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探讨贵州省实施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免疫策略的成本-效益。方法收集贵州省1996-2016年HepB接种投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细胞癌(HCC)病例直接医疗费用等数据,估算减少的乙肝病例所致经济损失以及HepB接种成本、净效益和成本效益比(Cost-benefit ratio, CBR)。结果贵州省1999-2016年共接种HepB 25 951 786剂次,减少HBsAg携带者3 195 730例、慢性乙肝319 573例、肝硬化31 957例、HCC 3 196例。2016年慢性乙肝、肝硬化、HCC病例的平均直接医疗费用分别为19 477元、34 321元、49 335元。1999-2016年实施HepB免疫策略总成本为6.75亿元,净效益为42.74亿元,CBR为1∶7.31;1999-2002年、2003-2010年、2011-2016年CBR分别为1∶1.64、1∶16.49和1∶3.17。结论贵州省HepB免疫策略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特别是2003-2010年HepB纳入免疫规划联合补种免疫策略的CBR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上海市1992~2001年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的成本效果、效益与效用。方法 运用项目成本测算方法计算乙肝疫苗接种成本;估计接种乙肝疫苗后减少人群携带HBsAg人数与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人数为直接效果指标;运用调查表形式调查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患者患病时间与治疗费用;专家访谈了解乙肝患者的治疗与病程;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计算乙肝疫苗接种的成本效益;运用失能调整生命年计算其疾病负担作为效用指标。结果 乙肝疫苗接种成本投入501 129.49元将会减少1例肝癌发生,10例肝硬化发生,100例慢性乙肝患者发生,1000例HBsAg阳性率携带者;上海市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10年总成本为0.24亿元,获得总效益为41.22亿元,成本效益比是1:172元;估计挽回乙肝、肝硬化、肝癌的疾病总负担为59 762.55个失能调整寿命年(DALY),挽回1个DALY的成本为402.50元。结论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是一种低成本投入高效果产出策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分析贵州省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ening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MPV)推广使用和纳入免疫规划策略的成本-效果。方法 根据贵州省MPV接种、流脑发病情况,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计算贵州省不同阶段推广使用MPV和将MPV纳入免疫规划策略的成本-效果比值(cost-effectiveness ratio,CER)。结果 1999—2015年,贵州省共接种6 285.73万剂次MPV,共减少流脑发病94 069例,减少致残13 170例,减少死亡10 710例;推广使用MPV、将MPV纳入免疫规划免疫策略总投入成本8.20亿元,26年间,接种MPV每减少1例流脑病例投入的成本为6 952元,其中,1990—2005年推广使用MPV 、2006—2015年纳入免疫规划策略每减少1例流脑病例投入的成本分别为4 915.64、614.59元。结论 接种MPV对降低贵州省流脑发病水平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2006—2015年将MPV纳入免疫规划策略的成本-效果明显优于1990—2005年推广使用MPV策略。  相似文献   

4.
对澄江县1992~2002年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资料进行分析,运用成本测算方法计算乙肝疫苗接种成本,估算接种乙肝疫苗后减少人群乙肝及并发症患者人数为效益指标。结果显示,澄江县11年来接种新生儿乙肝疫苗23932人,投入成本762234.2元,减少HBsAg携带者2850例,慢性乙肝285例,肝硬化29例,肝癌3例,产出效益25681120.74元,效益成本比为1:33.7。表明澄江县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效果显著,效益是非常可观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韶关市2002—2008年乙肝疫苗(HepB)免疫规划的实施情况,评价韶关市2002—2008年HepB免疫规划的实施效果。方法2002年开始韶关市对全市新生儿按照0、1、6个月免疫程序全程接种3针;2008年3—9月对全市2002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的儿童按照全程3针差几针补几针的原则开展HepB查漏补种工作;2008年对韶关市城乡在幼儿园(托几所)1~5岁按照0、1、6月程序完成5μg重组HepB3针全程接种的儿童1485名,每名采集静脉血3mL进行HBsAg与抗.HBs测定;2010年5—7月,随机抽取母亲乙肝标示物阴性且按0、1、6月HepB免疫程序完成基础免疫后1个月的7~12月龄的55名婴儿进行HBsAg、HBsAb检测。评价指标:(1)HepB接种情况:儿童HepB免疫规划接种率、2002年以后出生儿童HepB查漏补种率;(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和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3)HepB免疫成功率:新生儿HepB接种后抗-HBs阳转率。结果韶关市3区7县2002-2008年HepB常规免疫平均全程接种率为98.99%,平均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5.49%,城市平均全程接种率为98.52%,平均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8.95%,农村平均全程接种率为99.21%,平均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3.63%;2008年HepB查漏补种率为96.40%;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88%,抗-HBs阳性率为65.84%。城市儿童HBsAg阳性率为0.83%,抗-HBs阳性率为65.42%;农村儿童HBsAg阳性率为0.91%,抗-HBs阳性率为66.27%。HepB免疫成功率为90.91%。