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增强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60例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到本院进行治疗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所有患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据检测数据显示表观扩散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海绵状血管瘤、肝脏转移瘤、原发性肝细胞癌,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均高于动态增强扫描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扫描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9月—2022年12月期间接收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0例,均进行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1.5T磁共振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结果及价值。结果:病理结果显示,60例患者共116个病灶,其中肝脏占位性恶性病变73个(原发性肝癌53个,转移瘤20个),良性病变43个(血管瘤30个,肝脓肿9个,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4个);弥散加权成像序列扫描检出恶性病变50个,良性病变37个,漏诊20个,误诊9个;MRI增强扫描结果:恶性病变52个,良性病变38个,漏诊18个,误诊8个;联合扫描结果:恶性病变72个,良性病变43个,漏诊1个,误诊0个。转移瘤、肝脓肿、血管瘤在b=800 s/mm2下的ADC值均高于原发性肝癌,血管瘤和肝脓肿ADC值高于血管瘤,肝局灶性结节样增生的ADC值低于血管瘤和肝脓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动态增强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各种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肝脏占位病变行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和DWI,观察各种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强化类型。结果本组27例(87.1%)肝细胞癌强化方式呈快进快出型,22例(84.6%)肝转移瘤呈边缘环形强化,10例(90.9%)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呈渐进性强化,10例肝囊肿动态增强病变未见强化;原发性肝细胞癌及肝脏转移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与肝脏海绵状瘤、肝囊肿ADC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海绵状血管瘤与肝囊肿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平扫及动态增强结合DWI检查对肝细胞癌、肝转移瘤、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肝囊肿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6.8%,96.1%,90.9%和100%。结论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各种肝脏病变的基础,DWI对诊断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筛选和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70例肝脏占位性病灶(肝癌30例,肝转移瘤20例,肝血管瘤20例)行DWI检查,并测量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来进行判断肝脏占位病变的良恶性.结果 DWI在显示恶性病灶,特别是显示多发小病灶转移瘤,要比CT增强扫描更有优势.肝细胞癌和转移瘤的ADC值均低于血管瘤的ADC值,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及ADC值的应用大大提高了MR对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肾脏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病理证实其中肾脏恶性肿瘤患者52例(肾脏恶性病变组)和肾脏良性肿瘤患者44例(肾脏良性病变组),同时选取9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均进行DWI检查,比较不同弥散敏感系数b值下各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分析不同弥散敏感系数b值下ADC值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肾脏恶性病变组表现为T1WI、T2WI呈现稍高信号,其中9例信号均匀,43例表现为不同程度高低混杂信号,肿瘤实质部分DWI表现为高信号,肿瘤坏死部分呈现低信号;肾脏良性病变组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表现为均匀稍低信号;肾脏恶性病变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肾脏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组病灶最长直径明显大于肾脏良性病变组(P < 0.05);弥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300、700、1000 s/mm2时,肾脏恶性病变组、肾脏良性病变组以及对照组所对应的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表现为肾脏良性病变组 > 对照组 > 肾脏恶性病变组;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弥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300、700、1000 s/mm2时,ADC值分别取最佳截断值3.86×103、2.50×103、1.71×103 mm2/s时,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AUC分别为0.742(95%CI: 0.642~0.842)、0.811(95%CI: 0.725~0.897)、0.842(95%CI: 0.758~0.927),敏感度分别为98.10%、86.50%、92.30%,特异度分别为40.90%、70.50%、77.30%。结论DWI在肾脏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用于区别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不同弥散敏感系数b值下ADC值对肾脏占位性病变都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6.
