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1,HIV-1)流行毒株亚型复杂,自1996年以来,已报道A,B,B',C,D,F,亚型CRF01_AE,CRF02AG和CRF_BC重组毒株等亚型在我国同时流行[1-2].  相似文献   

2.
中国HIV-1基因亚型分布及流行趋势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我国HIV-1基因型的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1994-)、万方数据资源系统(1998-)、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以及PubMed数据库,并结合文献追溯的方法,收集我国HIV-1基因分型的相关文献,提取符合标准的文献信息,对相同的HIV-1亚型分别按地区、研究时间、研究人群分组,并进行数量合并,计算百分比。结果共纳入175篇文献,包含285条记录。我国HIV-1流行最广泛的毒株为CRF01_AE、CRF07_BC重组型,以及B’亚型,但不同地区基因亚型存在差异。北方地区流行毒株比较单一,且流行较稳定。南方地区HIV-1毒株的亚型分布较为复杂,存在多种亚型及流行重组型,同时存在一定比例新的独特重组亚型流行。我国早期HIV-1以B’及C亚型流行为主,近年来,尤其是2007年以后,CRF01_AE重组型逐渐增高,成为我国优势毒株,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CRF07_BC、CRF08_BC重组型和B’亚型流行。结论我国HIV-1基因型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差异较大,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基因型分布产生较大的变化,流行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口岸2001—2005年艾滋病病毒I型感染者(HIV-1)毒株基因亚型分布、变异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01—2005年上海口岸51份HIV抗体检测确认阳性的血样标本,提取前病毒DNA,使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进行体外扩增,获得核心蛋白(gag)和包膜蛋白(env)区基因的核酸片段,测定其序列和进行亚型分析。〔结果〕37份标本扩增阳性,共检出8个亚型,包括B亚型11份;CRF01-AE10份;CRF02-AG5份;A亚型4份;C亚型4份;G亚型、B’,和CRF07_BC亚型各1份。上海口岸毒株亚型分布于五大洲15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流行CRF01-AE和B亚型,从2004年开始出现其它亚型逐渐增多趋势。〔结论〕上海口岸流行的HIV-1毒株复杂多样,出入境人员是我国HIV毒株输入的主要渠道,流行毒株以性接触传播为主,AE重组毒株具有较强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浙江省及与艾滋病疫情相关的9个省(自治区) HIV-1流行毒株亚型特征间的关系,了解流动人口对HIV-1流行特征的影响。方法检索并分析浙江省及与浙江省艾滋病疫情相关的9个省(自治区) HIV-1疫情、流行毒株构成及变迁的文献,查找两者毒株亚型间的联系。结果流动人口在HIV疫情流行地区与低流行地区间的传播中起着“桥梁”作用。流动人口输出较多的中西部省份HIV疫情相对高发,不同省HIV流行毒株有差异。目前,浙江省HIV-1型流行毒株以CRF01_AE、CRF07_BC、CRF08_BC和B’亚型为主,4种亚型占97.78%。浙江省流行的亚型构成,与流动人口输出地的HIV流行亚型及其变迁有关。结论 HIV疫情高发省份的外来流动病例对浙江省HIV疫情的传播和流行会造成一定影响,需继续加强HIV毒株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HIV-1基因突变株对艾滋病流行的关系,为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3个时段检测贵州省多地区192份HIV-1毒株样本,用套式PCR扩增其Env、Gag基因和测序分析,实验结果与贵州省艾滋病流行现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贵州省HIV-I毒株经变异产生了CRF07-BC、CRF08-BC、CRF01-AE3种新的基因重组亚型毒株,亚型的产生、传播与贵州省艾滋病的暴发流行高度相关。结论 HIV-1毒株的突变或重组是加速贵州省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因素之一;HIV-1基因突变引起亚型改变先于HIV的暴发流行,及时监控HIV-1基因突变,可作为防控艾滋病暴发流行的先行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HIV-1毒株基因亚型变异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贵州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毒株亚型的变异特征,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贵州省1998、2002、2007年HIV-1感染者190例,采集血液样品,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扩增env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与国际标准亚型毒株和其他地区阳性株进行对比,根据[同源性、离散率等]分析HIV-1毒株亚型的变异特征.结果 贵州省HIV-Ⅰ毒株经变异产生3种新亚型毒株,B、B′、C亚型通过基因重组变异为CRF 07-BC、CRF08 -BC流行性重组亚型毒株;E亚型毒株变异成了CRF01-AE重组亚型毒株;3种亚型毒株分别占当年核酸检测阳性数的63.41%、36.59%、52.10%;CRF07-BC、CRF08-BC与来源于印度的C.IN.92.