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瘦素足一种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样细胞因子,有研究证实瘦素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及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γδT细胞是体内T细胞固有免疫的一个重要细胞群,它广泛分布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上皮组织内,本实验用不同浓度的瘦素对人γδT细胞增殖、γδT细胞杀伤A549细胞活性等作用进行了对比试验,以探讨瘦素对人γδT细胞的影响及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ERK1/2信号通路在瘦素促进人γδT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机制。我们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瘦素促γδT细胞的增殖效应,以及用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阻断ERK1/2信号通路对瘦素促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瘦素干预对ERK1/2、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瘦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促进人γδT细胞增殖。瘦素可使ERK1/2信号通路中的靶蛋白发生磷酸化激活,用PD98059阻断ERK1/2信号通路可显著抑制瘦素促细胞的增殖效应,亦可抑制瘦素对γδT细胞ERK1/2蛋白磷酸化。因此,我们认为瘦素促人γδT细胞增殖效应可能与激活ERK1/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几乎所有的流行病学调查均显示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病的主要条件.γδT细胞属于固有免疫细胞,是女性生殖器官上皮内淋巴细胞的主要成分.γδT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免疫监视和免疫调节等作用,是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间的桥梁.但某些肿瘤研究中也发现,γδT细胞同时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促进肿瘤的生长.文献报道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着明显的γδT细胞浸润,且γδT细胞对宫颈癌细胞系有杀伤作用,这充分预示着γδT细胞在宫颈癌的发生中具有潜在的调节作用.因而研究γδT细胞抗HPV感染及其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证实小鼠γδT细胞抗原也具有呈递功能.方法:观察了高度纯化的小鼠γδT细胞体外激活后MHC Ⅱ分子及其他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与其表面特征性TCR的关系.用自身反应抗原IRBP/MOG特异性T细胞株作为反应细胞,以增殖反应及细胞因子表达作为效应指标,观察γδT细胞的抗原呈递功能.结果:小鼠γδT细胞在激活后可表面表达MHC Ⅱ分子,并能有效呈递抗原给T细胞,使之发生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结论:小鼠γδT细胞具有抗原呈递功能,在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不象人γδT细胞,表达MHC Ⅱ分子限于新激活的小鼠γδT细胞,后者失去了表面γδTCR.当γδT细胞重新获得表面γδTCR时,其MHC Ⅱ抗原表达则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作为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对肺癌A549细胞MICA蛋白的影响,并探讨丙戊酸钠在人外周血γδT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方法: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仪分选纯化γδT细胞,用IL-2及唑来磷酸刺激γδT细胞扩增.用不同浓度的丙戊酸钠处理肺癌A549细胞,培养24小时后用PCR及Western blot检测MICA的变化.将分离纯化的γδT细胞与处于对数期生长的肺癌A549细胞混合培养,并加入VPA、MICA抗体处理,24小时后用LDH法检测γδT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加入VPA后,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肺癌A549细胞MICA蛋白在转录及表达上均增强;分离纯化的γδT细胞经体外扩增后,对肺癌A549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作用;加入VPA后γδT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较未加入组增强(P<0.05).结论:体外扩增的γδT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产生较强的细胞毒性杀伤作用;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丙戊酸钠可上调A549细胞MICA的表达,并增强γδT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信号转导分子ζ链相关蛋白-70 (ZAP-70)的表达.方法 应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常规分离获取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Ag)刺激PBMC增殖培养,10d后收集细胞,用免疫磁珠阳性分选法分离获取高纯度的γδT细胞;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γδT细胞内的ZAP-70分子.结果 新鲜分离的PBMC中γδT细胞的比例仅为4.9%,Mtb-Ag刺激培养10d后升为69.2%,免疫磁珠阳性分选后达99.3%.免疫印迹显示检测到γδT细胞内相对分子质量为70 000的ZAP-70分子的表达.结论 ZAP-70分子在活化增殖的人外周血γδT细胞内高表达.  相似文献   

7.
人T细胞抗原受体基因的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人T细胞抗原受体(TCR)是由二硫键连接的二条多肽链(αβ或γδ)经组成的异二聚体,属lg基因超家族,每条链具有与lg分子相似的V区、D区(仅对β和δ链)J区和C区.根据TCR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人外周血中95%的T细胞为αβ~+TCR,其配体是MHC-抗原肽复合物;而γδ~+TCR一般仅表达于CD4~-CD8T细胞,这些γδ~+T细胞识别的抗原结构目前尚不清楚,但在机体抗感染免疫和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胸腺内的发育过程来看,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可能来源于同一祖先,而且γδTCR的表达要早于αβTCR,分别相当于妊娠第九周和第十周.  相似文献   

8.
