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评价老年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口服双联抗血小板药物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PCI并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功能的老年冠心病病人100例,所有病人均口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根据血栓弹力图测定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分组,其中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30%为氯吡格雷抵抗(CR)组;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50%为阿司匹林抵抗(AR)组;AR与CR同时存在为双重抵抗(DR)组;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30%且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50%为抗血小板药物敏感(ADS)组。将各组相关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例病人中,AR组13例(13%),CR组18例(18%),DR组25例(25%),ADS组44例(44%)。DR组年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显著高于其他3组;AR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与ADS组比较,糖化血红蛋白与DR组比较,总胆固醇与C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组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DR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年龄、空腹血糖、LDL-C、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与AD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血小板抑制率可反映抗血小板药物疗效,及时发现PCI术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抵抗的老年病人。高龄、血糖控制不佳、高脂血症是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危险因素,高脂血症老年病人更易出现AR。  相似文献   

2.
<正>T(体温)R(呼吸)P(脉搏)HR(心率)UCG(超声心动图)BP(血压)SBP(收缩压)DBP(舒张压)ECG(心电图)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CH(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lu(空腹血糖)Cr(肌酐)UA(尿酸)BUN(血尿素氮)PLT(血小板)HGB(血红蛋白)WBC(白细胞)RBC(红细胞)L(淋巴细胞)N(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3.
<正>T(体温)R(呼吸)P(脉搏)HR(心率)UCG(超声心动图)BP(血压)SBP(收缩压)DBP(舒张压)ECG(心电图)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CH(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lu(空腹血糖)Cr(肌酐)UA(尿酸)BUN(血尿素氮)PLT(血小板)HGB(血红蛋白)WBC(白细胞)RBC(红细胞)L(淋巴细胞)N(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4.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4,(2):171-171
<正>T(体温)R(呼吸)P(脉搏)HR(心率)UCG(超声心动图)BP(血压)SBP(收缩压)DBP(舒张压)ECG(心电图)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CH(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lu(空腹血糖)Cr(肌酐)UA(尿酸)BUN(血尿素氮)PLT(血小板)HGB(血红蛋白)WBC(白细胞)RBC(红细胞)L(淋巴细胞)N(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5.
<正>T(体温)R(呼吸)P(脉搏)HR(心率)UCG(超声心动图)BP(血压)SBP(收缩压)DBP(舒张压)ECG(心电图)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CH(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Glu(空腹血糖)Cr(肌酐)UA(尿酸)BUN(血尿素氮)PLT(血小板)HGB(血红蛋白)WBC(白细胞)RBC(红细胞)L(淋巴细胞)N(中性粒细胞)E(嗜酸粒细胞)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对缺血性心脏病有重要影响,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其反应活性的一个决定因素。为此,作者测定了心肌梗塞后六个月病人的MPV,并分析其与再梗塞和死亡的关系。病人和方法符合 WHO 诊断标准的心肌梗塞男病人1716例,年龄均小于70岁,。于梗塞后六个月查血小板计数、MPV、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WCC)、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和血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与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关系。方法连续入组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进行PCI的STEMI患者393例,平均随访30.4个月得到MACE的发生情况,依据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回顾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常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单因素分析P0.05的变量进入多因素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STEM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未发生MACE的STEMI患者相比,发生MACE的患者年龄更大,血清中总胆固醇水平更高(P0.05);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血红蛋白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总胆固醇水平、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是STEM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而血红蛋白则是保护因素。结论血常规中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升高及血红蛋白降低是STE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对STEMI患者发生MACE具有预测价值,为临床预测和防治MACE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DN)病人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降压、降脂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均较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全血高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水平均明显改善,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变化明显,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纠正糖和脂类代谢紊乱,改善血小板参数。  相似文献   