同源,CRF01-AE与从欧美传入泰国的01 AE.TH90.同源;变异后的BC亚型组内基因离散率为(0.049±0.007)%,AE亚型的组内基因离散率为(0.064±0.008)%.结论 贵州省的HIV-1毒株具有高度变异特性;HIV-Ⅰ变异毒株在传播和流行中较易形成当地流行的优势毒株.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2015年HIV分子亚型特征及其传播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浙江省现阶段HIV毒株亚型流行分布特征和分子网络传播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浙江省2015年4-6月新发现HIV感染者302例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RT-PCR和巢式PCR扩增pol基因成功获得276份序列,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开展测序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 276例HIV感染者毒株亚型构成:CRF07_BC 122例(44.2%),CRF01_AE 103例(37.3%),CRF08_BC 17例(6.1%),B亚型9例(3.2%),CRF55_01B 6例(2.2%),C亚型5例(1.8%),CRF59_01B 1例(0.4%),CRF67_01B 1例(0.4%),A1亚型1例(0.4%),URFs 11例(4.0%)。CRF07_BC、CRF01_AE毒株亚型在进化树上已形成明显的分簇现象,传播簇主要集中分布在MSM人群(76.5%)。MSM人群的成簇比例高于其他人群,且不同传播途径感染人群存在传播联系。结论 2015年浙江省HIV主要流行毒株以CRF07_BC、CRF01_AE为主,亚型构成有复杂化趋势,应加强对HIV毒株亚型和流行簇的监控和预警,开展分类管理,针对高风险人群和传播链开展有效防控。  相似文献   

8.
正据2018年我国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HIV-1 CRF01_AE和CRF07_BC分别占当年报告感染者人群的36.2%和40.8%,其已成为我国艾滋病主要流行毒株。现今,有关艾滋病治疗后免疫恢复的研究大多数针对是欧美地区的HIV-1 B亚型患者,而对于感染CRF01_AE和CRF07_BC亚型人群研究较少,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不同亚型患者的免疫恢复进展情况及其与宿主免疫之间相互作用的差异,这对于制订更加精细化的HIV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天津市HIV-1毒株的流行情况,比较不同感染途径HIV-1感染者中流行毒株的亚型分布.方法 采集100例感染途径已知的HIV-1感染者抗凝全血标本,提取DNA,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病毒gag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果 100份样品中,有87份样品被成功扩增出HIV-1的gag基因片段,通过系统进化分析,确定天津市HIV-1流行毒株分属4个亚型和重组型,其中CRF01 _AE比例最大,达59.77%(52/87),主要分布在通过同性和异性性传播的HIV-1感染者中,而在通过静注吸毒感染的HIV-1感染者中以CRF07_BC亚型为主.结论 天津市HIV-1流行株至少有4种基因亚型,且不同感染途径HIV-1感染者流行毒株的亚型分布略有不同,应加强对HIV-1毒株亚型变异的监测,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流行于山东省境内HIV-1毒株的亚型,尤其是流行重组型毒株的种类及变异情况,分析其来源并推测其流行趋势。方法采集93份HIV-1感染者的外周静脉防凝血,提取前病毒DNA进行体外扩增,获得包膜蛋白(env)、核心蛋白(gag)、tat区基因的核酸片段,并对各基因区核苷酸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有目标人群中共存在B、B,、C3种亚型以及CRF07-BC、CRF08-BC、CRF01-AG和CRF01-AE4种重组毒株,其中B’亚型数量最大71株(占77.2%),CRF01-AE9株(占9.8%),CRF07-BC、CRFOB-BC各3株(均占3.3oA),B、C和CRF02-AG各2株(占2.2%)。3个基因区env区变异最大,gag和tat相对保守。3种优势亚型中,A/E变异最大,B’次之,B’/C最保守。结论山东省HIV-1流行毒株亚型众多。各优势毒株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在山东省有流行加快的趋势,应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临沂市MSM人群新感染HIV-1病毒基因的流行亚型。方法收集2018年1~4月临沂市新感染的经男男性行为传播的未经治疗的HIV-1阳性血浆样本,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扩增病毒基因的pol区片段,进行基因测序和亚型分析。结果收集到符合条件的样本31例,成功扩增出29例感染者病毒的有效序列,共检出4种基因亚型:CRF07_BC、CRF01_AE、C、CRF55_01B,优势毒株为CRF01_AE(62.07%)和CRF07_BC(20.69%)亚型。结论本时段内临沂市新确证的MSM感染者毒株以CRF01_AE亚型为主,监测临沂市MSM人群HIV-1感染者毒株亚型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对临沂市艾滋病防治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HIV-1毒株亚型在深圳地区吸毒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并分析其流行趋势及进化规律.