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螺旋CT仿真喉镜 (CTVL)、三维重建 ( 3D)和多平面重组 (MPR)在喉及下咽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2例喉及下咽癌患者进行轴位螺旋CT扫描 ,同时做MPR、3D和CTVL成像 ,并与纤维喉镜、手术所见对照分析。结果 螺旋CT轴位结合MPR图像对术前肿瘤分期和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都是 95% ;2 3%的病例MPR显示肿瘤侵犯的范围优于轴位 ,3D重建可立体显示肿瘤的侵犯范围及其与血管、气管的关系 ;头端CTVL显示喉及下咽部腔内病变的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与纤维喉镜所见相似 ,3例从足侧观察肿瘤与声带和前联合的关系弥补了纤维喉镜的不足。结论 螺旋CT轴位图像能很好地显示喉及下咽癌的部位、大小及其侵犯范围 ,MPR和 3D重建是轴位图像的有力补充 ,CTVL能清楚显示喉及下咽部的腔内结构 ,是纤维喉镜的很好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对喉癌及下咽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纤维喉镜证实喉癌及下咽癌患者45例,术前行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计算机体层摄影仿真内镜检查法(computed tomography virtual endoscopy, CTVE)、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 VRT)成像,以术中所见、纤维喉镜为对照,比较CT横断面及各种后处理技术对喉癌及下咽癌的诊断价值。  结果 CT横断面图像、MPR图像显示肿瘤及侵及范围与手术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VE显示喉腔及气道黏膜病变与纤维喉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59,P>0.05),但显示咽喉部黏膜扁平型病变或黏膜下浸润不及纤维喉镜;纤维喉镜显示喉腔及气道黏膜病变优于VRT图像(Q=5.60,P<0.01)。  结论  螺旋CT横断面、MPR、CTVE和VRT相结合可明显提高对咽喉部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CT仿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简称CTVE)及纤维喉镜对喉部肿瘤的诊断结果,提高CTVE在喉部肿瘤诊断上的应用。方法:依病理结果将喉部息肉、乳头状瘤、喉癌及正常者60例分为4组,分别比较CTVE及纤维喉镜对喉部肿瘤的诊断结果。运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TVE和纤维喉镜检查对喉部息肉、喉部乳头状瘤及喉癌的诊断无显著性差异(P>0.05);灵敏度CTVE略低于纤维喉镜,漏诊率CTVE稍高于纤维喉镜,而特异度和误诊率二者相同。结论:喉部CTVE是一种全新的无创伤性的检查喉部肿瘤的方法,其结果可与纤维喉镜相媲美,是纤维喉镜的很好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诊治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39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结合MPR、MIP、SSD、CTVE等后处理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螺旋CT轴位像对显示主动脉夹层真假腔、内膜片情况较佳。MPR、MIP、CTVE在观察主动脉夹层病变的范围及腔内支架放置情况方面有较大的帮助。结论综合运用CT轴位图像及MIP、MPR、SSD、CTVE等后处理技术更有利于主动脉夹层病变的诊治。  相似文献   

5.
