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对35例经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肾脏占位病变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增强程度、增强均匀度、假包膜征、增强、消退时间及增强方式.结果 超声造影示恶性肿瘤28例,良性病变7例.恶性肿瘤中肾癌17例,肾盂癌11例;良性病变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肾囊肿3例.肾癌多表现为快进快出、弥漫性不均匀性明显增强及假包膜形成;肾盂癌多表现为慢进快出和弥漫性均匀性不明显增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多表现为快进慢出和向心性均匀性不明显增强;肾囊肿多表现为无增强.结论 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病变的诊断和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超声造影对肾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肾脏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及实时超声造影检查,比较病变区造影剂灌注的变化规律,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恶性肿瘤17例,良性病变14例。分析超声造影特征后发现肾恶性肿瘤中11例表现为皮质期快速增强,廓清时间早于周围肾皮质,为快进快退型。良性病变超声造影特点为造影剂廓清过程与周围肾皮质一致或晚于肾皮质,囊肿造影全程均无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肾脏病变的血流灌注特征,对鉴别诊断肾脏病变的良、恶性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肾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常规超声检查示肾脏占位病变患者50例,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分析造影模式及灌注特点,并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或CT增强扫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超声造影诊断肾脏良、恶性肿瘤的符合率。结果超声造影诊断肾脏良性肿瘤16例,诊断恶性肿瘤30例。时间强度曲线显示14例肾脏良性肿瘤超声造影呈“慢进慢出,低增强”模式,26例肾脏恶性肿瘤呈“快进快出,高增强”模式。结论超声造影可为肾脏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可更准确、客观地分析肾脏病灶周边及内部的血流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经直肠超声造影观察膀胱良恶性病变的声像图特点,研究经直肠超声造影对膀胱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病人65个膀胱占位性病变的经直肠超声造影声像图,采用时间-强度软件测量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并分析各自的增强模式及定量参数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经直肠超声造影诊断51个膀胱恶性病变,14个良性病变。病理诊断49个膀胱恶性肿瘤,16个良性病变。膀胱良恶性肿瘤的峰值强度(P=0.000)和廓清时间(P=0.000)有统计学意义,到达时间(P=0.237)和达峰时间(P=0.2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直肠超声造影诊断膀胱恶性肿瘤的符合率为95.3%,灵敏度为97.9%,特异度为87.5%,阴性预测值为93.3%,阳性预测值为96.0%。结论:经直肠造影造影检查鉴别诊断膀胱良恶性病变的价值优于常规超声,“快进慢退”高增强模式结合峰值强度及廓清时间界值点鉴别膀胱恶性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对肾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初步探讨超声造影对肾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肾脏肿瘤患者术前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即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剂开始显影、达峰及消退的全过程,利用ACQ软件得时间-强度曲线数值。结果肾细胞癌27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是88.6%(31/35),使用超声造影后准确率提高到97.1%(34/35),敏感性为100%,特异性87.5%。肾细胞癌造影模式以快进慢退高增强为主(20/27),即富血供型,少数呈低增强(7/27),即乏血供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部分为慢进慢出(5/8),部分为快进慢出(3/8),增强强度不一,大多数为均匀性增强。结论超声造影对肾脏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提高了诊断准确性,对良恶性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对95例常规超声诊断为肾脏占位病变或可疑肾脏占位病变的患者,进行声诺维超声造影检查,将其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95例肾脏良恶性肿瘤造影时相、造影增强模式有一定特点,肾透明细胞癌多表现为快速增强、快速减退;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表现为延迟增强、延迟减退。结论超声造影对鉴别肾脏肿瘤良恶性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52例乳腺肿块患者(25例良性,27例恶性),利用第二代造影剂SonoVue及Technos DU8实时造影匹配成像技术,对比分析良恶性肿瘤的增强模式、时间-强度曲线及造影参数。结果恶性肿瘤多呈不均匀性增强,良性病变以均匀性增强为主(P〈0.01)。时间-强度曲线在良性组以快进快出型(12/25)及慢进快出型多见(8/25),而恶性组以快进慢出型为主(19/27)。造影参数分析显示两组间在斜率、第90s增强比、峰值至90s曲线下面积及增强程度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恶性组均高于良性组。结论实时灰阶超声造影能清晰显示肿瘤微血管灌注,有助于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高回声肾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9例高回声肾肿瘤的超声造影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肾透明细胞癌.1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6例显示造影后增强和局部增强,呈快进慢出(6/11);1例表现为快进快出(1/11);4例表现为先增强,随后造影剂廓清完全,呈不增强(与肾皮质对比瘤体呈负显影,4/11).5例肾透明细胞癌均呈快进快出(5/8);2例表现出快进慢出(2/8);1例为完全不增强(负显影,1/8);5例有假包膜.