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更佳的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方法有潜在产后出血因素的高危产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颈肌内注射。结果观察组出血量(215±62)ml明显低于对照组(295±71)ml,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缩宫素同时宫颈肌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62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待胎儿娩出后,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单用缩宫素治疗,对比两组产后出血情况、不良反应及分娩结束、产后24 h机体氧化应激指标[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I)]水平及产前、产后24 h时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较低(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24 h时,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分娩结束、产后24 h时,观察组血清CAT、GSH-px及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结束、产后24 h时,观察组血清D-D、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9.68%VS 12.90%),观察组略高(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减轻机体氧化应激,改善凝血功能,且不会对临床安全性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出血量及治疗前后血清NO、NOS、BNP水平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NO、NOS、BNP水平及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疗效确切,可有效增强子宫收缩力,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的可行性,并探究其临床适用性。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1月接受治疗的80例产后出血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缩宫素进行止血,研究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止血。记录两组产妇的止血时间,并统计治疗前、治疗后20 min、治疗后40 min两组产妇的出血量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0、40 min研究组产妇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妇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产后出血安全可行,临床疗效显著,止血时间显著减少,更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产后静脉滴注缩宫素联合宫颈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自然分娩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常规给予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宫颈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产妇产后不同时点总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朱金雪  凌思思  陈良 《系统医学》2023,(16):155-158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明光市人民医院90例P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药物治疗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每组45例。常规组给予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产后出血量、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95.56%,高于常规组的7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65,P<0.05)。治疗后,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的产后出血量均呈下降趋势,且研究组降幅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缩宫素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PPH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产妇4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产后2h、24h的出血量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产妇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78.3%,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对照组为4.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有一定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其中有效患者85例,无效患者15例,对影响止血效果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可知,年龄35岁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而实施剖宫产手术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宫体注射缩宫素)和研究组(40例,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观察两组患者止血情况、术后不同节点的出血量、相关血清指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止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出血量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患者血红蛋白降低值及红细胞压积降低值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0%)较对照组(16.66%)低(P>0.05)。结论:与单用缩宫素比较,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可提高止血效果、减少剖宫产术后出血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妇子宫收缩弛缓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产妇子宫收缩弛缓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妇产科且子宫收缩弛缓产后出血不超过2000 ml的产妇60例为研究对象,将产妇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20 IU缩宫素治疗;试验组应用250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观察对比产后出血量及止血效果。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妇子宫收缩弛缓产后出血,减少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缩宫素联合应用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将使用缩宫素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40例),将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卡贝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戴云  舒群 《中国临床医学》2009,16(3):424-425
目的:比较卡贝缩宫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312例至少含有1项发生产后出血(PPH)危险因素的产妇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卡贝缩宫素组168例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注射100μg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144例产妇胎儿娩出后立即肌内或宫体注射200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记录两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产前和产后24h取外周血化验。观察指标分析包括产后24h内出血总量、血红蛋白下降、额外宫缩剂或子宫按摩的需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后24h内出血总量无显著差异,两组需要额外用宫缩剂的例数无显著差异。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不良反应例数显著多于卡贝缩宫素组。结论: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相比,卡贝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方面同样有效,两者无显著差异,但卡贝缩宫素不良反应较少,产妇可接受性较强。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研究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钙剂联合应用于高危产妇产后出血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10例高危产妇,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55例。A组采用单纯宫缩素预防产后出血,B组采用宫缩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钙剂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产后2 h与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P0.05);B组产后出血发生率3.63%明显低于A组的21.82%(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A组为23.64%,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钙剂联合应用于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防治中效果明显,可有降低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 1 7年1月~20 1 8年1 0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妊娠产妇1 0 0例,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 0例。对照组采用20 U缩宫素行宫体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20 5μ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行宫体注射。比较两组产后2h、 24 h出血情况、手术时间以及产后出血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h、 24 h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 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 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8. 0%(2/5 0),明显较对照组1 8. 0%(9/5 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联合使用缩宫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且能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4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就诊的100例高危妊娠且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经相关药物治疗后血流动力学及出血情况的改善。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后1、2、24 h的出血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P<0.05)。结论 对高危妊娠且产后出血产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产后出血情况,同时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产妇产后出血临床治疗中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治疗的66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药物选择缩宫素,观察组患者药物选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观察评价。结果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94%,与对照组75.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为268.55±20.85ml,与对照组的516.55±22.60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5,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为14.50±3.20min,与对照组28.70±3.60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6.06%,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孕产妇产后出血临床治疗中,药物选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相比缩宫素疗效更加显著,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15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试验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两组均连续观察24 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露持续时间、子宫底下降速度、宫缩持续时间,术后即刻与术后24 h凝血功能及血清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术后试验组恶露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试验组患者子宫底下降速度较对照组快,宫缩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延长(P<0.05);与术后即刻相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血清MDA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与术后即刻相比,两组血清CAT、SOD及血小板(PLT)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缩短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恶露持续时间,加速子宫恢复,同时改善患者凝血功能,缓解应激反应,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