方法 收集1996-2008年深圳地区吸毒人群HIV确认阳性样本166例,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技术,对样本膜蛋白基因(env)进行扩增,并对其基因区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166份样本中共存在CRF01_AE、CRF07_BC、CRF08_BC3种重组毒株以及B′、C、A13种亚型;其在所有分析样本中的比例分别为65.06%(108/166)、19.88%(33/166)、6.02%(10/166)、7.23%(12/166)、0.60%(1/166)和1.20%(2/166);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不同时间段HIV-1各亚型出现较明显的汇聚现象;3个不同时间段所流行的CRF01_AE、CRF07_BC亚型组内及与标准参考株间的基因离散率有较为显著性的增大趋势.结论 深圳地区吸毒人群HIV-1流行毒株以CRF01_AE重组亚型为主,其次是CRF07_BC重组亚型,也存在CRF08_BC、B′、C、A1亚型,并且各亚型在流行过程中已发生较大变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湖州市HIV-1型流行毒株的基因型分布情况,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4份HIV-1型抗体阳性的全血标本,从样本中提取病毒RNA,采用巢式PCR方法扩增病毒gag基因,对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应用Clustal W软件对测序结果和HIV分型参考株序列进行多序列比对和分析;使用MEGA 4.0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204份标本有138份样品扩增出HIV-1的gag基因片段,共存在4种HIV-1亚型和重组型。其中CRF07_BC重组亚型74株(53.62%)、CRF01_AE重组亚型40株(28.99%)、B亚型12株(8.69%)、CRF08_BC重组亚型12株(8.69%)。异性、同性性传播以CRF07_BC和CRF01_AE为主;注射吸毒传播以CRF07_BC为主。结论湖州市不同感染人群中主要存在4种基因亚型,CRF07_BC已成为湖州市不同感染人群中HIV主要流行亚型,重组型毒株占优势,应加强对HIV-1流行毒株亚型变异的监测,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HIV-1感染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流行于山东省境内艾滋病病毒(HIV-1)毒株的亚型及各种亚型的分布特点。方法对93例HIV感染者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外周静脉防凝血,提取前病毒DNA进行体外扩增,获得包膜蛋白(env)、核心蛋白(gag)、tat区基因的核酸片段,并对各基因区核苷酸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有目标人群中共存在B、B’、C3种亚型以及CRF07-BC、CRF08-BC、CRF02-AG和CRF01-AE 4种重组毒株,B’亚型在人群和地域上分布最广,涉及献血员、受血者、二者的配偶和性乱人群,分布在山东省10个地市;CRF07-BC、CRF08-BC亚型以吸毒人群为主,分布在5个地市;CRF01-AE和其他亚型则主要为性乱人群,集中在几个经济发达的城市。结论山东省HIV-1亚型众多,各亚型在我省高危人群和地域分布不平衡,各有特点,从总的亚型流行特征来看,HIV-1在我省有流行加快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HIV-1 CRF 01_AE亚型株的基因特征及其可能传播链。方法对2008—2012年新确认144份全血标本进行血浆分离和HIV RNA提取,巢式PCR扩增Env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并对CRF 01_AE亚型毒株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得到的HIV感染者有效基因序列中,CRF 01_AE亚型占62.14%(64/103),所有病例均为性接触途径传播。系统进化树分析大连CRF 01_AE存在2个簇,分别以男男同性传播和异性传播毒株为主,其中男男同性性接触人群(MSM)簇组内平均基因离散率小于异性性接触者(Hetero)簇;与其他地区的CRF 01_AE亚型株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2簇内均无其他国家序列,MSM簇与辽宁(除大连地区,下同)、北京和吉林MSM人群的CRF 01_AE亚型株位于同一分支,Hetero簇毒株则与辽宁、北京的MSM流行株及东南沿海地区异性传播CRF 01_AE亚型株遗传距离相近。结论大连市HIV-1 CRF 01_AE株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男男同性传播毒株占主导优势,毒株传入大连时间晚于异性性接触者簇流行株;MSM存在2个以上传播链,与北方部分地区MSM人群中CRF 01_AE亚型株存在多次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监测2006年北京市北京户籍HIV感染者中HIV-1型流行病毒株的亚型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方法采集北京市2006年新确认北京户籍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样品32份,分离血浆,提取病毒RNA,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病毒gag和env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结果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北京户籍HIV-1感染者样品分别属于5个亚型,分别为B亚型9份,泰国B亚型2份、C亚型2份,流行重组型CRF07 BC亚型5份,流行重组型CRF01.AE亚型4份。