019,(24):4453-4456
目的 了解居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程度,为政府优化健康服务供给政策提供思路借鉴。方法 在重庆市抽取8个区县共1 12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秩和检验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居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程度从强到弱分为5类,需求度最高类型:健康保障服务;需求度较高类型:医院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专业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度一般类型:社会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和健康保险服务;需求度较弱类型:健康相关零售服务和健康相关租赁服务;需求度最弱类型:健康教育服务。所有不同社会特征的调查对象需求第1位次均为健康保障服务,但第2位次却有所不同:低收入居民对医院服务(OR = 1.225,95%CI:0.820~1.829)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OR = 1.556,95%CI:1.042~2.323)的需求较高;初中学历的居民对专业公共卫生服务(OR = 1.639,95%CI:1.039~2.586)的需求较高;60岁以下(OR = 3.438,95%CI:2.059~5.743)、高学历(OR = 0.442,95%CI:0.228~0.858)的居民对体育健身服务的需求较高。结论 健康保障服务是重庆市居民最迫切需要的类型,未来应针对不同人群特征供给差异化健康服务,通过加强居民健康教育和提升健康素养水平来培育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院管理》2004,(5):51-54
目的 通过比较新疆某三级医院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老年人住院费用及报销水平的差别,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医保相关政策提供建议。方法 选取两种医保住院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其住院及医保报销费用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医保老年人住院费用及其医保报销的差别。结果 两种医保老年人的住院疾病都以慢性病为主,次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医保统筹基金报销,个人负担等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老年人住院费用高,医院应从住院天数、药品费用方面重点监控;医保部门应重点监管医保药品目录外药品的使用,在报销政策上要考虑年龄因素的影响,适当提高老年人慢病的门诊可报费用标准;提高居民医保的报销水平,以减轻居民医保老年人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四川省城乡居民就医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2018年四川省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描述四川省城乡居民两周内患病就诊及就诊机构选择的基本特征,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居民两周内患病是否就诊以及就诊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 居民两周患病率为41.7%,其中选择就诊的比例为46.4%;影响居民患病后是否就诊以及就诊机构选择的因素主要是居民是否患有慢性病、自感患病伤的严重程度、病伤的持续天数和患者受教育程度(均P<0.05);基本医疗保险类型是就诊机构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居民选择就诊机构并无城乡差异,但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可能性是非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2.627倍(P<0.001)。结论 四川省居民两周患病后就诊的比例较低,应进一步完善不同类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并加强健康教育,合理规范居民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重庆市社会办医投资活力被激发后,居民民营医院就医意愿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民营医院资源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配额抽样方法在重庆市主城7个社区中方便抽取1 97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居民民营医院就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77.9%的居民不愿去民营医院就医,主要原因是“不信任民营医院”(64.6%)、“自身就医习惯”(41.0%)、民营医院“费用高”(36.9%)、“技术水平低”(28.9%)等。对不同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参保类型的居民民营医院就医意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OR = 0.542, P = 0.019,95%CI: 0.324~0.905),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 001~7 000元(OR = 0.453, P<0.001, 95%CI: 0.310~0.662)和≥7 001元(OR = 0.527, P = 0.004, 95%CI: 0.342~0.812)是居民民营医院就医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重庆市主城区居民民营医院就医意愿不足且认可度低,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居民选择民营医院就医意愿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熊咏珍  许晓佳    杨海云  潘聪聪  许伟华  杨艳艳  谢培豪    倪进东     《现代预防医学》2016,(18):3353-3357
目的 了解东莞市中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东莞市55岁以上中老年人,通过问卷调查社区卫生服务首诊率和满意度,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798名中老年人,其中发生疾病时首诊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16.6%;其中就职单位属性为民营企业的中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首诊率比就职党政机关的高(OR = 3.701,P = 0.023);而享受公费医疗的比使用城镇职工保险低(OR = 0.434,P = 0.025);健康状况一般化、不健康的均比健康人群低(OR = 0.496,P = 0.020,OR = 0.321,P = 0.035);首诊单位选择原因中认为是价格低的比因医保定点单位的高(OR=3.352,P<0.001)。影响中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满意度的因素分析中,健康状况为一般化的中老年人满意度低于健康人群(OR = 0.488,P = 0.016);家庭月收入为15 000~20 000元的低于30 000元以上的(OR = 0.059,P = 0.018)。结论 就职单位属性、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健康自评、选择首诊单位原因是影响中老年人首诊选择社区服务机构的主要因素。健康自评、家庭月收入是影响中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社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为构建适合常州市钟楼社区需要的社区医疗服务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常州市钟楼区全区7个街道常住居民17 838人,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人群的两周患病率为20.1%,两周就诊率为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社区居民两周就诊率的因素主要是慢性病患病(OR=4.889,95%CI:4.331~5.518),职业(工人OR=0.679,95%CI:0.576~0.800;农民OR=0.710,95%CI:0.536~0.941)以及医保形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OR=0.588,95%CI:0.450~0.769)。居民主要的就诊医院为社区医院和市级医院(分别占46.3%和50.4%)。社区居民最需要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定期体检(49.3%),最希望得到的保健知识主要是常见病的防治知识(58.7%)。结论钟楼社区老年人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人群;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较差,医疗保障和医疗资源利用不均衡,应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满足居民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河南省居民首诊医疗机构选择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15岁及以上居民分析其就诊意愿,单因素分析运用〖XC小五号.EPS;P〗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2013年和2018年河南省居民到基层(83.4%、76.6%)和非基层(16.6%、23.3%)医疗机构就诊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次回归分析结果相比,2013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OR=0.412,95%CI:0.205~0.829)、到医疗机构的距离为2~4公里(OR=0.066,95%CI:0.004~0.985)的居民更倾向于前往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急性病两周前开始发病(OR=2.185,95%CI:1.325~3.603)、健康状况较差(OR=2.620,95%CI:1.607~4.274)的居民更愿意选择基层以上医疗机构就诊。2018年,有健康档案(OR=0.612,95%CI:0.441~0.848)的居民更倾向于前往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患病严重及一般(OR=2.395,95%CI:1.720~3.336;OR=1.384,95%CI:1.010~1.898)、没有家庭医生签约(OR=1.555,95%CI:1.005~2.408)的居民更倾向于前往基层以上医疗机构就诊。 结论 河南省居民更倾向于前往基层医疗机构就诊,但就诊比例呈下降趋势。建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居民就近就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城乡统筹居民医疗保险真实保障水平进行实证研究,为切实提高我国参保患者医疗保障水平提供证据。方法:利用频数分布和虚拟变量回归模型方法对天津市城乡参保居民就医微观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真实保障水平与政策范围内保障水平之间差距较大;医疗保险起付线、政策范围内报销比、参保患者年龄、缴费级别、医疗费用、医院级别等因素均会对患者真实保障水平产生显著影响。结论与建议:在医疗保险制度完善阶段,为提高参保患者真实保障水平,应淡化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设定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保障水平和真实保障水平差距的评价范围、细化医疗保险政策内容,科学设置阶梯型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报销比、增加政府卫生财政投入,同时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