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药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益气温阳活血中药汤剂,4周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优于对照组的63%(P〈0.01)。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8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氧疗、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扩血管、强心、利尿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中药方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浓缩颗粒)、新活素治疗。治疗后第3天 d及第7天监测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B型钠尿肽(BNP)。并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后第3天、第7天,观察组 BNP水平较入院时水平明显下降( P <0.001),且较对照组下降明显( P <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李骞  叶伟祥  张强 《心脏杂志》2018,30(2):185-188
目的 观察西地那非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并发肺动脉高压(PH)的效果。方法 将86例老年CHF并P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药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试药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西地那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左心功能、肺动脉收缩压(PAS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 试药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42±11)%、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26±7)%和6分钟步行距离(6MWT)(423±52)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8)%、(23±6)%和(361±32)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药组治疗后PASP(36±9)mmHg、hs-CRP(9±4)mg/L及NT-pro-BNP(535±49)n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8)mmHg、(13±4)mg/L和(796±97)ng/L,两组间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 西地那非治疗老年CHF并PH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心肾阳虚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两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后观察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6MWT),行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NT-proBNP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6MWT、LVEF均有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能有效改善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显著降低其血清NT-proBNP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辅助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ys)-C影响。 方法 选取住院的48例心功能Ⅱ~IV级DCM患者,测定患者心脏超声参数、血浆氨基末端脑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及血清Cys-C等血清生化指标,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试药组(对照组,27例)及辅助阿托伐他汀钙试药组(试药组,21例),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阿托伐他汀钙20 mg/d,治疗12个月后测定并比较两组心超参数及Cys-C等血清生化指标。 结果 ①试药组治疗12个月后心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清NT-proBNP及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②DCM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血肌酐(SCr)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呈强相关性(P<0.01)。 结论 长期常规剂量辅助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改善DCM患者心功能,逆转心肌重构,该作用可能与其下调患者血清Cys-C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并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注射液(间歇短程泵入)治疗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常规方法治疗2d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Ⅲ~Ⅳ级,且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继续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口服并联合小剂量巴胺注射液静脉泵入,连续治疗3d。比较两组中医疗效、心功能疗效、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LVEF等。结果观察组中医总有效率和心功能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水平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LVEF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联合小剂量多巴胺(间歇短程泵入)治疗重度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比索洛尔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92例高血压病并发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但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的患者,在氨氯地平控制血压达标(<140/90 mmHg)的基础上,按照加用比索洛尔的剂量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不用比索洛尔组,n=31),低剂量组(加用比索洛尔1.25 mg,1次/d,n=30),高剂量组(加用比索洛尔5 mg,1次/d,n=31),平均随访观察30周。采用超声多普勒心动图评估治疗前后左室结构和功能参数的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LVEF和收缩压无明显改变,舒张压和心率在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下降明显(P<0.05)。加用比索洛尔治疗后,患者E峰、A峰、E/A、E峰流速积分(VTIE)、A峰流速积分(VTIA)、流速时间积分比率(E-VTI/A-VTI)有不同程度改善,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室质量指数(LVMI)在高剂量组变化显著(P<0.05),对照组无显著改善。结论: 在氨氯地平降压达标基础上,比索洛尔能够进一步改善高血压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较大剂量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老年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 老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9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曲美他嗪组(48例)。观察治疗前后心率、血压、临床症状,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充盈分数(LVRFF)及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E/A)的变化。 结果 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但曲美他嗪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曲美他嗪组显效率37%,总有效率96%(P<0.01);治疗后两组心率、血压均无明显变化;LVEF、FS、LVEDD、LVRFF和E/A均有所增加(P<0.01),两组间比较曲美他嗪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老年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102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198例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益气温阳法治疗)和对照组96例(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包括心悸、呼吸困难、肺部哆音、下肢水肿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10%明显优于对照组89.58%(P〈0.05)。结论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管一平  邹翰琴 《心脏杂志》2011,23(5):623-625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衰,CHF)对心脏重构的影响。方法: 风心病并发心衰患者86例,随机分为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组(试药组)以及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后1年测定心功能与左室内径等指标。结果: 试药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显著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比索洛尔、依那普利和螺内酯联合治疗治疗风心病心力衰竭较常规治疗方法在改善心衰,阻止心脏重构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活血为主的温阳益气活血汤,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与体征、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变化,应用彩色多普勒测定两组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测定血清脑钠肽(BNP)浓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优于对照组的78%(P<0.05)。