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四川省城乡居民就医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基于2018年四川省卫生服务调查数据描述四川省城乡居民两周内患病就诊及就诊机构选择的基本特征,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居民两周内患病是否就诊以及就诊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 居民两周患病率为41.7%,其中选择就诊的比例为46.4%;影响居民患病后是否就诊以及就诊机构选择的因素主要是居民是否患有慢性病、自感患病伤的严重程度、病伤的持续天数和患者受教育程度(均P<0.05);基本医疗保险类型是就诊机构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居民选择就诊机构并无城乡差异,但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可能性是非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2.627倍(P<0.001)。结论 四川省居民两周患病后就诊的比例较低,应进一步完善不同类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并加强健康教育,合理规范居民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纵向随访居民3个月的卫生服务利用行为,分析居民患病后就诊的影响因素。方法从四川省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的样本区(县)中抽取1个城市点和1个农村点,入户调查居民人口学特征、病伤后就诊情况,采用重复测量资料两水平logistic模型分析就诊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期间盐亭县1 129人次就诊高于青羊区478人次,影响就诊的主要因素有地区(P0.05)、就业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疾病、病伤知晓情况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结论利用家庭医生或者村医对急/慢性患者的就医行为进行指导利用政策来干预个体就医行为。  相似文献   

3.
探索居民常见病就诊去向 ,分析其影响因素 ,对于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引导居民合理的卫生消费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芜湖市城乡居民常见病初次就诊机构分析 ,发现 :城市基层医疗机构在满足居民常见病初次处理中未能发挥主导作用 ;经济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是城乡居民常见病初次选择就诊机构的影响因素 ;城乡居民常见病选择初次就诊机构构成男女性别无显著性差异 ;除城市 6 5岁组居民外 ,城乡不同年龄组居民常见病选择初次就诊机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医改前后我国居民门诊服务就医行为的变化,分析医疗卫生体系发展对就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和201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家户数据和各调查县(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数据对接,采用两水平零膨胀负二项回归分析医疗卫生体系对居民门诊医疗服务利用行为的影响,采用两水平多项logit模型分析医疗卫生体系对居民门诊医疗机构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卫生院(社区中心)和县(区)千人口执业医师的增加会提高患者的就诊次数,卫生院(社区中心)的作用更大。卫生院(社区中心)卫生资源的增加,可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率。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资源投入,对改善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合理引导居民就医机构选择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居民选择就诊机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川  赵欣  彭丽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380-2382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以了解当前居民就医的流向及影响其选择的因素,为促进居民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在被调查城市的不同级别医院及社区开展现场访谈调查.结果:有过求医行为的被调查对象求医的场所基本上都是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占到65.7%,仅有4.8%的被调查对象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选择私人诊所的有8.5%.医疗费用负担形式、收入、年龄、文化程度是影响调查对象选择就诊机构的影响因素,居民选择就诊机构更看重医疗技术,距离远近也是考虑因素之一.结论:合理定位大医院与基层医院的职责,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并使社区居民看到这种技术的提高,合理设置医疗机构是促进居民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居民门诊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城乡居民门诊医疗费用状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全省11个县市(区)6 597个样本住户的家庭成员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与对数线性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城乡患者人均门诊费用中位数城市为100元,农村为60元.门诊费用的影响因素,城市:月家庭人均收入、就诊医疗机构、自觉患病严重程度;农村:就诊医疗机构、门诊就诊次数、就医科室、自觉患病严重程度、患病状况.结论 湖北省城乡居民门诊费用和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城乡居民门诊费用高于全国水平.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加快慢性病防治工作是控制门诊费用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苏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现状。方法:数据来源于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江苏省调查资料中的家庭健康询问调查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18个县(市、区),对36 381名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自评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服务利用现状。结果:城市地区的居民健康自评状况稍好于农村居民。城市居民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和年住院率均高于农村居民,其中城市地区3个指标分别为19.90%、40.66%和8.93%,农村地区分别为17.50%、29.49%和8.23%。而农村居民的两周就诊率为12.30%,高于城市居民的10.60%。城乡居民在两周首诊机构和住院机构的选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江苏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农村居民两周就诊率高于城市,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更倾向于基层机构,城乡住院服务机构的病人流向变化存在差异。建议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根据城乡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城市居民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我国居民就医机构选择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倾向特征、使能资源和需求因素的贡献程度,为引导居民合理就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建立Anderson卫生服务利用模型,运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χ2检验、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和Shapley值分解。结果 23359名调查对象中,14298名(61.21%)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文化程度低、农村、年工作收入低、参保新农合、认为看病点诊疗水平一般或差、健康状况好、半年内未确诊慢性病、一年内未因病住院、自付医疗费用低的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P<0.05)。