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凤琳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9):414-417
介绍日本护理界对新生儿突然死亡的定义,死亡原因及新生儿医疗、护理的特殊性,对易引起纠纷的新生儿死亡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所采取的针对性防范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4.
甘肃省疾病监测点1995年新生儿死亡现状分析甘肃省卫生防疫站(730000)郝爱华孟蕾杨枢敏为了解我省新生儿死亡状况,提高人口素质,保障健康,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防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省疾病监测点1995年新生儿死亡资料汇总分析如下。资料来源1?..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本院 1 0年间 1 1 8例新生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并探讨其预防措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989年 1月~ 1 998年 1 2月在本院住院娩出的新生儿共 1 790 0例 ,其中 1 1 8例出生后 7d内死亡 ,新生儿死亡率 6 59‰。1 1 8例新生儿死亡中早产儿 52例 (44 1 % ) ,孕 2 8~ 33 6周 32例 (61 5% ) ,孕周 34~ 35 6周2 0例 ,占 38 5%。体重 <2 50 0 g 46例 (88 5% ) ,体重 >2 50 0 g 6例 (1 1 5% )。窒息 36例 (30 5% ) ,其中轻度窒息 1 3例 ,重度窒息 2 3例。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以及脐带绕颈、脐带打结、脱垂共 2 2例 (1 8 6% ) ,其中… 相似文献
6.
1992年1月~1994年12月三年中,我院儿科病区新生儿死亡共计45例,现就其病因、死因及一些相关问题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5例中,男37例,女8例。出生体重<2.5kg18例,2.5~4.0kg24例,>4kg3例,体重最低1.00kg,最重5.25kg。孕周:<37周17例,37~42周28例。起病日龄<24小时30例,2~7天9例,>7天6例。死亡龄:<24小时16例,2~7天18例,>7天11例。死亡人数与住院人次的关系见表1。 相似文献
7.
按照《河南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1991~1997年我们抽选河南省8个县作为农村监测点,监测户中全部孕满28周,娩出后有心跳、呼吸、脐带搏动、随意肌缩动四项生命指标之一。而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均报告死亡和死因,填写统一设计的死亡报告卡,死因分... 相似文献
8.
9.
根据ICD-9(国际疾病分类第九次修订)的基本原则,对我省7个县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出生的新生儿进行早期新生儿死亡率、死亡原因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23.16‰,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79.55%。早期新生儿死亡因素与母体因素两项中因母体因素为妊高征,羊水过多过少,脐带异常或受压迫,产式异常等所致的出生窒息,出生缺陷,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等为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次调查更进一步明确了早期新生儿保健重点和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杨爱君丁瑛雪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4,(12):87-88
目的:探讨对高危新生儿死亡原因。方法对本院3年间死亡的新生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4例死亡病例中早产儿18例(75%),其中胎龄<32周13例(54.2%),32~37周5例(20.8%),足月儿6例(25%)。早产儿中主要并发症为肺透明膜病(6例)和先天畸形(5例),另外尚未查明原因及因为早产未进行进一步治疗者7例。6例死亡足月新生儿均合并先天畸形。结论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炎、颅内出血、先天异常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做好孕期保健和胎儿监测工作,减少早产儿的发生,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预防孕期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医院内ICU、感染病房、儿科等病原学检测、监控和管理,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对高危新生儿死亡原因。方法对本院3年间死亡的新生儿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4例死亡病例中早产儿18例(75%),其中胎龄<32周13例(54.2%),32~37周5例(20.8%),足月儿6例(25%)。早产儿中主要并发症为肺透明膜病(6例)和先天畸形(5例),另外尚未查明原因及因为早产未进行进一步治疗者7例。6例死亡足月新生儿均合并先天畸形。