结论北京市居民中已存在多种HIV-1亚型和流行重组型,应加强对HIV-1毒株亚型变异的监测,及时调整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获得深圳口岸首例入境人员HIV-1亚型毒株全长基因组序列并分析其特征。方法以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HIV确证实验室确证的1例HI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提取病毒RNA,利用逆转录巢式RT-PCR技术,分两段扩增病毒近似全长基因序列,对PCR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全基因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获得了8 831 bp长度的近全长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该毒株与HIV-1 CRF01_AE亚型参考株成簇,Bootstrap值为100%,通过与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的HIV-1 CRF01_AE亚型毒株比较,该毒株与泰国流行毒株的关系最近。结论该毒株是由境外传入的,应对入境人员HIV感染毒株的来源和变异进行密切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北京MSM人群HIV序列特征,预测北京该人群中HIV流行趋势。方法 汇总本实验室获得的北京MSM人群HIV序列,下载Los Alamos HIV Database中我国MSM人群及其他人群中流行的HIV序列,利用PhyML 3.0、BEAST等软件重建北京MSM人群系统发育树、估算突变速率、推断tMRCA、重建群体流行动态参数、计算再生指数R0值,分析北京MSM人群与其他人群HIV流行的相关关系,推断进化和流行特征。结果 北京MSM人群中流行的HIV-1亚型包括B、CRF01_AE和CRF07_BC。在全国HIV毒株ML进化树中,北京MSM簇(北京MSM人群所占比例≥40%)共有3簇,即B-1簇、CRF01_AE-1簇、CRF01_AE-2簇。B1簇毒株是由至少3次传入事件进入北京MSM人群的,传入时间分别为1991年3月(1984年7月至1997年2月)、1994年1月(1989年1月至1998年1月)、1991年4月(1984年8月至1996年8月)。CRF01_AE毒株由2次传入事件进入北京MSM人群,传入时间分别为2000年12月(1998年3月至2003年1月)和2001年12月(2000年1月至2003年7月)。流行特征重塑分析显示,CRF01_AE-1簇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突变速率较高。结论 北京MSM人群中存在多种HIV亚型毒株流行,其中B亚型毒株传入时间最早,但增长趋势趋于平稳;CRF01_AE毒株传入时间较晚、但增长迅速,对HIV在北京地区的流行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因此对CRF01_AE毒株的防控有助于减少该地区HIV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湖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主要流行株核心蛋白(gag)基因P17/24区序列特征,了解其流行特点和变异规律.方法 对湖北省HIV-1主要流行区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102例HIV-1感染者的gag基因P17/24区进行扩增,对阳性扩增样本进行基因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 湖北省共发现4种HIV亚型和重组亚型,B'亚型占82.69%,B'/C重组毒株、CRF01-AE重组毒株各占7.69%,C亚型占1.92%;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湖北省HIV-1 B'亚型与我国河南和云南省等地的毒株有较高的同源性;氨基酸序列变异分析显示,HIV-1 B'亚型毒株gag基因P17/24区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P17突变位点较多,P24较为保守.结论 B'亚型依然是湖北省HIV优势流行株,HIV-1在湖北省有加快流行和进一步复杂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广州市HIV-1流行株序列变异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广州市2004-2005年采集并确认的HIV-1抗体阳性的92份全血样本,提取其前病毒DNA,用nest-PCR分别扩增gag和env区基因,并测定、分析序列。结果经系统进化树分析92份样本中34份(36.9%)为CRF01_AE,40份(43.5%)为CRF07_BC,7份为CRF08_BC,7份为B,2份为B’,2份为C。V3环顶端四肽分析显示:14份CRF01_AEV3环顶端四肽存在GPGQ(9份)、GPGR(1份)、GPGK(2份)和GPGH(2份)4种类型;17份CRF07_BC和2份C亚型毒株V3环顶端四肽均为GPGQ;5份B亚型中4份为GPGR,1份为GLGR;2份B’亚型中1份为GPGQ,1份为GPGR。根据V3环关键氨基酸推测辅助受体使用情况,结果显示:50%(7/14)的CRF01_AE、88.2%(15/17)的CRF07_BC和2份C亚型毒株可能使用CCR5,2份B和1份B’亚型毒株可能使用CXCR4,其余毒株不能作出预测。结论广州市2004-2005年发现的HIV-1主要流行株CRF01_AEV3环顶端四肽变异较大,CRF07_BCV3环顶端四肽高度保守,该两种毒株中大部分可能为使用CCR5辅助受体的巨噬细胞噬性/NSI型毒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