γδT细胞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细胞免疫应答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抗感染和清除外来病原微生物的重要作用.根据TCR两条肽链构成的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αβT细胞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而γδT细胞由于其分布特点和应答的非MHC限制性,在固有性免疫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在获得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也逐渐被揭示.γδT细胞是具有原始受体的第一线防御细胞和进程效应细胞,它在微生物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我们就γδT细胞在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人γδT细胞表型与功能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丽  吴长有 《免疫学杂志》2008,24(6):609-612,617
目的比较观察人外周血PBMCs和CBMCs中αβT和γδT细胞的表型与功能特征,进一步了解γδ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分离正常人PBMCs及脐带血CBMCs,检测表面分子的表达。PMA+Ionomycin刺激PBMCs或CBMCs后,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细胞因子的产生以及初始/记忆细胞标记的表达。结果与αβT细胞相比,γδT细胞高表达CD45RO,低表达CD25和CCR7;与CBMCs中γδT细胞相比,PBMCs中γδT细胞表达CD45RO升高,CD45RA与CD25降低。细胞因子表达的结果表明,与αβT细胞相比,γδT细胞分泌大量IFN-γ和TNF-α,较少分泌IL-2,且IFN-γ+细胞主要为CD45RA-CD62L-CCR7-;与PBMCs中γδT细胞不同,体外刺激CBMCs中γδT细胞后,表达IFN-γ数量较低,且IFN-γ+细胞主要为CD45RA+CD62L-CCR7-/+。结论PBMCs与CBMCs中αβT和γδT细胞的表型与功能均存在差别,记忆性γδT细胞的增加可能与其活化和免疫应答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0.
γδ+T细胞是一个重要的T细胞亚群,近年研究表明在各种感染性疾病中,γδ+T细胞数明显增加,尤其在消除癌细胞、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抗感染免疫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就γδ+T细胞在抗感染性疾病研究进展包括γδ+T细胞的组织分布、抗原特性和功能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根皮素对人γδT细胞杀伤胃癌SGC-7901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IPP法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不同浓度的根皮素作用于γδT细胞及胃癌SGC-7901细胞48小时后,MTT法检测γδT细胞及SGC-7901细胞的生长曲线,FCM检测γδT细胞PFP及GraB的表达;LDH释放法检测γδT细胞对SGC-7901细胞的杀伤活性;Western blot检测γδT细胞中Wnt3a的表达情况。结果:IPP作用10天后,γδT细胞比例由3.12%增加到79.6%。与对照组比较,浓度2.35~18.75μg/ml的根皮素作用后γδT细胞的增殖率显著提高(P<0.05),75μg/ml根皮素对SGC-7901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提高(P<0.05),且2.35~75μg/ml根皮素作用后的γδT细胞对SGC-7901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增强(P<0.05),γδT细胞中PFP、GraB及Wnt3a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根皮素能够增强γδT细胞对SGC-7901细胞的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根皮素促进γδT细胞的增殖,提高γδT细胞PFP、GraB表达及活化Wn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根据T细胞表面受体的不同,可将其分为αβT细胞和γδT细胞,γδT细胞在皮肤、肠黏膜、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黏膜中分布较多.作为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γδT细胞在多种炎症性疾病、肿瘤和自身免疫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γδT细胞在不同的微环境中可表现出αβT胞亚群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和抗原递呈细胞(APC)的功能,同时调节特异性IgE的产生和嗜酸性粒细胞的聚集.γδT细胞在变应性气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参与促炎、免疫调节和抑炎的过程,其不同亚群在变应性气道炎症中表现出不同的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桂万羊  陈复兴  马勇 《国际病毒学杂志》2007,14(5):157-160,F0003
