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3):572-574
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35例经确诊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依次行仰卧胸部前后位的X线片、双层螺旋CT检查,分析X线平片与双排螺旋CT的影像特征,并与确诊患者表征比较。结果 X线片与CT检查中分别有10例与1例其未见明显异常特征,其余患者均有明显异常影像特征;X线片的诊断准确率为71.4%,而CT为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对观察网格影、线状高密度影、囊状透亮影的范围及大小明显优于X线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断特异性高,效果佳,尤其是对网格影、线状高密度影、囊状透亮影型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 FeNO)浓度的关系。方法 45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根据肺通气功能减退程度分为轻度阻塞组205例,中度阻塞组166例,重度阻塞组86例。3组均行FeNO检测,其中FeNO正常(FeNO≤25 ppb) 126例,FeNO轻度异常(FeNO 26~49 ppb) 133例,FeNO中重度异常(FeNO≥50 ppb) 198例。比较轻、中、重度阻塞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_(pred))、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_(pred))和FEV_1/FVC比值;比较轻、中、重度阻塞组FeNO正常、轻度异常、中重度异常者比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重度阻塞组FeNO浓度与FEV_1%_(pred)的相关性。结果轻度阻塞组FVC%_(pred)、FEV_1%_(pred)和FEV_1/FVC值均高于中度阻塞组和重度阻塞组,中度阻塞组高于重度阻塞组(P0.05)。轻、中度阻塞组FeNO中重度异常比率(50.7%、41.6%)高于FeNO轻度异常比率(26.3%、31.3%)和FeNO正常比率(23.0%、27.1%),FeNO轻度异常比率高于FeNO正常比率(P0.05);重度阻塞组FeNO中重度异常比率(29.1%)低于FeNO轻度异常比率(31.4%)和FeNO正常比率(39.5%),轻度异常比率低于正常比率(P0.05)。FeNO中重度异常组FeNO浓度与FEV_1%_(pred)呈正相关(r=0.147,P=0.038)。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轻、中度阻塞时FeNO正常、轻度异常和中重度异常比率依次增高,重度阻塞时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血浆外泌体微小RNA(miR)-4306表达水平联合CT征象对单发非实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2022年6月就诊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CT检查发现单发非实性肺结节的15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肺结节良恶性将其分为良性组(n=21)和恶性组(n=132)。于CT检查当天抽取空腹肘部静脉血,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浆外泌体miR-4306水平。分析外泌体miR-4306联合CT征象鉴别恶性肺结节价值。结果恶性组的外泌体miR-4306水平[1.28(1.11,1.71)]、混合磨玻璃结节占比(62.88%)、瘤肺界面清晰占比(93.94%)、血管集束征占比(48.48%)、胸膜凹陷征占比(46.21%)和充气支气管征占比(45.45%)均高于良性组[1.03(0.96,1.07),23.81%,57.14%,23.81%,14.29%,19.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χ2=4.266, 11.318, 24.838, 4.455, 7.590, 5.192,均P <0.05)。Lasso-Logistic回归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汉中市城固县收集医院收治的210例肺癌患者,均给予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记录所有患者的征象特征与强化状况。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在210例肺癌患者中,螺旋在CT增强扫描诊断为淋巴结转移80例(转移组),占比38.10%。转移组的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等CT征象占比分别为72.50%、85.00%、88.75%、80.00%,高于非转移组的19.23%、14.62%、14.62%、24.62%(P <0.05)。转移组的CT轻度强化、中度强化、重度强化分别占比12.50%、31.25%、56.25%,对照组分别占比67.69%、23.08%、9.23%,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病理确诊为淋巴结转移82例,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34%(79/82)、99.22%(127/128)、98.10%(206/210)。结论:肺癌患者多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多层螺旋CT(MS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肺穿刺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一侧肺孤立病变1例,一侧肺多发病变1例,双侧肺多发病变3例;2例行CT增强扫描均表现为轻度均匀强化.结论 肺MALT淋巴瘤的影像表现多样,结节、片状实变内分枝样细小支气管扩张充气征或肿块周围合并磨玻璃样影具有一定的提示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CT定量与其病情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1月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52例为病例组,患者均接受肺功能仪与肺部CT检查,并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极重度组。