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I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3.0T MRI检查,且获得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导管癌共234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78例、非三阴性乳腺癌15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MRI资料。根据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报告及数据系统标准评估其MRI表现,记录病灶形态(非肿块/肿块)。若为肿块,则继续从肿块形状(圆形/卵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形)、边缘(光滑/不规则/毛刺)、内部强化特征(均匀/不均匀/环形)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记录病灶数目(单灶/多灶)。若为非肿块,则分析病灶分布形式(段样/区域样/弥漫)、内部强化特征(不均匀/点簇状/网状)。在T2WI上记录病灶信号特点(低或等/高/高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差异。结果 78例三阴性乳腺癌中,69例为肿块样强化、9例为非肿块样强化。156例非三阴性乳腺癌中,120例为肿块样强化、36例为非肿块样强化。单因素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病灶形态(P=0.035)、肿块边缘(P<0.001)、内部强化特点(P<0.001)及T2WI信号(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阴性乳腺癌更多表现为肿块样强化、边缘光滑、环形强化及T2WI上高亮信号。其中边缘、内部强化特点进入回归模型,比值比(OR)分别为3.279和4.57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证实,病灶表现为边缘光滑及环形强化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结论边缘光滑及呈环形强化的肿块样强化为三阴性浸润性导管癌较为特征的MRI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表现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经免疫组化染色分为TNBC(三阴乳腺癌)组35例、NTNBC(非三阴乳腺癌)组43例,观察两组超声表现特征。结果:TNBC组患者肿块钙化比例8.57%、肿块后方回声衰减比例14.29%明显低于NTNBC组,而形态规则比例54.29%、界限清晰比例62.86%、内部回声为低回声或混杂回声比例80.00%、肿块边缘毛刺比例80.00%、血流分级1~2级比例82.86%均明显高于NTNBC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表现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超声检查可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基于多参数MRI影像组学特征在术前鉴别诊断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乳腺癌患者的多参数MRI图像,73例为训练组,33例为验证组.根据病理分子分型,将患者分为三阴性乳腺癌24例,非三阴性82例.采用ITK软件手动勾画病灶体积兴趣区(VOI),于A.K软件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的影像学特征,并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NTNBC)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经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42例TNBC及504例NTNBC患者的乳腺X线及MRI表现,两组X线及MRI检查中病灶钙化、形态、边缘、T2信号、内部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等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TNBC组病变最常见的X线表现为边缘清晰(12/25,48%)、圆形或类圆形(10/25,40%)、少钙化单纯肿块(17/28,61%)。TNBC组MRI常见表现为类圆形或结节状(22/27,82%)、边缘光滑(11/27,41%),T2WI序列呈高信号(5/27,18.5%)、环形强化(8/27,29.6%)、TIC呈速升速降型(20/32,63%)。TNBC组与NTNBC组乳腺X线肿块边缘及肿块钙化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RI检查在肿块形态、边缘、强化方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及TIC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BC的MRI检查中,如肿块边缘光滑,出现环形强化,TIC呈Ⅲ型,ADC值较高,结合乳腺X线检查所见,其对诊断TNBC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MRI动态增强及DWI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临床术前评估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6月间术前接受MRI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乳腺癌251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7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ER(+)/PR(+)/HER-2(-)型]181例。比较两种病理亚型乳腺癌的MRI动态增强及DWI影像学表现并进行相应统计学分析。结果与ER(+)/PR(+)/HER-2(-)型乳腺癌比较,三阴性乳腺癌表现多为单一病灶(P=0.018),肿瘤较大(P=0.002),组织学分级较高(P0.001);MRI动态增强病灶多表现为肿块样强化(P=0.026),分叶状(P0.001)、边缘光滑(P=0.005)、环形强化(P0.001)及T2WI上病变中心呈高信号(P0.001)为其特征性表现。DWI三阴性乳腺癌的ADC均值(1.034±0.37)×10-3 mm2/s高于ER(+)/PR(+)/HER-2(-)型乳腺癌(P=0.031)。