两组治疗后SV、CO、CI、LVEF、LVEDD、BNP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活血法对慢性心力衰竭具有确切的疗效,对心功能各项指标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阳活血方,疗程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及Lee积分情况。结果 NYHA心功能分级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e氏积分总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Lee氏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益气补肾活血汤剂联合西医吸人噻托溴胺与沙美特罗替卡松对老年人群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52例COPD老年稳定期重度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每天吸入噻托溴胺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西医治疗,并给予益气补肾活血汤剂内服,对照组为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及肺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FEV1、FVC及IC参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以治疗组在呼吸困难评分及IC指标的改善尤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肾活血联合噻托溴胺与沙美特罗替卡松对重度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在改善呼吸困难及肺功能方面较单纯西医治疗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开放、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经肝穿活组织学及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确诊的慢性乙型及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207例,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分别采用自拟益气活血方(n=127)和扶正化瘀胶囊(n=80)治疗,疗程均为24~48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肝脏生化学、肝脏硬度值(LSM)、无创性肝纤维化指数[天冬氨酸转氨酶与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基于4因子的肝纤维化指标(FIB-4)]的变化,评估益气活血方抗肝纤维化疗效。结果益气活血方组和扶正化瘀胶囊组患者基线LSM、APRI、FIB-4比较,P值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益气活血方和扶正化瘀胶囊患者症候积分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益气活血方在改善肝病面容、肝区不适及腰膝酸软方面优于扶正化瘀胶囊(P<0.05);肝脏生物化学指标(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随疗程延长逐渐复常,治疗24~48周复常率两组分别为100%对比100%、100%对比93.8%、96.8%对比92.3%及87.5%对比81.8%。治疗12周后两组APRI值均显著降低;治疗48周,两组LSM显著改善;而FIB-4显著改善仅见于益气活血方治疗48周,与扶正化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SM、APRI、FIB-4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对比63.6%,P=0.046;68.4%对比52.0%,P=0.052;68.4%对比62.0%,P=0.437;益气活血方治疗患者LSM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组。结论中药益气活血方可作为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4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治疗组(n=42)。对照组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芪参益气滴丸(0.5g,tid)。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和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较长[(427.0±26.8)mvs.(322.0±26.5)m]、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高[(51.6±2.9)%vs.(45.1±3.9)%]、NYHA分级改善明显(提高Ⅰ级以上:92.8%vs.73.8%),同时NT-proBNP水平更低[(1422±420)pg/mlvs.(2536±476)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在常规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水平,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清金化痰活血方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胸科院区急诊科就诊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及NIPPV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对照剂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清金化痰活血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炎性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数(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白介素8(IL-8)〕,并观察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pH值、PaO2、PaCO2、WBC、N、hs-CRP、PCT、SAA、IL-8及治疗后pH值、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PaCO2、N、hs-CRP、PCT、SAA、IL-8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5.0%(10/40)。结论清金化痰活血方联合NIPPV治疗可改善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分析,减轻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防治原发性肝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对肝储备功能损害的作用。方法:随机将83例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甲组42例(治疗组),乙组41例(对照组),两组均先采用TACE(肝脏灌注栓塞化疗)治疗1—2次,4—6周后再行三维适形放疗,甲组患者在放疗期间及放疗后两月口服益气活血中药,乙组患者不服用中药,其余治疗与甲组基本相同,放疗前及放疗后两个月均查吲哚菁绿15分钟潴留率(简称ICGR15)。结果:放疗前ICGR15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后ICGR15在两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乙组升高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能够防治原发性肝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对肝储备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病例随机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8)。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卡维地洛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卡维地洛,起始剂量5mg/d,渐增至40mg/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2.30,P<0.05)。随访13~15个月后,卡维地洛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再住院率、总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疗效较常规治疗显著。  相似文献   

19.
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正常患者中的早期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炎症因子和心脑血管事件的干预效果。方法:122例血脂正常的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61例),另选择同期4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组间及阿托伐他汀治疗(10mg/日×6月)前和治疗后2、4周血清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ACS患者住院和半年随访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ACS患者血脂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别,但其IL-6和hs-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后,仅IL-6、hs-CRP显著降低(P均<0.01),治疗4周后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IL-6、hs-CRP均显著降低(P均<0.01)且均低于常规治疗对照组(P均<0.05);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住院期间复发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半年随访期间复发性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需再住院治疗等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血脂正常的ACS患者存在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能够抑制炎症因子,降低住院期间和半年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法对大鼠促肝癌过程中Fas/FasL的影响。方法:1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用二乙基亚硝胺诱导肝癌的发生发展,以益气活血化瘀法对促肝癌大鼠进行治疗,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肝脏Fas/FasL。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低剂量组在12、16周时Fas上调,FasL下调。16周时,中药高、低剂量组Fas/FasL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Fas/FasL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益气活血化瘀法通过促进肝脏组织Fas的表达和抑制FasL的表达,从而对减缓大鼠肝癌的形成有一定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