选取同期因各种原因行肺部CT检查的健康体检者52例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间CT检查肺各项指标的差异;比较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组四组患者肺功能指标、CT下肺各项指标的差异;分析肺功能各项指标和CT下肺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CT下支气管平均厚壁、壁面积比值、气管壁厚与气道直径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且病例组小于-950 HU气肿肺组织占全肺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病例组52例患者伴随病情程度加重,其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orce vital capacity,FVC)占预计值%、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占预计值%、FEV...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CT影像对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进行慢性支气管炎诊断的患者60例,均进行CT影像检查,分析CT影像检查结果。结果:CT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患者同时出现支气管壁增厚和轨道征并存,少部分患者出现胸膜下肺组织密度较低且并不均匀和广泛的低密度区域存在的小叶肺气肿;所选患者中,支气管血管束异常患者46例,占比76.67%(46/60);支气管扩张患者23例,占比38.33%(23/60);浸润性改变或磨玻璃患者12例,占比20.00%(12/60)。结论:使用CT影像技术进行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断时,可以更加直观的呈现患者病变部位、程度及大小,大大增加了疾病诊断的准确率,以免延误病情,应被积极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极低体质量新生儿血清中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脑钠肽(BNP)水平及与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的相关性。方法以该院2015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200例极低体质量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全新生儿67例纳入观察组,单纯性极低体质量新生儿133例纳入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新生儿的KL-6、BNP水平,分析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全严重程度与KL-6、BNP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KL-6、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新生儿KL-6、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两两比较发现,随着新生儿的疾病严重程度的升高,新生儿的KL-6、BNP水平呈现明显上升趋势。KL-6、BNP水平与新生儿的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全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r=0.336、0.441,P0.001)。机械通气时间在7d以上、给氧时间在25d以上均为造成极低体质量新生儿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生后血清中KL-6、BNP水平与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胸部CT表现。方法 收集经临床确诊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42例,根据胎龄和吸入氧浓度分为轻、中、重度,均接受64层螺旋CT扫描及薄层重建,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的胸部CT表现。结果 胸部CT多表现为囊泡影(27/42,64.29%),双肺透光度减低、呈广泛或局部磨玻璃样改变(26/42,61.90%),条片状致密影(23/42,54.76%)及条索状、网格状、蜂窝状(16/42,38.10%);胸膜增厚4例,胸腔积液2例。囊泡影发生于双肺上下叶者15例(15/27,55.56%),其中10例发生于右肺中叶;仅发生于肺下叶者8例;仅发生于肺上叶者3例(3/27,11.11%);发生于双肺下叶及右肺中叶者1例。轻、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患儿中,囊泡影检出率分别为53.33%(8/15)、57.14%(8/14)、84.62%(11/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累及肺叶数(中位数)分别为1.0、1.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常见的CT征象为囊泡影、局部或广泛磨玻璃影、致密影、条索状、网格状、蜂窝状影。囊泡影可发生于双肺,以肺下叶居多,胸膜下多见;囊泡影累及肺叶数越多,提示患儿临床表现越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CT影像诊断小儿胸廓畸形的应用价值与发育不良的关系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7月72例小儿胸廓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术前均行胸部CT检查,并与术中检查进行对照比较,分析CT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本次研究中72例患儿术前CT检查发现漏斗胸30例,鸡胸17例,叉状肋12例,其他类型胸廓畸形15例,且经手术诊断确诊,诊断符合率为100%;所有患儿均伴随不同程度的发育不良。本组30例漏斗胸患儿中轻度胸廓凹陷16例,中度胸廓凹陷8例,重度胸廓凹陷6例,不同胸廓凹陷程度的漏斗胸患儿的haller指数以及心脏旋转角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7例鸡胸患儿中CT表现为胸骨弓形前凸,胸廓前后径增大且胸骨后间隙增宽。结论:CT在小儿胸廓畸形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应用效果,能够有效评估患儿畸形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肺表面活性物质(PS)配合布地奈德对新生儿通气改善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早产儿90例,按随机投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猪肺磷脂注射液气管插管内滴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气管插管内滴入。