结论韶关市儿童HepB常规免疫接种率、新生儿及时接种率和查漏补种率高,HepB免疫成功率高,HepB免疫规划工作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良好,对控制人群乙肝感染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四川省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接种的成本效果和效益,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促进HepB预防接种策略的巩固和发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四川省和成都、泸州、资阳、巴中市,以及选定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预防接种单位,收集HepB接种成本资料;调查乙肝相关疾病患者患肝病期间的直接治疗费用,运用卫生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四川省2007年进行的新生儿HepB接种,估计减少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48026例、慢性乙肝12006例、肝硬化1201例、肝癌120例。年直接效益为1.56亿元,总的成本效益比为3.85:1。结论四川省的HepB预防接种已经产生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普遍接种及接种人数的不断增加,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了解天津市2005年2~13岁人群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情况并评价其实施5年后效果,为制定乙
肝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年天津市对2~13岁人群开展了乙肝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同时做
了本底血清学监测,5年后对该人群进行抽样,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
原抗体(Anti HBs)、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Anti HBc)。结果 本次查漏补种共查出符合补种条件的
适龄儿童共451414人,最终完成全程接种儿童427552人,接种率达94.71%。血清学监测结果显示,查
漏补种5年后该人群抗 HBs阳性率为62.90%,比查漏补种前的43.35%显著提高了45.10%。本次查漏补
种预计减少HBsAg携带者4191人,慢性乙肝1048人,肝硬化105人,肝癌11人。结论 乙肝疫苗查漏
补种是巩固和提高乙肝疫苗免疫屏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2~13岁人群;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效果
中图分类号:R512.6+2,R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4)03 0235 03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四年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广东省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4年的成本-效果/效益分析,为今后制定科学的免疫规划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在2002、2006年广东省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资料基础上进行成本-效果/效益分析.结果 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4年内,广东省减少了HBsAg携带者110316例.HBV感染者404493例、急性乙肝患者7391例、慢性肝病患者27579例、肝硬化患者3309例、以及原发性肝癌患者110例.广东省4年间对新生儿实施乙肝疫苗接种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即净效益约7.96亿元人民币,成本-效益比1∶9.86.结论 广东省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效益比,是预防和控制乙肝流行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比较贵州省城乡监测点乙型肝炎(乙肝)血清流行病学情况及感染模式,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06年、2014年在5个城乡监测点对1-29岁常住人口开展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和接种率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年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2.17%(标化值2.76%)低于2006年的3.42%(标化值5.07%);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为55.15%(标化值47.49%),高于2006年的46.11%(标化值36.32%)。有乙肝疫苗(HepB)接种史的人群HBsAg阳性率低于无接种史人群,而前者HBs Ab阳性率高于后者。随着新生儿HepB接种率逐年升高,HBsAg阳性率、HBsAg和乙肝e抗原(HBeAg)双阳率呈下降趋势。农村地区HBsAg阳性率高于城市。1992年以后农村、在家出生和在乡村医院出生人群HepB首剂及时接种率分别低于城市、医院出生、县级及以上医院出生儿童。结论贵州省Hep B接种提高了人群乙肝免疫水平,显著降低了乙肝感染。应开展青少年Hep B查漏补种,加强农村地区以及乡村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及时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广泛使用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携带情况,为乙肝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以全市≤18岁人群为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群中HBsAg携带情况.结果 2000年检测12 847人,HBsAg阳性1097例,阳性率8.54%;2006年检测102 699人,HBsAg阳性2399例,阳性率2.34%.随着2000年对全市1~18岁人群HepB查漏普种和世界银行贷款疾病控制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HepB接种的实施,尤其是2002年HepB纳入免疫规划后,各个年龄段人群HepB接种率大幅度提高,经过6年时间≤18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下降72.59%,0~、4~、8~、12~、15~18岁人群HBsAg阳性率分别由2000年的3.76%、4.74%、5.59%、8.51%、12.58%下降到2006年的0.30%、1.39%、2.52%、3.03%、2.98%,各年龄段人群HBsAg阳性率下降非常显著.