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65例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MRI及DWI扫描检查和CT检查,分析卵巢肿瘤患者影像学表现,测定肿瘤ADC值,以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及DWI与CT检查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与组织病理学结果对照,MRI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CT(P0.05);良性组ADC值高于恶性组(P0.05);MRI及DWI诊断卵巢肿瘤分期的准确率高于CT(P0.05)。结论 MRI及DWI对卵巢肿瘤良恶性、分期诊断的准确性明显高于CT,在卵巢肿瘤诊断中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像(DWI)结合ADC值定量分析在卵巢囊实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并寻求良恶性病变的ADC值最佳阈值。材料和方法:对84例卵巢肿瘤的大体形态、结构特点,MRI信号特征、增强方式,尤其是DWI信号特征及ADC值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做ROC曲线以确定最佳阈值。结果:良、恶性卵巢肿瘤的实质部分的ADC均值分别为(1.456±0.297)×10-3 mm2/s、(0.929±0.215)×10-3 mm2/s,两者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ADC值≥1.225×10-3 mm2/s可作为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的最佳阈值,其鉴别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6.7%、94%和92.1%。结论:DWI作为常规MRI的有益补充,尤其是ADC值的量化,有助于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49例肝脏病变患者行腹部平扫MRI、DWI和增强MRI检查,并在工作站测量感兴趣区的ADC值,对肝癌、转移癌、血管瘤和肝囊肿的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肝癌、转移癌、血管瘤和肝囊肿的ADC值分别为1.22±0.28、1.61±0.30、2.22±0.26和3.04±0.34,健康志愿者肝脏的ADC值为3.12±0.40.恶性组(肝癌、转移癌)的ADC值明显低于健康志愿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组(血管瘤、肝囊肿)的ADC值低于健康志愿组,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ADC=1.80为阈值来鉴别良、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结论 DWI及ADC值的应用大大提高了MRI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RI动态增强与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乳腺肿瘤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肿瘤患者的MR资料,分析病变的MR信号、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经统计学处理,比较两者的差异。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平扫的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鉴别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4%、75%和73.1%;应用ADC值分别为76%、83%和69%;而两者联合应用分别为92%、91.7%和92.3%,明显高于前二者。结论:联合应用MRI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与ADC值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平扫联合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病理证实的70例患者MRI常规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SET1WI、FSET2WI压脂序列、单次激发自旋平面-回波成像(SE-EPI)序列行DWI扫描,扩散敏感系数(b值)取1000s/mm2。结果:70例病变中,乳腺癌49例,乳腺腺瘤19例,积乳囊肿2例。MRI平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61.2%(30/49),特异性为19%(4/21),准确性为48.6%(34/70)。以病变信号对乳腺良恶性诊断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恶性病变平均ADC值95%可信区间的上界1.203×10-3mm2/s作为诊断良、恶性病变的界值,所得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诊断敏感性为87.8%(43/49),特异性为85.7%(18/21),准确性为87.1%(61/70)。MRI平扫联合弥散加权成像ADC值综合诊断的敏感性为93.8%(46/49),特异性为90.5%(19/21),准确性为92.8%(65/70)。结论:DWI及ADC值是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有价值方法;MRI平扫结合DWI成像能明显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螺旋CT与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肺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肺部病变患者均行螺旋CT及MRI DW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肺部恶性病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的差异,以及比较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78例患者中,螺旋CT检查诊断肺部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与MRI DWI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 DWI检查诊断肺部恶性病变的准确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螺旋CT检查(均P<0.05)。肺部良性病变的ADC值明显高于肺部恶性病变(P<0.05)。结论螺旋CT及MRI DWI检查在肺部良恶性病变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价值,且MRI DWI诊断肺部恶性病变的准确性更高,其ADC值有助于鉴别肺部良恶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的血流动力学双室模型渗透性参数联合ADC值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行肺部CT增强检查、常规MRI扫描、DWI成像及DCE-MRI扫描的患者共49例(恶性病变29例,良性病变20例),MRI动态增强扫描采用三维快速容积扫描技术,通过MRI后处理工作站计算病灶的ADC值,血流动力学定量分析软件Omni-Kinetics计算病灶的微血管渗透性参数Ktrans、Kep等。