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个体化导师制培训在提高军队医院胆道外科新护士岗位胜任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胆道外科病区2015年新入职的护士18名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方法;2016年新入职的护士16名设为观察组,实施个体化导师制培训方法。3个月岗前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新护士理论、操作考核成绩进行比较;1年结束后对两组新护士单独完成责任班及晚夜班时间进行比较。结果2016年新护士采用新的培训方法后,观察组能够单独胜任各班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个体化导师制培训可满足新护士岗位需求、提高新护士护理技能及临床综合能力,促进了胆道外科新护士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工作坊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新入职护士38名设为对照组,2016年8月新入职护士36名设为观察组。两组新入职护士均接受为期两周的临床常用护理技术岗前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模式进行培训。对两组护士的操作考核成绩和培训模式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操作考核平均成绩、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工作坊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技能操作培训,能提高新入职护士的考核成绩,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护理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元化培训模式对提高产科新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8名产科新入职护士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名。对照组采用常规规范化培训,观察组采用多元化模式培训,半年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新护士进行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采用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基线调查表对两组护士岗位胜任力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士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 P < 0. 01 ) ; 岗位胜任力总均分高于对照组 ( P < 0. 01) 。结论 多元化模式的培训更适应现代护理学科发展需要,对提高产科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将本院2013年入职的122名新护士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培训方法;将本院2014年入职的303名新护士作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均为1年。培训后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的差异;了解实验组新入职护士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反馈情况。结果实验组新入职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均P0.001);其对培训安排、课堂体验的认可率均在88.9%以上。结论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培训,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学习成效并提高其护理理论和技能水平,得到了新入职护士的认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和内容,以提高培训效果、护理技能、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求。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武汉协和医院224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111名新入职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新护士培训方案;2017年113名新入职护士设为观察组,根据《大纲》要求,重新制定新入职护士培训方案,培训后采用临床实境考核进行综合测评。结果:根据《大纲》重新制定的培训方案,观察组临床实境考核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新制定的规范化培训方案提高了新护士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提高新护士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阶段化渐进性岗位培训模式对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本院新入职护士8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职时间分为观察组(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与对照组(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每组40名。对照组给予新入职护士常规培训,观察组采用阶段化渐进性岗位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责任感及价值观、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论结合实际能力等岗位胜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寻求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0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35/40)(P<0.05)。【结论】阶段化渐进性岗位培训模式有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学习兴趣,增强岗位胜任能力,促进其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基于现实冲击理论的心理课程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新入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士入职时间分组,将2018年7月入职的护士设为对照组(n=71),将2019年7月入职的护士设为观察组(n=64)。对照组参照《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进行培训,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基于现实冲击理论的心理培训。培训1年后,比较两组新入职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水平、护士工作压力及心理弹性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新护士职业认同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弹性优于对照组(P<0.05),工作压力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现实冲击理论的心理培训能帮助新入职护士增加职业认同感、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心理弹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岗前培训对提高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的效果。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新入职护士320名为研究对象,按时间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60名。观察组新护士采用基于岗位胜任能力"模块化、阶段化、分级管理"的岗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训模式,对照组新护士接受常规岗前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培训后的综合能力。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培训后笔试中的技术操作、问题发现、问题解决、责任感及价值观、理论实际结合能力等指标,口试中的问题发现、责任感及价值观、配合协调力、沟通能力考核成绩等指标,操作中的技术操作、问题发现、问题解决、沟通能力、理论实际结合能力等指标的考核成绩均较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考核成绩较对照组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岗前培训能明显提高新入职护士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人文素质及综合能力,从而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管理授权、结构性授权与心理授权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于病区在职的63名护士的资料,其中2018年1月—2019年12月行理论授课与专科操作培训的32名护士为对照组,2020年1月—2021年12月行管理授权、结构性授权与心理授权培训的31名护士为观察组,两组均培训3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护士心理授权水平、工作胜任力、核心能力。结果培训后,观察组心理授权量表评分、临床护士胜任力自评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管理授权、结构性授权与心理授权的培训能够改善护士心理授权水平,提升核心能力及工作胜任力,从而帮助护士完成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多元化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新入职护士38名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9名。对照组护士给予传统培训方法,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多元化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干预, 对比干预后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核心胜任力、护理质量情况。结果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多元化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后, 实验组护士的理论成绩及技能成绩、护士核心胜任力各维度评分、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构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多元化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 并将该模式应用于新入职护士培训中, 能显著提升护士的综合考核成绩, 提高其核心胜任能力, 优化临床护理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媒体视频教学在新入职护士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2年9月本院121名新入职护士设为对照组;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128名新入职护士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实验组采用多媒体视频教学方法,共培训1年,培训后对两组新入职护士进行操作考核。结果实验组新入职护士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Z=2.82,P0.05)。结论新入职护士护理操作培训采用多媒体视频教学方法,可提高新入职护士护理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院区新护士岗前同质化培训设计与实践效果。方法将2018年253名新入职护士设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岗前培训模式;将2019年298名新入职护士设为观察组,给予多院区新护士岗前同质化培训模式。评估两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及培训后护士核心能力。结果观察组经培训后理论考核成绩、技术考核成绩及护士核心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多院区新护士岗前同质化培训模式,可有效提升新入职护士理论、操作成绩及护士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洁  郁婷婷 《妇幼护理》2023,3(12):2888-2890
