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低剂量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临床诊断为早期肺癌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观察比较两种扫描方式对早期肺癌的检出情况、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结果两种扫描方式对肺癌检出率、肺癌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分叶征和空泡征的扫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最大有效辐射剂量、加权CT剂量指数(CTDIw)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P0.05);低剂量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的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91.67%和100%,两种扫描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相比,低剂量螺旋CT扫描同样可以满足早期肺癌的诊断需求、保证图像质量,还能显著减少辐射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小结节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对前来我院就诊的102例肺小结节患者进行研究,就诊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病理检查确诊为良性结节62例,恶性结节40例,并据此分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特征、CT灌注参数。结果:良性结节组钙化、棘状突起、空泡征、毛刺征与分叶征分别为20.96%(13/62)、40.32%(25/62)、33.87%(21/62)、45.16%(28/62)、35.48%(22/62),均低于恶性结节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组MMT、BF、BV、PS分别为(6.21±0.84)s、(28.36±4.87)ml/100mg·min、(4.76±1.42)ml/100g、(4.65±2.87)ml/100mg·min,除MMT之外其余指标均明显低于恶性结节组(P<0.05)。结论:良性肺小结节与恶性肺小结节CT影像学特征以及灌注参数有着明显的差异,多层螺旋CT能够有效鉴别诊断肺小结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3年02月~2015年0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观察组给予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扫描,对比两组患者扫描结果。结果:观察组放射剂量为(3.32±0.68)m Sv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2±2.74)m 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图像质量评分、图像平扫、静脉期以及动脉期噪声值分别为(4.83±0.84)分、(10.67±0.34)、(12.03±1.33)、(12.76±1.46),与对照组的(4.86±0.83)分、(10.53±0.55)、(11.46±1.36)、(12.64±0.2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患者腹部扫描中应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技术,通过轴位扫描及自动毫安技术,有利于降低CT扫描的辐射剂量,确保较高的图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汉中市城固县收集医院收治的210例肺癌患者,均给予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记录所有患者的征象特征与强化状况。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在210例肺癌患者中,螺旋在CT增强扫描诊断为淋巴结转移80例(转移组),占比38.10%。转移组的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细支气管充气征、分叶征等CT征象占比分别为72.50%、85.00%、88.75%、80.00%,高于非转移组的19.23%、14.62%、14.62%、24.62%(P <0.05)。转移组的CT轻度强化、中度强化、重度强化分别占比12.50%、31.25%、56.25%,对照组分别占比67.69%、23.08%、9.23%,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病理确诊为淋巴结转移82例,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34%(79/82)、99.22%(127/128)、98.10%(206/210)。结论:肺癌患者多伴...  相似文献   

5.
胰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扫描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胰腺与胰腺癌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胰腺灌注扫描,其中胰腺癌29例,正常胰腺31例.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MSCT ADW 4.1工作站,使用Perfusion-3软件包分析.分别测量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结果正常组BF、BV、MTT及PS分别为:(176.54±76.18) ml/(100 mg*min)、(14.62±3.60) ml/100 mg、(7.02±3.09) s、(15.70±9.92) ml/(100 mg*min).癌组分别为(74.89±91.50) ml/(100 mg*min)、(6.12±3.62) ml/100 mg、(10.38±5.31) s和(27.43±11.97) ml/(100 mg*min).胰腺癌组和正常组的BF、BV、MTT和PS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BF、BV:P<0.01;MTT、PS: P<0.05).结论胰腺癌时的血流灌注与正常胰腺的血流灌注相比明显减少,MS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血流变化的分析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低剂量螺旋CT扫描用于早期肺癌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早期肺癌患者研究,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低剂量螺旋CT扫描,45例)和对照组(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45例),对比诊断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早期肺癌检出率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CT扫描图像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图像噪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用于早期肺癌诊断临床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应用于周围型肺癌TNM分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择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接收的70例患周围性肺癌者资料,分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行X片的扫描检查,研究组为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分析2组扫描结果。结果:在TNM分期中研究组诊断的符合率是91. 43%(32/35)比对照组62. 86%(22/35)高(P 0. 05);肺内病灶的检出率对照组为77. 14%(27/35)比研究组94. 29%(33/35)低(P 0. 05);检查时间研究组是(7. 13±3. 01) min比对照组(3. 10±0. 29) min长(P 0. 