结论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炎、颅内出血、先天异常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做好孕期保健和胎儿监测工作,减少早产儿的发生,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预防孕期并发症,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医院内ICU、感染病房、儿科等病原学检测、监控和管理,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肺出血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出血死亡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年内符合新生儿肺出血(NPH)诊断的临床资料.结果:胎龄、出生体重和气管插管时机是新生儿死亡相关因素:入院日龄、机械通气时间、原发病并非新生儿死亡相关因素.结论:对肺出血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早期插管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我科1981~1988年新生儿尸检151例,尸检率达62.1%。死亡原因中以呼吸系疾病占首位,其他依次为感染性疾病、颅内出血及先天畸形、硬肿症、消化系疾病等。诊断符合率达76.8%。本文还对死因的有关因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我院近 7a中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中找出相关因素 ,以便吸取经验与教训 ,为进一步提高围产医学质量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而努力。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单胎头位妊娠 ,孕妇年龄 2 0~ 30岁 ,平均 2 5岁。初产妇 5 0例 ,经产妇 2例 ,妊娠周数 36~ 42 wk,其中妊娠合并症 4例。1.2 新生儿死亡相关因素比较 见表1.3 新生儿死亡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比较 见表 2。 表 1 新生儿死亡相关因素比较相关因素例数 %第二产程延长≥ 2 h 2 2 4 2 .3脐带因素 1 2 2 3.5胎方位枕横后位 1 0 1 9.2新生儿体重≥ 40 0 0 g 81 5.…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住院死亡病例2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住院死亡病例245例分析唐瑟,胥晓慧,熊英,陈娟华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分析新生几死亡因素是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死亡率的初步措施,为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保证人口质量,现将华西医大附二院儿科1990年1月~1994年12月,5年中共死亡245例新...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和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维权意识逐渐增强,护患纠纷呈上升趋势眼1演。新生儿病房大多采取无陪护制,每一个患儿都是家属关注的重点对象。为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现对我院近4年来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2000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新生儿病房共发生护理纠纷14例,其中护师2例,护士11例,工人1例。14例纠纷中,服务态度差4例,缺乏沟通4例,液体外渗2例,因对疗效不满意而质疑医疗费用4例。经过积极处理,14例纠纷都在科室内部得到圆满解决,无1例造成严重影响。2原因分析2.1服务意识滞后医疗体制改革把医院推向市场,患者视住院为一种消费,尤其是住院费用较昂贵,他们有权得到高质量的护理和满意的服务。而护理人员中,有的只注重完成治疗和护理任务而忽略了对患儿家属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如在接待病人家属时表情冷淡,缺乏耐心,语气生硬等,因此导致纠纷。2.2缺乏交流或交流不够由于家属不能陪护在患儿身边,不免产生各种担忧,而医院对疾病的诊治有一定的程序,有的诊断不能很快明确,加之新生儿病情变化快,所以,当医疗护理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家属往往不能理解,甚至迁怒于医护人员。2.... 相似文献
18.
周月娥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43-44
新生儿猝死是指健康或病情轻或稳定的新生儿病情骤然恶化且发展迅速,短期内死亡。发生原因有:暴发型感染、脑部病变、腹部出血、呼吸功能紊乱、心脏疾患、代谢紊乱等。这种意外死亡出现在无陪新生儿病区,医护人员与家长常常毫无思想准备,家长不容易接受病情事实,医疗纠纷难以避免。因此,新生儿病区的医护人员,熟悉和掌握新生 相似文献
19.
前置血管破裂致新生儿死亡2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 病例报告例 1 女 ,2 7岁 ,因孕 38wk,下腹痛 30 h,于 1996 - 12 - 0 5入院。 G2 P1 A1 L1 。查体 :T36 .8℃ ,BP113/ 75 mm Hg,心肺正常 ,胎心 140次 / min,宫高 32 cm,肛诊示 :宫口开大 3cm,未触及异常 ,宫口开大 5 cm自然破膜 ,继而出现阴道流血 ,色鲜 ,量约 40ml,给予止血吸氧治疗 1h后 ,胎心不规则 ,加快产程 ,2 0 min后娩出一男婴 ,Apgar评分 1′评 1分 ,经抢救无效死亡。查胎盘 ,帆状附着 ,脐带胎膜附着处有一 3mm的血管断裂。诊断 :38wk妊娠分娩 ,G2 P2 A1 L1 ,血管前置破裂 ,新生儿死亡。例 2 女 ,2 9岁。因孕 39wk,胎膜…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