γδT细胞是指在T细胞受体上表达γ和δ链的一类T细胞亚群,已发现其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对病毒感染的免疫中发挥重要的免疫监视作用。本文主要从病毒感染后机体内γδT细胞变化,γδT细胞抗病毒的机制,基于γδT细胞免疫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γδ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中的作用尚不完全清楚。以往认为γδT细胞可能是诱导免疫炎症反应的重要启动因素,但体内研究结果:不一。本文拟探讨γδT细胞在EAU的发病中的致病或保护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小鼠γδT细胞,体外抗原激活后输注于野生型B6小鼠;用GL3抗体注射法清除野生型B6小鼠体内的γδT细胞;或直接使用γδT细胞基因敲除小鼠,IRBP1-20免疫法制作小鼠EAU模型,观察小鼠眼球炎症的临床评分和病理改变,与野生型B6小鼠的EAU模型相比较。结果:1)EAU时γδ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2)早期活化的γδT细胞主要产生和表达IL-17;3)预先输注活化的γδT细胞后,IRBP1-20诱导的EAU眼球炎症明显减轻;4)GL3清除γδT细胞后,EAU眼球炎症明显加重,γδT细胞基因敲除小鼠的EAU眼球炎症明显加重;5)缺乏γδT细胞的小鼠预先输注γδT细胞后,EAU炎症明显减轻。结论:激活的γδT细胞在EAU发病中可能起到控制免疫炎症不致失控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产生IL-17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在人外周血γδT细胞体外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后,体外培养3 d,用流式细胞仪分选纯化γδT细胞,并检测纯度,用白细胞介素2及唑来膦酸刺激γδT细胞扩增;不同浓度黄芪多糖(终浓度分别为40、80、160 mg/L)作用于γδT细胞,用ELISA法测定γδT细胞分泌的IL-12、IFN-γ、TNF-α含量,获得最佳黄芪多糖浓度;黄芪多糖(80 mg/L)、γδT细胞及黄芪多糖(80 mg/L)+γδT细胞分别与人肺癌A549细胞联合培养;采用MTT法测定人肺癌A549细胞抑制率。结果:黄芪多糖浓度为80 mg/L时,γδT细胞分泌的IL-12、IFN-γ、TNF-α量较高;黄芪多糖、γδT细胞及黄芪多糖+γδT细胞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8.13%、13.35%及45.67%,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与γδT细胞分泌IL-12、IFN-γ及TNF-α呈量效关系;黄芪多糖及γδT细胞均有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但黄芪多糖可增强γδT细胞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γδT细胞表达Vγ9Vδ2 TCR,占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的1%~10%,大量分布于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是T细胞的一个特殊亚群。其免疫作用介于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是MHC非限制性的,具有一定的非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并且有广泛的抗瘤谱。越来越多的对γδT细胞高效抗瘤活性的研究可能使其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抗肿瘤免疫制剂。γδT细胞被激活后可产生多种淋巴因子,并增强其抗瘤作用。本文就γδT细胞在抗肿瘤过程中产生的淋巴因子及其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炎症或肿瘤发生的早期,γδT细胞起到重要的调控功能。小鼠γδT细胞按照TCR链的组成可以分为多种亚群。本文主要阐述小鼠γδT细胞不同亚群对炎症和肿瘤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类γδT细胞是T淋巴细胞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机体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L-17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在银屑病中,γδT细胞是IL-17的重要来源。新近研究显示,γδT细胞在银屑病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调整IL-17的水平抑制γδT细胞的功能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可能处于重要地位,因而成为新的治疗靶标。本文将对γδT细胞的分型、分化及其在银屑病中的作用和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7激动剂(Gardiquimod)对人γδT细胞杀伤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异戊烯焦磷酸法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不同浓度的Gardiquimod处理γδT细胞和肺癌细胞A549,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LDH法检测Gardiquimod处理后γδT细胞对A549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处理前后γδT细胞上CD107a、穿孔素和颗粒酶的表达情况。结果 Gardiquimod在5.0~0.31μg/ml浓度可明显促进γδT细胞增殖,同时抑制A549增殖。Gardiquimod处理γδT细胞后,杀伤A549能力明显增强,且CD107a、颗粒酶及穿孔素的表达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ardiquimod通过增高γδT细胞上的CD107a、颗粒酶及穿孔素的表达来增强其杀伤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0.
γδT细胞是皮肤表皮内淋巴细胞和粘膜组织上皮内淋巴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为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活化的γδT细胞具有较强的杀伤活性,具有抗感染、抗肿瘤作用;γδT细胞还可以维持免疫耐受,调节免疫应签,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尽管γδT细胞在人类庞大复杂的免疫体系中数量较少,但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