05)。结论:多层螺旋CT应用在周围型肺癌TNM分期的诊断中,可提高疾病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螺旋CT扫描,分析不同扫描剂量下患者诊断结果的区别。结果:患者经不同剂量螺旋CT扫描均顺利进行,图像清晰,无伪影,共检出输尿管结石101枚。常规剂量组、低剂量Ⅰ组、低剂量Ⅱ组、低剂量Ⅲ组患者的平均CT值分别为(879.3±134.2)HU、(864.2±143.5)HU、(852.1±138.2)HU、(858.9±142.1)HU,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不同剂量下螺旋CT诊断结果与与输尿管镜或者手术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其符合率分别为97.5%(78/80)、97.5%(78/80)、96.25%(77/80)、96.25%(77/80),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螺旋CT低剂量扫描应用于输尿管结石的诊断中不仅有极高的诊断准确率,而且能大大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安全性提高,球管的使用寿命延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组(n=30)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展开扫描,对照组(n=30)通过横断位薄层予以扫描。对两组检测的细支气管气相、分叶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短毛刺征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叶征、血管技术征、胸膜凹陷征、细支气管征等检测结果明显比对照组要好,两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周围型小肺癌的治疗中具有科学准确,检测结果正确性高,能够为临床中周围型小肺癌的治疗诊断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方式,因此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诊断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某院的7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观察组,7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对照组,均行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两组CT征象表现.结果观察组肿瘤体积为(3.05±1.23)cm^3,略大于对照组的(2.87±0.88)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央型、长椭圆形、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纵隔血管侵犯、淋巴结融合比例为82.43%、16.22%、90.54%、54.05%、58.1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气管闭塞(中央型)、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中央型)比例为58.11%、62.1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为鉴别诊断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提供重要信息,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多层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在肺结节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肺结节的1 040例患者进行分析,随机抽签法分成分析组和对照组各5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剂量(130 mA CT常规剂量)多层螺旋胸部CT扫描,分析组实施低剂量(30 mA CT低剂量)多层螺旋胸部CT扫描,比较两组检查的检出率及两组检查后肺结节病变特征的表现情况。结果:分析组的检出率(94.23%)与对照组(96.1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分析组与对照组的空泡征、棘状突起、空洞征、结节征、分叶征、圆形肿块征的显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分析组CT剂量指数与剂量长度乘积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扫描相比,采用多层螺旋低剂量胸部CT扫描能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并能获得与常规剂量基本相似的诊断效果,较好的显示出肺结节患者的肺部病灶具体病变情况,在充分保证检查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受辐射剂量,减轻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应用价值和诊断安全性较高,值得在肺结节筛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分析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高分辨率计算机体层X线摄影术(HRCT)在周围型小肺癌中的价值与影像学征象。方法 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确诊的62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增强组与高分辨率组,每组31例。其中强化组施以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高分辨率组施以HRCT检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影像学征象。结果 HRCT组对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棘突征、细支气管气相、短毛刺征以及分叶征的检出概率均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组,但两者之间各征象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观察病例中,Ct值的增加幅度处于20~30 HU的患者例数为5例(16.13%),Ct值的增加幅度处于30~65 HU的患者例数为21例(67.74%),Ct值的增加幅度超过65 HU的患者例数为5例(9.68%)。结论在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HRCT都属于对周围型小肺癌较可靠的诊断方法;其中HRCT对各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略有优势,而螺旋CT增强扫描后周围型小肺癌Ct值增幅较为明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诊断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低剂量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及手术病理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低剂量多层螺旋CT的诊断效能,比较低剂量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的成像质量、辐射剂量。结果:100例肺结节患者中确诊恶性85例,良性15例,恶性结节以肺腺癌为主占68.24%(58/85);低剂量多层螺旋CT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12%(80/85)、80.00%(12/15)、92.00%(92/100),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对肺结核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2.94%(79/85)、66.67%(10/15),89.00%(89/100),两种检查方式诊断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1.5 mm图像、MIP图像成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多层螺旋CT辐射剂量低于常规剂量多层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剂量相比,低剂量多层螺旋CT能够在保证成像质量及诊断检出率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减少对患者身体损伤。