结论 各年龄段人群中HBsAg阳性率的下降与HepB接种有直接关系,HepB对预防控制乙肝病毒感染效果明显,提示除做好新生儿HepB预防接种外,成人HepB接种应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我国消除乙型肝炎(乙肝)将会承受巨量的公共卫生资源,基于社区慢性乙肝(chronic hepatitis B,CHB)抗病毒治疗策略的经济学问题凸显,本研究对该策略的成本效果和可支付性做出评价。方法 以WHO有关规划和我国重大传染病社区综合防治方案为策略依据,按照我国CHB防治指南确定抗病毒药物治疗和监测内容,遵循成本效果分析理论和方法构建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参数主要采用全国调查或Meta分析结果,利用TreeAge Pro 2015软件实现模型构建和运行。以我国20~59岁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全社会和支付者角度计算成本,效果用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策略间比较采用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或成本效果比(CER)。通过敏感性分析明确模型中各参数的不确定性,绘制成本效果可支付曲线评价策略的可支付性。结果 我国20~59岁社区人群CHB抗病毒治疗策略的ICER为37 598.6元/QALYs,低年龄组人群ICER较小,即每多获得一个QALYs需要增加投入但具有成本效果价值,抗病毒治疗应优先在低年龄人群中实施。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的ICER为-64 000.0元/QALYs,即该策略每多获得一个QALYs可节省成本,最具成本效果价值。人群CHB抗病毒治疗与乙肝疫苗接种策略对比,CER变动在731.8元和1 813.3元/QALYs之间,各年龄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的CER均低于抗病毒治疗策略,表明乙肝疫苗接种策略的经济学价值高于抗病毒治疗策略。恩替卡韦成本降低可提高抗病毒治疗策略的成本效果价值,当成本降至一半时,抗病毒治疗成为节省费用的策略。概率敏感性分析表明,抗病毒治疗策略的经济学评价结果可靠,该策略的成本效果价值受公众支付意愿的影响不能忽视。可支付分析发现,按照10万人计算,总预算小于0.3亿元,抗病毒治疗策略无法实现;总预算增加到1.27亿元时,该策略实现的概率为42.6%;只有当总预算达到2.69亿元,该策略才可以完全实现。结论 我国20~59岁社区人群CHB抗病毒治疗策略虽然符合成本效果价值,但作为公共卫生措施将耗资较多。对该人群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再实施CHB抗病毒治疗,成本效果价值更高,印证了消除乙肝目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
Da Villa G  Sepe A 《Vaccine》1999,17(13-14):1734-1738
In Italy in the 1980s the extent of viral hepatitis B infection was on average about 11,000 symptomatic cases of acute viral hepatitis (AVH) per year (19/100,000 inhabitants). The prevalence of HBsAg carriers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 was about 3% and in pregnant women 2.4%. 64,000 people were affected by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CVH) or cirrhosis (prevalence rate 112/100,000) and 3400 b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prevalence rate 5.9/100,000). To reduce these HBV related pathologies in the Italian population, universal vaccination of newborn babies, 12-year old adolescents and high risk groups was implemented in 1991. The annual cost of this immunization is about 57 million 544 thousand USD: direct costs: 41 million 34 thousand USD; indirect costs: 16 million 510 thousand USD. Concerning the vaccination impact on HBV endemicity in Italy, we foun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acute viral hepatitis incidence (4.2/100,000 in 1996 versus 19/100,000 in the '80s) and HBsAg carrier prevalence (0.9% in 1997 versus 3% in the '80s). As for the assistance and social cost of acute viral hepatitis occurring from 1991 to 1996 (17,608 cases) it was 238 million 908 thousand USD, while the cost for the same pathology in the years from 1985 to 1990 (35,614 cases) was 483 million 216 thousand USD. Thus, the saving during the years of the vaccination was evaluated in 244 million 308 thousand USD. At the moment, we have no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duction in chronic sequelae of HBV pathology as an effect of the vaccination, because the incidence of this pathology generally starts to appear after 15 years (in our case in 2006).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2002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OH)/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 and Immunization,GAVI)合作项目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纳入免疫规划的效果。