李冬  王跃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10):1450-1451
弥散加权成像(DWI)是利用组织中水分子弥散运动的特性进行成像,其图像的信号强度随着组织的病理变化而变化。DWI在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已经得到肯定。在腹部的应用研究仅有少数文献报道,且各种研究结果差异很大。本研究拟采用磁共振DWI技术探讨DWI及ADC值在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及肝囊肿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探索新的榆杏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3.0T MR多期动态增强(MDCE-MRI)所获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8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所有病变均于手术或穿刺活检前采用3.0T MR扫描仪行MDCE扫描,测量病变的平均强化时间(MET)、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D)及强化曲线类型。先比较各参数在良恶性病变间的差异,然后比较各参数在各种病变间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值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回归方程,得出鉴别诊断的临界点。结果 肝脏良、恶性肿瘤MET、PEI、MSI及强化曲线类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管瘤与肝癌、胆管细胞癌、转移瘤PEI、MS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转移瘤与肝癌、血管瘤MSD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ET、PEI、MSI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0.72、0.80;各参数诊断的特异度均为77.0%,敏感度分别为58.8%、70.6%、82.4%;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P=1/(1+e0.008X1+0.007X2-6.707),取约登指数最大点作为诊断点,即0.2946。结论 MDCE-MRI的强化曲线类型及量化参数对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用于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2010-03—2015-10收治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78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临床影像学资料,计算肝脏良恶性病变及正常肝实质ADC值,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肝转移瘤和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占位性病变ADC值/肝实质ADC值均显著低于肝良性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占位性病变ADC值/肝实质ADC值均显著低于肝转移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用于肝恶性肿瘤临床检出率显著高于T2WI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用于肝脏占位性病变特别是小病灶检出价值较高,可作为常规肝脏磁共振检查辅助手段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一种通过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的运动状态,从分子运动水平分析脏器内部结构及病变组织成分的无创性成像方法。DWI最初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在急性脑缺血等诊断中已十分普及。近年来随着MR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部MRI动态增强扫描(DCEI)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放射科核磁室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核磁室合作检查64例(91个病灶)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恶性病灶61个、良性病灶30个。患者均行MRI DCEI及DWI检查,观察肝脏病灶在上述序列上的表现特征,评估MRI DCEI联合DWI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恶性病灶中DCEI表现为快进快出、DWI呈高信号者占比大于良性病灶(P < 0.05)。DCEI联合DWI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高于DCEI、DWI单独诊断(P < 0.05);特异度与DCEI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DWI(P < 0.05)。结论良性、恶性肝肿瘤DCEI、DWI表现特征具有差异,DCEI联合DWI诊断肝肿瘤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度和灵敏度,对肝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增强扫描对颅后窝占位性病变 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评价增强扫描对颅后窝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及术后随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颅后窝占位性病变的MRI平扫及增强表现。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其中星形细胞瘤8例。髓骨细胞瘤3例。血管母细胞瘤4例。转移瘤5例,脑膜瘤9例,脑脓肿2例,表皮样囊肿3例。蛛网膜囊肿4例。结果 血管母细胞瘤呈大囊小结节型。壁结节显著均匀强化,囊壁囊液不强化;髓母细胞瘤实质强化较明显,内部囊变区较小;星形细胞瘤可呈实质性或囊实性,强化表现复杂;转移瘤及脑脓肿强化表现相似,可结合病史加以鉴别;脑膜瘤明显强化,并可显示:脑膜尾征“,表皮样囊肿和蛛网膜囊肿不强化,9例患者术后进行了11次复查,1例诊断肿瘤残留复发,8例可见不同程度的术后改变。结论 MRI增强扫描能对大多数颅后窝占位性病变进行定性诊断,对临床治疗及术后随访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弥散加权成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肝癌13例,肝转移瘤11例,肝血管瘤8例,肝囊肿5例。进行常规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加做DWI序列,采用单次激发回波平面成像(EPI)技术,弥散敏感度b值取100s/mm^2、300s/mm^2、500s/mm^2、800s/mm^2、1000s/mm^2,屏气扫描,计算指数表现弥散系数(eADC)、表现弥散系数(ADC)值,绘制表现弥散系数/弥散敏感度(ADC/b)值变化曲线。进行比较、判断。结论肝脏占住性病变在DWI中具有不同的特征,结合eADC、ADC值的量化特征,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MR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肝脏扩散加权成像(DWI)较合适的b值,并探讨DWI对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测定129例314个肝脏病变在b分别取50、500、800s/mm2时的信号强度、背景噪声,比较不同b值时同一病变信号强度、质量指数及信噪比的差异;同一b值时不同肝脏病变平均ADC的差异。结果1.肝癌DWI图像各b值时信号强度、信噪比、质量指数均不同,随b值增加而降低,各b值差异显著(F值分别为103.77、93.06、118.19,P值均〈0.01),而噪声则与b值无关(F=2.19,P〉0.05)。2.肝脏病变分为肝癌、肝转移癌、肝囊肿、肝血管瘤,b=500s/mm2时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04±0.08)×10-3mm2/s、(1.09±0.1)×10-3mm2/s、(2.77±0.11)×10-3mm2/s、(1.84±0.12)×10-3mm2/s,各组之间两两比较,除肝癌与肝转移癌P=0.13,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外,余P值均〈0.05;肝癌实质区与坏死区平均ADC值分别为(1.04±0.08)×10-3mm2/s,(1.55±0.05)×10-3mm2/s,二者比较P〈0.05。结论本研究认为b=500s/mm2为较适合的肝脏扩散加权成像b值,DWI及ADC值可以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肝癌的实质区和坏死区。  相似文献   

14.