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胰腺炎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急性胰腺炎的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特点。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胰腺正常者4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23例进行灌注扫描,使用AW4.1工作站perfusion3软件包进行图像处理,得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等参数值。结果正常组BF、BV、MTT、PS值分别为:(174.77±75.62)ml/(100g·min)、(15.62±3.39)ml/100g、(7.45±2.82)s、(14.01±9.20)ml/(100g·min);急性胰腺炎组分别为:(101.50±49.50)ml/(100g·min)、(8.86±3.08)ml/100g、(8.31±3.06)s、(21.61±9.38)ml/(100g·min)。两组之间的BF、BV、PS值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MTT值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的血液灌注量减少,MSCT灌注成像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低剂量扫描条件和低剂量对比剂进行128层螺旋CT头颈部动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将100例接受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管电压、管电流和对比剂用量分别为100 kV、300 mA、50 ml和120 kV、450 mA、70 ml,对比分析图像质量、血管强化情况、静脉硬化伪影及辐射剂量、对比剂剂量。结果①除右侧锁骨下动脉外,各主要动脉节段影像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CT值高于对照组(P<0.05);③对照组静脉伪影较研究组明显(P<0.05)。④对照组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扫描条件和低剂量对比剂进行头颈部128层螺旋CTA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与常规螺旋CT在高危人群肺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在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胸部CT检查的190例肺癌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扫描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观察组接受低剂量螺旋CT扫描,比较两组剂量病变检出情况、肺结节定性诊断、图像质量,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中肺内结节检出人数为13例(13.68%),经病理证实的肺癌为3例(3.16%),其他病变检出人数为48例(50.53%);观察组中肺内结节检出人数为12例(12.63%),经病理证实的肺癌为1例(1.05%),其他病变检出人数为47例(49.47%)。两组肺内结节检出率、病理证实的肺癌检出率以及其他病变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肺结节肺转移瘤、炎性结节、肺结核增殖病灶、肺癌以及难以定性诊断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优良率95.79%低于对照组的97.89%,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诊断结果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具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肺部低剂量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癌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观察组给予低剂量螺旋CT扫描,比较两种剂量螺旋CT诊断对肺癌的检出率、影像质量、结节数量、直径及有效剂量(ED)。结果:两组肺癌检出率及CT影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出的结节直径、数量均高于对照组,E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与常规剂量螺旋CT检测肺癌的效果相当,但前者辐射量小且对影像质量影响较小,且其结节检出率较高,临床上可用其作为早期肺癌的筛查手段,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口服大剂量2.5%等渗甘露醇小肠造影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行CT小肠造影患者72例,口服2.5%等渗甘露醇溶液1500~2000ml,检查前20分钟肌注山莨菪碱10mg后,随机分为常规剂量(120k V、250m As)和低剂量(100k V、150m As)两组进行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每组36例,检查后将诊断结果与小肠镜检结果、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经肠镜结果及病理结果证实有小肠疾病患者56例,其余16例未发现小肠病变。常规剂量CT小肠造影诊断敏感性87.09%、特异性80.00%、准确率86.11%。低剂量CT小肠造影诊断敏感性90.00%、特异性83.33%、准确率88.88%。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低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的辐射剂量分别为17.04±4.16和47.2±11.12,前者明显低于后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2.5%等渗甘露醇溶液1500~2000ml,检查前20分钟肌注山莨菪碱10mg后,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小肠造影可获得与常规剂量扫描小肠造影同样的诊断准确率,并能较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者应用CT灌注成像和动态增强结合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诊治为孤立性肺结节80例患者资料,均应用CT灌注成像和动态增强结合诊断,将CT灌注参数等和病理结果予以比较。结果:小肺癌组表面渗透系数(21.35±2.10)ml/min·100g均比炎性结节组(5.74±1.50)ml/min·100g、结核瘤组(2.20±0.60)ml/min·100g高,炎性结节组、小肺癌组血容量和血流量值均比结核瘤组高(P0.05);增强扫描之后,炎性结节组、小肺癌组CT值均比结核瘤组高,且增强120秒与160秒时,炎性结节组CT值(74.68±24.88)与(77.20±25.50)均比小肺癌组(54.48±19.15)与(56.30±22.80)高(P0.05)。结论:孤立性肺结节者应用CT灌注成像和动态增强结合鉴别诊断的价值较高,能够明确良、恶性肺结节,为临床尽早实施有效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低剂量多层螺旋CT、常规CT平扫在肺癌手术后短期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依据复查方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n=50,低剂量多层螺旋CT)和常规组(n=50,常规CT平扫)。比较两组患者的CT辐射剂量、图像质量。结果低剂量组的CTDIvol、DLP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低剂量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84.0%,高于常规组的60.0%(P<0.05)。结论相较常规CT平扫,低剂量多层螺旋CT在肺癌手术后短期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