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目的 报道内踝前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内踝前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0例,轴点在内踝尖上1~3 cm处,平均为2 cm,皮瓣切取的面积:4.0 cm×3.0 cm~8.0 cm×6.0 cm.结果 所有皮瓣均成活.术后有2例远端少部分皮肤坏死,但其皮下有肉芽组织生长,用中厚皮植皮愈合.所有病例均经1.5~6.0个月以上随访,患肢行走步态正常,有痛觉.结论 内踝前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近踝旋转点,转移可修复至中前足背,邻近转移,切取方便,血液供应可靠,是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良好供区. 相似文献
2.
Objective To explore distally-based the interal ankle perforator saphenou neuro-veno-fasciocutaneous flap has been universally adopted for the repairment of the foot and the ankle soft-tissue defects.Methods Lay a foundation of anatomic studying,using the interal ankle perforator saphenous neuro-venofasciocutaneous flap 10 cases, the flap axis point was 1-3 cm above the pink of the interal ankle, average 2 cm. The scope of the flap were 4.0 cm× 3.0 cm-8.0 cm× 6.0 cm. Results All the perforator saphenous neuro-veno-fasciocutaneous flap were lively. About all, 2 cases had the small distant part necrosis, 1 case accompanying with subcutaneous tissue heels after change dressings, another heels after skin grating. All case can walk as usual, the flap had wear-resisting and keenly feel. Conclusion Distally-based the interal ankle perforator saphenous neuro-veno-fasciocutaneous flap, near ankle, donner area exiting fine, utlizing scope large, skin nice, grating easy, no hurting important blood vessle, alive rate high, it is an good donner area in repairing the foot and the ankle soft-tissue defects. 相似文献
3.
内踝上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内踝上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内踝上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9例,其中车祸致伤5例,机器挤压伤4例,皮瓣旋转点在内踝上3~8 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4 cm×4 cm~12 cm × 8 cm.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9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皮瓣质地、弹性均正常,感觉获得一定恢复,外观及功能满意.供区创面顺利愈合.结论 该皮瓣血供可靠,不损伤主要血管,切取方便,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内踝上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内踝上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9例,其中车祸致伤5例,机器挤压伤4例,皮瓣旋转点在内踝上3~8 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4 cm×4 cm~12 cm × 8 cm.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9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皮瓣质地、弹性均正常,感觉获得一定恢复,外观及功能满意.供区创面顺利愈合.结论 该皮瓣血供可靠,不损伤主要血管,切取方便,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内踝上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内踝上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9例,其中车祸致伤5例,机器挤压伤4例,皮瓣旋转点在内踝上3~8 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4 cm×4 cm~12 cm × 8 cm.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9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皮瓣质地、弹性均正常,感觉获得一定恢复,外观及功能满意.供区创面顺利愈合.结论 该皮瓣血供可靠,不损伤主要血管,切取方便,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保留隐神经的单纯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可行性。方法自2001年2月至2006年11月,临床应用9例,年龄17~55岁,其中胫前骨外露4例,足跟骨及跟腱外露3例,足背皮肤缺损2例;新鲜创面3例,陈旧性创面6例,均实行切开神经外膜,保留隐神经在原处,利用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创面。观察皮瓣血运和成活情况。结果除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结论保留隐神经,利用神经营养血管蒂,能够保证皮瓣的血液供应,同时保留了供区的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7.
内踝前动脉穿支为蒂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目的为内踝前动脉穿支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30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察踝前内侧区的动脉来源、分支分布及其邻近动脉吻合.结果踝前内侧区动脉,前侧来自内踝前动脉和胫前动脉踝上支穿支,外径平均0.6~0.8mm;后侧来自胫后动脉肌间隙支和骨皮穿支,其中胫后动脉的肌间隙支2~3支,平均外径(0.9±1.2)(0.5~2.5)mm,骨皮穿支1~2支,外径(1.3±0.3)(0.7~2.0)mm.动脉穿支均发出骨膜支、深筋膜支、皮支、皮神经及浅静脉营养支,构成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以及深、浅筋膜血管网.结论踝前内侧区的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及皮肤营养血管同源,呈明显的纵向性分布.设计以内踝前动脉筋膜穿支为蒂的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远端蒂的旋转点在内踝尖平面,可用于转位修复前足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小腿血管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2,他引:11
目的报道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腓动脉终末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胫后动脉穿支或腓动脉终末穿支发出点为血管蒂,沿隐神经或腓肠神经轴线切取皮瓣,逆行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皮肤缺损。其中,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3例,面积5cm×4cm-15cm×8cm,腓动脉终末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6例,面积16cm×8cm~30cm×10cm。结果临床应用29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28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小腿血管穿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皮肤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逆行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足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足踝关节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逆行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单纯逆行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9例,肌皮瓣9例;其中胫后动脉穿支筋膜蒂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9例,胫后动脉穿支血管蒂营养血管皮瓣19例,软组织缺损大小12 cm×9 cm~4 cm×3 cm,皮瓣面积13 cm×9.5cm~6 cm×5 cm。