结论对乳腺癌病人术前进行MRI检查,有助于三阴性乳腺癌与ER(+)/PR(+)/HER-2(-)型乳腺癌鉴别,可成为乳腺癌术前评估主要无创检查方法之一,为临床治疗方案确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间睾酮和雄激素受体(AR)水平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取该院经病理确证为原发性乳腺癌的患者,共92例女性患者,其中三阴性乳腺癌4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50例,统计分析三阴性与非三阴性乳腺组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血清睾酮水平和 AR 的差异。结果三阴性乳腺癌组和非三阴性乳腺癌组比较,三阴性乳腺癌组血清睾酮水平低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阴性乳腺癌组 AR 阳性率为57%,非三阴性乳腺癌 AR 阳性率为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雄激素和 AR 可能成为三阴性乳腺癌新的治疗突破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与分析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学特征.方法:选取88例乳腺癌患者,均为2019年2月起始到2021年4月为止在本院进行诊治,包括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48例(三阴性组)与非浸润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40例(非三阴性组),所有患者都给予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检查并判断病理特征.结果:三阴性组乳头可见纤维脉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超声表现对比分析,总结三阴性乳腺癌声像图特征.方法:分析比较经手术或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的TNBC 33例(35个病灶)及non-TNBC 82例(86个病灶)的术前超声表现,同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肿块后方回声增强在TNBC组与 non-TNBC组比较中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其它声像图特征如病灶的大小、纵横比、毛刺或分叶征、钙化灶、血流分级、血流速度、血流阻力指数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淋巴结转移率non-TNBC组高于TNBC组(P<0.05).结论:乳腺癌肿块后方回声增强及淋巴结低转移在TNBC与non-TNBC比较中具有显著差异性,可为筛查TNBC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其分为TNBC组(n=25)和非TNBC组(n=101),比较两组的超声造影特征。结果 TNBC组造影后多表现为高增强,形态规则,边界清,内部有充盈缺损,可见穿支血管,血管形态多为分支型,与非TN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TNBC组造影前后病灶大小差值较非TNBC组小(P0.05)。而两组造影后的造影剂分布特点、增强方向、周边有无血管影、周边有无放射状汇聚、灌注曲线形态等特征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NBC具有一定的超声造影特征,超声造影可为早期预测性诊断TNBC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初步探讨其产生差异的原因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126例,TNBC组25例,非TNBC组101例,分别记录每个病灶内部及周边TIC曲线参数值,对各参数进行组内(同一病灶内部及周边)及组间(三阴组与非三阴组)比较,并对组间比较有差异的参数行ROC曲线分析,计算分界值。结果组内比较TNBC组仅病灶内部与周边始增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TNBC组病灶内部与周边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增强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NBC组内部达峰时间及内部始峰时间差小于非TBNC组,TNBC组内部增强强度、内部上升支斜率、周边增强强度、周边曲线下面积均大于非TNBC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意学义(P0.05);初步界定内部增强强度16.8,内部上升支斜率0.756,周边增强强度18.45,周边曲线下面积864.66时,病灶均倾向于提示TNBC可能。结论 TIC曲线定量分析可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术前筛查TNBC,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对三阴性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鉴别的初步研究,提高对两者超声图像特征的认识。方法 对入组三阴性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的年龄、病灶类型及二维超声、造影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阴性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病灶形状、边缘、强化方式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年龄、是否肿块、病灶类别、血流分级、后方回声及时间-信号曲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图像特征(病灶形状、边缘、强化方式)对于鉴别TNBC及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钼靶、动态增强MRI及三者联合检查诊断三阴性乳腺癌的价值。方法乳腺癌患者274例,根据术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为三阴性组32例和非三阴性组242例,其中非三阴性组再分为Luminal A亚组61例,Luminal B亚组124例,HER-2过表达组57例。均行超声、钼靶及动态增强MRI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超声、钼靶及动态增强MRI影像特征诊断三阴性乳腺癌的影响因素,并建立联合诊断回归方程;以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动态增强MRI不均匀强化、超声形态规整和钼靶边界清晰诊断三阴性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绘制ROC曲线,评估联合诊断回归方程诊断三阴性乳腺癌的效能。