肾透明细胞癌快进快出的比例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肾肿瘤的快进慢出和"负显影"的超声造影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对高回声肾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高回声肾肿瘤的超声造影特征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计69个结节)超声造影表现,其中恶性结节33个,良性结节36个,对比观察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总结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表现。评价指标包括造影剂进入结节的快慢、结节增强程度、结节强化是否均匀以及造影剂廓清时间。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结节增强程度、结节强化是否均匀以及造影剂廓清时间3个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45、48.98、45.22,P0.01)。恶性结节以"快进快出、不均匀低增强"为主,良性结节以"快进慢出、均匀高增强"为主。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表现有一定特异性,在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造影对肾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肾良恶性肿瘤进行常规超声及二维超声造影检查,在此基础上行三维重建,并与二维造影进行对比,分析三维超声造影对肾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及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肾良性肿瘤18例,二维造影多表现为等增强或低增强,呈"慢进慢出";三维造影表现为病灶内较少的平直规则的周边血管和内部血管.肾恶性肿瘤50例,二维造影多表现为高增强,呈"快进快出";三维造影多表现为病灶内多支蜿蜒扭曲的周边血管和内部紊乱的微小血管组成的血管网.三维超声造影可直观立体显示肿瘤血管分布特征,在显示肿瘤血管方面优于二维超声造影(P<0.05).结论 三维超声造影可显示肾肿瘤血管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对鉴别肾肿瘤的良恶性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超声造影对肾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肾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肾占位性病变,采用造影剂SonoVue及反向脉冲谐波技术进行超声造影,观察肾占位病变区造影剂的灌注过程及造影后声像图特点。结果35例肾恶性肿瘤中多数超声造影显示为“快进快出”。而肾良性占位性病变中11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表现为“慢进慢出”;肾柱肥大超声造影后与正常肾组织的显像一致;肾囊肿、肾外伤血肿等病变则内无造影剂显示。造影前后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8.7%(55/62)与100%(62/62)。结论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肾良恶性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对鉴别诊断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肾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超声造影误诊原因,提高对超声造影的认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超声造影检查并与手术或穿刺病理结果对照的285例肾占位性病变中,与病理结果对照不符的22例的超声造影表现,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超声造影对肾良恶性病变的确诊率92.28%(263/285),误诊率7.72%(22/285).9例病理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均误诊为肾癌,超声造影示5例"快进快出",4例"快进慢出".7例病理证实为肾癌,其中5例误诊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造影示4例"快进慢出",1例"同进同出";2例误诊为囊肿,造影示肿块内未见造影剂进入.4例病理证实为肾盂癌,误诊为血肿,造影示肾盂内未见造影剂进入.2例病理证实为炎性假瘤,误诊为肾癌,造影示"快进慢出".结论 超声造影对肾良恶性占位病变诊断符合率高,分析其误诊原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对超声造影的认识水平,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乳腺肿瘤患者232个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比较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下述超声造影特征:造影后肿块的增强程度、边界、形态、灌注是否均匀、是否有内部灌注缺损及是否有穿支血管。结果: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232个病灶中131个病灶诊断为良性,101个诊断为恶性。而对应的超声造影结果显示,26例良性病灶诊断错误,5例恶性病灶诊断错误。以此计算出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80.2%,准确率为86.6%,阳性似然比为4.80,阴性似然比为0.062。结论:乳腺良恶性肿瘤在超声造影后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基于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可作为乳腺肿瘤良恶性快速、有效的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50例(其中47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文)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彩色多普勒干和超声造影表现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卵巢良恶性病变彩色多普勒和超声造影表现有明显不同,50例卵巢病变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良性病变23例,恶性肿瘤16例,11例不能明确诊断;而超声造影对50例卵巢病变的良恶性全部做出诊断,提示良性病变27例,恶性肿瘤23例,超声造影与手术病理诊断均符合。结论超声造影任显示肿瘤的血流灌注信息方面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更具优势,能进一步提高卯巢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小体积肾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8例直径小于30 mm的肾脏实质性占位病例进行超声造影,做出良性或恶性病变的诊断,与手术后病理检查和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8例患者中35例手术。