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脑出血急诊护理路径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急诊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急诊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以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抢救所用时间。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80.0%、97.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抢救所用时间分别为:对照组(46.8±5.3)min,观察组为(31.3±5.0)min,观察组抢救所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急诊急救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指导护理干预,有利于护理人员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护理工作,可提升患者抢救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分诊、采血、建立静脉通道、出急诊室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生命体征变化及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8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经抢救后,两组患者呼吸、心率、血压均较抢救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诊、采血、建立静脉通路、患者出急诊室和介入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干预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病人100例。其中将2015年4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50例设为观察组,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5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PCI绿色通道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病死率、再梗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人住院时间、入导管室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进入导管室时间为26.53 min±3.94 min,对照组为41.25 min±12.37 min,两组入导管室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病人病死率、再梗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也均较对照组降低与缩短(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急诊PCI绿色通道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有效缩短病人从就诊到急诊PCI手术的时间,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病人病死率、再梗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诊严重创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抢救措施,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干预,并观察两组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检查耗费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入院至入室时间、抢救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查耗费时间为(21.58±5.87) min、急诊科停留时间为(17.55±5.24) min、入院至入室时间为(43.97±15.63) min、抢救时间为(38.41±4.33) min,均少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在抢救期间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2月本院进行疾病急救及治疗的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急救护理。比较2组急性冠脉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进入抢救时间为(15.2±7.2)min,比对照组更短,开始再灌注时间为(27.5±12.4)min,比对照组更短,而且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4±5.4)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取优化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广泛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杭州院前转送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院前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各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前反应时间、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0.96±4.62) min、(33.14±3.48) min、(75.34±13.66) min及(9.60±2.27) d,并发症发生率8.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中,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0.4±0.2)min,急诊停留时间为(9.1±1.2)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5±0.5)min和(25.3±2.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8.0%(2/25),低于对照组32.0%(8/25)。结论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分诊评估和急诊停留时间,降低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急诊应用专职层级干预对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抢救室滞留时间及提升抢救成功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9月急诊收治的1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组,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68例病人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2020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68例病人为观察组,行专职层级干预。评估统计两组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及抢救成功率、中枢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及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急诊医生接诊所用时间、脑卒中小组接诊用时、影像学检查出报告用时、急诊抢救室滞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88.24%,较对照组的75.00%升高(P<0.05);治疗6 h、24 h以及治疗1周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14.71%,较对照组的4.41%升高(P<0.05);观察组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为1.47%,较对照组的11.76%降低(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实施急诊专职层级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急救时间,减轻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结果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溶栓开始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院内心肌梗死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预后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心肌梗死静脉抢救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快捷护理路径在尿毒症突发急性肺水肿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7年3月~2009年5月收治的7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临床快捷护理路径进行急诊血液透析;将2006年1月~2007年2月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工作流程进行血液透析。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接诊至行血液透析所用时间和病死率。结果:两组接诊至行血液透析所用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临床快捷护理路径为急性肺水肿尿毒症患者的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行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诊抢救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116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所用方案分成两组,将行常规护理5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行急诊快捷护理流程6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住院费用、时间指标、神经功能及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接诊至确诊时间与确诊至专科诊治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且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在两组护理后NIHSS评分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行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诊抢救的效果显著,可缩短诊治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并减少并发症发生,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创伤性休克病人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急诊收治的38例创伤性休克病人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收治的38例创伤性休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病人的分诊时间、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急诊分诊时间和有效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相关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6.3%(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病人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缩短患者的抢救和检查所需的时间,提高抢救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团队(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12月收治的112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2019年1—12月收治的108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基于MDT的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抢救结果和家属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介入时间为(8.4±5.8)min,急诊停留时间为(15.0±4.3)min,术前准备时间为(10.4±3.2)min,低于对照组的(14.1±6.7)、(19.7±4.1)、(13.6±3.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0.7%vs.73.2%)、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4%vs.17.0%)、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6%vs.1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40.8±3.6)vs.(37.4±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可缩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内抢救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后对照回顾分析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实施抢救,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接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输液通道建立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呼吸道误吸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及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输液通道建立时间、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呼吸道误吸发生率及患者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快捷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效率,提高患者救治效果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31例AMI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急诊护理流程;将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34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分诊评估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心电图时间、抢救时间,并记录患者院内AMI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分诊评估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心电图时间、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院内AMI复发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MI患者的抢救采取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配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程序化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上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配合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的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路径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6年7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术中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皮肤发红、发麻情况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皮肤发红、发麻情况低于对照组,而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手术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路径能有效降低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12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6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加以急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急救总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心理状况、并发症发情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急救总时间、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75%、6.25%,与对照组的75.56%、15.63%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显著缩短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分别将2015年3月-2015年10月和2015年11月-2016年4月收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在抢救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两组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等进行回顾性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评估时间、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而抢救成功率、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进行护理流程优化,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缩短急救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