结果三阴性组超声形态规整、边界清晰、后方声影增强、血流分级(Ⅱ~Ⅲ级)比率,钼靶形态规整、边界清晰比率,动态增强MRI形态规整、边界清晰、环形强化、T_2加权像中央区强化和边缘强化比率均高于非三阴性组及其3个亚组(P0.05),钼靶微钙化比率和动态增强MRI不均匀强化比率低于非三阴性组及其3个亚组(P0.05)。非三阴性乳腺癌各亚组超声形态规整比率,钼靶形态规整、边界清晰、不对称致密影、腺体结构紊乱和微钙化比率,动态增强MRI不均匀强化和环形强化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形态规整(OR=153.395,95%CI:2.080~11 314.618,P=0.022)、钼靶边界清晰(OR=434.504,95%CI:2.555~73 891.629,P=0.020)及动态增强MRI不均匀强化(OR0.001,95%CI:0.001~0.787,P=0.045)是诊断三阴性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动态增强MRI不均匀强化诊断三阴性乳腺癌的灵敏度(85.1%)高于超声形态规整(65.6%)和钼靶边界清晰(84.3%)(P0.05),特异度(93.8%)和准确率(86.1%)与超声形态规整(86.4%、83.9%)和钼靶边界清晰(78.5%、7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形态规整诊断三阴性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与钼靶边界清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形态规整、钼靶边界清晰和动态增强MRI不均匀强化联合诊断三阴性乳腺癌的回归方程为logit(P)=—2.676+2.808×超声形态规整+4.295×钼靶边界清晰—5.325×动态增强MRI不均匀强化,联合诊断回归方程最佳截断值为0.177时,诊断三阴性乳腺癌的AUC为0.987,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96.7%。结论动态增强MRI鉴别三阴性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最高;联合超声、钼靶及动态增强MRI可进一步提升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134-135
对入住的20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所有患者都接受了手术及术后放、化疗,以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否为阳性为依据对患者进行分类,分为三阴性乳腺癌组以及非三阴性乳腺癌组,将两种不同类型乳腺癌的临床特征、3年无瘤存活率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在205例乳腺癌患者中,三阴性乳腺癌46例,非三阴性乳腺癌159例,两组在年龄上没有差异,均以中年为最多,之后是青年及老年。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大部分表现为侵润性导管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比较,其肿瘤复发率及淋巴结转移率都较高,并且癌细胞的内脏转移较骨转移多。两种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多为Ⅰ、Ⅱ期。常见的肿块大小不超过5cm。非三阴性乳腺癌3年存活率为90%,而三阴性乳腺癌为7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患者发病年龄的增大及临床分期的延后、淋巴结呈阳性,其预后状况就越差,多因素分析显示,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成为独立因素影响患者的预后。(1)就病理类型来说,三阴性乳腺癌以侵润性导管癌为主,且易出现淋巴结转移;(2)三阴性乳腺癌内脏转移较骨转移多,癌细胞容易向远处转移;(3)三阴性乳腺癌与非三阴性乳腺癌相比较,患者3年存活率低;(4)影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肿瘤大小及淋巴结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超声对三阴性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3例三阴性乳腺癌(37个病灶)和27例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33个病灶)患者的二维及超声造影图像,比较二者病灶形状、边缘、强化方式、是否肿块、病灶类别、血流分级、后方回声及时间-强度曲线类型特征。结果三阴性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在病灶形状、边缘及强化方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是否肿块、病灶类型、血流分级、后方回声及时间-强度曲线类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图像特征(病灶形状、边缘、强化方式)对鉴别三阴性乳腺癌与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0T MR影像特征中能够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接受3.0T MR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例191例,其中三阴型乳腺癌25例(TNBC组),非三阴性乳腺癌166例(非TNBC组),比较2组年龄、病灶形态、肿块数目、大小、形状、边缘、强化特征、T2WI信号、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ADC值、瘤周血管的差异,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非TNBC组比较,TNBC组病灶多表现为边缘光滑(P=0.023)、圆形(P=0.001)肿块,增强扫描多呈环形强化(P<0.001),病灶T2WI多呈高信号(P=0.003),ADC值相对较高(P=0.022),瘤周血管增多(P=0.046)。其中肿块强化特征、T2WI信号、ADC值及瘤周血管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为预测TNBC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4个因素联合预测TNB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0。