观察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氧合指数、机械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pH值、PO_2及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C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总吸氧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配合布地奈德可明显降低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改善早产儿肺功能,显著缩短辅助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CT、PET/CT表现的多样性及病理学基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患者的CT、PET/CT表现及病理资料,其中3例分别合并矽肺、干燥综合征及结核,4例同时有肺外受累。24例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2例行CT平扫,10例同时行PET/CT检查,1例仅行PET/CT扫描。结果:27例肺MALT淋巴瘤,单发3例,多发24例。27例CT均表现为肺实变,沿胸膜下或支气管血管束节段性分布,其中跨叶16例,不跨叶11例,其中24例见扩张型充气支气管,病灶边缘伴磨玻璃影或结节;同时其余肺叶伴有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多发磨玻璃影或结节18例。病灶密度均匀,4例见少许钙化。轻度均匀强化7例,中度均匀强化17例,18例见血管造影征。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胸腔积液7例,胸膜增厚5例。11例病灶SUV范围2.5~14.4,平均为5.6±2.7;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放射性浓聚7例,SUV范围1.5~6.6,其中3例分别并泪腺、肝脏或股骨放射性浓聚,SUV范围3.4~6.8。21例随访,病情稳定或完全缓解18例,进展3例。免疫组化CD20及CD79a均阳性,CyclinD1均阴性,Ki-67阳性表达<20%。结论:肺MALT淋巴瘤的影像特征性表现为多发的结节及实变影,密度均匀,内有扩张充气支气管,18F-FDG高代谢,但确诊需靠病理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48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临床、肺部影像和呼吸功能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19年7月经CT确诊的48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检查结果、病历、临床症状记录回顾,分析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临床、肺部影像和呼吸功能特征。结果:48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其中囊状支气管扩张15例,柱状支气管扩张21例,囊柱状支气管扩张12例,发生柱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占比最大;咯血35%,咳嗽67%,咳痰占比79%,胸闷48%,胸痛占比23%,湿啰音占比17%,干啰音占比21%。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最明显的临床症状为咳痰、咳嗽、胸闷,占比最高,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症感染患者有36例,占比75%,非现症感染患者有12例,占比25%。现症感染患者的咯血、胸闷、咳嗽、咳痰临床症状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非现症感染患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1为(60.36±21.72)%,FVC为(72.54±19.33)%,FEV1/FVC为(71.79±19.05)%,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症最为明显的临床特征为咳痰、咳嗽、胸闷等,发生柱状支气管扩张症的患者较多,现症感染患者发生比例较高,且咯血、胸闷、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增多,应给予及时治疗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高分辨率CT(HRCT)测量不同程度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管壁厚度,并评估与病情严重度和肺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用HRCT扫描支气管哮喘患者35例,其中轻度13例、中度12例、重度10例。正常对照组20例。测量支气管壁横截面的气道壁的外径D和内径L,通过公式计算出支气管管壁厚度与外径比值(T/D)、气道壁面积占气道总截面积百分比(WA%)。计算观察指标与病情严重度及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与正常组的T/D、WA%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重度、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较轻度患者的T/D、WA%明显增加(P<0.01)。T/D、WA%与病情严重度呈正相关(P<0.01),WA%与FEV1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重度、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较轻度及正常对照组的支气管壁明显增厚,且增厚程度与病情严重度及气道阻塞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年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CT表现与临床病理检查的差异,提高BAC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BA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CT表现分为孤立结节组(17例)、多发结节组(11例)和肺叶实变组(10例),研究比较各型肺泡癌的影像特点与临床病理。结果孤立结节组CT表现特异型征象:分叶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等;多发结节组CT表现为两肺弥漫多发结节状,碎路石征象,常伴有胸膜牵拉等征象;肺叶实变组CT表现为肺密度低、蜂窝肺征、血管造影征及枯树枝征等。