9.
《内科》2017,(2)
<正>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常用词汇允许直接使用缩写,即第一次出现时可以不标注中文,它们是:血压(BP)、心电图(ECG)、脑电图(EEG)、磁共振成像(MRI)、脑脊液(CSF)、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碱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血红蛋白与砷的结合,分析血红蛋白在三氧化二砷(ATO)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中发挥的作用。方法:电喷雾质谱(ESI-MS)检测血红蛋白与氨基氧化苯胂酸(PAPAO)的结合。在2 mg/L胶原或2μmol/L腺苷二磷酸(ADP)刺激下,比较经10μmol/L ATO处理后,富血小板血浆(PRP)和全血血小板聚集的差异。PRP中加入0、40、60、80、100、120 g/L的血红蛋白经10μmol/L的ATO处理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结果:血红蛋白β链可与一分子有机砷PAPAO结合,并脱去一分子水。ATO处理PRP以及全血,两者血小板聚集均受到显著抑制,但是对PRP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更加明显。在刺激剂为2 mg/L胶原时,血红蛋白≥80 g/L可逆转ATO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r=0.956,P=0.003);同样的,在刺激剂为2μmol/L ADP时,血红蛋白≥80 g/L可逆转ATO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r=0.940,P=0.005)。结论:在体外血红蛋白通过与砷结合,能够削弱ATO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血红蛋白在ATO抑制血小板聚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与血清胆红素、血小板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63例T2DM患者,按照有无心脑血管并发症,分为单纯T2DM组(61例)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组(T2DM+CCVD组,102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对照组(NC组),对各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T2DM组比较,T2DM+CCVD组患者的年龄更大、病程更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均升高,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血小板计数(PLT)均降低(均为P<0.05);与NC组比较,T2DM组和T2DM+CCVD组患者的MPV、PDW呈不同程度的升高,TBil、IBil、DBil和PLT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均为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2DM+CCVD组患者的血清TBil与年龄、病程、LDL-C、收缩压、MPV、血小板压积呈负相关(均为P<0.05);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DL-C、IBil、DBil和PLT呈正相关(均为P<0.05)。回归分析显示,TBil、HDL-C是T2DM心脑血管并发症的保护因素,而病程、LDL-C、MPV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T2DM患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血小板参数相关,其中血清TBil可能是其保护因素,MPV可能是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血脂检测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6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64名作为对照组,患者均行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比较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分析三者的关系。结果对照组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空腹血糖(FPG)均显著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4,8.151,P0.05);治疗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7,3.259,2.158,2.964,P0.05);治疗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与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与患者高密度脂蛋白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血脂之间检测具有相关性关系,对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价值极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MHD并发脑出血患者27例(MHD组),并与同期住院的无慢性肾脏病的脑出血患者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清蛋白(ALB)、血尿素氮、肌酐及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结果 MHD组昏迷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组TC、TG及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ALB、H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HD组总病死率为51.9%,高于对照组的2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6h内MHD组的病死率为37.0%,高于对照组的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并发脑出血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微炎症起着重要的作用;发病后病死率高,易昏迷,预后差,积极预防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糖维胶囊对2型糖尿病(T2DM)病人并发微血管病变的防治作用。方法 200例T2DM并微血管病变病人,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二甲双胍强化降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维胶囊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清糖脂代谢、血小板参数等试验室指标水平。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各项血糖、胰岛素、血小板参数及其他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上述各项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治疗后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PECAM-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症状。结论糖维胶囊可通过强化降糖、调节血脂、改善血液状态和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及抗氧化作用以实现防治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30例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治疗组)降脂治疗前和治疗(氟伐他汀20mg/d)4周、8周后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小板表面激活标记物CD62p。结果治疗组患者CD62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氟伐他汀治疗4周,8周后CD62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氟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在降脂的同时,可抑制血小板活性。  相似文献   

16.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吸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5只。吸烟组给予被动吸烟,6个月后测定大鼠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反应蛋白(CRP)和丙二醛(MDA)浓度均高于不吸烟对照组(P0.05或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一氧化氮(NO)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吸烟可使血小板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血小板与血脂及白细胞总数的关系.方法 选取12月龄雌性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实验组)及同龄同性别C57BL/6J小鼠(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水平;测定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结果 实验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实验组白细胞总数及单核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小板与血脂及白细胞总数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究。方法从该院选择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与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3月,对两组人员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进行检测分析,并做好详细的检测记录。结果观察组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明显对对照组低(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结果可作为诊断2型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且能为患者后续的治疗提供指导,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与活化血小板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活化血小板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002-05~2004-11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大血管病变组50例、单纯糖尿病组48例;另设50名正常人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活化血小板标记物血小板膜糖蛋白(PAC-1、CD62P)的表达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C反应蛋白(CRP)、空腹血糖(FBG)、空腹C肽值(C-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活化血小板标志物的阳性表达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大血管病变组活化血小板标志物的阳性表达率比单纯2型糖尿病组升高更明显(P<0·01)。相关分析中,活化血小板的阳性表达率与LDL-C呈明显正相关。结论活化血小板标志物的阳性表达率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呈明显相关,LDL-C水平的增高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膜表达CD40配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膜表达CD4 0配体 ,以探讨高胆固醇血症促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机制。选择 2 5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及 2 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膜CD4 0配体和P选择素的表达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水平。结果发现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膜CD4 0配体和P选择素的表达及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D4 0配体表达与总胆固醇 (r=0 .4 1,P =0 .0 2 )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r=0 .5 6 ,P =0 .0 1)呈正相关 ,P选择素的表达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呈正相关 (r=0 .79,P =0 .0 1)。结果提示 ,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小板膜表达CD4 0配体增加 ,高胆固醇血症可能是通过激活CD4 0配体而促进炎症反应、血栓形成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