方法在全国68个项目县(区、市),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02~2005年出生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基本情况、HepB接种史等信息,同时采集血清标本2~4ml,现场分离血清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nce Antigen,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结果MOH/GAVI合作项目地区2002~2005年出生的儿童,HepB3剂全程免疫接种率为80.02%,HepB首剂及时接种率为60.06%;出生越晚,接种率越高,农村接种率低于城市;在家出生儿童接种率低于在医院出生儿童。项目地区2002~2005年出生儿童HBsAg携带率〈2%。结论MOH/GAVI合作项目实施后,加快了HepB纳入免疫规划进程,HepB接种率显著提高,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效果血清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福建省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福建省疾病监测点1~14岁居民1643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结果 1~岁、5~岁、10~岁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8.11%、95.69%、54.31%,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5.76%、47.71%、27.81%;农村10~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49.06%)低于城市(60.44%);1~14岁儿童接种疫苗的保护率为75.64%(95%CI:73.43%~77.84%)。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1~岁年龄组明显较低为0.71%,5~岁为2.25%,10~岁为5.37%;年龄越大抗-HBs阳性率越低、抗-HBc阳性率越高、HBV阳性率上升。结论福建省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以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都有很大的提高,农村提高更快,城乡乙肝疫苗接种均等化基本得到实现。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以来,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大幅下降,实现了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1%的控制目标。福建省HBV流行模式发生改变,目前该省乙肝感染以水平传播为主形成的儿童峰已经不复存在,通过免疫规划1~14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了约101.58万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成都市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和补种工作状况。方法对2009-2011年该市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现场查验和疫苗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年间,全市托幼机构、学校预防接种证平均查验率为99.53%,新生查验率为98.76%,新生补证率为97.4%,免疫规划基础5苗(乙肝、脊灰、百白破、麻疹、白破疫苗)补种率为95.86%,扩大免疫规划疫苗(麻腮风、乙脑、A群流脑、A+C群流脑、甲肝疫苗)补种率为95.67%。结论 2009-2011年成都市的入托入学新生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完成较好,查验率、补证率、补种率均较高,但还需卫生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补种工作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目前军队采用的乙型肝炎疫苗全员接种方案与筛检后分类接种方案的经济效益比较分析,为制定更加精准的军队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Tree Age Pro V2011建立两种方案的决策树模型,通过查阅文献获得乙肝相关疾病发病概率、疾病年经济负担等参数信息,代入成本-效益计算公式分别计算两种接种方案的年净效益(NB)值和效益-成本(BCR)比,并比较两者差异。结果:若军内每年需要接种乙肝人数为20万人,全员接种方案和筛检后分类接种方案净效益为228.98万和398.51万元,效益-成本比为1.76和2.72。结论: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采用这两种方法在经济学上都是可行的,并且都能产生正效益,但采用筛检后分类接种是更加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陕西省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现状,评价接种乙肝疫苗(HepB)15年后人群血清流行病学变动情况。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59岁人群2 224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结果调查人群HBsAg、抗-HBs、抗-HBc标化阳性率分别为3.50%、48.51%、24.45%,HBV标化感染率为37.58%。HepB接种率为50.09%,接种人群HBsAg阳性率(1.62%)及HBV感染率(8.80%)低于未接种人群(4.05%、50.00%)。15岁以下儿童HBsAg、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低于15岁以上人群,而抗-HBs阳性率、HepB接种率高于15岁以上人群。HBsAg阳性率、HBV感染率较1992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别下降54.78%、31.86%,抗-HBs阳性率上升60.79%。HBV感染率农村(33.33%)高于城市(24.17%),HepB接种率城市(88.61%)高于农村(75.96%)。结论陕西省实施HepB接种15年后,HBsAg阳性率、HBV感染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15岁以下儿童下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