结果 CT联合ADC值、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鉴别诊断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为93.9%;CT联合ADC值鉴别诊断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为85.7%;CT鉴别肺良恶性结节准确率为75.5%,CT联合ADC值、DCE-MRI定量渗透性参数鉴别肺良恶性结节准确性与CT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CE-MRI定量分析微血管渗透性参数Ktrans、Kep联合ADC值对肺部良恶性病变诊断效能高于CT,而且真正实现定量分析鉴别诊断肺部结节良恶性,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患有乳腺结节性疾病患者及13例健康女性志愿者(对照组)乳腺MRI资料,所有病例全部行MRI常规成像、DWI检查,扩散敏感系数(b值)取0、500、1000 s/mm.观察分析病变在MRI常规平扫、DWI图像的信号特征,测量不同b值感兴趣区(ROI)的ADC值.根据手术病理,按照恶性结节、良性结节、正常腺体分为三组,比较各组之间的ADC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统计分析,并绘制ROC曲线检验诊断效能,计算不同阈值下,ADC值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并与形态学评价相结合,确定合适的b值和阈值.结果 当b =500、1000 s/mm2时,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及正常腺体的平均ADC值两两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b值下,乳腺恶性结节较良性结节和正常腺体明显低,而良性结节平均ADC值较正常腺体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curve),确定不同b值下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ADC阈值,当b=500 s/mm2阈值为1.202×10-3mm2/s;b=1000 s/mm2阈值为1.117×10-3 mm2/s.结论 ADC值分析结合DWI图像对乳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中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curve,TIC)类型、早期强化率及扩散成像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140个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病灶的术前磁共振以及临床病理资料,依据病理分为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间的TIC类型及早期强化率有无差异;并比较两组间ADC值的差异性。结果140个病灶中良性病变43个病灶,恶性病变97个病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TIC类型、第一期早期强化率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病变平均ADC值[(0.965±0.215)×10^-3 mm^2/s]低于良性病变平均ADC值[(1.335±0.266)×10^-3 mm^2/s],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C阈值取1.085×10^-3mm^2/s时,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57,其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73.2%,特异性为86.0%,准确性为77.1%。TIC曲线、第一期早期强化率及ADC三者联合诊断,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3.5%,特异性为79.1%,准确性为78.5%,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高于其他三者单独诊断的曲线下面积(0.728、0.562、0.857)。结论动态增强成像中的TIC曲线类型及第一期早期强化率与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三者联合进行诊断,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3.0T MR扩散加权(DWI)和动态增强(DCE)对乳腺小肿块性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采用MRI扩散加权和动态增强检查的乳腺良恶性病灶,其横轴像最大长径为10mm。结果常规的MRI的敏感性100%,特异性75.9%,与良性病变相比,恶性病灶的ADC值显著降低。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得出良恶性病变ADC值的分界值是1.11×10-3mm2/s。动力学曲线分析揭示II、III型曲线多考虑恶性。结论研究表明DWI和DCE-MRI技术易于评估。通过DWI获得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能够用来鉴别良恶性乳腺肿瘤,从而使MRI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动态增强后测得的动力学曲线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亦提供了较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b值情况下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76例肝占位性病变、11例肝硬化病人行CT及MRI平扫加增强,DWI扫描,选取3种b值(300,500,700s/mm2)各扫描1次,测量正常肝脏及肝硬化肝脏的ADC值。同时测量病灶及相同层面的肝右叶无病灶肝实质ADC值,比较正常肝脏及肝硬化肝脏在3种b值时ADC值有无显著性差异,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及病灶与周围肝组织ADC值比值有无显著性差异。正常对照组30例,CT或MRI检查肝脏未见异常改变,肝功能化验各项指标均正常,CT和MR、DWI扫描方法同上。应用2个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良、恶性病变的ADC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 7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恶性肿瘤25例,其中肝细胞肝癌13例,转移瘤10例,胆管细胞癌2例;良性病变51例,其中海绵状血管瘤23例,肝囊肿18例,肝脓肿7例,局灶性结节增生(FNH)3例。