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CT virtual endoscopy,CTVE)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将螺旋CT扫描获得的图像进行后期处理,重建空腔脏器内表面的立体影像,达到与纤维内镜相似的效果.Satava[1]1996年率先应用该技术于支气管内腔的观察以来,国内外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已应用于几乎人体所有空腔脏器,超出了纤维内镜的应用范围.喉部螺旋CT仿真内镜成像拓宽了喉部病变的检查范围,作为一种新方法与喉镜结合可提高喉部病变的检出率.本文回顾分析50例CTVE成像方法及表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旨在提高喉部病变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仿真内窥镜(VE)在腰椎骨性椎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腰椎骨性椎管狭窄病变行MSCT扫描,将薄层轴位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行CT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并将CTVE图像与CT轴位、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重建(VR)图像进行比较。结果:26例腰椎骨性椎管狭窄病变的CTVE图像均能清晰地显示椎管狭窄部位的内表面形态。结论:MSCT的VE成像能多角度、立体、全面地显示椎管内表面形态,结合二维及三维成像可以明确病变诊断,对临床治疗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在喉部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初步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3D)及仿真内窥镜(VE)在喉部的临床应用,并与单层螺旋CT对比分析其优越性。方法:对46例患者(其中正常组8例,病变组38例)进行喉部16层CT常规扫描和多平面(MPR)重建,并分别行CTVE检查。每例患者均采用多方位多角度观察。正常组重点观察其正常解剖结构,病变组重点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周围结构受侵犯情况。所有病变组的观察结果均经病理和临床综合检查证实。并通过对不同重建层厚图像的比较,分析不同层厚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运用16层螺旋CT进行薄层容积扫描,MPR重建及CTVE的Auto Navigator和任意方位、任意角度旋转的成像技术可更清晰地显示喉腔内的正常解剖结构及病变的部位和形态,图像质量高,三维立体关系明确。结论:16层螺旋CT的3D及CTVE成像技术较单层螺旋CT在技术上有重大进步,能够更清晰显示喉腔内结构,大大提高了重建图像的质量,在喉部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仿真内窥镜(VE)在腰椎骨性椎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腰椎骨性椎管狭窄病变行MSCT扫描,将薄层轴位数据传输至工作站行CT仿真内窥镜(CTVE)成像,并将CTVE图像与CT轴位、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重建(VR)图像进行比较。结果:26例腰椎骨性椎管狭窄病变的CTVE图像均能清晰地显示椎管狭窄部位的内表面形态。结论:MSCT的VE成像能多角度、立体、全面地显示椎管内表面形态,结合二维及三维成像可以明确病变诊断,对临床治疗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30例喉癌患者、6例声带息肉患者、4例下咽癌患者及5例健康者行螺旋CT仿真内镜(CTVE)检查,并与电子喉镜检查所见和手术所见对比。结果:螺旋CT仿真内镜能显示喉内正常结构;它对喉癌、声带息肉的病变位置、范围、大小的显示与电子喉镜及术中所见基本符合;对较大肿瘤,可结合足端入路观察到电子喉镜所不能及的肿瘤远端情况;它对下咽癌的显示不甚令人满意。认为CTVE对喉部的检查可以作为电子喉镜检查的补充,同时还应该结合轴位CT及多体位重建,以获得更令人满意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二维多平面重建(MPR)、三维仿真内镜(CTVE)和三维容积再现技术(VRT)成像对喉癌及下咽癌局部侵犯范围的诊断价值。方法:51例喉癌及下咽癌的患者行术前前瞻性16层螺旋CT检查并行图像后处理(MPR、CTVE和VRT)。采用盲法阅片,分别将CT横断面、MPR及联合图像(横断面结合MPR)与手术病理所见侵犯范围进行对照分析,三维后处理技术CTVE、VRT与喉镜所见侵犯范围进行对照分析,采用多个样本率的≯检验。结果:喉癌81例,下咽癌20例,CT横断面、MPR及联合图像与手术病理对评价会厌、室带、杓会厌襞、声带、前联合、声门下区、喉旁间隙、梨状窝、喉软骨、淋巴结结构侵犯基本一致(P〉0.05)。CTVE图像与喉镜对评估会厌、室带、杓会厌襞、声带、前联合及梨状窝结构侵犯和CTVE图像、VRT图像与喉镜对评估梨状窝、喉室和气管结构侵犯亦基本一致(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能够从二维、三维的角度真实地反映肿瘤部位、形态、大小、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尤其对肿瘤周围的侵犯、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同时,CTVE可作为电子喉镜很好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螺旋CT在结肠癌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病例行螺旋CT检查,对其2D多平面重建图像(MPR)、3D透明法(Raysum)、表面遮盖法(SSD)、仿真纤维内窥肠镜(CTVE)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结肠癌的CT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与肠管关系密切,可挤压并推移周围肠管移位。