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骨转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对骨转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恶性肿瘤患者行全身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使用反转恢复平面回波弥散序列分5段进行全身扫描。结果反转恢复平面回波弥散序列成功进行了全身磁共振弥散成像。重建出的最大密度投影像图像均一,清晰。32例恶性肿瘤患者中19例患者检出了多发骨转移灶;7例患者为单发转移灶;2例淋巴瘤表现为骨髓信号增高;1例为多发骨髓瘤;3例假阴性。结论全身磁共振弥散成像对骨转移性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检出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肝脏占位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有肝脏占位病变患者,进行MRDWI,分析影像特点并测量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结果40例肝脏占位病变DWI检出75处异常信号病灶。信号特征与病变结构、成分有关。但无一定特异性。病变的ADC值均值为:肝细胞癌(1.25±0.30)×10^-3mm^2/s,肝转移癌(1.12±0.52)×10^-3mm^2/s,肝血管瘤(2.27±0.49)×10^-3mm^2/s,肝囊肿(3.05±0.59)×10^-3mm^2/s,肝脓肿(1.91±0.46)×10^-3mm^2/s,各种病变间ADC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MRI相比,DWI病变检出率不低于常规MRI,但各种病变间信号强度无明显特异性。ADC值测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是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983-985
目的分析胆管癌及肝占位性病变诊断鉴别中采取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处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诊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胆管癌组),同期接诊的经活检、典型影像学确诊的肝占位病变患者60例(肝占位病变组)与正常体检者30例(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皆采取DWI诊断,对比分析诊断结果。结果胆管癌组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肝血管瘤组、肝囊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癌组ADC值与肝恶性病变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胆管癌及肝占位性病变,可提供定量诊断信息,并且序列速度快,图像特点与ADC值准确,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在胰腺囊肿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有36例囊肿性病变纳入了本次研究,包括7例囊肿,13例假性囊肿,4例浆液性囊腺瘤,5例黏液性囊腺瘤,7例黏液性囊腺癌.DWI序列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的平面回波序列,表现弥散系数(b)值取0s/mm2、500 s/mm2和1000 s/mm2.在DWI图像上比较各囊肿性病变的信号强度,测量并比较各囊肿性病变的ADC值.结果 在b=500 s/mm2的DWI图像上,所有囊肿性病变均为高信号.在b=1000s/mm2的DWI图像上,肿瘤性囊肿为明显高信号,而囊肿和假性囊肿为低信号,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b=1000 s/mm2时,囊肿和假性囊肿的ADC值明显高于肿瘤性囊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囊肿与假性囊肿间以及各肿瘤性囊肿间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DWI对胰腺囊肿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能够鉴别囊肿、假性囊肿与肿瘤性囊肿,但是对囊肿与假性囊肿的鉴别以及各肿瘤性囊肿间的鉴别无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R DWI联合MR增强扫描对卵巢常见囊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8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肿瘤(其中卵巢囊腺癌35例,交界性卵巢囊腺瘤21例,卵巢囊腺瘤24例)患者行术前MR检查,分析肿瘤的DWI表现及强化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种卵巢囊性肿瘤的侧别及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卵巢囊腺癌的ADC值[(930.77±291.77)×10-6 mm2/s]明显低于交界性卵巢囊腺瘤[(1 326.18±294.41)×10-6 mm2/s,P<0.05]。卵巢囊腺瘤的ADC值[(1 932.64±295.35)×10-6 mm2/s]明显高于其他两类型肿瘤(P<0.05)。增强扫描后,卵巢囊腺癌、交界性卵巢囊腺瘤及卵巢囊腺瘤明显强化率分别为91.43%(32/35)、57.14%(12/21)和12.50%(3/24)。将交界性肿瘤归入恶性肿瘤,ADC值对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7%和91.7%,增强扫描对恶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0%、87.5%,而两者联合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6.4%、91.7%。结论 MR DWI联合MR增强扫描可反映卵巢囊性肿瘤的病理特点,对良性与非良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enhancement,DCE)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能(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收治的106例乳腺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DCE联合DWI诊断。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效能等情况。结果:在病理检查中,恶性46例(43.40%),良性60例(56.60%)。在DWI诊断中,真恶性32例,真良性46例;在DCE联合DWI诊断中,真恶性43例,真良性58例。在诊断效能方面,DCE联合DWI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93.40%、93.48%和96.67%,均明显高于对DWI诊断的73.58%、69.57%和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磁共振表现方面,乳腺恶性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1.22±0.23)×10-3mm2/s]明显小于乳腺良性[(1.63±0.26)×10-3mm2...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