结论熟悉BAC各型的CT表现与临床病理,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经X线片与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64例进行研究,均行X线片与CT诊断,比较两者诊断价值,观察影像特征。结果X线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影像指标中细颗粒与网点阴影检出率87.50%、支气管充气征检出率59.38%均显著高于CT诊断的62.50%、39.06%,P<0.05;X线诊断并发症检出肺炎率9.38%与肺出血率3.13%均显著低于CT诊断的23.44%、12.50%,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采用X线片诊断虽然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对并发症检出率较低,而通过CT进行补充诊断,可进一步提高检出率,全面检出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CT、MR严重指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治疗的7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按照改良CT严重指数(MCTSI)、改良MR严重指数(MMRSI)分为轻度(n=24)、中度(n=29)、重度(n=22)3组。记录:MCTSI或MMRSI、是否合并假性囊肿或包裹性坏死、是否合并局部感染、住院时间、是否手术、出院随访1年是否复发胰腺炎。结果轻度组住院时间为(7.79±3.05)d,中度组住院时间为(16.59±9.52)d,重度组住院时间为(27.27±11.75)d,3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组患者的包裹性坏死或假性囊肿发生率依次为0.00%、27.59%及72.73%,手术率依次为0.00%、27.59%及45.45%,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病变程度加重,发生率逐步增加;重度组局部感染的发生率(31.82%)明显高于轻、中度组(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CT、MR严重指数可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住院时间、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的螺旋CT影像特征,提高对小细胞肺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3年7月在泗阳医院诊疗的3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螺旋CT图像,均经肺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下活检病理证实,归纳总结螺旋CT影像特征。结果:35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病灶位于右肺有45.71%(16/35),位于左肺有54.29%(19/35);CT分型中央型有85.71%(30/35)、周围型14.29%(5/35);病灶大小3~12 cm;病灶形态呈纺锤形、蠕虫状或松塔样37.14%(13/35)、类圆形14.29%(5/35)、不规则形48.57%(17/35);内部密度均匀有60.00%(21/35),钙化有5.71%(2/35);棘突征有11.43%(4/35),胸膜凹陷征有5.71%(2/35),血管集束征有22.86%(8/35);增强后强化有94.29%(33/35),无明显强化有5.71%(2/35);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融合有91.43%(32/35);累及主支气管有11.43%(4/35)、叶支气管有60.00%(21/35)、段支气管有80.00%(28/35);支气管狭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肺浸润性黏液腺癌(IMA)的CT表现,并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9月确诊的154例IMA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影像学评估内容包括病灶的部位、分布、大小、形态、密度、内部征象、边缘征象、与胸膜的关系,有无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病灶的强化方式、程度及有无血管造影征。结果 154例IMA中结节/肿块型134例,炎症型20例。病灶主要分布于双肺下叶(分别占比52.98%、70%),炎症型IMA的病变范围较结节/肿块型广泛(P=0.006),平均径线更大(P<0.001),炎症型病灶内空洞/空泡、充气支气管、血管造影征及晕征出现率较结节/肿块型高(P值分别为0.005、<0.001、0.004、<0.001);2组病例在平扫及增强CT值、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钙化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 肺IMA好发于双肺下叶,平扫CT值较低,增强后多为轻度强化(强化幅度<20 HU),病灶内部可见空洞/空泡、充气支气管、血管造影征,边缘可见晕征及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患儿血清骨膜蛋白(periostin,POSTN)、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 D,SP-D)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收治早产儿1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BPD分为BPD组(46例)和非BPD组(132例),根据病情将BPD患儿分为轻度组(17例)、中度组(20例)和重度组(9例)。检测各组患儿出生后第1天和第14天时血清POSTN、SP-D水平,分析POSTN、SP-D对早产儿BPD的诊断价值。结果 BPD组出生后第1天和第14天时血清POSTN、SP-D水平明显高于非BPD组(P<0.05),且重度组患儿血清POSTN、SP-D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中度组又高于轻度组(P<0.05)。出生后第1天血清POSTN、SP-D诊断早产儿BPD的曲线下面积为0.740、0.747,出生后第14天血清POSTN、SP-D诊断早产儿BP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77、0.888。结论 BP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