部分块影内可有囊变灶、低密度坏死区及细小钙化灶。部分肠管壁局限性或广泛性不均匀增厚,增强扫描肿块有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央囊变或坏死区不强化。部分肠腔变窄,其中一例横结肠局部呈环形缩窄,CTVE图像显示缩窄处肠腔菜花状软组织结节突向肠腔内,SSD图像清楚地显示缩窄处的位置及病变肠段的长度。另有一例乙状结肠与降结肠交界处肠腔完全梗阻、闭塞,MPR图像准确地显示病变肠腔部位,手术证实定位准确,且该处肠管壁局部增厚、肿块突向腔内并堵塞肠腔。结论:将多排螺旋CT的轴位图像、MPR及三维SSD、Raysum、CTVE图像有机地结合,可以较准确地进行病变定位、良恶性定性诊断,为临床诊治结肠肿瘤提供直观、可靠的科学依据,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主动脉夹层病例的CT横轴位及后处理图像表现,后处理技术包括MPR、MIP、CPR、VR、CTVE等。结果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上,以轴位增强图像最重要,是所有后处理的基础图像,显示的图像信息最可靠,MPR、MIP、VR、CTVE为主要后处理成像方法 ,在原始轴位增强图像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重建方法可以清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类型、病变范围、真假腔、破口、内膜片等解剖细节及其与主要分支血管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是诊断与评价主动脉夹层较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对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听骨链CT仿真内窥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听骨链CT仿真内窥镜 (CTVE)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限度。方法 使用准直 1 0mm、螺距 1 0扫描 ,骨算法、视野 9 6cm、间隔 0 1- 0 2mm重建对 4 0例临床怀疑中耳病变(30例手术 )的患者进行CTVE成像 ,并与轴位高分辨率CT(HRCT)、多平面重组 (MPR)图像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VE诊断听小骨破坏的准确性为 92 6% ,明显高于轴位HRCT(84 % )和MPR(77% )图像。CTVE也能清楚地显示听骨链发育异常和术后的状况。结论 CTVE能显示听骨链的立体影像 ,有利于听骨链病变的显示和诊断。但CTVE不能清楚地显示鼓室腔内异常软组织、鼓膜和鼓室骨壁的异常改变 ,且结果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螺旋CT工作站后处理各种成像方式在结肠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螺旋CT扫描后,采用表面覆盖成像法(SSD)、透明重建技术(Raysum)、仿真内窥镜(CTVE)、多平面重建技术(MPR)等工作站后处理方法,对57例结肠病变患者的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SSD 、Raysum能较好显示结肠病变范围及肠腔狭窄程度,CTVE利于肠腔内结构的显示,MPR及断面图像可以较好显示肠壁改变以及肠道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结论 SSD、Raysum、CTVE、MPR及断面图像在结肠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各有侧重,三维图像可以直观的显示病变范围、形态,在病变定性及肿瘤分期MPR及断面图像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螺旋CT在结肠癌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病例行螺旋CT检查,对其2D多平面重建图像(MPR)、3D透明法(Raysum)、表面遮盖法(SSD)、仿真纤维内窥肠镜(CTVE)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结肠癌的CT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软组织肿块,与肠管关系密切,可挤压并推移周围肠管移位。部分块影内可有囊变灶、低密度坏死区及细小钙化灶。部分肠管壁局限性或广泛性不均匀增厚,增强扫描肿块有明显不均匀强化,中央囊变或坏死区不强化。部分肠腔变窄,其中一例横结肠局部呈环形缩窄,CTVE图像显示缩窄处肠腔菜花状软组织结节突向肠腔内,SSD图像清楚地显示缩窄处的位置及病变肠段的长度。另有一例乙状结肠与降结肠交界处肠腔完全梗阻、闭塞。MPR图像准确地显示病变肠腔部位,手术证实定位准确,且该处肠管壁局部增厚、肿块突向腔内并堵塞肠腔。