目的 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对急诊科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方法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9 月在本院急 诊科接受规范化培训的新入职护士 68 名,随机分为对照组(36 名)和观察组(32 名)。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教学模式,观察 组则实施三明治教学法。比较两组的出科考试成绩,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结果 教学前两组护士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评 分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三明治教学法后,两组护士的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均得到提高,以观察组提高更为 显著(P<0.05)。观察组护士的理论知识及护理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科新入职护士实施 三明治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护士的理论知识掌握和护理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核心能力和岗位胜任力,帮助其尽快适应临床 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岗位需求的信息系统培训课程在新护士岗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42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38名新入职护士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岗前培训计划,实验组在传统岗前培训计划内容上增加基于岗位需求的医院信息系统培训课程;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和新护士岗位核心胜任力。结果 两组护士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无显著差异性(P>0.05),实验组新护士岗位核心胜任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护士岗前培训内容中纳入基于岗位需求的医院信息系统培训课程,能有效地提高新护士岗位核心胜任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目标与关键结果(OKR)管理法在护士规范化培训新模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新入职护士59名设为对照组,2020年新入职护士55名设为观察组,2组护士在科室实践能力培训12个月后增加病例汇报专项培训与考核。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为期6个月的培训与考核,观察组引入OKR管理思想和工具进行为期4个月的培训与考核。培训结束后比较2组护士的合格率、优秀率、核心胜任力及培训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病例汇报培训考核合格率、优秀率比对照组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短培训时长对2组护士的核心胜任力没有影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培训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OKR工作法提高了培训考核的合格率、优秀率,缩短了培训时间,提升了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新模式的满意度,可用于持续改进规范化培训新模式的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对新入职护士综合能力、岗位胜任力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康华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收的68名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 将2019年新入职的34人作为对照组, 2020年新入职34人作为观察组, 组织对照组护士进行常规岗前培训及试用期培训, 观察组护士则在此基础上同时并行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模式进行培训, 对比两组护士的综合能力、岗位胜任力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护士综合能力评价量表评分为(618.07±29.62)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士核心胜任力评价表评分为(178.50±19.12)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观察组护士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评分为(420.53±27.05)分, 显著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结论应用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针对管理新入职护士, 能够对其综合能力、岗位胜任力及护理质量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阶梯式层级教学模式对新执业护士专业知识及岗位胜任力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新入职的3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性岗前培训;将2017年新入职的32名护士设为观察组,采用阶梯式层级教学模式进行岗前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培训效果及岗位胜任能力。[结果]观察组护士基础理论、专科理论、基础操作、床边实践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执业护士理论知识、健康教育能力、护理观察能力、专业技术水平、应急能力、规避纠纷能力、医院感染防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梯式层级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新执业护士专业知识及岗位胜任能力,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临床需求的典型案例教学法(CBL)在传染病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1名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2014年20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典型CBL进行培训。培训周期均为3周,以规范化培训计划中的考核模块为依据对两组护士进行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及问卷调查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分析培训效果。[结果]两组培训后总均成绩、临床护士思维、病情观察评估能力和专业知识点掌握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培训认可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以典型案例教学法培训有助于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新入职护士岗位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者于2019年1月—2019年7月,选取我院84名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2名新入职护士,对照组培训效果采用终结性评价,实验组培训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培训前后,采用自主学习能力问卷、护士执业能力量表及自制培训满意度问卷对84名新入职护士进行测评。结果培训前,两组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问卷、护士执业能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问卷、护士执业能力量表评分优于培训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护士自主学习能力问卷、护士执业能力量表及自制培训满意度问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形成性评价在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新入职护士岗位培训中的应用,让新入职护士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不仅能帮助新入职护士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培训满意度,还能提高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岗前培训创新体系对新护士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20名新入职护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岗前培训,实验组采用岗前培训创新体系,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新护士进行理论、操作考核成绩比较;采用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基线调查表对两组护士岗位胜任力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士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岗位胜任力总均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创新模式下的岗前培训体系是一种新模式,其更适应现代护理学科发展需要,对提高新护士岗位胜任力,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