Shapley值分解结果显示,Anderson模型各维度对居民就医机构选择的解释贡献率依次为使能资源(49.57%)、倾向特征(27.18%)、需求因素(23.25%),影响较大的变量是文化程度(25.50%)、居住地(15.13%)和医疗保险类型(13.47%)等。结论 居民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中,使能资源维度解释力度最大,影响最...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国家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河南省城乡居民两周就诊率,并分析15岁及以上居民两周就诊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运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第五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表,入户调查河南省居民家庭生活状况、人口学特征、两周病伤及就诊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周就诊的影响因素。 结果 河南省两周就诊率为11.7%,农村比城市高4.0%(χ2=127.213,P<0.05);随着年龄组的增高,城乡居民两周就诊率变化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无基本医疗保险的居民两周就诊率较低,为7.0%;两周患病首诊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比例较大;农村居民因经济困难未就诊的比例比城市高3.1%(χ2=40.921,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影响15岁及以上居民两周就诊的因素有城乡、年龄、就业状况、到最近医疗机构距离及是否为贫困户等。 结论 河南省农村卫生服务需求、利用较高,亟待提高城乡基本医疗保障服务均等化水平;相关部门应针对两周就诊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城市居民在社区卫生机构利用的卫生服务量占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总量的比例(以下简称“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比重”)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于2017年初对我市A社区的家庭成员实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健康状况、知晓度和满意度、信任度以及2015和2016年卫生服务利用情况。调查数据采用Excel2007、SPSS20.0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共对62户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58份,2016年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比重比2015年有所增加。通过回归分析,城市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影响因素有:家庭人均收入差、就医方便程度感受的变化、两年参加健康宣教的次数差、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年的比较得分。结论:居民的就医流向在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移。根据影响因素的结果分析,通过针对居民自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3个方面提出措施,引导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  相似文献   

11.
四川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四川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现状,探讨就诊单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促进医疗体制改革、优化医院结构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四川省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资料,描述农村居民两周患病情况、就诊单位选择情况,并与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纵向比较;应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对农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就诊率有明显下降;多项式Logistic回归拟合结果显示:影响农村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为医疗保障、家庭人均收入、年龄、就业状况、慢性疾病和自感健康状况。[结论]农村地区医疗体制改革重点应放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充分发挥私人诊所作用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现状,探讨影响居民选择就诊单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促进医疗体制改革、优化医院布局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0年5月北京市通州区卫生服务调查资料,描述通州区居民两用患病情况、就诊单位选择情况,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对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居民两周患病就诊单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为医疗保障、文化程度、年龄、婚姻状况等。结论依据居民的就诊习惯,充分发挥不同医疗机构的作用,更好的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study differences in excess to health care services between different population groups in rural areas of the United States. Design: Using data from the 1994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and the 1991 Area Resource File, we examined the differences in excess with seven measures: having a regular source of care, having a usual place of care, having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delaying medical care because of cost for all rural residents; number of doctor visits, number of hospital discharges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per discharge for those who reported their health as being either poor or fair. Rural residents were classified by ages and grouped into four rural classification categories that were characterised along two dimensions: adjacent to a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 (MSA) (yes/no) and inclusion of a city of at least 10 000 people (yes/no). Setting: Rural areas Subjects: Rural populations. Results: Residents aged 18–24 years had the worst access to services and the residents aged 65 years and over had the best access to services when measured by regular source of care, a usual place of care and health insurance status. Compared to those aged 50–64 years, residents aged 25–49 years were less likely to report having health insurance and more likely to report delaying seeking medical care because of costs. Rural residents who lived in a county adjacent to an MSA generally were less limited in access than those who lived in a county not adjacent to an MSA. Conclusions: Rural America is not a homogeneous entity in many aspects of the access to health care services.  相似文献   

14.