结论 肿块环形强化、T2WI高信号、ADC值相对较高、瘤周血管增多是预测TNBC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病理证实乳腺癌患者300例,三阴性45例,非三阴性255例(随机选取51例为对照组)。结果三阴性乳腺癌37.8%圆形或椭圆形,35.6%边缘光整,75.6%后方回声无改变,71.1%无钙化灶,80.0%血流丰富;造影上66.7%边界清晰,73.3%高灌注,肿块整体以及灌注最强区的Peak较大,灌注最强区的Sharpness小,上述指标与非三阴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超声造影上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cancer,TNB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术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TNBC组和非TNBC组,分析两组的常规超声及CEUS特征。结果:①常规超声图像中结节边缘、形态及方位等特征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多表现为边缘光整,形态不规则,平行于皮肤。非TNBC多为边缘毛刺或蟹足状,形态不规则,非平行于皮肤。②CEUS图像中边缘强化程度、强化边界、强化形态、造影剂分布及病灶是否明显增大等特征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BC在CEUS后多内部强化不均匀,边缘以高强化为主,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CEUS前后病灶无明显增大。非TNBC在CEUS后多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造影前后病灶明显增大。结论:TNBC组CEUS检查中病灶的边缘强化程度、强化边界、强化形态、造影剂分布及病灶是否明显增大等特征,结合常规超声特征,对TNBC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组织中的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接诊的乳腺癌患者330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患者43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287例,分别观察ki67在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回顾性分析ki67表达情况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 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6.05%,明显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的7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35岁以上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35岁以下患者(P0.05);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组织中的阳性率与患者肿瘤直径和TNM分期均无显著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淋巴结转移阳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的阳性率高于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中ki67的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成效分析。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90例,依照免疫组织学法检测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三阴性乳腺癌)与对照组(非三阴性乳腺癌),每组45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等。随访6年跟,统计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与肿瘤分期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理类型为髓样癌、组织学分级为Ⅲ级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6年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为24.4%,高于对照组(8.9%),无肿瘤生存率75.6%,低于对照组(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阴性乳腺癌的的病理类型与组织学分级均与非三阴性乳腺癌有较大差别,较容易发生部分复发与远处转移,预后效果不佳,需加强检测分子标记物,并且尽早治疗,使生存率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MRI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10月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类型分为三阴性乳腺癌组和非三阴乳腺癌组。观察两组患者MRI影像学特点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分析乳腺癌患者MRI影像学特点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non-TNBC组患者肿块类型多为圆形、肿瘤边缘较光滑、强化方式较均匀,而TNBC组患者肿块类型多为分叶状、肿瘤边缘毛刺、强化方式不均匀。且TNBC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高于non-TN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肿块部位无显著差异;non-TNBC组患者的癌胚蛋白(CEA)、癌抗原(CA)15-3和CA125水平均低于TNBC组(P0.001);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块形态、肿块边缘、强化方式和平均ADC值正相关。结论 non-TNBC患者的肿块性状多规则、光滑,强化方式多均匀,而TNBC患者的肿块类型多为不规则状或分叶状、肿块边缘毛刺或不规则、强化方式多不均匀,且平均ADC值较高。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肿块形态、肿块边缘、强化方式和平均ADC值呈正相关,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