3种b值下正常肝脏的ADC值无显著性差异;正常肝脏与肝硬化的ADC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恶性肿瘤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b=300时,以1.6×10-3mm2/s为阈值,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1.4%、80.6%和76.9%;b=500时,以1.65×10-3mm2/s为阈值,分别为95.0%、78.1%和73.1%;b=700时,以1.41×10-3mm2/s为阈值,分别为90%、77.5%和77.5%;恶性、良性病变病灶ADC/肝脏ADC比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病灶与肝脏ADC的比值小于1.0为阈值,b=300时,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0.0%、81.8%和73.6%;b=500时,分别为65.0%、86.1%和78.6%;b=700时,分别为75.0%、94.9%和88.1%。肝脓肿的ADC值变化较大,波动范围0.98~2.61×10-3mm2/s。结论肝脏恶性肿瘤的ADC值显著低于良性病变,恶性病灶与周围肝实质ADC值比值低于良性病变比值,取b=500,以ADC值1.65×10-3mm2/s为阈值,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但良恶性病变的ADC值仍有部分重叠,肝脓肿的ADC值变化差异较大,需结合常规MRI检查及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1.5T磁共振多b值DWI及其ADC值定量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8例乳腺疾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包括44例良性乳腺病变(良性病变组)、44例恶性乳腺病变(恶性病变组),另选择同期于我院接受妇科健康检查的44例乳腺健康人为对照组。参与此次研究的所有人员均接受MR扩散加权成像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对三组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b值下,恶性病变组患者的ADC值与良性病变组和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b=1000s/mm~2时,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患者ADC值的特异性最高,可信区间最准确。当b=600s/mm~2时,良恶性乳腺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最高(P0.05)。结论:1.5T磁共振多b值DWI及其ADC值定量分析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提高临床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乳腺疾病的病变性质进行诊断,值得在诊断医学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量化分析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女性乳腺疾病患者62例,所有病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并选取10名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及正常志愿者均行MRI常规成像及DCE-MRI。观察分析病变在MRI动态增强后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测量并计算早期强化率(EER),最大线性斜率(Slope)及最大线性斜率比值(SlopeR)等动态增强定量参数。结果1.动态增强后,TIC类型中,Ⅰ型和Ⅳ型曲线多见于乳腺良性病变,Ⅲ型曲线多见于乳腺恶性病变,Ⅱ型曲线良恶性病变均可见。若以Ⅱ型和Ⅲ型曲线作为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标准,其准确性77.0%,敏感性90.9%,特异性71.2%。2.采用ROC曲线确定EER、Slope及 SlopeR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阈值。EER阈值为83.35%,其诊断准确性为77.0%,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71.2%;Slope阈值为1.39%/s,其诊断准确性为67.6%,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53.8%;SlopeR阈值为12.14,其诊断准确性为77.0%,敏感性为36.4%,特异性为94.2%。结论1.DCE-MRI后乳腺病变的TIC类型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2.DCE-MRI定量参数EER、Slope、SlopeR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Slope的敏感性最高,SlopeR的特异性最高,EER的敏感性较高,稍低于Slope。3.对DCE-MRI进行量化分析,可提高MRI对乳腺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quantification,VTIQ)技术测量剪切波速度以及速度比值对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6例患者46个乳腺实性病灶的VTIQ图像资料。测量良恶性病灶、周围乳腺腺体组织在VTIQ上的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计算良恶性病灶SWV平均值以及良恶性病灶与周围乳腺腺体组织SWV平均值比值,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并进行曲线下面积比较,分析评估VTIQ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的诊断价值。 结果 46个乳腺病灶中,恶性病灶18个,良性病灶28个。良恶性病灶的SWV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灶与周围乳腺腺体组织SWV值比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灶SWV值ROC曲线:AUC为0.875,截断值为4.52,准确性84.80%,敏感性88.89%,特异性82.14%。良恶性病灶与周围乳腺腺体组织SWV值比值ROC曲线:AUC为0.902,截断值为1.25,准确性84.80%,敏感性94.44%,特异性78.57%。两组数据ROC曲线下面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VTIQ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有一定诊断价值,无论是剪切波速度还是速度比值均可对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超声光散射成像诊断乳腺病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超声光散射成像对乳腺病变诊断的临床可行性及其对常规超声的辅助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光散射乳腺断层成像系统,前瞻性研究101例患者共105个乳腺病变,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测量光吸收参数血红蛋白总量(HBT),找出其分布规律及其判断良恶性的诊断阈值,分别计算超声光散射成像、超声与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105个乳腺病变中,良性51个,恶性54个.51个良性病变的光散射成像HBT均值为(118.10±85.90)μmol/L,54个恶性病变的HBT均值为(237.11±89.63)μmol/L,二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5).