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16例急性缺血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16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银杏内酯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临床治疗中采用银杏内酯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的疗效较好,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FA)-200 P2Y法评估血小板功能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且长期应用氯吡格雷行二级预防的患者资料,并进中位时间为1年的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缺血性血管事件组和无缺血性血管事件组。PFA-200 P2Y测量闭合时间(CT),以检测血小板功能。记录随访期缺血性血管事件的复发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FA-200 P2Y对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2例,24例(16.9%)在随访期间发生缺血性血管事件。缺血性血管事件组P2Y水平低于无缺血性血管事件组,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评分高于无缺血性血管事件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FA-200 P2Y是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发生缺血性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PFA-200 P2Y对应用氯吡格雷行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者发生缺血性血管事件有...  相似文献   

3.
4.
脑卒中已成为世界上第二位致死原因。抗血小板治疗是脑卒中防治的三大基石之一,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临床上仍有不少患者尽管进行长期规范的抗血小板治疗,仍然发生缺血性血管事件,即"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本文就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产生的可能机制及处理对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CAD、IMT、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和数量等指标,并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CAD均明显增大,而IMT和斑块面积均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的CCAD、IMT和斑块面积变化大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斑块数量下降明显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高于A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脑梗死再发率为6.67%,低于A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4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小板抑制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与血清Hcy水平均有所降低,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均明显增高,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药物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血清Hcy水平,增强抗血小板效果,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6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33例,参照组予以阿司匹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予以氯吡格雷。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血清同型半胖氨酸(Hcy)、超敏C-反应泛白(Hs-CRP)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97%,32/33)较参照组(78.79%,26/33)高(P<0.05);研究组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较参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Hcy、Hs-CRP水平较参照组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06%,2/33)与参照组(9.09%,3/33)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清Hcy、Hs-CRP水平,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8例非心源性CI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研究组44例接受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4例接受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73%,高于对照组的70.45%;治疗后,研究组全血低切黏度(15.72±1.76) mPa·s、血小板聚集率(52.76±4.20)%、血浆黏度(1.55±0.30) mPa·s、NIHSS评分(6.71±1.06)分、复发率2.27%均比对照组(20.65±2.14) mPa·s、(63.39±5.13)%、(2.14±0.41) mPa·s、(17.20±1.53)分、18.18%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非心源性CIS患者,可改善患者神经缺损,降低疾病复发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586-4587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IP)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治疗68例SIP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hs-CRP水平变化。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18%(31/34),高于对照组67.65%(2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并降低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0.
溶血磷脂酸(LPA)是在脑血栓形成初期,由于血小板被活化所产生释放的代谢中间产物和标记物,LPA产生后可进一步促进血小板的聚集,所以LPA在血栓形成早期的连锁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LPA是脑损伤的早期标志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发挥着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11.
12.
13.
以往大多数学者认为颅外血管病变是脑栓塞的一个重要病因 ,随着食道超声等检查的临床广泛应用 ,人们逐渐认识到心脏病变是脑中风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原因不明的年轻的中风病人中 ,心脏结构的异常可能是大脑中风栓子的主要来源 ,这些病人并没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 ,另一方面 ,甚至在有明显颅外血管病变的老年病人中亦可能隐藏心脏来源的栓子。动脉造影证实的外周血管狭窄大于 6 0 %的病人中 ,约 15 %~ 35 %的病人也可能有心源性栓子。腔隙性脑梗死是由长期高血压引起的脑部小动脉穿支血管病变 ,但其中 5 0 %隐匿的栓子可能与心脏病变有关[1] …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探讨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中病因不明(UE)型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94例,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各项辅助检查,采用CISS分型方法对每位患者进行亚型判定,通过卡方检验与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UE型与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和穿支动脉(PAD)型在人口学特征、病史、危险因素、血液检查方面的差异。结果:UE型患者中男性所占比例、吸烟比例及发病年龄高于PAD型(P0.05),与LAA型无显著差异。UE型合并心脏病者比例高于其它2组(P0.05)。UE型饮酒比例高于LAA型(P0.05)。UE型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总胆固醇(TC)低于PAD型(P0.0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于LAA型(P0.01),其余指标则三者间无显著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脏病史、饮酒史、年龄与UE型发病有显著相关性,属于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脏病史、饮酒及年龄因素与UE型卒中的发病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Approximately one-quarter to one-third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have an 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 (ESUS). An estimated 5% to 10% of patients with ESUS have an active cancer diagnosis. Presence of cancer potentially increases the risk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through various mechanisms such as cancer-related hypercoagulability, intracranial tumors leading to an arterial compression, or intracardiac tumors leading to cardioembolism. Certain cancer therapeutics can also contribute to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Multiple vascular lesions involving bilateral anterior and posterior circulations, high plasma D-dimer levels, and elevated inflammatory markers might suggest cancer-related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related to malignancy are also at higher risk of stroke recurrence, early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 and mortality. Cancer screening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can be considered when no other etiology for stroke can be established and clinical history such as tobacco use, unexplained constitutional symptoms such as fever or night sweats, or unexplained weight loss suggests an underlying malignancy. Selection of antithrombotics for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 remains controversial as clinical trial data for use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vs anticoagulation in ESUS and cancer patients is limited. Future clinical trials should specifically focus o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related to malignancy are needed to guide appropriate therapeutic agent selection.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总结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护理干预方法,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保证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46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护理干预方法。结果 34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好转342例,好转率为98.8%,病死4例,病死率为1.2%。结论对时间窗(发病时间4.5h)内的患者,缩短入院至溶栓的时间、尽早溶栓治疗,是AIS治疗的关键。在急性期,护理上要注意维持患者病情的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