赵凯佳  赵莉    段占祺  孙霞霞  罗玉英  刘丹萍  杨珉   《现代预防医学》2020,(20):3732-3736
目的 在新医改政策背景下,探讨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发展趋势。方法 梳理新医改以来与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建设相关的政策,利用2008和2013年四川省卫生服务调查数据以及2017年的现场调查数据,3次调查均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样本量分别为295、424和220,结合国家和四川省卫生统计年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广义线性模型来分析2008 - 2017年四川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基本情况和职业认知变化。结果 从2009年到2017年,四川省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1.04增加到1.49,工作年限少于9年的比例从32.94%上升到54.96%,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从2.76%上升到6.97%,初级职称占比从84.47%下降到80.73%,月收入在3 000元以上的比例从0.7%升高到73.6%;卫生技术人员感知到的工作压力变小,总满意度从2013年的33.22升高到35.90分,感知的医患关系较差且呈恶化趋势。结论 新医改以来发布的与乡镇卫生院人力建设相关的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目前四川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整体水平依然较低,且影响了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浙江省嘉兴市各县(市、区)成为全国首批新农合试点城市。十年来,嘉兴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建立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和医疗保障全覆盖。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补偿方案,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和基层卫生改革试点工作,多措并举,实现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费用有效控制,提高了卫生资源和医疗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良性发展,巩固发展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提高了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婚前保健工作现况和对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规范婚前保健服务,提高婚前保健工作质量。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全面调配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统一的调查方案,标准,方法和质量控制,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结果 全国共有婚前保健机构5224个,53.7%(2807/5224)设在妇幼保健院(所);乡级机构占43.6%(2278/5224);57.0%(2978/5224)的婚前保健机构设有专用的男婚检室,56.2%(2935/5224)的设有女婚检室;婚检医师中有25.1%(5976/23793)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合格证书》;53.8%(12793/23793)的婚检医师仅有中专学历;1998年至2000年全国平均婚检率为63.4%(22767974/35887415);婚检对象的平均患病率为7.6%(1733956/22767974)。结论 婚前保健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不到位,投入不足,硬件装备基本条件未能达标;婚前保健服务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对象的需求不相适应。应加强对婚前保健工作的执法,业务指导和质量管理;服务机构应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四川省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现状,并基于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模型探索四川省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9年7月在四川省Z市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对象进行入户面对面访谈。运用多水平统计模型分析四川省农村居民就医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四川省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比例为58.42%。倾向因素中,年龄≥75岁(OR = 3.732,95%CI:1.303~10.692)的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比例更高;促进资源中,家庭经济情况高水平(OR = 2.206,95%CI:1.211~4.018)会促进农村居民就医,到达最近医疗机构时间<20 min(OR = 0.540,95%CI:0.316~0.922)和≥30 min (OR = 0.418,95%CI:0.213~0.818)会阻碍其就医;需要因素中,自评疾病严重程度为严重(OR = 4.651,95%CI:2.568~8.422)的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比例更高。结论 四川省农村居民患病后就医行为发生率低。倾向因素、促进资源、需要因素都对四川省农村居民的就医行为有重要影响,且倾向因素和需要因素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自费、新农合、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高血压患者2005—2010年度次均住院费用的增长情况。方法:选择山东省6个县医院的36 892名高血压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医疗保险患者各年度次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费、新农合、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患者各年度次均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82%、11.65%、7.91%、6.72%。结论:2005—2010年度不同医保类型高血压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均呈增长趋势,其中新农合组的增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杭州市城乡社区人群腹泻病发病水平、就诊情况及医疗费用等。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城区2个社区和萧山区3个乡镇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共4次入户调查了解其2周内腹泻病发生情况、就诊情况以及因腹泻病产生的各类医疗费用等。结果杭州市共调查了41496人,腹泻病年发病率为0.32次/人年,其中农村年发病率0.41次/人年,高于城市的0.23次/人年。7月和10月是腹泻病高发季节,5岁以下年龄组及55岁以上年龄组两周发病率较高。杭州市腹泻病的就诊率为31.01%,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疗治疗总费用人均为76.08元,报销费用占医疗就诊总费用的15.05%。结论杭州市腹泻病发病率较高,5岁以下儿童及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应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患病后的就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