结论:将多排螺旋CT的轴位图像、MPR及三维SSD、Raysum、CTVE图像有机地结合,可以较准确地进行病变定位、良恶性定性诊断,为临床诊治结肠肿瘤提供直观、可靠的科学依据,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姚金坤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160-216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仿真内窥镜、听骨链三维重建及镫骨前后脚斜面重建在病变中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3例66耳行颞骨GE Lightspeed64排螺旋CT容积扫描,正常组35耳,病变组31耳,用GE Advantage工作站行中耳CTVE、听骨链SSD及镫骨前后脚的斜轴位重建与冠、轴位CT及手术所见进行对照。结果:24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CTVE显示锤骨柄、砧骨长脚骨质破坏与手术所见的符合率为91.7%(22/24),显示锤骨头骨质破坏的符合率为95.8%(23/24),显示砧骨短脚骨质破坏的符合率为100%(24/24),显示镫骨脚骨质破坏的符合率为87.5%(21/24)。中耳CTVE、听骨链SSD、镫骨前后脚斜轴位重建显示听小骨骨质破坏与手术符合率与冠、轴位图像的符合率差异无显著性,但符合率(CTVE平均93.3%、SSD平均95%、镫骨前后脚斜轴位重建91.7%)稍高于冠、轴位图像(平均90%)。结论:64排螺旋CT中耳CTVE、听骨链SSD及镫骨前后脚的斜轴位重建显示听骨链及骨壁的骨质破坏与手术所见符合率较冠、轴位图像稍高,且图像更立体、清晰,耗时不长,可以用于临床常规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颌面部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40例重症颌面部外伤病例,将螺旋CT扫描容积数据传输至CT工作站行多重面重建(MPR)和三维容积再现重建(VR)。结果轴位图像提供外伤的基本信息,MPR从任意平面全面观察骨折及其周围情况,VR图像可观察骨折的空间立体关系。结论螺旋CT MPR及VR弥补了轴位图像的不足,可以全面立体地显示病变,对于术前制定手术计划及术后评价手术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文静  李建安  汪洋 《吉林医学》2012,33(7):1369-1371
目的:多探讨多排螺旋CT及其多平面重建技术在喉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4例拟诊为喉及下咽癌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同时做MPR重建。将CT轴位、MPR、二者联合图像结果同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对会厌、披裂、真假声带、梨状窝、会厌前间隙及颈部淋巴结三组图像的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前联合及喉旁间隙的受侵三组图像准确性有着显著性差异,联合图像准确性高于MPR;三组图像对8个部位总的准确性有统计学差异,且联合图像与横断面图像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横断面薄层CT是评价病变的性质和范围的基础;MPR是横断面图像的有益补充;横断面图像联合MPR能提高术前评估肿瘤侵犯范围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多排螺旋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6例临床怀疑结肠肿瘤的患者,行多排螺旋CT充气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窥镜(CTVE)、表面遮盖(SSD),透明显示(Raysum)等多种三维成像,分析其图像特征,并与纤维内窥镜(FC)、手术所见对照分析,讨论多排螺旋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组病例均经FC检查发现病变后行螺旋CT检查。本组中有7例诊断为结肠多发息肉,SSD与钡灌肠相似,CTVE对息肉样病灶数无FC发现的多,CTVE与MPR各平面二维影像相比,MPR能够更好的显示病灶。结论:多排螺旋CT可1次屏气完成扫描,较好的避免了呼吸运动和结肠蠕动的影响,结合强大的计算机后处理功能,进行多种图像重组,既能准确实现病变区腔内的情况,又可以观察黏膜下、肌层、浆膜层的病变及其腔外情况,并可以观察病变与邻近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及远处转移情况,弥补了纤维内镜及钡剂透视单一显示病变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肺栓塞诊断中的运用与价值,分析其CT表现。方法利用多层螺旋CT机对50例肺栓塞病人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和动脉增强扫描,将增强扫描图像进行MPR(多层面重建)、MIP(最大密度投影)、VRT(容积重建)技术重组处理。比较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与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显示栓塞数目的差异。从MPR、MIP、VRT技术优势,体现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肺栓塞诊断意义价值。结果 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相比多层螺旋CT薄层轴位,MSCT图像后处理技术更能清楚准确显示栓子显示肺段动脉以上的栓塞,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MPR、MIP、VRT在后处理技术中更能够清晰、立体显示血管走形、异常病变。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有直观、立体、准确的优点,有利于进一步显示病变细节的CT表现,能早期发现栓塞并可提高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