结果 43例皮瓣完全存活,5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积极换药、清创植皮修复。皮瓣术后轻度肿胀,无感染及淤血,皮瓣蒂部无臃肿。术后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肢体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植皮术后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胫后动脉穿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质地优良,是修复足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隐动脉穿支蒂股神经前皮支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隐动脉穿支蒂股神经前皮支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膝周或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根据创面大小与形状,设计以隐动脉穿支为蒂沿股神经前皮支营养血管轴切取逆行皮瓣进行修复.2005年10月以来,于临床应用16例,皮瓣面积15 cm×7 cm~30 cm×15 cm,皮瓣旋转角度最大180°,最小100°.结果 13例皮瓣全部成活,3例皮瓣术后远端1/7~1/5坏死,经换药或局部皮瓣推进后愈合.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良好,供区无明显不适.结论 该术式结合了穿支皮瓣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优点,扩大了股前内侧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切取范围,为下肢较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穿支供血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的设计与临床应用.方法 以胫后动脉发出的穿支为血管蒂,沿隐神经营养血管轴线设计、切取皮瓣,逆行转位、覆盖创面.结果 自2005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带胫后动脉穿支供血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踝、足跟、足背创面24例,21例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3例皮瓣远端约2cm坏死,经换药及手术植皮创面愈合.随访6~18个月,皮瓣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 带胫后动脉穿支供血的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不损害主干动脉、供区破坏小、操作简单、易成活、受区覆盖好,是修复踝、足跟、足背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掌背动脉皮穿支"哑铃型"筋膜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贯通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09年8月,根据掌背动脉皮穿支的走行、分支与分布特点,将手背侧皮瓣设计成"哑铃型",转位修复手指皮肤贯通缺损9例.结果 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随访1~18个月,皮瓣外形与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掌背动脉皮穿支"哑铃型"筋膜皮瓣是修复手指近节皮肤贯穿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吻合腓肠内侧血管穿支皮瓣的应用解剖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报道腓肠内侧血管穿支皮瓣的解剖学研究与游离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用明胶-氧化铅液灌注12侧标本的胭动脉,观测腓肠内侧血管及其穿支的分支、蒂长、管径等;取下标本皮肤软组织拍摄X线片,利用Photoshop与Scion Image分析穿支分布的趋向性和供血面积.临床上吻合腓肠内侧血管穿支皮瓣修复5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为7 cm×4 cm~12 cm×8 cm. 结果 所有标本的腓肠内侧血管至少存在1支穿支,平均2.1支;位于距横纹9~18 cm、距后中线1~5 cm的范围内;其深筋膜处的外径为(1.03±0.22)mm;穿支供血的总面积为(107.5±23.9)cm2,单穿支的供血面积为(58.3±17.0)cm2.5例移植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手部修复后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明胶-氧化铅液灌注造影是皮瓣血管解剖学研究的可靠方法;腓肠内侧血管恒定存在的穿支,可作为腓肠内侧血管穿支皮瓣的血供来源;该皮瓣外形美观,是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掌背动脉皮穿支"哑铃型"筋膜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贯通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09年8月,根据掌背动脉皮穿支的走行、分支与分布特点,将手背侧皮瓣设计成"哑铃型",转位修复手指皮肤贯通缺损9例.结果 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随访1~18个月,皮瓣外形与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掌背动脉皮穿支"哑铃型"筋膜皮瓣是修复手指近节皮肤贯穿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游离髂腹部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选择供血血管的游离髂腹部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设计选择供血血管及穿支为蒂的髂腹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30例,其中以旋髂浅动脉为蒂12例,以旋髂深动脉及穿支为蒂14例,以旋髂浅深动脉共干为蒂4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大22.0cm×10.0cm,最小8.0cm×6.0cm.结果 术后所有皮瓣均顺利存活,供区创面直接缝合.随访时间3~6个月.修复前臂及小腿(12例)皮瓣外观满意;修复手及足踝部(18例)皮瓣较臃肿,二期行整形术.供区仅遗留线条瘢痕,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髂腹部皮瓣供区隐蔽,供皮量大,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良好供区;但供血血管有旋髂浅动脉及旋髂深动脉两类,且穿支或皮支的解剖有一定变异,具体手术时应根据供血血管的口径、走行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16.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998年5月-2008年3月,对51例小腿近、远端及踝部的皮肤缺损创面,根据不同缺损部位分别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近端蒂皮瓣(14例)、远端蒂皮瓣(37例)移位修复。结果近端蒂皮瓣14例全部成活,皮瓣质地、外形、感觉功能恢复满意;远端蒂皮瓣37例,其中33例全部顺利成活,3例远端1/4坏死,经换药对症治疗后愈合。1例皮瓣仅筋膜成活,经植皮愈合。随访10-23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满意,肤色接近受区。吻合神经的11例,感觉功能恢复S4级6例,S3级4例,未吻合神经的均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设计灵活多样,切取简单快捷,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小腿远、近端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感染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感染软组织缺损创面11例,创面面积最大12cm×18cm,最小8cm×10cm,切取皮瓣面积最大14cm×20cm.最小8cm×10cm。在转移皮瓣时将小隐静脉与创面周围大隐静脉属支吻合。结果11例皮瓣术后均无明显肿胀、瘀血等现象。其中10例顺利成活,1例皮瓣因创面感染未控制致部分坏死,清创游离植皮后治愈。其中10例获4~36个月随访,平均18.4个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系统踝一后足评分系统(总分100分)进行评分,最高得分97分,最低84分,平均93.5分,皮瓣外形、色泽及足踝部功能满意。结论应用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骨感染所致的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抗感染能力强,有利于骨感染创面的愈合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