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出恶性肿瘤25例,全部手术,结果 24例为恶性肿瘤,1例为良性肿瘤。另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良性肿瘤13例,其中10例手术,8例为良性肿瘤,2例为恶性肿瘤。未手术3例中,2例随访失联,1例随访中。超声造影对小肾脏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92.30%,特异度为90.00%,诊断指数182.30%,约登指数82.30%,诊断符合率91.66%。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χ2检验分析,P=0.5637。结论超声造影在小体积肾脏肿瘤中的良恶性鉴别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不同增强强度及定量参数在肾脏小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18例肾脏小肿瘤患者行术前超声造影,采用Sono Liver超声造影分析软件进行量化分析,获得最大峰值强度(IMAX)、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TT)及曲线下面积(AUC)等参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不同增强强度及各参数指标对肾脏小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注射造影剂后118例肾脏小肿瘤均增强,其中低增强28例(23.6%),包括恶性8例,良性20例;等增强30例(25.4%),包括恶性22例,良性8例;高增强60例(51.0%),包括恶性54例,良性6例。低增强肾脏小肿瘤超声造影诊断敏感性62.5%,特异性85.0%,准确率78.6%;等增强肾脏小肿瘤超声造影诊断敏感性81.8%,特异性75.0%,准确率80.0%;高增强肾脏小肿瘤超声造影诊断敏感性92.5%,特异性83.3%,准确率91.7%。低增强良、恶性肾脏小肿瘤超声造影定量参数IMAX、RT、mTT、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等增强及高增强恶性肾脏小肿瘤RT、mTT均小于良性病灶,IMAX、AUC均大于良性病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增强强度超声造影联合定量参数分析可为肾脏良恶性小肿瘤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和螺旋CT增强扫描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脾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49例脾脏肿瘤患者均行超声造影和螺旋CT增强扫描,并与手术或组织活检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超声造影与CT增强扫描单独及联合诊断脾脏良恶性病变的符合率。结果超声造影诊断脾脏良性病变27例,恶性肿瘤17例,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诊断符合率为89.80%;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脾脏良性病变25例,恶性肿瘤16例,诊断符合率为83.67%;超声造影联合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脾脏良性病变29例,恶性肿瘤18例,诊断符合率为95.92%。超声造影联合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脾脏良恶性病变优于2种方法单独检查(P%0.05)。结论超声造影和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脾脏良恶性病变均有较高价值,二者联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微小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3例(126个结节)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微小实性结节患者的超声造影特征,评估其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结果 126个微小实性结节中,恶性结节74个(58.7%),良性结节52个(41.3%)。74个甲状腺微小恶性结节超声造影特征多表现为:向心性(67.5%)、不均匀性(83.8%)、低增强(82.4%)、慢进同出(66.1%)、周边等增强(93.2%),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微小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62.2%、96.2%、76.2%、95.8%、64.1%、58.4%;52个甲状腺微小良性结节超声造影多表现为周边环状高增强(63.5%)。结论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微小实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灌注特点,评价CEUS与增强CT对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2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共52个病灶的CEUS与增强CT检查资料,并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52个肾脏占位性病灶中,恶性病灶42个,包括透明细胞癌32个(其中囊性肾癌4个),嫌色细胞癌2个,乳头状细胞癌4个,移行细胞癌4个;良性病灶10个,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个,肾囊肿3个,肾球旁细胞瘤1个。42个恶性肾脏占位性病灶CEUS及增强CT均以快进快退及高增强为主。10个良性肾脏占位性病灶CEUS均以慢进慢退及低增强为主,而增强CT则均以快进慢退及低增强为主。CEUS、增强CT诊断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8.1%、80.0%、86.5%和90.5%、60.0%、82.7%,两种方法诊断效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值分别为1.000、0.628、0.780)。结论 CEUS和增强CT在肾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均有较高价值,两者结合有助于肾脏占位性病灶良、恶性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病理类型乳腺恶性肿块超声造影增强特征表现。方法对42例乳腺癌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肿块的增强形态、强度及造影时间-强度曲线特征,并将恶性肿瘤超声造影特征与组织病理学特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乳腺恶性肿块超声造影的特征以不均匀部分增强及整体性增强为主,并以高增强多见,肿块增强形态、强度及向周围浸润方式与不同组织病理性质有关;时间-强度曲线呈"快进慢出"或"快进快出"型,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为95%。结论乳腺恶性病灶在超声造影下呈现不同造影特征,超声造影有助于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