光散射成像HBT值的诊断敏感性87.04%,特异性76.47%,准确率81.90%.常规超声与DOT联合应用的敏感性为85.19%,特异性为88.24%,准确性为86.67%.结论 超声光散射成像可用于鉴别乳腺肿瘤,常规超声与DOT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降低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模型(IVIM)参数鉴别上皮源性卵巢肿瘤良恶性的价值,及卵巢癌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上皮源性卵巢肿瘤患者(良性肿瘤27例,恶性肿瘤46例)的MR平扫、IVIM及常规增强检查资料。分析测量IVIM参数值(ADC,D_(slow),D_(fast)及f)并比较良性与恶性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各参数鉴别诊断上皮源性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效能,并计算各参数的诊断界值,敏感度与特异度;分析IVIM参数值与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良性组ADC值、D_(slow)值及f值均高于恶性组(P值均0.05)。两组间D_(fas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9)。其中ADC值具有极高敏感度,D_(slow)、f值具有高特异度。D_(slow)值鉴别诊断上皮源性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为0.934 (P0.01),最佳阈值为0.853×10-3 mm2/s,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2%和87%;ADC、D_(slow),及f值均与ki67值呈负相关性(P0.05),D_(fast)与ki67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IVIM有助于鉴别良恶性上皮源性卵巢肿瘤,其中ADC值敏感度极高,而D_(slow)和f值特异度高,对临床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IVIM部分参数与ki67表达相关,故可间接为卵巢癌预后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6):928-929
目的分析MRI扩散加权成像联合灌注成像鉴别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80例乳腺病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26例和恶性组54例。所有患者均行MRI扩散加权成像(DWI)与T2灌注加权成像(PWI)扫描。分析不同加权成像扫描ADC、MSD值;ADC值1.25×10-3mm2/s为阈值,MSD以20%为阈值,比较DW1、T2 PW1、DW1联合T2 PW1诊断价值。结果两组ADC、MSD值比较,恶性组ADC值较低,MSD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1联合T2 PW1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 MRI扩散加权成像联合灌注成像可有效鉴别乳腺病变良恶性,敏感度、特异度较高,为早期乳腺癌诊断、治疗提供临床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声触诊弹性图像灰度定量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的乳腺病变患者66例,共70个乳腺结节进行了弹性图灰度定量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该方法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乳腺良性、恶性病变的弹性图平均灰度值分别为68.72±39.88和25.26±11.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显示:当诊断阈值为32.13时,弹性图灰度值鉴别诊断良恶性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1%和85.7%,曲线下面积为0.918±0.038。结论弹性图像的灰度定量方法可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基于3.0 T MRI的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0月~ 2018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且获得病理证实的5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44例,年龄22~79岁(49±15.69岁),包括良性结节50个和恶性结节35个。所有患者使用3.0 T磁共振头颈联合线圈进行常规及DWI扫描;b值选取0、1000 s/mm2获得表观弥散系数(ADC)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差异。使用ROC曲线分析来评估ADC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良性甲状腺结节的ADC值高于恶性结节[(1.22±0.26)×10-3 mm2/s vs(0.84±0.15)×10-3 mm2/s];ADC值区分甲状腺良恶性结节ROC曲线下面积0.93,最佳阈值为0.91×10-3 mm2/s,其灵敏度为74.1%,特异性为100%。结论ADC值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特异性磁共振参数,基于3.0 T MRI的ADC值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不同b值下DWI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不同b值下DWI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71例肺部肿块或结节行常规MRI和DWI检查,分别测量b值为300、500、800s/mm2时的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同一b值下良、恶性病变及不同b值下良、恶性病变的ADC值的差异。根据ROC曲线确定各个b值下的ROC曲线下面积及诊断阈值,并计算各个阈值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71例中,恶性病变47例,良性病变24例。不同b值下恶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均明显小于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良性病变的平均ADC值在不同b值时各不相同,随着b值的增大而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值取300、500、800s/mm2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0.84、0.83;其中b=500s/mm2时诊断效能最高,ADC阈值为1.50×10-3 mm2/s,鉴别诊断肺部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49%、75.00%、85.92%、87.76%、81.82%。结论 b值取300、500、800s/mm2,ADC值均有助于肺部良、恶病变的鉴别诊断,其中b值取500s/mm2时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